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湖位于明孝陵東北,,是20世紀30年代修建的水庫,。過去水庫并未對外開放,,所以知道的人很少,,即使現(xiàn)在也只有一些當?shù)厝撕湾憻捝眢w的老人會去湖邊,湖水清澈,,青山綠樹倒映湖中,,算是南京的一塊“秘境”。
紫霞湖的源泉主要來自紫金山南坡近百萬平方米地面的經(jīng)流之水,山水順著東西兩條大溝沖下來,,匯入湖中,。湖西岸從北到南是山水直接沖刷形成的大溝,水都很深,;湖的西南端是水閘和溢流槽,;湖東的來水沿著北岸沖入湖西的大溝,因而湖的北邊也很深,。湖東是一片淺灘,,水淺,泥沙容易泛起而發(fā)黃,,但黃而不臟,。
湖西部原有半島名桃花塢,1994年改建為連心島,,面積約3000平方米,,島上花木繁茂,綠草如茵,,還有人工沙灘,,可作浴場。并修建了四座苗寨竹樓及水榭等建筑,,接待游人在此度假,、休養(yǎng)。
正氣亭建于1947年,,坐落在鐘山之南紫霞湖北岸的半山坡上,,亭為方形,邊長7.7米,,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重檐攢尖頂,上覆琉璃瓦,,基座以蘇州花崗巖承載,。由楊廷寶設(shè)計,美國紐約華僑捐建,。亭后有“正氣亭記”碑刻,。孫科撰文。以此處為蔣介石自選墓址,。1947年的春天,,蔣介石在此為自己選定終老之地。此地比中山陵低,,比明孝陵高,;東邊偏上有紫霞洞,西邊偏下有觀音洞,下方面臨紫霞湖,,前照后靠,,是理想的風水寶地,因而建亭記之,。但局勢逆轉(zhuǎn),,蔣介石未及建墓便離開大陸,最后客死他鄉(xiāng),。原“正氣亭”三字為蔣介石親書,,并撰楹聯(lián)一副,上聯(lián)“浩氣遠連忠烈塔”(忠烈塔指陣亡將士紀念塔),,下聯(lián)“紫霞籠罩寶珠峰”(指明孝陵寶頂獨龍阜玩珠峰,,上款“民國三十六年九月”,下款“蔣中正”,。)
顏真卿碑林系接受日本書道界友人的檢驗由中山陵園,、日本東京中國書法研究會和顏真卿畫院共同興建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第一期工程有牌坊,、門樓、顏真卿塑像,、碑廊等建筑,,呈唐代風格。牌坊上“三教會宗堂”五字系顏真卿留下的手跡,。門樓上刻有“書星集萃”,。碑廊內(nèi)除刻有顏真卿書法外,還有現(xiàn)代中日兩國書法家的作品,。立碑近百塊,,有的是著名書法家林散之、胡小石等大家手筆,,有的是日本著名書法揮毫創(chuàng)作,。整座碑林仿唐代建筑藝術(shù)風格,莊重古樸,,典雅雍容,。
中山陵園管理局投資數(shù)百萬元在紫霞湖旁建成四個規(guī)格不一,風格各異的嬉水池,,總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錯落有致地散布在林間,同時建有兩條50米長的玻璃鋼滑水槽,,驚險又刺激,,深受年輕的嬉水者喜愛。
湖附近原有一座定林寺,在古代香火較盛,,是佛教圣地,。相傳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在此讀書,,辟書齋名昭文齋,,由書法家米芾題寫齋名。但該寺年久失修,,幾度興廢,,在其原址上新修了一座“王安石紀念館”,稱“定林山莊”,,花墻環(huán)繞,,建筑古雅,館內(nèi)陳設(shè)皆照原樣,,大小文物保存良好,,其畫像也是宋代名畫家李公麟所繪。館外有長廊,,壁上刻有其詩作一百首,,均出自現(xiàn)代全國名家的手跡,精彩紛呈,。院中古木參天,,流水潺潺,四季有景,,清幽迷人,。定林山莊是一組仿古建筑群,是一座由曲廊圍合的三進殿堂式庭園建筑,。山莊占地面積不大,,但布局精巧,玲瓏雅致,。它的設(shè)計者是陵園的高級工程師徐德炳,。山莊園林空間狹小、四壁圍墻及建筑封閉性太強,,與莊外自然景色完全隔絕是為不足之處,。315線、游3線,、20路公交車可達該景區(qū),。在定林山莊西側(cè)辟門,環(huán)繞西,、南兩面建造曲折的回廊及軒宇,,并利用天然的林間隙地開辟彩彈射擊游樂場,,吸引了眾多的游人。
王安石在北宋王朝著力于政治改革以振興國家,,遭遇打擊,,退居金陵,而不改其志,。他本是陸游敬重之人,。而陸游的祖父陸佃是王安石的學生,家學淵源,,使陸游對于安石又多一重親近,。陸游懷抱愛國激情而仕途挫折,報國無門,,在秋雨瑟瑟之時,,獨自冒雨來到定林寺,面對昭文齋墻壁上那“著帽束帶,,神彩如生”的王安石畫像,,心生感慨,提筆在壁間留字以為紀念,。五年后陸游再游金陵,,定林庵已尺椽無存,只有他的題字被珍惜者移到石壁之上,,保存了下來,。這就是南京鐘山南麓紫霞湖公園內(nèi)猶有陸游摩崖石刻,。
紫霞湖戲水池于2002年7月4日正式對外開放,。紫霞湖共有3個戲水池,總面積2100平方米,,蓄水量達2400立方米。游人戲水不另外收費,晚間開放至10點鐘,,逢周末在湖畔加放經(jīng)典愛情電影,。
203路明孝陵下,9,、20路海底世界站梅花山東門入
7:00至18:30
南京市玄武區(qū)鐘山風景名勝區(qū)明孝陵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