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朝光緒十二年夏末的一天,,汾水暴漲,沖決了汾河沿岸的堤壩,,暴雨停后,,人們?yōu)榱伺懦鰞?nèi)澇積水,不得不鑿開南側(cè)的城墻,,將洪水排出,,而當時分洪的區(qū)域就選在了迎澤門(俗稱大南門)外的荒地上,迎澤門外從此就留下一個小湖泊,,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片低洼的沼澤地和臭水溝,此后一度成為舊政府的刑場和墳地,,平時臭氣沖天,、污水橫流。迎澤門外留下了一個小湖泊,。
直到解放前,,迎澤公園一帶還是大南門外的一片荒郊野灘,每到夏日蚊蠅四起,、雜草叢生,,冬天則是寒風呼叫、狼嚎不絕,,實為城市建設(shè)的一個死角,。
1952年,,太原市政府決定在迎澤大街南側(cè)建設(shè)一個新公園。
1954年,,因為地處古太原迎澤門外,,同迎澤大街、迎澤大橋一樣,,新公園定名為迎澤公園,。同年,黨和政府發(fā)動全市人民義務(wù)勞動,,引排污水,、挖湖堆山、疊墻鋪路,、植樹栽花,。
迎澤公園本沒有湖,但沒水不成公園,。1954年建園初期,,上級部門指示——“要把迎澤湖水搞成活的”。
公園以七孔橋為界分為南,、北湖,。1954年開始挖南湖,1955年開始挖北湖,。此項工程經(jīng)過規(guī)劃,,從上游把汾河水引進黑龍?zhí)叮?jīng)過西海子,,再通過迎澤大街鋪900米長,,內(nèi)徑50厘米的水泥管引進迎澤湖,然后經(jīng)過今山西醫(yī)科大學退到東干渠,。?
1955年,,迎澤公園在湖中修建了七孔橋,初建時只有五孔,,隨著園林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游人逐漸增多,,原有的小橋已不能滿足游人需要,1962年就又增建兩孔,,到1964年完成,。
1956年:太原市設(shè)立園林處,迎澤公園為園林處園林科下屬單位,。同年,,朱德委員長游覽公園。?
1957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jié)這天,,迎澤公園正式售票對外開放,,是當時全國少有的城市大型公園。?
1958年,,原太谷縣東達寺建于金大定25年的藏經(jīng)樓(風華樓)由太谷縣原貌遷來,,建于公園內(nèi)1.2米高的石砌臺基上,,直到1960年全部安裝完成,。藏經(jīng)樓建成后,成為了省城人民文化活動,、節(jié)日集會的中心,。它的建成改變了公園的氣勢面貌,成為迎澤公園的象征,,聞名省內(nèi)外,。同年,仿北京頤和園長廊建成
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太原市在公園籌辦大型游園活動和焰火晚會,盛況空前,,這一活動此后每年舉辦一次,。
1961年:為慶祝建黨40周年,公園在七一期間舉辦四季“七一花展”,。
文革時,,由于建筑物的建設(shè),原有水系遭到破壞,,公園引水只能引用原退水渠經(jīng)過南沙河從東干渠引水入湖,。公園同時更名為工農(nóng)兵公園,公園管理受到影響,,部分園林建筑遭到破壞,,公園景觀受到嚴重損毀。
1976年:太原市政府擴建迎澤東大街,,利用東大街廢土在迎澤公園堆成東,、西假山。但東假山風景區(qū)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遭到了人為的毀壞,。
直到70年代初,。迎澤公園自開放以來的近20年中,門票的價格一直維持在3分錢
1977年:公園二次挖湖砌岸,,將迎澤湖深度由1.1米加深到1.5米,,把原來4000多米長的土坡湖岸砌成了3米高的片石湖堰,并在北湖中心堆建湖心島,在島上建小亭1座,,定名為湖心亭,。
進入上世紀80年代,公園又陸續(xù)從北京購置了登月火箭,、宇宙飛船,,1985年新建了一座兒童單軌列車,后來電動的兒童玩具就逐漸多了,,像碰碰車,、激流勇進。?
1983年12月9日,,太原15中高二年級女生,,年僅15歲的池越忠為營救大營盤小學2個落水的小學生,英勇犧牲,。當時,,將池越忠的事跡與西安華山、石家莊沉綠湖的另兩起見義勇為行為被中宣部和團中央命名為 "一山兩湖"英雄群體,,池越忠也被追認為烈士。
1984年5月30日,,太原市團委在公園南湖附近為池越忠建成了紀念碑,。每逢清明節(jié),太原各地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都要來這里緬懷烈士,,并光榮宣誓,向烈士學習,。
1986年~1990年間,,公園門票改為每張0.1元,,月票1元,,年票6元,外賓門票1元,。?
1990年12月1日起,,公園門票改為每張0.2元,,游人量增至279萬人次,收入114萬元,。?
1991年,,每張門票由0.2元調(diào)為0.3元,年票由6元調(diào)為12元,,并開始對殘疾人免收門票,,當年游人量達300萬人次,,收入120萬元。
1991年9月15日~10月31日,,省政府舉辦“一周兩節(jié)”活動(山西省對外友好交流活動周、山西國際鑼鼓節(jié)和中國第二屆民間藝術(shù)節(jié)),,其中在迎澤公園內(nèi)舉辦了“煤海之光”燈展,,共展出大中型彩燈94組,。?
1991年9月24日晚,,因組織不當,在七孔橋區(qū)域發(fā)生了特大踩踏事故,,致105人死亡,108人受傷,。?
1993年4月門票價格調(diào)為0.5元,,1994年3月20日起,每張門票由1元調(diào)為1.5元,。
1995年1月起,,月票5元,,年票20元。1995年4月1日起執(zhí)行淡,、旺季兩種價格門票收費標準,旺季2元,,淡季1元,。到2002年免費開放前,公園年游客量為300多萬人次,。?
2002年7月1日,,按照太原市第十四次市長辦公會議精神,,迎澤公園正式免費開放。?
在免費開放前1個月時間內(nèi),,迎澤公園進行了新世紀首次大規(guī)模改造,,完成了周邊區(qū)域及園內(nèi)2725平方米臨建違建的拆除,迎澤湖綜合治理,,進行了包括截污、清淤,、凈水3個部分,,并且進行了園路硬化,、照明安裝,、新建廣場、種植植物,,完成了5處出入口建設(shè)和其余服務(wù)配套設(shè)施,,極大地改善了園林景觀,,使公園環(huán)境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免費開放后,,游客量增長了3~5倍,,平時日游客量達2~3萬人次,,星期六、星期日達6~8萬人次,,開放僅1年的時間,,接待游客上千萬人次,。?
2002年4月,迎澤公園海底世界于建成,,占地面積5000余平方米,,是山西省內(nèi)首家以科普教育和海洋生物展示為主體的大型綜合性海洋館,。?
2002年10月26日,,投資1050萬元的北門廣場順利竣工,占地面積5.19萬平方米,,由東部,、中部及西部三大景區(qū)組成,。東部以植物造景為主,,中部有北大門,、門內(nèi)星光廣場,、噴泉水廊甬道等,西部以水景建設(shè)為主,,包括假山、瀑布,、溪流,、小橋,、山頂亭臺,、雕塑小品等景觀,。?
2003年9月28日少兒科技樂園于建成開放,。
2004年10月10日,南湖游樂園開始建設(shè),。以“四環(huán)彩色過山車”為龍頭,,設(shè)計了20多個項目新穎,、刺激,、科技含量高的大型電子游樂設(shè)施,形成了與公園自然景觀,、花草樹木共融的現(xiàn)代游樂環(huán)境。游樂園于2005年竣工,。
2006年,北面的兒童樂園也開始改造,。兒童樂園要改造成昆蟲王國,,抓住昆蟲這一主題,對樂園進行了整體規(guī)劃包裝,,拉近了兒童與大自然的親密度。動物昆蟲王國的建設(shè),,提高了公園的娛樂檔次,對提升公園整體承載能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從2009年10月開始,,迎澤公園針對公園北大門,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改造,。?
2010年4月26日,,新建的仿明清牌樓風格公園北大門暨“錦繡太原”牌樓正式揭牌,新大門投資510.35萬元,,由中國當代古建筑木作專家馬炳堅主持設(shè)計,建筑形式以北京雍和宮的東西牌樓為藍本,,牌樓高13余米,,新北門面向迎澤大街的匾額書“迎澤公園”四字,為20世紀60年代山西省副省長,、著名書法家鄭林所題,,向公園一側(cè)則寫有“錦繡太原”牌匾,。5月1日,,“晉商文化博物館”也正式對外開放。
2012年4月開始,,迎澤公園啟動自建園以來第一次的大范圍、大規(guī)模提質(zhì)改造工程,,打造“迎澤新八景”,。?
改造還包括公園的廁所、避雨廊,、路燈系統(tǒng)、園凳等硬件設(shè)施,,同時還將完善無障礙設(shè)施和標準化公共標識系統(tǒng),強化公園綠地的休憩,、活動功能。?
截至2013年,,全園總面積63.28公頃,,其中迎澤湖面積20公頃,湖水面積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公園內(nèi)有園林植物130多個品種42萬余株,。?
2016年,迎澤公園再次迎來改造,,為配合太原地鐵2號線施工,,公園西側(cè)的假山從3月13日晚間開始拆除,,這座于1976年形成的假山從此成為歷史,,而這里也將會成為今后地鐵1號線與地鐵2號線的大南門站換乘點,。?
2016年7月16日,迎澤公園正式啟動封園改造,,預(yù)計將于2017年國慶節(jié)前后基本竣工。?
2017年,,迎澤公園西側(cè)解放南路的大部分建筑都寫上了“拆”字,,原有雜亂的商鋪和違章建筑將全部拆除,全面退還為公園用地,。
2017年9月27日,,記者從相關(guān)部門了解到,,省城迎澤公園將于10月1日開門迎客,。
園林布局
迎澤公園內(nèi)布局基本按地形劃分,分為北湖景區(qū),,中部景區(qū),,南部景區(qū)和南湖景區(qū)。
北湖景區(qū)建筑繡綺亭,,迎澤公園西門附近還有景亭,,果園附近有玫瑰亭,與長廊相對的有六角亭,牡丹園里有牡丹亭,,小茅亭,,四角亭。?
中部景區(qū)建筑藏經(jīng)樓,,位于迎澤公園中央,各式橋,,廊,,亭,,榭及棚架,,雕塑等園林小品星羅棋布,,掩映在碧樹鮮花叢中。迎澤公園內(nèi)建有花展館,,水族館,,書畫展覽館,,盆景園和牡丹,,芍藥,,玫瑰等多種專類植物園,還建有網(wǎng)球場,,微型高爾夫球場,游樂場等娛
樂活動場館,。
南部景區(qū)建筑悅心苑是結(jié)合古典樓榭風格與現(xiàn)代建筑材料于一體的園林建筑,,是迎澤公園各類花卉展覽的主要場所,。南湖景區(qū)設(shè)有池越忠烈士紀念碑,。
園林建筑
迎澤廣場
迎澤廣場位于迎澤公園北部地區(qū),占地面積51900平方米,,是迎澤公園整體景觀中的一個亮點,。
迎澤廣場東區(qū)以植物造景為主,。迎澤廣場中區(qū)包括菊花雕塑涌泉,,水廊甬道,,湖石假山,,觀景平臺和湖中音樂噴泉等,其中音樂噴泉奇光異彩,,堪稱“三晉第一泉”,。迎澤廣場西區(qū)以水景為主。迎澤廣場東西兩側(cè)為人工堆砌的土石假山,。東山建有鴛鴦亭,,西山雙峰建有四方亭和雙層閣亭。西山下有海底世界,,設(shè)有海洋生物。北區(qū)還有4000多平方米的大草坪,,內(nèi)有奔馬雕塑,,為公園一景,。
藏經(jīng)閣
藏經(jīng)樓,原名藏經(jīng)閣?,F(xiàn)存建筑遺構(gòu)為清代,,坐北朝南,,通高18米,,占地面積1142.4平方米。建于高1.2米的石砌臺基上,,面寬五間,進深四間,,三層四檐歇山頂,黃綠琉璃瓦脊飾,,剪邊。
藏經(jīng)樓一層四周圍廊,,柱頭科三踩單昂,,前后明間平身科二攢,余皆平身科一攢,,檐柱間置花卉圖案雀替,。藏經(jīng)樓二層重檐設(shè)平座,,平座柱頭科三踩單翹,,座上設(shè)木制勾欄,柱頭科五踩雙昂,。一,、二層前后明次間均設(shè)四扇六抹隔扇門,次間為檻窗,。額枋,、檐檁、斗栱均施彩繪,。藏經(jīng)樓三層為暗層,。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悅心苑
悅心苑是結(jié)合古典樓榭風格與現(xiàn)代建筑材料于一體的園林建筑,,是迎澤公園各類花卉展覽的主要場所,。牡丹園每到立夏前后,數(shù)以千計的牡丹競相開放,,并且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已成為迎澤公園的傳統(tǒng)花事活動,。
公園大門
迎澤公園北臨迎澤大街處全面開放,,不設(shè)圍墻,,僅留迎澤北門為標志性建筑,,其余三面共設(shè)偏東門、東門,、南門、偏西門和西門五個大門。迎澤南門東側(cè)是城市高爾夫球場。
晉商博物館
晉商博物館坐落于迎澤公園東南一隅,,總建筑面積4989平方米,共分為中部,,南側(cè),,北側(cè)。
晉商博物館,,中部為會館區(qū),,坐西朝東,依次為雞爪牌樓,、一進院、二進院,,二進院內(nèi)建有戲臺,、碑亭、石牌樓,、獻殿及大殿等建筑,。南側(cè)為偏園。北側(cè)為會客接待區(qū)及碑廊,。漫步館內(nèi),,其中的一磚一瓦一石一木,無不滲透著中華文化的風采與精髓,承載著晉商的文化思想,。
建筑和文物融為一體,,是晉商博物館的最大特點之一。晉商博物館屬于新建館,,與傳統(tǒng)博物館不同,,它沒有一件屬于自己的展品,全部來自民間征集和社會捐贈,。
其他景觀
迎澤公園東門建有迎澤公園花卉展銷中心,。迎澤湖處于公園中部和南部,一座貫通東西兩岸的七孔石拱橋?qū)⒑娣譃槟?、北兩部分,。南湖設(shè)有池越忠烈士紀念碑。?
鄰近旅游景點
大佛寺(凈因寺),,太原動物園,, 晉竇大夫祠, 汾河景區(qū),, 清真古寺,, 中國煤炭博物館, 純陽宮 ,,崇善寺,, 雙塔烈士陵園,濱河公園 ,,兒童公園 ,,多福寺, 城市人工森林公園,, 山西省博物館,, 雙塔寺(永祚寺), 崛圍山風景區(qū),。
旅游信息
公交路線
途經(jīng)迎澤公園的線路有:1路,、38路、308路,、611路,、618路、809路,、813路,、822路、848路,、855路,、863路,、865路公交車到大南門站下可到。
最佳旅游季節(jié)
春夏秋三季迎澤公園都是不錯的周末閑暇去處,,尤其晚上會有大型音樂噴泉,,值得一看。冬天相對比較蕭條,。迎澤公園每年五一期間都會舉辦郁金香和牡丹花展,,十一期間舉辦菊花展。
住宿
迎澤公園南門正對的就是古老的迎澤賓館,,以前一般稱呼八角大樓,。當然這里是比較貴的。迎澤公園西門出去是山西醫(yī)學院,,這里有招待所,,價格比較便宜,一般2人包間都在100以內(nèi),。
美食
迎澤公園內(nèi)只有一些普通的水果可樂之類的食品,,在面食節(jié)到五一公園可以品嘗山西的各類面食。在迎澤公園北邊的一條步行街上可以嘗到頭腦,、莜面栲栳,、稍梅(燒麥)等太原的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