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旁雍措(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區(qū)普蘭縣城東35公里,、崗仁波齊峰之南,。其周圍自然風景非常美麗,自古以來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國蓄水量第二大的天然淡水湖,、湖水透明度較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稱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fā)源地,。
古象雄佛法 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經(jīng),,俱舍論》中所記載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瑪旁雍措。東為馬泉河,,南為孔雀河,,西為象泉河,北為獅泉河,?!艾斉杂捍搿?-“不可戰(zhàn)勝的碧玉之湖”,藏語里“瑪旁”就是不敗,,無不勝的意思,。
瑪旁雍措最早名為“瑪垂”,或“瑪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廣財龍王的名字,。佛教經(jīng)典說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龍王,起初他們總是興風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顯神通,,收服了四大龍王,,使他們皈依佛法,逐漸成為藏傳佛教的四大護法神,。從此“瑪垂措”也易名為“瑪旁雍措”,,有時寫作“瑪法木措”,藏語意為“永恒不敗的碧玉湖”,。
據(jù)說瑪旁雍措是較圣潔的湖,,是勝樂大尊賜與人間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靈中盡善盡美的湖,她是這個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印度教說它是濕婆神的住所,。
中國湖水透明度較大的淡水湖泊和第二大蓄水量天然淡水湖。藏語意為“不敗,、勝利”,,有“神湖”之稱。位于岡底斯山主峰──岡仁波齊峰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西藏自治區(qū)普蘭縣內(nèi)。瑪旁雍措亦稱馬法木措,,曾稱瑪垂措,。曾與拉昂措相通,后由洪積,,冰水堆積物堵塞而演化為內(nèi)流湖,。湖泊呈“鴨梨”形,北寬南窄,,長軸方向長26公里,,短軸長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積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透明度14米。湖水礦化度400毫克/升,,屬淡水湖,,含有硼、鋰,、氟等微量元素,。以冰川融水、雨水補給為主,,也有部分泉水補給,。湖岸線平直,周長83公里,,岸線發(fā)展系數(shù)1.15,。東岸和東南岸階地發(fā)育。湖泊周圍多溫泉,。在洪積平原和山麓洪積扇上,,為以沙生針茅為主并混生有羽狀針茅、紫花針茅的荒漠草原,;湖濱階地上發(fā)育了以華扁穗草,、細葉西伯利亞蓼,、藏北蒿草、青藏苔草等組成的沼生植被沼澤化草甸,。湖區(qū)以牧為主,,湖中產(chǎn)瑪法木尻魚與裸鯉。
瑪旁雍措佛教稱“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攜幼來此“朝圣”,,在“圣水”里“沐浴凈身”以“延年益壽”。
瑪旁雍措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譽,,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
瑪旁雍措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較大的湖。圍繞瑪旁雍措有8個寺廟,,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東有直貢派的色瓦龍寺,東南有薩迦派的聶過寺,,南有格魯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舉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羅漢修行的山洞為基礎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齊悟寺,,北有不丹噶舉派的朗那寺,有格魯派的本日寺東北,。
瑪旁雍措的旁邊有一個咸水湖,,藏語叫“拉昂措”,意為“有毒的黑湖”?,斉杂捍胧堑?,而拉昂措是咸水湖。
靠在即烏寺山腳的小村,,有兩間由藏人經(jīng)營的無名旅店,,住宿每位收費20元。這個小村由10間土屋組成,,沒有飯館,,南面的旅店提供素菜白飯,每頓飯10元,,要預訂,。最好帶即食面或干糧,店內(nèi)有火和燃燒用的牛糞,,可自行煮食,。
小村旁的河谷散發(fā)著陣陣硫磺味道,這里有一個天然溫泉,當?shù)厝税阉庸こ蔀橐粋€露天小浴室,,供人洗浴,。神山一帶住宿條件差,洗澡是一件很不切實際的事情,,這里花20元便可如愿以償,。
基烏寺旁的山坡上是觀賞圣湖瑪旁雍措的較佳地點。從山頂居高臨下,,可以將瑪旁雍措盡收眼底,。基烏寺有驗票點,,如果沒有購買門票,,會被要求補票,開車去普蘭只走公路不進基烏寺的話不需要門票,。
圣湖周長約60公里,徒步轉(zhuǎn)湖需時4-5天,,順時針方向,,需帶食物;除第二晚要在野外度過外,,沿途均有寺廟可供住宿,。沿湖邊遠足雖然不及神山的山坡那樣艱巨,但這卻出現(xiàn)溪澗的挑戰(zhàn),,當路上遇到河流時,,只能淌水而過,試想想,,這等雪山流下來冰水要是浸及腰部的話,,感受會怎樣。
食宿條件很差,,最好自帶干糧和睡袋,。因沿途蔬菜短缺,應隨身攜帶多種維生素藥劑,。新藏公路冬春兩季大雪封山,,無法通行,最佳行車時節(jié)是每年5月初至10月中,。沿途氣候惡劣且食宿條件差,,應備足防寒衣物和藥品(止瀉、消炎,、治感冒等),。任何人在界山大坂都會有高原反應,需備服用攜氧片,緩解高反癥狀,。
如在西藏境內(nèi)徒步旅行,,還有眾多馬道、朝圣小道和渡口可供游客選擇,。這些路線可向當?shù)厝舜蚵牷蚋S朝圣者前行,。
轉(zhuǎn)湖與轉(zhuǎn)山都存在的問題,就是一定要注意保護環(huán)境,,隨時準備垃圾袋,。
圣湖圓周約60公里,轉(zhuǎn)湖需時4-5天,,一般都是按順時針方向走,。沿途有三分之二(從Seralung寺順時針到Chiu Gonpa)的路是緊靠湖岸線,北部的路要經(jīng)過霍爾鄉(xiāng),。這條路可以跑汽車,,沙灘、礫石,、沼澤交替,,在湖東南方有幾條河注入瑪旁雍措,需淌水過河,。自己要帶食物,,沿途有寺廟可供住宿,但條件極為簡陋,。沿湖邊遠足雖然沒有神山的上下山坡那樣艱巨,,但多是松軟的細沙路,走起來也很費力,。尤其困難的是在湖的南岸要面對溪澗的挑戰(zhàn),。當路上遇到河流溪澗時,只能淌水而過,,沒有其它的辦法了,。
轉(zhuǎn)湖的人不像轉(zhuǎn)山的那么多,無論朝圣者還是旅行者,。沿途的景色雖然很美,,但缺乏變化,再美的景色看上幾個小時也會乏味,。若是雨季,,路上經(jīng)過的幾條小河也會造成不小的麻煩。
轉(zhuǎn)湖是虔誠的信徒們誠心的體現(xiàn)之一,。轉(zhuǎn)湖需時4-5天,,需要體力支撐,。在湖畔靜坐,曬太陽或者遠觀納姆那尼峰發(fā)發(fā)呆,,都是不錯的選擇,。
到瑪旁雍措游玩,一般都會選擇住在基烏寺旁邊的小村,,村里有藏家以土屋開設的所謂客棧,,條件簡陋,且不通水電,,床位每個50元,,客棧不提供餐飲,只有飲料和桶裝方便面出售,。如需在此住宿,,建議自帶食物為宜。村子旁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包,,爬上山坡,,可俯瞰整個圣湖,是拍照的絕佳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