內(nèi)容簡介
故事發(fā)生在清代乾隆時期的關(guān)外,。飲馬川陶百歲,、陶子安父子從雪山中挖出一件寶物,封于鐵盒之中,。北京平通鏢局總鏢頭熊元獻(xiàn)帶一伙人來搶奪,,卻被天龍門北宗阮士中、曹云奇,、田青文與南宗殷吉劫去,。大家拼打之間,一個名叫寶樹的丑陋和尚趕到,。寶樹強(qiáng)“請”眾人來到一高聳入云的玉筆峰山莊做客,。因山莊主杜希孟外出未歸,客人吃飯閑聊,。
原來莊主邀請武林高手在此會一位蓋世英雄——雪山飛狐胡斐,。午前胡斐派二童子送信,稱午間踐約,。玉筆峰上眾人重新爭奪鐵盒,,寶樹倚強(qiáng)將鐵盒持在手中,,令人打開,內(nèi)裝一柄寶刀,。
寶樹談起寶刀的來歷,,繼而,分別由寶樹,、金面佛大俠苗人鳳之女苗若蘭,、平阿四及陶百歲之口講述了與此相關(guān)的一段武林往事。
此寶刀乃闖王李自成之遺物,。闖王兵敗時,,身邊有胡苗范田四大侍衛(wèi)。闖王被困九宮山時,,派苗范田三人去求救援,,胡侍衛(wèi)護(hù)衛(wèi)闖王。但救援未到,、敵兵先至,,胡侍衛(wèi)以一死卒充闖王獻(xiàn)于清兵,然后將闖王安置一隱秘廟中為僧,。胡侍衛(wèi)因得清兵信任升官,,苗范田三人卻以為胡出賣闖王,定計報仇,。三人行刺吳三桂時巧遇胡,,不及胡陳明原委即將胡殺死。以后胡之子以實情告知三人,,三人當(dāng)眾自刎。三人后代未知內(nèi)情,,苗范田遂與胡世代為仇,。百余年來,四家子孫冤冤相報,,無一代能得善終,。
至胡一刀、苗人鳳一代仍繼先輩之仇,。胡一刀護(hù)妻去南方生產(chǎn),,至唐官屯突然臨產(chǎn),此時恰與來此尋仇之苗人鳳,、田歸農(nóng)等人相逢,。胡一刀遣人將當(dāng)年實情告苗,卻因田歸農(nóng)從中做梗而未達(dá),。胡苗遂有一場苦戰(zhàn),。交戰(zhàn)幾日,,二人仗義行俠之豪氣與各懷之絕藝使對方頓生欽佩,雖為仇家卻彼此視為知己,。因田歸農(nóng)在二人比武之兵器上暗涂毒藥,,胡一刀以小傷殞命,胡夫人將幼子托與苗人鳳,,隨夫自盡,,田歸農(nóng)欲加害幼子,幸為平阿四救下,,撫養(yǎng)長大,,取名胡斐,按胡一刀遺下之刀譜練成絕技,,稱名武林,,為雪山飛狐。
這日正午,,胡斐如約至玉筆峰,,峰上諸人因各懷鬼胎,懼怕胡斐,,俱避內(nèi)室,。苗若蘭鎮(zhèn)定而出,接待胡斐,,二人頓生愛戀,。因莊主不在,胡斐暫避峰下,。峰上之人談及寶刀為當(dāng)年闖王獲明皇室寶之藏處指南,,遂按寶刀所示,眾人于峰后尋巨寶藏處,。行前寶樹將苗若蘭點穴,、田青文脫去若蘭衣褲置其床上帳內(nèi)。胡斐再至峰上,,進(jìn)內(nèi)室,,忽聞莊主約大內(nèi)侍衛(wèi)與武林高手來此圍捕自己與苗人鳳,急避帳內(nèi),,遭遇只著內(nèi)衣之若蘭,。苗人鳳來至峰上,不意中奸人之計被綁,,胡斐殺退來敵救出苗人鳳,。但當(dāng)苗人鳳又見胡斐所出之床上尚有只著內(nèi)衣的女兒時,認(rèn)為胡斐乃奸惡小人,追擊胡斐,。
胡斐抱若蘭逃下峰去,,巧見尋寶諸人于藏寶洞因貪婪彼此廝殺,遂將諸人關(guān)閉石門之內(nèi),,使其永不見天日,。二人傾訴愛意、私定永好,,苗人鳳卻已趕到,,約胡斐到一險處相斗,數(shù)十回合不分上下,。當(dāng)二人落至一懸?guī)r之上,,懸?guī)r已然松動,不能承二人之重量,。此時苗人鳳進(jìn)招現(xiàn)出弱點,,胡斐趁機(jī)進(jìn)招即可將其翻下懸崖,但對手乃戀人之父,;若不下手,,則對方進(jìn)招自己當(dāng)落得粉身碎骨。這一刀他是進(jìn)是退,?作者把答案留給了讀者,。
創(chuàng)作背景
《雪山飛狐》于一九五九年在報上發(fā)表后,沒有出版過作者所認(rèn)可的單行本,。坊間的單行本,,據(jù)我所見,共有八種,,有一冊本,、兩冊本、三冊本,、七冊本之分,,都是書商擅自翻印的??偹愠兴麄兦频闷穑砸恢币参醇永頃?。只是書中錯字很多,,而翻印者強(qiáng)分章節(jié),自撰回目,,未必符合作者原意,,有些版本所附的插圖,也非作者所喜,。先在《明報晚報》發(fā)表,,出書時又作了幾次修改,,約略估計,原書十分之六七的句子都已改寫過了,。原書的脫漏粗疏之處,,大致已作了一些改正。只是書中人物寶樹,、平阿四,、陶百歲、劉元鶴等都是粗人,,講述故事時語氣仍嫌太文,,如改得符合各人身份,滿紙“他媽的”又未免太過不雅,。限于才力,,那是無可如何了。
《雪山飛狐》有英文譯本,,曾在紐約出版之“bridge”雙月刊上連載,。 《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雖有關(guān)連,然而是兩部各自獨立的小說,,所以內(nèi)容并不強(qiáng)求一致,。按理說,胡斐在遇到苗若蘭時,,必定會想到袁紫衣和程靈素,。但單就《雪山飛狐》這部小說本身而言,似乎不必讓另一部小說的角色出現(xiàn),,即使只是在胡斐心中出現(xiàn),。事實上,《雪山飛狐》撰作在先,,當(dāng)時作者心中,,也從來沒有袁紫衣和程靈素那兩個人物。
人物形象
綜述
于管家,、田青文,、左書僮、右書僮,、平阿四,、阮士中、 劉元鶴,、杜希孟、周云陽,、鄭三娘、寶樹,、苗人鳳、苗若蘭,、范幫主,、殷吉、胡一刀,、胡夫人、胡斐,、陶子安,、陶百歲、曹云奇,、琴兒,、熊元獻(xiàn)、靜智大師,、賽總管
胡一刀
性格背景:粗獷豪邁,,心細(xì)如塵,不求名利,。秉承先祖遺言,,望化解四家恩怨,不言報酬,。
人物遭遇:尋找寶藏時,邂逅后來的胡夫人,對其聰明才智佩服不已,,不打不相識,,后結(jié)成夫婦。胡夫人有孕后,,回南方待產(chǎn),,遇田歸農(nóng)等伏擊,胡一刀全不放在眼內(nèi),,及至苗人鳳出現(xiàn),,二人越打越投契,惺惺相惜,。因不想失去一個對手,,胡一刀決定將昔日恩怨告之苗人鳳,誰料卻遭田歸農(nóng)從中作梗,。
胡夫人
性格背景:女中丈夫,,俠骨柔情,重情重義,。
人物遭遇:胡一刀之妻,,胡斐之母,為胡一刀,、苗人鳳的知己,,胡一刀死后自殺殉情。
胡斐
性格背景:天資聰穎,、生性豪邁,、練武良才、沉實,、重情義,,粗中有細(xì),能屈能伸,。
人物遭遇:胡一刀之子,,甫出世便父母雙亡,由平四撫養(yǎng)成人,。因誤會認(rèn)定苗人鳳是殺父仇人,。武功大成后,相約苗,、田等了結(jié)多年恩怨,。后認(rèn)識苗人鳳的女兒--苗若蘭,無奈鍾情於她,。苗人鳳誤以為胡斐污辱了若蘭,,于是兩人生死一戰(zhàn),,到最后有機(jī)會殺苗人鳳,卻不忍下手,,結(jié)局是胡斐的內(nèi)心在掙扎在殺與不殺之間,。
苗若蘭
性格背景:出塵脫俗、溫柔婉約,、心地善良,、明辨是非。
人物遭遇:若蘭為苗人鳳獨生女,,陰差陽錯下遇到胡斐,,二人互生情愫。
苗人鳳
性格背景:秉性正義,,疾惡如仇,。木訥,不懂情趣,,武功天分高,。
人物遭遇:外號金面佛,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因沉醉武功,,使妻子南蘭紅杏出墻,改嫁田歸農(nóng),。與胡一刀激戰(zhàn)多日,,欽佩對方武功,有相逢恨晚的感覺,。錯手殺死胡一刀后,,一直耿耿于懷,為免后人重蹈覆轍,,不將武功傳予獨生女若蘭,。
田歸農(nóng)
性格背景:一代梟雄、生性風(fēng)流,、工于心計,,為求目的不擇手段。
人物遭遇:臨死時驚覺自己一生做錯了太多事,,而受報應(yīng),,最終自殺。
平阿四
性格背景:為人自卑,,善良忠心,,有恩必報。
人物遭遇:本為客店小廝,,受胡一刀相助,,得以解決貴利之災(zāi),,自此對他死心塌地,以報救命之恩,。受胡夫人臨死所托,,雖然被田歸農(nóng)斬去一手及在面上劈了一刀,但仍冒死將小胡斐救出,,將之撫養(yǎng)成人。
作品鑒賞
賞析
《雪山飛狐》在金庸作品中屬中乘之作,。但在整體結(jié)構(gòu)和場景設(shè)計上,,表現(xiàn)出作者高超的才華。
作品正面敘述的情節(jié)只發(fā)生于一日之內(nèi),,而向讀者介紹的故事背景卻橫跨百余年,,整體結(jié)構(gòu)在這種處理之下,異常緊湊,。作品中每一個景象都異常壯闊優(yōu)美險峻,,無論是空寂雪山里的羽箭射雁,還是拔地而起的玉筆峰上的山莊,,無不為作品的英雄群像起到很好的襯托作用,。
作者在人物出場的設(shè)計上,尤其獨具匠心:最先出場的天龍南北宗雪山追蹤時競技輕功,,使讀者感到其功夫高深,;但寶樹和尚的出場與強(qiáng)邀眾人赴玉筆峰做客,即使天龍門相形見絀,;待到寶樹敘述胡一刀與苗人鳳大戰(zhàn)數(shù)日,,及當(dāng)時自己在胡苗面前的態(tài)度,終于表現(xiàn)出胡苗武功之最高境界,。武打敘述得奇險而又可信作品在語言描寫上,,更表現(xiàn)出大家手筆的風(fēng)度,每個人物都獨具鮮明的個性,,與情節(jié)一起具有勾人的魅力,。人物的對話不繁不簡,恰到好處,,而且有條不紊,。在以人物對話表述情節(jié)上,似借鑒了西方的敘事方法,,增添了現(xiàn)代色彩,。以武林秘聞制造懸念,則增添了作品的可讀性,。
點評
《雪山飛狐》是石破天驚的作品,,突破了《書劍恩仇錄》的“群戲”,,隱約繼承了《碧血劍》中的雙線發(fā)展和倒敘的結(jié)構(gòu)。而將整部小說的結(jié)構(gòu),,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通過一連串的倒敘,倒敘出自每一個人的口中,,有每一個之間的說法,,在極度撲朔迷離的情形下,將當(dāng)年發(fā)生的事,,一步一步加以揭露,。
和《碧血劍》有相同之處的是,《雪山飛狐》中真正的人物,,并不是胡斐,,而是倒敘中的苗人鳳和胡一刀夫婦。所不同的是,,《碧血劍》中的倒敘人物,,早已死去,而在《雪山飛狐》之中,,苗人鳳卻留了下來,,最后還和胡斐決戰(zhàn)。
所以,,《雪山飛狐》沒有《碧血劍》的缺點,,在倒敘的一條線結(jié)束之后,另一條線一樣極其精彩,。
《雪山飛狐》發(fā)表至今,,是金庸作品中引起爭論最多的一部。引起爭論處,,有兩點:
第一點,,多個人物敘述一件若干年前的事,各人由于角度,、觀點的不同,,由于各種私人原因,隨著各人的意愿,,而說出不同的事情經(jīng)過來,。
這是一種獨特的表達(dá)方式,很有點調(diào)侃歷史的意味,,使人對所謂“歷史真相”,,覺得懷疑。每一個人既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的利益作打算來敘述發(fā)生的事,,那么,,事實的真實性究竟有多少呢?不單是歷史的記述者,,尤其是所謂“自傳”,,真實性如何,更可想而知,。
這種寫法引起爭論之處是,,許多人直覺上,認(rèn)為這就是《羅生門》,。(《羅生門》是指日本電影《羅生門》,,《羅生門》的原著小說實為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竹叢中》,而《羅生門》是其另一篇短篇小說,。電影到了黑澤明手中,發(fā)揮得酣暢淋漓,。)
由于《羅生門》中有同樣的結(jié)構(gòu),,每個人在敘述往事的時候,都有不同的說法,,而事實的真相便淹沒不可尋,。所以《雪山飛狐》在讀者心目中,就往往與《羅生門》相提并論,。
金庸在《雪山飛狐》中采取的倒敘結(jié)構(gòu),,是武俠小說中從來也未曾出現(xiàn)過的,是一種斷然的新手法,。這種新手法的雛型在《碧血劍》,,而成熟于《雪山飛狐》。奇怪的是,,在金庸以后的作品中,,卻絕不再見?;蛟S金庸認(rèn)為那只是創(chuàng)作的一種“花巧”,,偶一為之則可,長此以往則不可,。
第二點引起爭論的是:《雪山飛狐》寫完了沒有,?
《雪山飛狐》寫到胡斐和苗人鳳動手,兩個人之間,,已經(jīng)有了許多恩恩怨怨,,動手是非分勝負(fù)、決生死不可的,。而且金庸安排兩人動手的地點,,是在一個絕崖之上,。背景地點寫得這一段情節(jié)絕無退路,完全沒有回旋的余地,,非判生死不可,,而從開始起,決斗的兩個人,,全是書中的正面人物,,不論是作者或讀者的立場,兩個人之間,,是誰也不能死的,。
這等于是一個解不開的死結(jié)。
所有的讀者,,都屏氣靜息,,等著金庸來解開這個死結(jié),而且,,讀者也相信金庸可以極其圓滿地解開這個死結(jié),。終于,決戰(zhàn)的雙方,,胡斐和苗人鳳,,可以判出高下了,胡斐捉住了苗人鳳刀法中的一個破綻,,在交手過招之間,,一發(fā)現(xiàn)了這個破綻,只要再發(fā)一招,,就可以判生死,,定勝負(fù)了!
然而,,金庸卻就在這個節(jié)骨眼兒上,,停筆不寫下去,宣稱:全書結(jié)束了,!
胡斐的這一刀是不是砍下去,?金庸的解釋是:讓讀者自己去設(shè)想。
所以,,《雪山飛狐》不算是寫完了,,那是金庸對讀者所弄的一個狡獪。
《雪山飛狐》如今這樣的結(jié)局,,決不在創(chuàng)作計劃之內(nèi),,而是在種種因素之下,擱筆之后的一種“靈機(jī)”。靈機(jī)既然觸發(fā),,覺得就此結(jié)束,,留無窮想象余地給讀者,也未嘗不可,。開始時,,只覺得“未嘗不可”,隨著時間的過去,,靈機(jī)一觸變成思慮成熟,,由“未嘗不可”也轉(zhuǎn)變?yōu)椤敖^對可以”,所以就成了定局,。
對這一問題,,每當(dāng)有人問起,金庸總是一副“無可奉告”的神情,,既然莫測高深,,大家就只好妄加揣度了。
《雪山飛狐》結(jié)局,,金庸所賣弄的狡猾,,也只能出自金庸之手,旁人萬萬不可仿效,。由于全書一步一步走向死胡同,在死胡同所盡之處突然不再寫下去,,讀者的確可以憑自己的意念與想象,,也可以去揣想金庸原來的意念是怎樣的。在談?wù)摻鹩沟淖髌窌r,,可以平添奇趣,,這也是金庸的成功之處。
《雪山飛狐》在金庸的作品中,,憑他創(chuàng)造了胡一刀夫婦這樣可愛的人物,,憑奇特、離奇的結(jié)構(gòu),,本來可以排名列前,,但由于未有結(jié)局,將解開死結(jié)的責(zé)任推給了讀者,,所以只好排名第五位,。
作品引子
颼的一聲,一枝羽箭從東邊山坳后射了出來,,嗚嗚聲響,,劃過長空,穿入一頭飛雁頸中。
大雁帶著羽箭在空中打了幾個斤斗,,落在雪地,。
西首數(shù)十丈外,四騎馬踏著皚皚白雪,,奔馳正急,。
馬上乘客聽得箭聲,不約而同的一齊勒馬,。
四匹馬都是身高肥膘的良駒,,一受羈勒,立時止步,。
乘者騎術(shù)既精,,牲口也都久經(jīng)訓(xùn)練,這一勒馬,,顯得鞍上胯下,,相得益彰。
四人眼見大雁中箭跌下,,心中都喝一生采,,要瞧那發(fā)箭的是何等樣人物。
等了半晌,,山坳中始終無人出來,,卻聽得一陣馬蹄聲響,射箭之人竟自走了,。
四個乘客中一個身材瘦長,、神色剽悍的老者微微皺眉,縱馬奔向山坳,,其馀三人跟著過去,。
轉(zhuǎn)過山邊,只見前面里許外五騎馬奔馳正急,,鐵騎濺雪,,銀鬣乘風(fēng),眼見已追趕不上,。
那老者一擺手,,說道:“殷師兄,這可有點兒邪門”,。
那“殷師兄”也是個老者,,身形微胖,留著兩撇髭須,,身披貂皮外套,,氣派是個富商模樣,聽那瘦長老者如此說,點了點頭,,勒馬回到大雁之旁,,馬鞭揮出,拍的一聲,,抽向雪地,,待得馬鞭提起,鞭梢已將大雁卷了上來,。
他左手拿著箭桿一看,,失聲叫道:“啊,!”三人聽到叫聲,,一齊縱馬馳近。
那“殷師兄”連雁帶箭向那老者擲去,,叫道:“阮師兄,,請看!”瘦長老者伸左手一抄,,接了過來,,一看羽箭,大叫:“在這里了,,快追,!”勒轉(zhuǎn)馬頭,當(dāng)先追了下去,。
這茫茫山坡上一片白雪,,四下并無行人,追蹤最是容易不過,。
其馀二人都是壯年,一個身高膀闊,,坐在一匹高頭大馬之上,,更是顯得威武;另一個中等身材,,臉色青白,,一個鼻子卻凍得通紅。
四人齊聲呼哨,,四匹馬噴氣成霧,,忽喇喇放蹄趕去。
作品后記
《雪山飛狐》的結(jié)束是一個懸疑,,沒有肯定的結(jié)局,。到底胡斐這一刀劈下去呢還是不劈,讓讀者自行構(gòu)想。
這部小說于一九五九年發(fā)表,,十多年來,,曾有好幾位朋友和許多不相識的讀者希望我寫個肯定的結(jié)尾。仔細(xì)想過之后,,覺得還是保留原狀的好,,讓讀者們多一些想像的余地。有馀不盡和適當(dāng)?shù)暮?,也是一種趣味,。在我自己心中,曾想過七八種不同的結(jié)局,,有時想想各種不同結(jié)局,,那也是一項享受。胡斐這一刀劈或是不劈,,在胡斐是一種抉擇,,而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憑著自己的個性,,憑著各人對人性和這個世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抉擇。
關(guān)于李自成之死,,有好幾種說法,。第一種是《明史》說的,他在九宮山為村民擊斃,,當(dāng)時謠言又說是為神道所殛,。第二種是《明紀(jì)》說他為村民所困,不能脫,,自縊而死,。第三種是《明季北略》說他在羅公山軍中病死。第四種是《灃州志》所載,,他逃到夾山出家為僧,,到七十歲才坐化。第五種是《吳三桂演義》小說的想像,,說是為牛金星所毒殺,。歷史小說有想像的自由,可以不必討論,。其他各種說法經(jīng)后人考證,,似乎都有疑點。何騰蛟的奏章中說:“為闖死確有證據(jù),、闖級未敢扶同,、謹(jǐn)具實回奏事……道阻音絕,,無復(fù)得其首級報驗。今日逆首已誤死于鄉(xiāng)兵,,而鄉(xiāng)兵初不知也……”得不到李自成的首級,,總之是含含糊糊。清將阿濟(jì)格的奏疏則說:“有降卒言,,自成竄入九宮山,,為村民所困,自縊死,,尸朽莫辨,。”尸首腐爛,,也無法驗明正身,。
江賓谷(名昱志)所撰“李自成墓志”全文如下:“何麟《灃州志》云:‘李闖之死,野史載通城羅公山,,《明史》載通城九宮山,,其以為死于村民,一也,。今按羅公山,,實在黔陽,而九宮山實在通山縣,,其言通城,,皆誤也。有孫教授為余言:李自成實竄灃州,,至清化驛,,隨十余騎走牯牛壩,在今安??h境,。復(fù)乘騎去,獨竄石門之夾山為僧,,今其墳尚在,。’云云,。余訝之,特至夾山,。見寺旁有石塔,,覆以屋,塔面大書‘奉天玉和尚’,。前有碑,,乃其徒野拂文,,載和尚不知誰氏子。一老僧年七十余,,尚能言夾山舊事,,云和尚順治初入寺,事律門,,不言來自何處,,其聲似西人。后數(shù)年復(fù)有一僧來,,云是其徒,,乃宗門,號野拂,,江南人,,事和尚甚謹(jǐn)。和尚卒于康熙甲辰歲二月,,約年七十,。臨終,有遺言于野拂,,彼時幼,,不與聞。似尚藏有遺像,,命取視之,,則高顴深頤,鴟目蝎鼻,,狀貌猙獰,,與《明史》所載正同。自成僭號奉天倡義大元帥,,后復(fù)自稱新順王,。其自稱奉天玉和尚,蓋自寓加點以諱之,。而野拂以宗門為律門弟子,,事之甚謹(jǐn),豈其舊日臣相與左右者與,?《明史》于九宮山鋤死之自成,,亦云:‘我兵遣識者驗其尸,朽莫辨,?!仙H聞謦咳,其西音又足異也,?!?/p>
所謂“西人”“西音”,,指陜西人和陜西口音。李自成是陜西米脂縣人,。李自成瞎了一只眼睛,,是在圍攻開封時給陳永福射瞎的,本是一個極明顯的特征,,但老僧描述奉天玉和尚時沒有提及,,似是一個重大疑點。李自成在此以前,,當(dāng)被明兵逼得勢窮力竭時,,曾假死過一次,那是在崇禎十二年,。他幼時做過和尚,。阿英在劇本《李闖王》的考據(jù)中說:“……自成再過和尚生涯,也是‘駕輕就熟’的,,何況‘成者為王,,敗則為僧’,是中國的老一套呢,!”
在小說中加插一些歷史背境,,當(dāng)然不必一切細(xì)節(jié)都完全符合史實,只要重大事件不違背就是了,。至于沒有定論的歷史事件,,小說作者自然更可選擇其中的一種說法來加以發(fā)揮。但舊小說《吳三桂演義》和《鐵冠圖》敘述李自成故事,,和眾所公認(rèn)的事實距離太遠(yuǎn),,以《鐵冠圖》中描寫費宮娥所刺殺的闖軍大將竟是李巖,未免自由得過了份,。
作者簡介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本名查良鏞,,當(dāng)代著名作家,、新聞學(xué)家、企業(yè)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yù)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金庸共創(chuàng)作十五部武俠小說,,分別為《雪山飛狐》,、《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fēng)》,、《鴛鴦刀》、《碧血劍》,、《越女劍》,、《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俠客行》、《鹿鼎記》,、《天龍八部》,、《連城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