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夏邦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級山峰,。它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地處東經(jīng)85.7°,北緯28.3°,,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聶拉木縣)境內(nèi)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
環(huán)境特征
希夏邦馬峰,藏語是“氣候嚴(yán)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海拔8012米,,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在西藏聶拉木縣境內(nèi),東南距珠穆朗瑪峰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以上高峰,。它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處,,分別有8008米7966米的兩個峰尖,。這里是喜馬拉雅山脈現(xiàn)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海拔5000~5800米之間的冰塔區(qū),,長達幾千米,,景象形態(tài)甚是奇異,宛若 “冰晶園林”,,但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fā)生的巨冰雪崩,。
藏族人民有許多神話和歌謠稱頌其為吉祥的神山。
地理位置
希夏邦馬峰(Xixabangma Peak,,亦作Xixiabangma Peak,,Gosainthan,Hsi-hsia-pang-ma Feng,,Xixiabangma Feng,,藏語作Shisha Pangma)
希夏邦馬峰(東經(jīng)85’46’55,北緯28’21’07),,舊稱高僧贊峰,,喜馬拉雅山脈中段高峰之一?!∥挥谥袊鞑啬喜磕岵礌栠吔绺浇?,海拔高度8,012米(26,286英尺),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希夏邦馬峰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米以上山峰,,東南方距珠穆朗瑪峰約120公里,,是一座完全在中國西藏(聶拉木縣)境內(nèi)8000米以上的高峰。
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北坡橫對著13.5公里長的野博康加勒冰川,,與它平行的是達曲冰川,。北山脊以東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長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帶,。最引人入勝的是海拔5000~5800米之間的冰塔區(qū),長這幾千米,,景象形態(tài)甚是奇異,,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但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fā)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shè)置了種種困難。
主峰以東3千米處為希夏邦馬東峰(摩拉門青峰)7703米,。摩拉門青獨特的峰形似乎比希夏邦馬峰更加搶鏡頭,。在當(dāng)?shù)氐膫髡f中,希夏邦馬峰是一位性格冷酷的女神,,摩拉門青是她的丈夫,,北側(cè)一座山頂平平的山則是她的情人。摩拉門青在與情敵的決斗中,,砍掉了對方的頭,,自己腹部卻也中了一刀,腹中的腸子流出來,,形成了綿延的冰川,。
在主峰東南山脊與西山脊匯合處為希夏邦馬中峰8008米。
主峰東南2.6千米處為希夏邦馬東南峰(班馬利峰)7486米,。
主峰東南5.7千米處為希夏邦馬南峰(雅南利峰)7119米,。
主峰西北7千米處為希夏邦馬西峰(勃隆利峰)7292米。
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處,,分別有8008米7966米的兩個峰尖,。
地質(zhì)山貌
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在主峰西北200米和400米,,分別有8008米,、7966米的兩個峰尖。
這里是喜馬拉雅山脈現(xiàn)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北坡橫對著13.5公里長的野博康加勒冰川,與它平行的是達曲冰川,。北山脊以東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長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帶,。最引人入勝的是海拔5000~5800米之間的冰塔區(qū),,長達幾千米,景象形態(tài)甚是奇異,,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但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fā)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shè)置了種種困難,。
希夏邦馬峰地處喜馬拉雅山褶皺帶的北部,,各巖系構(gòu)造與山系走向大致吻合,由厚度達千米的變質(zhì)巖組成,,其谷底的一道道冰川終澤垅顯示了250萬年以來這里的冰川發(fā)生的劇烈運動,,在此附近地區(qū)還發(fā)現(xiàn)了一批巨型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大量的辨鰓、菊石及海星化石等,,證明了這一地區(qū)的滄桑變更,。
希夏邦馬峰的氣候特征大體上與珠穆朗瑪峰相似。每年4月和5月,、10月和11月,,在此期間內(nèi)的一個月,連續(xù)2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xiàn)2~3次,,3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xiàn)1~2次,,相隔時間大約5~19天,是登山活動的好時期,。
攀登難度
希夏邦馬峰地區(qū)氣候變化無常,,藏語“希夏邦馬”即為“氣候嚴(yán)寒、天氣惡劣多變”之意,,但藏族人民卻稱頌它為“吉祥的神山”,。這里是喜馬拉雅山脈現(xiàn)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的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北坡橫對著13.5公里長的野博康加勒冰川,與它平行的是達曲冰川 ,。北山脊以東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長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帶。在海拔5000~5800米之間為冰塔林區(qū),,延綿達幾千米,,在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fā)生的冰雪崩,攀登極其困難,。到達頂峰之前的一道刀刃山脊上的雪層極不穩(wěn)定,,異常兇險。
截止2003年底,,希夏邦馬峰僅僅有201人次的成功登頂,,同時還有19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氣候特征
希夏邦馬峰的氣候特征大體上與珠穆朗瑪峰相似,。珠峰地區(qū)氣候大體上來說是,,每年6月初至9月中旬為雨季,強烈的東南季風(fēng)造成暴雨頻繁,,云霧彌漫,,冰雪肆虐無常的惡劣氣候。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因受強勁和西北寒流控制,,氣溫可達-60℃,平均氣溫在-40~-50℃之間,。最大風(fēng)速可達90米/秒,。每年3月初至5月末,是風(fēng)季過度到雨季的春季,,而9月初至10月末是雨季過度到風(fēng)季的秋季。
在此期間,,有可能出現(xiàn)較好和天氣,,是登山和最佳季節(jié)。希夏邦馬峰是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在此期間內(nèi)的一個月中,,連續(xù)2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xiàn)2~3天,3天以上的好天氣一般可能出現(xiàn)1~2天,,相隔時間大約5~19天,,是登山活動的好時期,登山要注意高原反應(yīng),,要用攜氧氣,。
進山路線
從拉薩乘車沿中尼公路經(jīng)過江孜、日喀則達協(xié)格爾,,行程670公里,。再西行經(jīng)定日門哈墩約138公里,,繼續(xù)西行50公里后南下,沿簡易公路行20公里即可到希夏邦馬北麓,,野博康加勒冰川北側(cè)終磧垅便是海拔5114米的登山大本營,。
登山歷史
1964年5月2日,許競,、王富洲,、張俊巖、鄔宗岳,、陳山,、索南多吉、成天亮,、尼瑪扎西,、多吉、云登等10名中國登山隊隊員首登希夏邦馬峰,。標(biāo)志著世界上8000米以上的極高峰,,已全部被人類踏足。
1981年5月,,新西蘭高山俱樂部9人,,分三批登上了希夏邦馬峰的東衛(wèi)峰--海拔7703米的摩拉門青峰。
1982年4月,,日本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11人,,登上了希夏邦馬峰西北方向海拔7292米崗彭慶峰。
1987年9月18日,,20世紀(jì)最為偉大的登山家之一波蘭人庫庫齊卡(Jerzy Kukuczka)登頂希夏邦馬峰,,完成了14座8000米級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時7年,。他是世界上第2位完成此項壯舉的登山家,,而且所用最短,同時他所選擇的攀登線路也幾乎都是最危險,、最困難的路線,。他的壯舉還在于他進行了9條新路線,一次單人,,5次阿爾卑斯法,,4次冬季的攀登。他的強項在于他的毅力,。他的同伴提卡(Voytek Kurtyka)說:“杰里克是我遇見的登山者中最堅強的,,突出在于他忍受痛苦和藐視危險的能力。同時,他著魔于一種領(lǐng)先他人的內(nèi)心沖動,。象他這樣的人,,遇到障礙時,不是粉碎困難,,就是撞破自己的頭,。”
1994年,,“中國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險隊”登頂該峰,。
1995年,一支西班牙登山隊打破傳統(tǒng)路線的唯一性,,從南坡登頂成功,,并命名為“菲哥瑞斯路線”。
1999年10月5日,,美國最為偉大的登山家ALEX LOWE在攀登希夏邦馬峰時遭遇雪崩遇難,。
2001年8月7日,北京大學(xué)“山鷹社”登山隊五名隊員在希夏邦馬西峰(海拔7292米)同樣因雪崩遇難,。
2001年9月21日,,韓國登山家NM hong-Gil登頂希夏邦馬峰,完成了14座8000米級山峰的攀登,,一共用時12年,,他是世界上第9位完成此項壯舉的登山家。
2004年,,法國著名登山家拉法爾(Jean-Christophe Lafaille)沿希夏邦馬峰南坡單人登頂成功,,這是喜瑪拉雅山區(qū)歷史上第一位以阿爾卑斯式在冬季、無輔助氧氣支持下進行的8000米級山峰的攀登,。
2009年9月,,中國2009希夏邦馬峰登山隊6名隊員全部成功登頂。
2002年8月7日,,攀登希夏邦馬西峰的北京大學(xué)登山隊的5名學(xué)生——林禮清、楊磊,、盧臻,、雷宇、張興柏,,在沖擊頂峰途中遭遇雪崩,,全部遇難。
登山考察
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許竟,、張俊巖、王富洲、鄔宗岳,、陳三,、索南多吉、程天亮,、米瑪扎西,、多吉、云登十人,,首創(chuàng)登上頂峰的紀(jì)錄,。
1981年5月,新西蘭高山俱樂部布魯斯等9人,,分三批登上希夏邦馬峰的東衛(wèi)峰——海拔7705米的摩拉門青峰,。
1982年4月,日本京都大學(xué)登山隊森本陸世等11人,,登上了希夏邦馬峰西北方向的崗彭慶峰(海拔7292米),。
從1980年~1990年10月間,先后有17個國家的19個隊計107人登上了這座山峰,。
相關(guān)新聞
尼泊爾時間2010年5月17日上午11:30分,,西班牙女登山家Edurne Pasaban順利登頂希夏邦馬峰-這座橫亙在她身前許久的山峰,成為繼吳銀善之后第二位登頂全部14座8000米極峰的女性,。
南迦帕爾巴特,,2007年又登頂了布洛阿特峰。
在完成了9座極峰后,,Edurne開始將目光集中在“女性14座首登”的競爭中,,并和隊友Asier Izaguirre、 Alez Chicon,、Ferran Latorre,、Ignacio Delgado開始了幾年的搭檔攀登。接下來的2008年他們登頂馬納斯魯和道拉吉里峰,,2009年完成干城章嘉峰,。2010年4月17日下午2點10分左右的安峰登頂,5月17日上午11:30分希夏邦馬的登頂終于宣告了Edurne Pasaban為期10年的14座8000米極峰征程的結(jié)束,,成為全球女性第2位,、總共第25位完成這一偉大項目的登山者。吳銀善是全球第24位完成這一項目的登山者,。
主要生物
希夏邦馬峰的動物資源也獨具特色,,其中比較重要的品種有野驢、嵩羊,、太陽鳥,、小熊貓,、長臂葉猴等等。
概況
喜馬拉雅山脈高峰之一,。位于西藏南部尼泊爾邊界附近,,高度8,012公尺(26,286呎)。有冰河與積雪覆蓋,,1964年中國遠(yuǎn)征隊首登成功,。
希夏邦馬峰(Xixabangma)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級高峰中排名第14位,。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國境內(nèi)的8000山峰,,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東經(jīng)85’46’55,,北緯28’21’07,,也是喜馬拉雅山脈著名的高峰之一,它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山勢險峻,,氣候變化無常。
北坡有長達10余公里的山谷冰川,,冰塔林立,,銀光閃爍,站在遠(yuǎn)方眺望,,陽光下的希夏邦馬峰白雪皚皚,,巍巍壯觀。
希夏邦馬峰,,舊稱高僧贊峰,。1964年5月2日,中國登山隊的許競,、張俊巖,、王富洲等10名運動員從北坡登頂成功,并創(chuàng)造了集體登上8000米以上高峰人數(shù)最多的記錄,。
希夏邦馬峰由三個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組成,。這里是喜馬拉雅山脈現(xiàn)代冰川作用的中心之一,整個枯崗日山脈冰川和永久積雪面積達6000平方公里,,主要集中于希夏邦馬峰周圍,。北坡橫對著13.5公里長的野博康加勒冰川,與它平行的是達曲冰川,。北山脊以東是格牙冰川,南坡有16公里長的富曲冰川,,其末端一直降到4550米的灌木林帶,。最引人入勝的是海拔5000--5800米之間的冰塔區(qū),,長這幾千米,景象形態(tài)甚是奇異,,宛若活生生的“冰晶園林”,。但其上又布滿了縱橫交錯的冰雪裂縫和時而發(fā)生的巨冰雪崩,為登山者設(shè)置了種種困難,。
極高海拔攀登由于缺氧,、山體地形復(fù)雜、氣溫極低等特點,,危險性非常大,,登山者需要進行長期、系統(tǒng)的技術(shù),、體能等訓(xùn)練以及高海拔環(huán)境適應(yīng),,并辦理相關(guān)登山手續(xù),不可盲目,、違規(guī)攀登,。一般認(rèn)為8000米級山峰的攀登需要7000米級登山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