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魯藏布江:源頭是中國西藏喜馬拉雅山脈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rje ma g.yang vdzoms),,上游稱馬泉河(rta mchog kha vbab),自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流經米林后,,于墨脫以北切穿喜馬拉雅山,繞過喜馬拉雅山脈最東端的南迦巴瓦峰轉向南流,,形成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之后在巴昔卡出中國實際控制線(即麥克馬洪線),經過藏南地區(qū)之后進入印度阿薩姆邦,,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進入孟加拉國以后稱為賈木納河,在孟加拉國境內與恒河相匯,,最后注入孟加拉灣,,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
雅魯藏布江在中國南段地區(qū)形成巨大的谷地,,是我國重要的青稞產地,,進入印度后,稱其為布拉馬普特拉河,,是印度重要的茶葉產地,。
每到夏季時是雅魯藏布江的汛期,其主要補給來源是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和來自西南方向的夏季風帶來的豐沛降水,。
發(fā)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杰馬央宗冰川,。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流經米林縣附近折向
東北后改向南行,,在珞瑜地區(qū)出境流入印度后,,改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經孟加拉國后,,改稱賈木納河,,在其境內與恒河相匯后,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全長2 104千米,,西藏境內河長2 057千米,,總落差5 435米,平均坡降位居中國境內各大河流之首,。流域呈東西向狹長形,,東西最大長度1 450余千米,南北最大寬度290千米,,平均海拔約4 500米,。地勢西高東低,東南部最低,。流域總面積240 480平方千米,,占西藏所有水系流域總面積的20%,約占西藏外流河水系總面積的40.8%,,居中國各河流流域面積第五位,。
干流 西藏境內雅魯藏布江全長2 057千米,分上游,、中游,、下游三段。
①上游河段,。雅魯藏布江正源杰馬央宗曲至里孜段為雅魯藏布江上游河段,,段內河長約268千米,占雅魯藏布江總河長的13%,,段內集水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1 1%,。海拔高度4 530~5 590米,水面落差約1 060米,。上游段河谷形態(tài)為高原寬谷類型,,谷寬1 000~2 000米,多汊流和江心洲,,多沼澤和湖泊,。流域兩側地形以新月形沙丘為主。
②中游河段,。里孜至米林縣派鎮(zhèn)段,,段內河長約1 340千米,,占雅魯藏布江總河長的65%,,段內集水面積占全流域總面積的68%。水面落差1 200米,,河床海拔高度4 600~2 800米,。匯入該河段的支流主要有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帕隆藏布等。河段內峽谷寬窄相間,,呈串珠狀,,均為寬谷河段,主要有崗來,、仁慶頂,、托夏、永達,、桑日一加查,、朗縣和日敏峽谷等。其中仁慶頂峽谷為連續(xù)峽谷段,,谷長49千米,,水面寬度約80米,落差約110米,,谷底寬100~200米,。桑日一加查峽谷段谷長37千米,水面寬度約50米,,落差270米,,兩岸高出水面500余米,谷底寬80~100米,,該段峽谷有2處瀑布群和13處約1米的跌水,。中游河段為西藏主要農耕區(qū)。
③下游河段,。米林縣派鎮(zhèn)至出境處,,段內河長約496.3千米,占雅魯藏布江總河長的24%,。水面落差2 725米,,占全河總落差的50.1%,段內集水面積占總流域的21%,。雅魯藏布江下游米林縣至派鎮(zhèn)里冬橋之間河段,,圍繞南迦巴瓦峰構成“u”字形大拐彎,為世界上著名的大河彎段,,河灣全長213千米,,總落差2 190米。從南迦巴瓦峰頂?shù)侥摰难鹏敳夭冀鎯傻馗卟罴s7 100余米,,水面垂直距離40千米,,構成了從永久冰雪帶到亞熱帶、熱帶的獨特景觀。峽谷段新構造運動強烈,,多地震,,斷層發(fā)育。下游河段的支流多由干流河道的拐彎處匯人,。江水流速平均8米/秒,,局部流速16米/秒,大拐彎處的水能資源約7000萬千瓦,,約占整個雅魯藏布江天然水能蘊藏量的2/3,,約占全國水能蘊藏量的1/10。雅魯藏布江干流流出國境處的年平均流量約4 425立方米/秒,,僅次于長江和珠江,,居中國第三位。干流與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蘊藏量近1億千瓦,,僅次于長江流域,,居中國第二位。
雅魯藏布江流域下游地區(qū)高溫多雨,,巴昔卡附近年均降雨量超過4 000毫米,,個別地區(qū)達到5 000毫米,是中國降水量最多的地區(qū),。中游地區(qū)屬于高原溫帶氣候,,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上游地區(qū)谷地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雅魯藏布江流域降水的年際變化較小,,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達到全年降水量的50%~80%,。月均最高溫度出現(xiàn)在6月,下游地區(qū)多出現(xiàn)在7月,,月均溫度最低出現(xiàn)在1月,。下游地區(qū)巴昔卡一帶的年徑流深可達3 000毫米以上,而上游地區(qū)則不足100毫米,。徑流的年際變化小,,年內分配不均勻。降水最多的月份,,其冰雪融水補給河流的水量也大,。此外,該流域還具有枯水期水量較大,、懸移質泥沙含量少,、河水溫度低、河水礦化度小,、總硬度低等特點,。
全長2900 km,流域面積61.7萬km,。中國境內河長2057 km,,流域面積24萬km。源頭海拔5590 m,,流出國境處為155 m,。干流在拉孜以上為上游,河床海拔在3950 m以上,,為高寒河谷地帶,;拉孜到米林縣派鄉(xiāng)為中游,河谷寬闊,,氣候溫和,,支流眾多,水利條件好,,是西藏農業(yè)最發(fā)達地區(qū),;派鄉(xiāng)以下為下游,其中中國境內河道穿行于高山峽谷之中,,河岸陡峻,,入印度境逐步進入平原和三角洲。中國境內從南迦巴瓦峰頂?shù)窖鹏敳夭冀娓卟?009 m,,綿延504.6 km,,它獨特的地形、地貌,,奇特的大拐彎,,絢麗的河道,以及氣勢磅礴的大瀑布,,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峽谷,,將成為眾多人士考察觀光的勝地。
中國境內年降水量為949.4 mm,。上游河水補給以融雪為主,,中下游雨水較多,特別是下游地區(qū),,地處印度洋暖濕氣流的水汽輸送通道,,降水量大。墨脫縣的戴林站平均年降水量為5317 mm,,巴昔卡站平均年降水量為4496 mm,,1954年實測為7591 mm,為中國大陸降水量最大的地區(qū)。中國境內多年平均年徑流量達1654億m3,。水量多,,落差大而集中,水力資源十分豐富,,可開發(fā)量達47370 MW,。中國境內人口、耕地,、工農牧業(yè)產值均占西藏一半以上,,為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帶,。1990年后重點對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中部地區(qū)進行治理,,修建了沖巴湖、滿拉等水庫和眾多小水電站,,整修防洪堤防,,興建引水渠道,發(fā)展灌溉,,有力地改善了這一地區(qū)農牧業(yè)生產條件,。
雅魯藏布江水能蘊藏量在中國僅次于長江。按平均流量估算,,僅干流及五大支流的天然水能蘊藏量為9,000多萬千瓦,。
雅魯藏布江支流眾多,其中集水面積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有14條,,大于1萬平方公里的有5條,,即多雄藏布、年楚河,、拉薩河,、尼洋河、帕隆藏布,。其中拉薩河河流最長,、集水面積最大;帕隆藏布年徑流量最大,。
雅魯藏布江奔流在世界最高,、最年輕的喜馬拉雅山及岡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的藏南谷地上。上游水道曲折分散,,湖塘星羅棋布,,水清澈見底,,兩岸草類豐盛,格外艷麗悅目,。中游匯集了眾多的支流,,水量充沛,江寬水深,,為高原航運提供了有利條件,,是世界最高的通航河段,。下游河段,,則江水滔滔,在逐漸折向東北流后,,驟然急轉南流,,在大拐彎處形成著名的底項大峽谷,這里江面狹窄,,河床灘礁棋布,,江水流急浪高,響聲隆隆,,蔚為壯觀,。 在大峽谷隱秘深處,生活著為數(shù)不多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較為落后的門巴族和珞巴族人,。在崇山峻嶺的密林和雪山中,,有多條險路可以深入進去。如能歷盡艱辛走進去,,體驗"煉獄"般的經歷,,可看到舉世無雙的大峽谷雄姿和特殊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
位于雅魯藏布江干流中游下段的藏木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多年平均發(fā)電量25.007億千瓦時,已于2010年9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2011年11月18日截流成功,,已進入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2014年11月23日,,歷時近8年,、總投資96億元的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fā)電。這是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干流上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電站,,6臺機組總裝機容量51萬千瓦,。藏木水電站第二臺機組將于下月中旬發(fā)電,6臺機組將于2015年全部投產發(fā)電,。
藏木水電站位于海拔3300米以上的雅魯藏布江中游,、山南地區(qū)加查縣境內,,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和運營,,設計年發(fā)電量25億千瓦時,,是西藏第一座大型水電站。
由于是西藏開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庫,,藏木水電站從開始施工,,就格外引人矚目。它的建設會給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文化,、自然景觀帶來哪些變化?對地處下游的印度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雅魯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稱 央恰布藏布,意為從最高頂峰上流下來的水,。
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發(fā)源于岡底斯山脈,,叫馬容藏布;中支叫切馬容冬,,因常年水量較大,,被認為是雅魯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脈,,叫庫比藏布,,該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較大。三條支流匯合后至里孜一段統(tǒng)稱馬泉河,,但在扎東地區(qū)也有稱該江為達布拉藏布,,藏語馬河之意;或叫馬藏藏布,,藏語為母河之意,。拉孜地區(qū)叫羊確藏布。拉孜以西,,雅魯藏布江統(tǒng)稱達卓喀布,,藏語意為從好馬的嘴里流出來的水。
曲水一帶地方,,藏語叫雅魯,,該江流至山南一帶叫雅隆(因山南地區(qū)有條雅隆曲得名),,因此,,才稱這條河流為雅隆藏布。但在曲水地區(qū)念作雅魯,,因為“魯”藏語確切語音稱“隆”,,意即從曲水以上流經河谷平原的河流,,所以全段河流總稱雅魯藏布江。
歷史沿革
雅魯藏布江孕育出的遠古文化源遠流長,,其流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以林芝,、墨脫為代表。在林芝縣和墨脫縣曾采集到石器,、陶片,、斧、錛,、鑿等類遺物,。
新石器時代晚期,西藏各地形成了許多部落,。公元前3世紀左右,,聶赤贊普作為雅礱部落的首領第一次以贊普(意為王)的身份出現(xiàn)在西藏歷史上,,建立了部落奴隸制的吐蕃王國,。
雅魯藏布江不僅是西藏文明誕生和發(fā)展的搖籃,也是漢藏文化交流的見證人,。漢,、藏交流史上,最值得紀念的是文成公主和蕃,、金城公主西嫁與唐蕃會盟碑三件大事,。它們充分說明了漢、藏人民及其文化各具特點又相互影響融合的血肉關系,。
藏族崇佛教普遍而又誠篤,。崇佛信教,必有寺廟,。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寺廟林立,,無論是在峽谷溪澗之旁,還是深山野嶺之中,,都可聽到悠悠的古剎鐘聲,。在眾多的寺廟宮觀中,布達拉宮與扎什倫布寺,,是最有代表性的,。
雅魯藏布江流域富饒美麗,它哺育著兩岸肥沃的土地,,它是藏族人民文化的搖籃,。作為一條“天河”,雅魯藏布江給西藏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過去,,更是光輝燦爛的未來,。
2018年10月17日凌晨,,林芝市米林縣派鎮(zhèn)加拉村下游5公里發(fā)生山體滑坡堵塞雅魯藏布江河道。主詞條:雅魯藏布江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