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荔枝灣,,在駟馬涌南的周門村,,和象崗西面的芝蘭湖(現(xiàn)廣州市流花湖一帶)相通,西至西場后注入珠江,,“廣袤三十余里”,,是廣州市歷史悠久的風景名勝。周門至今仍有荔溪(30年代稱荔灣)東,、西,、南三約這三處地名,包繞成灣狀,,與《嶺海名勝記》“城西七里"的記載相符,。周門的荔枝灣故道,實有長久歷史,,荔灣區(qū),、荔灣路因之得名。
荔枝灣的興起與繁盛:
荔枝灣的歷史可追溯到廣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來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今天的西村為駐地,,筑泥城,,并在河邊種植花、藕和荔枝,開始經(jīng)營這一名勝,,“荔枝灣”因此得名,。
南越國時,趙佗在今西華路彩虹橋附近建越華館(又稱江滸樓)款待和迎送陸賈,。唐代張九齡詩《與王六履廣州津亭曉望》,,其《送廣州周判官》詩有“海郡雄蠻落,,津亭壯越臺”句,,津亭即指越華館。
在唐代,,建有園林名勝“荔園”,。
南漢時,在泮塘建有華林園,;又在今中山八路周門一帶建有皇家園林昌華苑,、顯德園;在城北芝蘭湖畔建有芳華苑,、芳春園,,“飛橋跨沼,桃花夾水一二里,,林木夾雜如畫” ,。每當荔熟之時,皇帝劉鋹與寵妃臣子在御苑中賞荔游樂,,窮奢極欲,,稱“紅云宴”。元時,,荔枝灣西苑有檸檬御園,,所產(chǎn)檸檬用來制作元朝的貢品,渴水“攝里白”,。位于洗馬涌和上西關(guān)涌間的周門,,至今仍有“西園地”及荔枝灣地名,證明唐,、宋以來園林區(qū)所在,。 而芝蘭湖舊址至今猶有“蘭湖里”,、流花橋等遺跡留存。
明代,,荔枝灣為文人傳頌,,”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并以“荔灣漁唱”被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清末,,駟馬涌畔的南岸村曾有蔡氏私人花園環(huán)翠園,占地約23000平方米,,以今環(huán)翠園街為主軸,,鋪砌有3米寬的白石路,兩旁分建有船廳,、意大利風格的玻璃廳和望云草堂等,。園內(nèi)一進三間的元善蔡公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用料精細,,可媲美陳家祠,堪稱廣州生祠之最,。
清代,,由于西關(guān)行商富賈多聚居西關(guān)涌的泮塘段附近,并陸續(xù)在此修筑園林宅邸,,游人也因此而至,。因為泮塘村一帶的田野也廣植荔枝,于是泮塘附近的西關(guān)涌也開始被稱為“荔枝灣”,,也就是現(xiàn)今所見的新荔枝灣,。“新”是位置上相對于荔枝灣舊址而言的,。(而舊荔枝灣開始被取代,,漸漸不為人所知。)嘉慶道光年間,,泮塘曾有富商潘仕成所修建的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夏日,,泊畫船綠蔭下,,枝葉蔭覆,渺不知人間有盫蒸氣,?!泵慨敗袄笾t熟,綠樹叢中,,如綴如繒,,游人乘畫舫泛舟溪中,歌吹相鑒,?!边@一情景一直延續(xù)到1950年代初,。
20世紀40年代,隨著廣州城區(qū)的擴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荔枝灣兩岸成為菜農(nóng)、貧民聚居之地,,居民為建房屋砍掉了荔枝樹,。與此同時,舊荔枝灣附近的駟馬涌沿岸成為了廣州市近代工業(yè)的基地,,開設(shè)了焦化廠,、染料廠、電鍍廠等,,造成了河涌污染,,水質(zhì)持續(xù)惡化,再也難以適應(yīng)荔枝樹的生長,。
荔枝灣的消亡:1958年,。開辟了荔灣湖公園,保留了部分湖泊和水道,,河道仍能被通逢源橋,,南至多寶橋,但水系的各條支流被填平變成街道,;隨著周圍的工廠建立和人口聚居,,新荔枝灣水系已經(jīng)淪為臭水溝,1985年前后,,荔灣湖至多寶橋的水道被覆蓋,;1992年,泮溪酒家至逢源橋一段水道也被覆蓋,,荔灣涌的名稱一度成為歷史,。
1999年,荔灣區(qū)政協(xié)提出了關(guān)于“復(fù)建荔枝灣故道”的提案,。為了迎接廣州亞運,,打造亞運景觀,方案在2009年落實,,2010年4月開始動工,。2010年10月16日凌晨,荔灣湖的湖水被引入河涌,,1992年填埋的最后一段河道重見天日,。短短6個月,曾經(jīng)的荔枝灣涌迎來新生,,從歷史重回現(xiàn)實。荔枝灣工程已成為廣州亞運的“代表作”和珍貴遺產(chǎn)。
廣場的大石上有當代著名藝術(shù)大師黃永玉先生題寫的“荔枝灣”墨寶真跡,,是荔枝灣地標,。石大,字也很大,。石上字體筆力千鈞,,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得鐘王墨法,;直筆勁書,汪洋恣肆,,隨意揮灑,,線條奔放呈左傾之勢,動感強烈,,頗有毛主席書法之氣勢,。所以,有藝術(shù)品味的游客來到新荔枝灣,,都要爭相與大石合影留念,。
梁家祠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為三進深的大祠堂,,祠內(nèi)石刻記載始建于明代,,2002年經(jīng)市政府批準為登記保護文物單位。翻新后的梁家祠,,橫梁和柱子被分別涂上朱紅色和金色油漆,,金碧輝煌。已用作荔枝灣文化休閑區(qū)旅游咨詢服務(wù)中心,,內(nèi)有荔枝灣歷史變遷展覽,。
廣州市文津古玩城由廣州市供銷社日雜倉改建而成,容納400多戶古玩及工藝品商鋪,。
文塔又稱文筆塔,、文昌塔,坐南朝北,,高13.6米,,底座為石腳,塔身為大青磚所砌,,屬明代中期至清代建筑,,其整體風格與廣州琶洲塔和香港新界屏山聚星樓相似。文塔旁邊有一棵參天細葉榕古樹,,樹齡157年,。
文塔向游客開放,,內(nèi)置文曲星石碑一方,文房四寶一套,,功能齊全,。游客入內(nèi)參拜,定能才高八斗,,逢考必過,,學業(yè)進步,文運亨通,。
票價:5元,。
泮溪酒家是國家特級酒家,它坐落于廣州市荔灣湖畔,,與北園,、南園被合稱為廣州三大園林酒家。酒家由中國著名園林建筑師莫伯治設(shè)計,。它薈萃了嶺南庭園特色及其裝飾藝術(shù)的精華:外圍粉墻黛瓦,、綠榕掩映;內(nèi)部迂回曲折,、層次豐富,。整個酒家由假山魚池、曲廊,、湖心半島餐廳,、海鮮舫等組成,其布局錯落有致,,加上荔灣湖景色襯托,,更顯得四處景色如畫,。泮溪酒家曾經(jīng)擁有一支以全國最佳點心師羅坤,、優(yōu)秀點心師劉惠端,,特級廚師范漢鴻,、楊海,青年廚師馮秋,,林壤明,,宴會設(shè)計師伍帶金等為代表的技術(shù)隊伍,。1960年代,,以羅坤為主的師傅運用食品拼盤的方法,,給點心伴以象形的圖案和花邊,使點心突破了一貫只作為茶點的傳統(tǒng)而登上筵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點心宴”,。
荔枝灣涌上的車行橋為龍津橋。荔枝灣涌共有5座橋:龍津橋,、德興橋,、大觀橋,、至善橋、永寧橋,,均為亞運前2個月新建的仿古橋,,橋名借用了西關(guān)古代名橋的名字。其中龍津橋為三拱橋,,中間過水,兩邊行人,,長57米,。龍津橋與文塔相呼應(yīng),是荔枝灣標志性景觀,。
新荔枝灣周圍保留有很多具有西關(guān)特色的民居,,其中龍津橋橋頭有一座具有嶺南風格的西關(guān)民居,占地面積150多平方米,,經(jīng)過裝修已用作展覽館,。房屋主人是新加坡大華銀行現(xiàn)任董事長。
陳廉伯公館坐東朝西,,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主人陳廉伯(1884~1945)是中國繅絲工業(yè)第一人陳啟沅的后人。陳廉伯公館曾是“荔灣俱樂部”,,為結(jié)交粵系,、桂系軍閥高官的場所,1946年曾作兩廣監(jiān)務(wù)公署辦公,。1993年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曾任第十九路軍總指揮兼淞滬警備司令的蔣光鼐將軍,其故居為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面積766平方米,,建筑風格兼具西關(guān)大屋及西式樓房的形式,是近代典型的嶺南大宅民居,。蔣光鼐故居建于民國初年,,民國期間曾用作莞旅中學,1993年被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蔣氏后人將其捐贈給荔灣區(qū),。
廣州市荔灣區(qū)仁威廟。
每逢節(jié)假日,,荔枝灣景區(qū)都會費盡心思地開展許多特色活動和節(jié)目,,如水上花市、七夕燈會等等,,以吸引人氣,。
過年前去花市賞花買花,,是廣州人的傳統(tǒng)年俗。自2013年起,,荔枝灣景區(qū)別開生面地舉辦了水上花市,,開創(chuàng)了與傳統(tǒng)花市有別的新形式,吸引不少游客,。
荔枝灣水上花市舉辦于春節(jié)前后,,游客可搭乘古色古香的電動仿古小舟,聽咸水歌,、欣賞沿岸春色,;岸上路人可向岸邊花船采購年花、年貨,,又可以欣賞沿途景觀,,體驗本土新年活動。
中國情人節(jié)元宵怎么過,?元宵節(jié)期間,,荔枝灣景區(qū)布置精美花燈燈飾供人欣賞,還開展猜燈謎,、放河燈,、賣湯圓、西關(guān)婚俗表演等精彩節(jié)目,,打造浪漫元宵,。
農(nóng)歷三月初三是民俗節(jié)日北帝誕,荔枝灣景區(qū)開展民俗主題活動,,包括醒獅巡游,、到仁威廟參拜北帝、文塔祈福,、水上集體婚禮等民俗表演秀,,還能品嘗竹升面等本土傳統(tǒng)食品,欣賞糖畫兒,、捏面人兒等外地民間工藝絕活兒,。游客在趁墟的同時,可以體驗豐富的本土民俗風情,。
牛雜:老湯牛雜,,牛肝、牛肺,、牛肚等制作,,加入特色辣椒醬,鮮、香,、辣,,食欲大開。
酸蘿卜:大玻璃壇中腌制,,脆爽酸甜爽口,,蘿卜切成長條,長條再一邊切成細條,,特別開胃,。
馬蹄露:液態(tài)馬蹄糕,用馬蹄粉熬制,,香滑甘甜,,滋潤可口,小心燙口,。
齋燒鵝:豆制品。
公交地鐵
1,、乘坐地鐵5號線至中山八路站B出口下,,向仁威廟方向步行至龍津西路9號;
2、乘坐地鐵1號線至長壽路地鐵站B出口,,沿寶華路轉(zhuǎn)入逢源路直行200米;
3,、乘坐66號公交車在泮塘總站下車,沿著龍津西路方向走,,進入逢源北路94號文津古玩城旅游服務(wù)問詢中心;
4,、乘坐8路、55路,、61路,、66路、74路,、226路,、541路公交車在市三宮車站下車,沿著逢源路走80米即見“荔枝灣”大石頭的著名標志;
5,、乘坐85路,、104路、107路,、125路,、128路、193路,、196路,、204路空調(diào)、233路空調(diào),、250路,、260路,、286、555路,、705路,、旅游2線公交車在石路基車站下車,沿著中山八路走130米,,轉(zhuǎn)入恩洲北橫街后右轉(zhuǎn)龍津西路走170米后轉(zhuǎn)入逢源路,,走大約40米見“荔枝灣”大石頭的著名標志;
6、 乘坐105路,、123路,、176路、208路,、209路,、236路、270路,、275路,、538路、71路,、82路,、9路公交車在如意坊車站下車,經(jīng)多寶路進入逢源路后,,看見“荔枝灣”大石頭的著名標志;
7,、 乘坐52路、105路,、128路,、193路、231路空調(diào),、233路空調(diào),、260路、275路,、286路,、555路、高峰快線3路公交車在中山八路公交站下車,,進入泮塘路向仁威廟方向步行至龍津西路94號約10分鐘,,即見逢源北路94號文津古玩城旅游服務(wù)問詢中心;
自駕車
廣州出發(fā)
★ 廣州市后朝華南快速/廣園高速—黃埔大道/東風路—中山一路—中山八路—泮塘路—荔枝灣涌
★ 廣州機場高速/廣園西路—環(huán)市西路—南岸路—中山八路——泮塘路—荔枝灣涌
中山出發(fā):(86.9km 87分鐘)
★ 105國道—廣珠西線高速—花地大道—珠江隧道—黃沙大道—多寶路—逢源路—荔枝灣涌
珠海出發(fā):(125km 96分鐘)
★ 111省道—廣澳高速珠海西線—廣澳高速—深羅高速—廣珠西線高速--花地大道—珠江隧道—黃沙大道—多寶路—逢源路—荔枝灣涌
東莞出發(fā):(70.7km 66分鐘)
★ 京港澳高速—深海高速廣州至線—廣園西路--環(huán)市西路—南岸路—中山八路——泮塘路—荔枝灣涌
深圳出發(fā):(140km 120分鐘)
★ 京港澳高速—深海高速廣州至線—廣園西路--環(huán)市西路—南岸路—中山八路——泮塘路—荔枝灣涌
佛山出發(fā):(23.6km 35分鐘)
★ 嶺南大道北—文華北路—南海大道北—廣佛公路—芳村大道西—珠江大橋—黃沙大道—多寶路--荔枝灣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