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百年春熙”一說,但春熙路是由軍閥楊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成都市春熙路因楊森頭銜“森威將軍”而命名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經(jīng)》中:“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的典故,改名為春熙路,,以描述這里商業(yè)繁華、百姓熙來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春熙路本打算修成直線,,但當時的總府街馥記藥房老板鄭少馥是法國領事館的翻譯,并借此拒不拆遷,,楊森也只好妥協(xié),。所以在中山廣場處,春熙東路和春熙西路,,春熙南路和春熙北路都相互錯開,。春熙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qū)春熙路街道,覆蓋北新街以東,、總府路以南,、紅星路以西、東大街以北,、南新街,、中新街以及臨街區(qū)域,面積大約20公頃,。
在春熙路的名聲越來越大的時候,,有人提出百年金街應該有它的特有標識,即街標,。春熙路的街標由來自杭州的設計者劉國元設計,,采用書法藝術,通過共用手法,,將“春熙”兩字組合成一個整體,,“春”字下面的“日”和“熙”字左邊的“臣”相重疊,簡化為一個方形,,方形內(nèi)有“1924”字樣,。整個設計以紅、黃色為主色調(diào),。標識中的方孔代表古錢幣,,是財富的象征。1924則是春熙路被命名的年代,,標識下的四點則象征著熙來攘往的人群,,寓意步行街上人氣興旺。在標識背面,,則寫有“春熙”來源的典故———“眾人熙熙,,如登春臺”字樣。整個設計,,既體現(xiàn)了春熙路悠久的商業(yè)歷史,,又體現(xiàn)了春熙路作為全國知名的商業(yè)街的特質(zhì)。
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后,,春熙路再現(xiàn)繁榮,。1992年9月春熙路歷史上的夜市首次開張,。據(jù)說,那幾年,,一個夜市攤位轉(zhuǎn)手就可以賣4到5萬元,。春熙路夜市每米創(chuàng)造的利潤達千元。后來根據(jù)城市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取消了夜市,,又經(jīng)過幾年的改擴建,,春熙路就大大變樣了。
2001年4月15日,,成都市政府常務會通過春熙路改造規(guī)劃,。2001年5月8日,成都市政府對成都市春熙路商業(yè)步行街改擴建工程全面啟動,。這條老街煥然一新,。這是春熙路百年歷史上最具規(guī)模、變化最大的一次整容手術,。
2002年2月10日,,經(jīng)過精心整治的成都春熙路步行街開街,10萬游人蜂擁而至,。這天,,春熙路在現(xiàn)代商業(yè)和城市文脈的疊加中,成為一件精巧的公共藝術作品,。春熙路北口有用花崗石雕制而成的成都風俗浮雕藝術墻,,描繪了唐代成都的八大景觀:廟會、花會,、燈會,、采桑、芙蓉,、濯錦,、織錦、釀酒,。
同成都市的其他商圈相比,,春熙路的最大特色在于匯集了眾多品牌的各類專賣店、以及擁有眾多的中華老字號商場,,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領偏愛的購物地點,。春熙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場、酒店等,。
眾多“中華老字號”的成都名小吃:鐘水餃,、賴湯圓、夫妻肺片、韓包子,、龍抄手都聚集在春熙路上,,同時也聚集了諸如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哈根達斯,、bread talk,、曼聯(lián)餐吧等快餐店和眾多咖啡廳、茶館等,。
《新周刊》根據(jù)養(yǎng)眼,、美食、便利,、休息,、人氣和商業(yè)六大指數(shù),再次推出“中國商業(yè)街排行榜”,,被譽為中西部第一商業(yè)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的春熙路進入該榜前三甲,,僅次于香港銅鑼灣,、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臺北西門町,、武漢江漢路、廣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鄭州德化街、哈爾濱中央大街),。
香港《大公報》說:“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時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還是可去春熙路”,。成都春熙路名列第3的理由主要在它的養(yǎng)眼指數(shù)和美食指數(shù)很高,另外比較高的是休憩指數(shù),、人氣指數(shù)和商業(yè)指數(shù),。
說起成都商業(yè)區(qū),成都人繞不過春熙路,正如上海人繞不過南京路,,北京人繞不過西單,、王府井一樣。作為成都最繁華的商業(yè)街,,春熙路不僅歷來是成都人銷金玩耍的重要去處,,還傳承著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氣質(zhì)。西南第一唯品牌格子店“瑪賽格”也坐落于此,。
外地人到成都來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到南京路一樣令人遺憾,。春熙路不僅是成都的時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
對于春熙路,,《新周刊》表示,這條取“熙來攘往,,如登春臺”美意的商業(yè)街,,已成為成都魅力的代名詞,從多方面延伸著她的影響力,。她是成都的時尚公告牌,,近一個世紀的商業(yè)人氣和成都美女都流經(jīng)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國的街頭潮流和品牌在這里跳動著同一脈搏,。
養(yǎng)眼指數(shù)
美女如織讓春熙路不同于其他城市步行街的雜駁、無趣,,說其“一街獨秀”并不過分,。
美食指數(shù)
春熙路堪稱成都的美味小吃云集之所,鐘水餃,、賴湯圓,、夫妻肺片、韓包子,、龍抄手,,還有街邊的麻辣燒烤和串串香,價格指數(shù)和美味指數(shù)的對比絕對讓你在大飽口福的同時,,絲毫不擔心錢包的迅速縮水,。
便利指數(shù)
從交通的便捷性上看,成都地鐵2號線把春熙路納入成都的快速交通網(wǎng)絡中,。目前,,作為成都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幾乎所有公共交通都會通過附近。從購物的角度看,,春熙路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商業(yè)業(yè)態(tài)非常豐富,,不僅擁有大型商場,還有眾多精品專賣店,,價格從高到低一應俱全,。最令人難忘的還是春熙路上的那座五星級廁所,只要三毛錢的進門費,,卻可以有五星級的享受,。
休憩指數(shù)
2001年2月改造后的春熙路寬敞了許多,道路由花崗石與仿古地磚鋪就,,主街的交匯處,是有名的中山廣場,。拓寬后的廣場有近10畝,,并有了露天水池、綠化帶,,成為游人小憩的好地方,,也是晨練人的樂園。步行街上有供人休息的長凳,。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春熙路的王府井電影城和改建的青年宮電影院,春熙路一側(cè)的西南書城可使人在購物之余有一個既放松又浪漫的別致去處,。
商業(yè)指數(shù)
自從1998年7月23日被命名為中國首批“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后,,春熙路便開始一改原有的老舊形象而煥然一新了。但這并不意味著這里缺乏歷史內(nèi)涵,。畢竟,,一條成熟的商業(yè)街最關鍵還是要看其百年老店的風采。春熙路上的亨得利鐘表,、精益眼鏡,、成都工美商場等百年老店與太平洋百貨、王府井和伊藤洋華堂,、西南第一唯品牌格子店“瑪賽格”等百貨新貴交相暉映,,繁榮著春熙路的商業(yè)形象。
無論坐在街邊裝修考究的咖啡店還是玩賞路面的掠影浮雕;無論是在商場購物還是在水幕墻下留影,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步行街都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根據(jù)成都市政府的規(guī)劃,,有關方面還將進一步引進精品名店,提升春熙路商業(yè)檔次,并通過在步行街內(nèi)開展各類廣場文化活動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高新春熙路的文化品位,。
春熙路是1924年被命名的,距今87年,號稱百年金街,。由當時的四川省督辦楊森提議興建,,楊森下令把舊衙門全部拆除,在此修建了從南到北一條街,其后又修建了東西兩條街,,名叫春熙路東段、西段、南段和北段。據(jù)有關歷史資料查證,,春熙路的前世肇始于商賈,,發(fā)命于官府,完成于軍閥時期,。
在一百多年前,,這里曾是清代的按察使衙門,,衙門坐北朝南,占地極廣,,門前有一條深長巷道,,右與南新街為鄰,,左與城守街、科甲巷接壤,,對面是走馬街,。民國以后,,衙門廢棄了,,走馬街前的這深巷子里,,入住了許多棚戶人家及小商店。舊衙門舊址里,辦起了一所中學,。昔日的官場,,轉(zhuǎn)瞬之間變成了市場,,小商販們的叫賣聲,,店鋪的字號旗幌,,交易買賣的討價還價,人聲嘈雜,,聲聲入耳,,小商品市場便這樣形成了。
1924年春,,當上了四川督理的軍閥楊森,,入主成都,上臺伊始,,便將昔日按察使衙門周圍的房屋拆除,,仿照西歐,改進市政,,修建馬路,,如是,一條分東,、西,、南、北四段的新馬路建起來了,,十字交叉路口,,還特地辟了一個街心花園。
新馬路修筑好后,,楊森敦請雙流縣的一位前清舉人江子漁給它命名,。江子漁深知楊森好大喜功,于是給這條新馬路取名為“森威路”,。這街名看似有點倒洋不土的,,其實內(nèi)含寓意,意在捧場,,當時的北洋政府授予楊森以“森威”將軍頭銜,。
楊森在“統(tǒng)一四川”之戰(zhàn)中被攆出成都,“森威路”隨之才改為了“春熙路”,。為啥改名,?為何名春熙路?改名當然是去卻楊森之痕跡,。而春熙路一名,,卻有幾種說法。一說楊森兵敗后,,江子漁向有關當政者建議,,將“森威路”改為“春熙路”。一說曾做過成都市政長官王纘緒秘書、著名書法家,、詩人陳月舫先生,,給這條馬路取的名,其意旨在“春風和煦,,民子熙熙而來”,,故街名就叫“春熙路”。
春熙路街心花園,,建有一座紀念碑,,上面鑒有孫中山先生的站立銅像,系1928年初落成,。1943年,,佘中英任成都市長時,認為銅像有些失真,,特請名雕塑家劉開渠重塑了一尊,,今天花園處的那尊孫中山坐像,就是劉開渠的杰作,。
“文革”運動開始后,,1966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為“反帝路”,,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這里成為了成都紅衛(wèi)兵活動的主要地點,最后改回了“春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