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史
極樂寺是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妙蓮禪師開山興建的,,并作為涌泉寺的廨院(附屬寺乙妙蓮,福建寧化人,,俗姓馮,,父名書泰,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秀才,。年紀不大的妙蓮,,便被父親帶往福州涌泉寺出家,拜奇量禪師為師,。1884年,,妙蓮被選為涌泉寺住持,,第二年出洋弘法。1887年,,到檳榔嶼住持廣福宮,。
1889年,妙蓮向閩籍華僑楊秀苗購得約3.65公頃土地,,建起了一間大士殿,,名叫極樂寺。寺在亞逸淡山山腰,,因山形如白鶴展翅,,所以又稱”鶴山”。怪不得在寺門上,,有鑲嵌著“鶴山”二字冠頭的楹聯(lián):
鶴立云端能遠俗,,山居海外好安禪。
妙蓮苦心經(jīng)營,,令人深受感動,。大士殿建起5年之后,當?shù)刂A僑張弼士,、張煜南,、謝榮光、鄭嗣文,、戴欣然發(fā)起擴建寺廟,,妙蓮也加緊往南洋各地募款。經(jīng)過幾年努力,,建起了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jīng)樓,、香積櫥、鐘樓,、鼓樓,、放生池以及花塢等,蔚為壯觀,。如今依山就勢,,氣派非凡的極樂寺,已占地12公頃,。
寺內(nèi)有一塊石碑,,碑上刻道: “檳榔嶼之西,有白鶴山焉,吐瀑含云,,憑霄列嶂,,而惟名惟勝,皆以極樂寺而已,。昔以土俗狂庸,,山靈隱芪隸英……”足見創(chuàng)建極樂寺的艱辛。碑上說: ”松楹桂廡,,上出云霄,,碧閣丹梯,下臨無地,,芝草千叢,,香花萬簇?!睔v經(jīng)僧眾開發(fā),,總算改變了昔日面貌,成了一處聞名遐邇的勝景,。
名人題刻
光緒
1904年,,回國的妙蓮禪師進京朝見光緒皇帝,請來御賜藏經(jīng)二部,,其中一部便珍藏在極樂寺藏經(jīng)樓,。光緒帝并賜法衣和“奉旨回山”等匾額?,F(xiàn)在極樂寺還可見到慈禧太后題的“海天佛地”和光緒帝題的“大雄寶殿”等匾額,,足見當年清廷對極樂寺刮目相看。
康有為
1903年,,康有為也曾為極樂寺題匾,,書“勿忘救國”4字。1906年妙蓮再次回國,,次年圓寂,,骨灰分葬于極樂寺和鼓山涌泉寺二處。
當年供奉觀音大士的“大士殿”側(cè)有放生池,,池分上下二級,,上為魚池,,下為龜池。龜池里的龜,,大大小小,密密麻麻,,有好幾百只,。
章太炎
在一處路旁的巨石上,刻著中國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學者章太炎對極樂寺的題贊: “民國五年秋,,自肇慶南行,抵檳榔嶼,,過極樂寺,,見寺主本忠禪師,蓋南洋所僅有也,,南化小乘法不為不盛,,而摩訶衍法(即大乘法)獨吾士宓芻知之,喜正教之未衰,,因書此以為志,。”本忠禪師俗姓羅,,福建南平人,,25歲出家,為妙蓮的受戒弟子,,曾擔任鼓山涌泉寺住持兼理極樂寺第二任住持,,精通佛典,才干不凡,,1935年在極樂寺圓寂,,年六十有六。
旅游看點
山泉
極樂寺內(nèi)有一股水量不小的山泉涌出,,寺僧安上木輪,,泉水;中擊木輪旋轉(zhuǎn),,自動撞鐘,,日夜不停。這與福州鼓山涌泉寺喝水巖觀音閣的“流水敲鐘”裝制相仿,,使人們興趣盎然,。
廟宇
在供奉彌勒佛的天王殿里,側(cè)邊的“四大金剛”是福建名匠雕塑的,。在另一間大殿里,,有光緒戊戌年(1898年)賞戴花翎三品銜福建補用直隸州李松年撰寫的一對楹聯(lián):
海上尋仙山,一剎那梵宇琳宮辟地同登樂國,;
閩中此杯度,,二十載因緣香火參禪重問妙蓮。
光緒題匾
光緒皇帝題匾的大雄寶殿是極樂寺的中心,,供奉著釋迦牟尼和他的兩個大弟子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寺內(nèi)還有許多建筑,,如供奉開山住持妙蓮的廳堂、九天玄女殿,。還有一座“韜光亭”,,亭中刻著明嘉靖六年(1527年)狀元羅洪先寫的《醒世歌》,詩歌內(nèi)容深入淺出,,人們爭相誦讀,,頻頻點頭,字里行間,,頗有哲理,。
做七
作為福建涌泉寺廨院的極樂寺,根據(jù)習俗,,福建籍華人家里死了人,,都會在這寺里請僧人“做七”念經(jīng)。以為這樣做,,亡故的靈魂才能聽懂福建僧人的話,。“做七”的酬勞金額頗大,,加上香燭,、香油錢、募捐化緣,、許愿及寺廟的一些產(chǎn)業(yè),,所得的款項,僑匯源源匯往國內(nèi),,對福州鼓山涌泉寺的修建,、佛經(jīng)的刻印、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僧侶生活的改善,,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萬佛塔
寺的左后山丘平臺上矗立著一座高30米左右的萬佛塔,。塔分7層,它的設(shè)計集中了中,、泰,、緬三國民族文化風格之大成。底下兩層是典型的中國式八角宮殿建筑,,飛檐棱瓦,,綴以騰龍翔鳳,琉璃瓦鱗,,在陽光下閃爍奪目,;中間三層呈一派泰國古廟色彩,凸凹浮兀、重疊有致的方形結(jié)構(gòu),,每一個凹入的拱穴中,,都雕有一尊佛像;最上面兩層,,完全是緬甸式圓塔式設(shè)計,,它有18個拱穴,上面是黃色的圓形塔頂,,頂上疊著幾個扁形球體,,最頂尖處呈現(xiàn)錐形。這座1915年動工,,1927年建成的萬佛塔,,是絕無僅有的世界建筑奇葩,令人噴嘖稱贊I進入佛塔,,底層供奉的是毗盧如來,,墻上貼滿印有佛像的白瓷磚;第二層,,有7尊佛雕像,,或坐或立,其中4尊為大理石雕就,,非常名貴,,壁上是特制的金色浮雕佛像;第3層,,塔里有3尊佛雕,,壁上有許多瓷雕和青銅質(zhì)浮雕佛像,塔外有5尊佛像雕像,;第4層,,有一尊大理石雕的臥佛,壁上是無數(shù)的白瓷浮雕佛像,;第5層,,有3尊大理石雕佛;第6層,,有一尊鐘雕臥佛,,壁上也有鐘質(zhì)浮雕佛像,塔外也有5尊佛像,;第7層有3尊大理石雕佛像,,壁上是瓷質(zhì)印刷的佛像。
登上塔頂,,舉目眺望,,檳榔嶼遠近風光,,盡在眼中。
萬佛塔曾稱彌陀塔,,塔右供奉地藏菩薩的大愿殿,,有一對沒署姓名的楹聯(lián)發(fā)人深省: “萬里眾生都在眼,,十方佛子盡低頭,。”距塔不遠的一個小山頭上雕建了一座大型觀音像,,像高10余米,,身姿優(yōu)美,上前攝影留念的游客很多,。
此外,,這里還建有池塘,龜池和園林,。在極樂寺后面的山坡上,,巍立著一尊巨大的觀音菩薩像,仿佛在俯瞰著人間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