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簡介
一個身高超群的女人嫁給了矮她很多的男人,他們所住的“團結大樓”里的男男女女們看著很不習慣,,連小孩子都唱兒歌嘲笑這對夫婦,。高女人和矮丈夫對于這些嘲笑置之不理,過美滿和諧的著日子,,每到雨天出門時,,就由高女人撐傘,面當有什么東西掉落時,,矮丈夫去拾就最方便了,。
雖然這對夫婦善良、不惹是非,,但是鄰居對他們的私生活的窺探和揣測從未停止過,,其中以裁縫老婆最為積極。裁縫老婆猜測這對夫婦必定是有生理問題,,否則不可能找身高跟自己差這么多的人結婚,。但是,高女人懷孕生子,,讓這個流言不攻自破,。生完孩子后,下雨天,,高女人抱著孩子,,矮丈夫踮著腳半舉著傘跟在后面。
裁縫老婆仍不死心,,在幫助民警查戶口時,,她了解到這對夫妻的地位、財富相差甚遠,。高女人是一個普通的化驗員,,而她的矮丈夫是一個研究所的總工程師,拿著不菲的工資,。于是,,裁縫老婆認為高女人嫁給一個身高不般配的丈夫是為了錢。她的見解得到了鄰居們的贊同,,在他們眼中高女人是一個見錢眼開,、命里有福的窮女人,,而矮丈夫則變成一個先天不足的富翁。當人們談起“好命的”高女人時,,心里就不免有了一股氣,。
1966年,矮丈夫受到?jīng)_擊,,不但挨了批斗,、關進牛棚,還被污陷有通敵行為,。為了逼他承認莫須有的罪名,,工作單位的造反派把他們夫婦帶到團結大樓的院子里批斗。在批斗時,,升任街道治保主任的裁縫老婆上躥下跳,,就像辦喜事一樣。無論造反派如何威逼,,高女人就是不肯“揭發(fā)”丈夫,。就在批斗進行不下去時,裁縫老婆跳上臺去質問高女人為什么嫁給矮子,,一下子激起了人們的興趣,,鄰居們七嘴八舌地跟著質問這對夫妻的隱私。批斗結束后,,矮丈夫被帶走,,據(jù)說是進了監(jiān)獄。高女人被迫與裁縫家對調(diào)住房,,從寬闊的房間搬到了離大樓有十幾米的門房,。裁縫女人斷言高女人很快會與矮丈夫離婚,因為矮丈夫沒錢沒地位了,。但是,,過去了一年,高女人依然住在門房,,獨自默默地過著寂寞又沉重日子,。突然有一天,矮丈夫被放回來了,。此后,,他倆又是形影不離地一起上班、一起回家,。好景不長,,高女人得了腦血栓住進了醫(yī)院,出院后左半身癱瘓,邁步困難,。矮丈夫每天扶著妻子在院子里遛圈。高女人抬不起左腳,,他就用一根麻繩套在妻子左腳,,自己拿著繩子的一頭。高女人每要抬左腳,,他就使勁向上提繩子,。這情景,讓團結大樓的人們看了也不由得受到感動,。
高女人沒有更多的福氣在摯愛她的丈夫身邊久留,。她去世后,矮丈夫被落實政策,,抄走的東西發(fā)還回來了,,扣掉的工資也補發(fā)了。很多人想幫他續(xù)弦,,都被他謝絕了,。裁縫老婆自以為了解矮丈夫的心思,拿著自己年輕漂亮的侄女的照片上門提親,。而不管她說什么,,矮丈夫都一聲不吭,面色鐵青,,在他背后掛著當年與高女人的結婚照片,。裁縫老婆只好識趣地離開。
幾年過去了,,矮男人還是單身一人,,只在周日把托養(yǎng)在別處的孩子接來團聚。每逢雨天打傘上班時,,他仍舊半舉著傘,。人們覺得那傘下好像有長長的一大塊空間,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東西也填補不上,。
創(chuàng)作背景
在創(chuàng)作了《鋪花的歧路》《啊,!》等反映現(xiàn)實題材的小說后,,馮驥才給劉心武寫了一封公開信《下一步踏向何處》,討論文藝創(chuàng)作的方向問題,,也是作為作家個人向新的境界挺進的宣言,,此后,他的創(chuàng)作便以“寫人生”為主攻目標?!陡吲撕退陌煞颉肪褪撬谒伎剂俗呦蚝翁幒髣?chuàng)作的小說,。
馮寫這篇小說的的最初起因,是有一次他在北京的車上看到一男一女,,女的比男的高出許多,,于是就引來了周圍人驚奇的目光。馮憑直覺發(fā)現(xiàn)了這個素材的價值,,但他沒有動筆去寫,。過了些日子,他聽到一位老畫家談起一對老夫妻如何相親相愛,,妻子有病行動困難,,丈夫用一根繩子套在她腳上幫助她行走。這個動人的故事激發(fā)了他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但是由于沒有找到能串連起小說情節(jié)的結點,,所以他仍沒有動筆。直到有一次雨天和妻子一起出門,,他撐著傘,,妻子在傘下隨著他走。這時,,他想,,假如那高女人和矮男人是夫妻,要是生了孩子,,下雨天出門一定是高女人抱孩子,,矮丈夫打傘,假如高女人得病死了,,矮丈夫雨天出門,,仍然高高舉著傘,那傘下就會留下一個空白,。想到這些畫面,,創(chuàng)作靈感一下子就被觸發(fā)出來,于是,,馮一口氣寫完了短篇小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人物介紹
高女人
化學工業(yè)研究所的化驗員,出身于郵遞員家庭,。身高一米七五,,相貌平平,身材活像一塊硬挺挺的搓板,。文革中陪著當總工程師的丈夫一起挨批斗,,雖飽受威逼打罵卻堅決不出賣丈夫。面對鄰居對其婚姻內(nèi)幕的無端猜測指責,表現(xiàn)得自尊而倔犟,。丈夫入獄后,,堅持等他回來。而夫妻團圓后不久她就因積勞成疾,,腦血栓發(fā)作,,不久后離世。
矮丈夫
化學工業(yè)研究所的總工程師,,身高一米五八,上大學時綽號“武大郎”,,像一根短粗的橡皮輥兒,;飽滿,軸實,,發(fā)亮,。文革中家被抄,家具被搬得一空,,人挨過批斗,,被關進牛棚。而周圍人還懷疑他是通敵的特務死死纏住他不放,,嚇他,、揍他、施加各種壓力,,甚至把他關進了監(jiān)獄,。出獄后,悉心照顧生病的妻子,,相濡以沫,,不離不棄。在妻子去世后,,謝絕了所想幫他續(xù)弦的人,。
裁縫老婆
高女人的鄰居,團結大院的街道居民代表,。是個精力充裕,、走家串戶、愛好說長道短的女人,,最喜歡刺探別人家里的私事和隱私,,凡她沒弄清楚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計地打聽到,。一開始懷疑“高女人”和“矮丈夫”之所以組成“般配”的夫妻,,是因為有生理缺陷,后來又認為“高女人”圖的是“矮丈夫”的金錢地位。文革中高女人夫妻倆被批斗時,,她不但積極參與,,還上臺當眾質問“高女人”為什么嫁給一個矮子。矮丈夫入獄后,,強迫高女人和她家調(diào)換住房,。女人去世后,文革結束了,,的“矮丈夫”平反落實政策,,她又跑上門想把自己年輕漂亮的侄女介紹給他當續(xù)弦。
作品鑒賞
主題思想
小說通過一對夫婦因身高懸殊而引起人們非議,、猜忌以至文革中遭批斗而造成悲劇結局的故事,,揭示了畸形的文化俗性與極“左”政治對忠貞愛情、正常人性的曲解,、排拒與摧殘,,既歌頌了真摯忠貞的愛情,也反思了我國深受傳統(tǒng)封建思想影響的民俗文化,。
作者選取了兩個帶有象征意味的人物形象為聚焦點,,一個“鶴立雞群”的高女人與一個有“武大郎”之稱的矮個子男人結婚了,結果馬上引起了周圍群眾的關注和議論,。他們反感的并不是這對夫妻在人品行為上有何不當,,而只不過是高女人嫁了個矮丈夫讓他們覺得別扭,因為有悖于生活中的“習慣法規(guī)”,。作者在這里觸及的不僅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人的矛盾糾葛,,而是挖掘出了中國婚姻的民俗心態(tài)。男高女低(包括政治,、地位,、經(jīng)濟狀況、受教育程度,、身高等)的擇偶標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是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并產(chǎn)生了較為穩(wěn)固的心理定勢。強調(diào)男人高大強悍,,女人依附從屬,,其本質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思想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千百年來這種習俗在人們頭腦中根深蒂固,,自覺不自覺中左右著人們的思想言行,。
團結大樓里保守的人們無法接受一對善良的夫妻,寧愿相信裁縫老婆的無稽之談,,認定高女人是個愛慕虛榮,、貪圖享樂的女人,。從表面上看,這種矛盾是在人與人之間展開的,,然而深層的卻是人與傳統(tǒng)習俗之間的對抗與較量,。
在封建習俗的濃重霧色籠罩之下,高女人和矮丈夫沒有退縮,、畏懼,,而是勇敢地走在一起。面對陳腐頑固的習俗,,他們泰然自若,,始終保持內(nèi)心的平衡,以真誠相愛證明了世俗觀念的荒唐,。
藝術特點
敘事風格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借用了散文的筆調(diào),,幽默中寄寓深意,平淡中含蘊著哲理,,以極其疏淡、平緩的語式,,抑揚相照的手法敘述了凝重的人性悲劇,,形成了獨特的相反相成的藝術張力。全篇敘事語言平淡沖和,,漫不經(jīng)心如敘家常的敘述匠心獨運,,樸素中潛藏著深意。
小說開頭以令人深省富有哲理意蘊的話起筆:“你家院里有棵小樹,,樹干光溜溜的,,早瞧習慣了,可是有一天它忽然變得七扭八彎,,愈看愈別扭,。但日子一長,你就看順眼了,,仿佛它本來就該是這個樣子,。如果有一天它忽然變直,你又會覺得說不出多么不舒服,。它單調(diào),、乏味、簡易,,像根棍子,!其實不過恢復最初的模樣,你何以又別扭起來,?這是習慣嗎,?”在介紹一種生活現(xiàn)象后歸結出一個概括性語句結束開篇,,起到感人的警醒作用,讓人們思考“習慣”的哲理,,認識把握“習慣”的真諦,,習慣不應成為偏見。而結尾“那傘下好像有長長一塊空間,,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東西也填補不上”,看似輕描淡寫,,實則有力地傳遞出矮丈夫對妻子的思念與愛意有多么的深沉,。
作者還用小物件“傘”作為串連故事情節(jié)的結點,從一開始夫婦倆出門總是高女人打傘,,到孩子出生后高女人抱孩子矮丈夫半舉著傘在后面緊緊相隨,,及至高女人去世后,矮丈夫打傘去上班時仍舊半舉著傘,?!皞恪必灤┤蔀檫@對夫妻真摯不渝的愛情的見證,。
人物塑造
作家采用了對比手法,,將人物的高與矮、外觀的平常與性情的美好,、高女人與矮丈夫的忠貞摯愛與文化慣性,,極左政治的冷漠、畸變形成了或鮮明或潛在的對照,,從而愈益顯示了文化批判的鞭撻力,。
小說沒有從正面展示兩個主人公“高女人”和“矮丈夫”的內(nèi)心活動,而是運用白描手法側面描寫,,間以客觀性的議論,。在小說中,那對夫婦始終沒有話語,,沒有心理活動,,只有幾個動作,而且是人們從外表看到的有限的幾個動作和表情,。如寫到矮丈夫出獄回家時,,夫妻沒有言語,只是互相看了一會兒,,妻子跑回屋去,,而丈夫則拿起妻子丟下的斧頭,繼續(xù)劈柴,,直到把兩大筐木塊都劈成細木條,。白描手法與怨懟,、悲慨的敘述語調(diào)和諧,形成了邃遠的意境美,。
作品影響
該小說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1984年俄譯文本刊載在莫斯科消息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小說:王蒙、諶容,、馮驥才》上,,是馮最早翻譯成俄文的兩部小說之一(另一部是《啊,!》),。1989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將小說改編為動畫片《高女人和矮丈夫》,,由胡依紅執(zhí)導,,該片曾于1990年獲得第十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2006年馮驥才發(fā)表的《抬頭老婆低頭漢》,,被認為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姐妹篇,。
作品評價
作家王蒙:《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特別哏兒,哏兒完了又挺傷感,,特別是描寫高女人死后,,他的矮丈夫遇到雨天仍然高高舉著一把傘,令人感到那傘下有一個空白一節(jié),,讀之難忘,讀之唏噓不已,。
作家段崇軒:(《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它熾熱的感情,、深沉的思想和新穎的意境,顯示了一種藝術的大境界,。
作者簡介
馮驥才
浙江寧波人,。1960年畢業(yè)于天津塘沽中學。197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著有長篇小說《義和拳》、《神燈前傳》,,短篇小說集《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俗世奇人》,,散文集《珍珠鳥》,、《巴黎·藝術至上》,中篇小說《感謝生活》,、《三寸金蓮》等各種作品集38部,,另有大型畫集六部,。多部作品被搬上銀幕。短篇小說《雕花煙斗》獲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啊》及《神鞭》分獲全國第一,、三屆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感謝生活》獲法國女巫獎,、青年讀物獎,、瑞士藍眼鏡蛇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