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奧斯卡金像獎一樣取名為“金像獎”,從一開始就展示了創(chuàng)辦者對這個活動的眼界和雄心,,寄希望成為華語影壇自己的奧斯卡,。
早期的金像獎并沒有固定的獎座設計。
第一屆頒獎禮的獎座是一個簡單的金屬人型,;
第二屆頒獎禮的獎座是一個高舉星球的男性,;
第三屆頒獎禮的獎座則是一個藍色水晶方塊;
從第四屆開始,,獎座改為一個揮著手向前飛奔的肌肉男性,,為了表現人物的動態(tài),人物有一前一后兩個腦袋,,以流云般的線條聯接,。因此被港人戲稱為“雙頭怪”?!半p頭怪”獎座一度作為金像獎的固定形象,,連續(xù)頒發(fā)多屆,但隨著金像獎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層次越來越高,,影人對雖有藝術感但略嫌怪異的獎座不甚滿意,決定來一個脫胎換骨,。
1990年,,金像獎籌委會邀請香港藝術家聯盟參與設計,,藝術家花費了大量心血,先后十易其稿,,最后決定采用梁銓大師設計的手持星球,,身圍膠片,姿態(tài)積極充滿向往感的女神造型,。這個新獎座的造型并不是憑空想象的,,而是臨摹自香港小姐鄭文雅,并為獎座命名為《星光榮耀》,。
1991年,,新獎座于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正式啟用。
1979年,,香港電影界雜志《電影雙周刊》誕生,,從事電影界報道、評論的創(chuàng)作,。而香港電影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的規(guī)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卻沒有自己的電影節(jié),,甚至沒有電影人
自己的官方組織?!峨娪半p周刊》以其對電影事業(yè)的關注和責任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yōu)秀電影和優(yōu)秀電影人的評選。
1982年,,《電影雙周刊》開始與香港電臺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目的是通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表現優(yōu)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繁榮,提高電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
1983年,,頒獎典禮開始在電視臺轉播,影響力不斷擴大,。
1989年,,出現了電影人協會、導演協會,、編劇協會等香港電影人自己的組織,,開始和政府有了合作,規(guī)模越來越大,。
1990年,,設立“終身成就獎”,,為了擴大金像獎的影響和規(guī)模,評審團還設立了“十大華語片獎”和“十大外語片獎”,。
1993年12月,,正式注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作為一個非牟利團體,,靠每年的電視臺,、電臺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fā)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
1996年,,金像獎制定了新的評獎規(guī)則:提名獎(第一輪投票)中的最佳影片獎由所有電影從業(yè)人員投票選出,其他專業(yè)獎項由各電影專業(yè)團體分別選出,,身兼數職的電影制作人員可利用多重身份投票,,但最佳影片獎只能投一次票;第二輪投票確定最終獲獎的名單,。
2002年,,設立“最佳亞洲電影獎”,將電影的視角擴大到了整個亞洲,。
2012年,,取消“最佳亞洲電影獎“,增設“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獎”,。
相較于金雞獎,、金馬獎幾大華語電影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是唯一在入圍標準上設置了區(qū)域性障礙的獎項,,使得一些口碑票房很好的華語片沒能入圍,,引起了一些質疑。(《楚天都市報》評)
金像獎經歷過創(chuàng)辦的艱辛,、鼎盛的榮耀以及走下坡路時的疲軟,。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每年春天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是“花相似人不同”,,更有人認為其已經到了三十而衰的地步,。香港電影在1980年代鼎盛時期曾經有過年產量400部的驚人紀錄,自1982年至2011年香港電影的總產量不低于8000部,,但是這些影片的質量卻是良莠不齊,。金像獎可以說是一個甄別經典香港電影的指標?!叭绻麤]有金像獎”,,這樣的假設就像“如果沒有明天”一樣只是為了讓我們反思金像獎所帶來的一切。任何事物不可能永遠長盛不衰,,對于一個獎項同樣如此,,即便是奧斯卡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香港電影正重新復蘇,金像獎仍有其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如果哪天真的沒有金像獎了,,不止是香港電影人,整個華語影壇都會變得寂寞很多,。(《天天新報》評)
金像獎從初始時行業(yè)內部的自娛自樂,,到港片黃金期時輝煌的親歷者和見證人,再到風急雨驟時門前冷落車馬稀,,難以為繼的窘況,。可以說,,金像獎早已不僅僅是一介普通的電影獎項,,更是港片和香港電影人們境遇的一片縮影。(時光網評 )
類別 獎項 備注
影片類 最佳電影 1982年設置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2002年設置最佳亞洲電影,,2012年更名為“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個人類 最佳導演 1982年設置
最佳編劇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男配角 1985年設置
最佳女配角
最佳新演員 1983年設置“最有前途新人”,,1984年更名為“最佳新人”,1990年更名
最佳攝影 1983年設置
最佳剪接
最佳美術指導
最佳服裝造型 1993年設置
最佳動作設計 1983年設置
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 2001年設置
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 1983年設置
最佳音樂效果 1998年設置“最佳音響效果”,,后更名
最佳視覺效果 2002年設置
新晉導演 2004年設置
非常設獎項 終身成就獎 1990年設置
專業(yè)精神獎
備注:以上“獎項設置”統(tǒng)計截至2019年?
影片參選資格
于當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作首輪公開售票放映,,連續(xù)七天內于五十個座位以上的影院放映不少于五場的香港電影(注釋一),影片長度六十分鐘或以上,,并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注釋二),均自動參選,。
所有獎項的參選人及參選最佳電影的出品公司,,必須記名于該片的片頭或片尾字幕,并以于香港上映的版本為準,。
注釋一:影片必須符合下列其中兩項條件,,方合資格為香港電影:
1、導演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
2,、出品公司(最少一間)是香港合法注冊公司;
3,、最少有六個工作項目的工作人員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每個工作項目只計算一位,依據十五個獎項計算,,包括:監(jiān)制,、編劇、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攝影,、動作設計,、美術指導、服裝造型,、剪接,、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音響效果及視覺效果,。(若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的作曲、填詞及主唱多于一位香港工作人員,,亦只會計算其中一位,。)
注釋二:4格或48格漸進式掃描而不小于2048x1080像素的解像度投影,并需符合數碼影院發(fā)行電子母帶影像規(guī)格(SMPTE 428-1-2006),;如選擇壓縮母帶,,必須符合ISO /IEC 15444-1 (JPEG 2000)規(guī)格,視頻及音頻格式必須符合商業(yè)數碼影院播放規(guī)格,。
獎項參選資格
一.最佳新演員參選人,,須于參選年度前未曾以主角或配角身份參演任何電影;其參選的電影可多于一部,,須屬本屆參選年度的香港電影,;最佳新演員候選人能以一部電影同時角逐「最佳男/女主角」或「最佳男/女配角」獎項。如有任何爭議,,將交由金像獎董事局作最后決定,。
二.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參選人,須專為該部影片全新創(chuàng)作及撰寫的音樂,。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權要求參選人提交音樂清單(music cue sheet)或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音樂作品通告,,以確認原創(chuàng)性。如參選人未能提供資料證明,,金像獎保留取消其參選資格的權利,。
三.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歌曲參選人,須為該部影片而全新創(chuàng)作及撰寫(包括曲,、詞),,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權要求參選人提交音樂清單(music cue sheet)或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的音樂作品通告,以確認原創(chuàng)性,。如參選人未能提供資料證明,,金像獎保留取消其參選資格的權利。
四.最佳音響效果的定義乃就影片中一切發(fā)聲的環(huán)節(jié)及步驟,,范圍包括配音/現場收音,、音效,、配樂、光學部份以及最后混音的結果作一整體評價,。參選人必須是直接負責該影片的音響效果,,須由出品人、監(jiān)制或導演根據個人貢獻提供名單,,人數不可超過四位,。
五.最佳視覺效果是就影片中的視覺特技效果作一整體評價,包括于制作時采用的電腦加工合成程序,,及現場拍攝(i)爆破(ii)模型及機械特技,。參選人必須是直接負責該影片的視覺特技效果,須由出品人,、監(jiān)制或導演根據個人貢獻提供名單,,人數不可超過四位。
六.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參選電影的語言及出品地區(qū)必須符合以下兩項條件:
該片使用的語言二分之一以上為華語(華人地區(qū)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但不包括配音),,影片若無對白則以原片中的字幕對白是否中文為準則。
出品公司必須有一間為內地或臺灣合法注冊公司,,并須以出品身份記名于該片的片頭或片尾字幕中,。
七.新晉導演獎:
參選人必須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香港居民,無年齡限制,;
參選人必須是參選電影的唯一導演,;
參選電影必須是在二零一七年內在香港作首輪放映的電影,且完全符合以下「放映條件」:
(a)公開售票放映,;
(b)連續(xù)七天內于五十個座位以上的影院放映不少于五場,;
(c)片長六十分鐘或以上;
(d)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數碼放映,;
參選人執(zhí)導之電影,,以兩部為上限(包括參選作品,,或曾于任何地方上映并符合第3項中的「放映條件」,,均被計算在內)。個人導演作一部計算,,合導電影不能參選,,但作半部計算;
曾獲得同類獎項之人士不可參選,,曾獲得同類提名者則不在此限,。
第一輪評選:
由「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及「第一輪專業(yè)評審團」投票選出所有獎項的提名名單,票份各占第一輪總積分的百份之五十(50%),。在各獎項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獲進入第二輪評選,。
「香港電影金像獎選民」是指符合金像獎選民資格及已向本會正式登記者,。
「第一輪專業(yè)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業(yè)內人士和專業(yè)媒體工作者組成。
每個獎項提名以不超過五個為原則,,若有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可增加至六個提名名額;若有超過兩名候選者分數相同而名列第五位,,則提名名額只有四個,。
若有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同時獲提名主角及配角,,則按得票較高的項目為其提名獎項,。
如在提名名單內發(fā)現有不符合資格的候選者,其提名資格會被取消,,空缺由下一位得分最高者補上,。
「第一輪專業(yè)評審團」不能以金像獎選民身份在第一輪中投票,亦不可重疊為「第二輪專業(yè)評審團」,,但可于第二輪以屬會會員身份投票,。
注:「第一輪一百人評審團」及「第二輪五十人專業(yè)評審團」是由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包括監(jiān)制,、策劃,、制片、導演,、編劇,、攝影師、動作指導,、美術指導,、剪接師、演員,、電影音樂工作者,、其他專業(yè)制作人(包括錄音師、燈光師及視覺特技效果),、影評人,、電影文化/教育工作者、電子傳媒工作者,、電影發(fā)行或宣傳工作者,。
第二輪評選:
由「第二輪專業(yè)評審團」及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聯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選出得獎者,。
「第二輪專業(yè)評審團」是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事務組推薦及邀請的電影工作者和專業(yè)媒體工作者組成,,評審可于第一輪投票時以金像獎選民身份投票,但不能以屬會會員身份于第二輪投票?!傅诙唽I(yè)評審團」占第二輪投票積分55%,。
金像獎十三個屬會會員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可于第二輪中投選其專業(yè)獎項(占積分25%)及其他獎項(占積分20%),,所有會員可以用多于一個會借投票,,但每個獎項只能投選一次?!缸罴央娪啊辜啊缸罴褍砂度A語電影」的投票計算方法:
由金像獎13個屬會會員及
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以一人一票方式投票
最佳電影
最佳兩岸華語電影若有任何第二輪專業(yè)評審榮獲提名,包括入圍「最佳電影」及「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的出品人(包括聯合出品人等),、監(jiān)制(包括聯合監(jiān)制,、執(zhí)行監(jiān)制等)、攝制及發(fā)行范疇者,,則會由香港電影金像獎董事局另行邀請同界別的電影工作者代替其評審職位,。
每個獎項得分最高的為得獎者,若在同一獎項中有兩名候選者同時得最高分數,,該兩名候選者可一起獲得該獎項,;若超過兩名候選者同時獲得最高分數,則會由「第二輪專業(yè)評審團」再在同分的候選者中投票,,以選出得獎者,。
注:1、兩岸華語電影和新晉導演獎評選方法有差別
2,、以上為2019年第三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參選資格及評選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