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日,富陽“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擴建改造完成,。9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開館3天迎客近3萬人次?!扒终闳哲娡督祪x式舊址”是國家級抗戰(zhàn)遺址和紀念設施,、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擴建改造后,,成為省級抗日戰(zhàn)爭紀念場館,。
項目總投資6100萬元,,占地面積43.31畝,,總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整修“千人坑”遺址面積5136平方米。整個工程除了主體部分的展覽內(nèi)容,,還設有停車場、活動教室,、影視廳,、集會廣場等設施和場地,具備集會,、參觀,、體驗、會課等多種功能,。紀念館展覽的主體部分由地上和地下展廳組成,,地下展廳分為“侵略暴行”、“不屈抗戰(zhàn)”,、“勝利歡慶”三大部分,,而“接受投降”,、“審判戰(zhàn)犯”兩個部分則在受降廳原址作了重新布展,。
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位于浙江省富陽縣長新鄉(xiāng)宋殿村,。
“受降廳”原是富陽縣長新鄉(xiāng)宋殿村(現(xiàn)富陽區(qū)受降鎮(zhèn)中秋村)地主宋作梅宅院中的一個廳堂,。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同年12月24日富陽縣城淪陷,。隨即日軍第22師團35聯(lián)隊第3大隊移駐宋殿村,,其中一個中隊的隊部就設在宋作梅家里,,之后宋殿又相繼成為日軍江北指揮所,。日軍在宋殿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淪陷區(qū)實行法西斯統(tǒng)治,,燒殺淫掠,無惡不作,。千人坑遺址在距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東南500米的山坳里,是當年日寇殺害我同胞兄弟的刑場和拋尸地點,,其間擄我無數(shù)同胞至宋殿,,或囚木籠水牢,或燙煮活埋,,或槍殺刀劈,。在那血雨腥風的八年抗戰(zhàn)期間,,僅宋殿本地就有370余名村民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千人坑里白骨累累,,慘絕人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戰(zhàn)敗,,宣布無條件投降,浙江省富陽新鄉(xiāng)宋殿村被指定為侵駐浙江地區(qū)日軍投降的地點,。
1945年9月4日中方受降代表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兼前進指揮所主任韓德勤中將,、副長官上官云相中將、國民黨省黨部主任委員羅霞天,、浙江省行轅主任賀揚靈及長官部參謀長張世希等,在宋殿村原宋作梅宅第接受了日方代表浙日軍133師團參謀長樋澤一治大佐及達國雄大谷義一,、道佛正紅、大下久良,、江藤茂榆等的投降儀式,,儀式由張世希主持,日方投降代表立正脫帽向受降長官鞠躬,呈繳證明書,、日軍駐地表,、官兵花名冊和武器清冊,,然后在投降書上簽字,并裝投降書的木盒子雙手捧著呈送受降代表韓德勤,。因此地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地,1950年長新鄉(xiāng)改名為受降鄉(xiāng),,以志紀念。
1995年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之際,,中共富陽市委,、市人民政府撥款修復當年投降儀式舊址——“受降廳”,。
1996年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和千人坑遺址相繼被命名為富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7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公布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被中宣部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