鹵煮火燒是北京傳統(tǒng)特色小吃,,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橫街。據(jù)說光緒年間因?yàn)橛梦寤ㄈ庵笾频奶K造肉價(jià)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jīng)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鹵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炸豆腐片,、鹵汁,加蒜汁,、醬豆腐汁,、香菜等輔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頗受人們的喜愛。
鹵煮火燒是將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放在一起煮,,輔之以多種調(diào)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口味獨(dú)特,。
豬肺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營(yíng)養(yǎng)成分,,包括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煙酸以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
豬大腸有潤(rùn)燥,、補(bǔ)虛,、止渴、止血之功效,??捎糜谥委熖撊蹩诳省⒚摳?、痔瘡,、便血、便秘等癥,。
豬肚中含有大量的鈣,、鉀、鈉,、鎂,、鐵等元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E,、蛋白質(zhì),、脂肪等成分??梢匝a(bǔ)虛損,,健脾胃。
主料
火燒500克,、豬下水(大腸,、肺和豬肚)1000克。
輔料
炸豆腐片若干,、血豆腐少許,、香菜少許。
調(diào)料
黃豆醬油50克,、冰糖15克,、鹽25克、蔥姜各10克,、黃醬20克,、醋20克,、郫縣豆瓣10克、豆豉5克,。大料3個(gè),、桂皮1小塊、白芷2片,、沙姜2片,、香葉5片、砂仁3個(gè),、花椒20粒,、干辣椒3個(gè)、肉蔻1個(gè),,用紗布包好扎緊,。
做法
第一步:洗完的肺切大塊,冷水下鍋先煮腸和肚,,里邊多放點(diǎn)白酒和蔥姜,,焯完腸和肚后撈出來放肺,肺是浮在水面不太好煮透,,多煮會(huì)兒,,水會(huì)很臟的,肺就干凈了,,撈出來潷水,。
第二步:焯完的下水初步加工完成,扎香料包,。
第三步:把潷好的下水倒入高壓鍋鋪平,,然后倒入熱水,漫過差不多十五到二十公分就可以了,,開火,,放入香料包、冰糖,、蔥段和姜片,。
第四步:等水開后,下入醬油(因?yàn)獒u油有生味,,水開了下醬油能去掉生味)放鹽、黃醬,,高壓鍋蓋蓋兒坐開上氣十五到二十分鐘關(guān)火,。
第五步:把豆腐切三角用熱油炸表皮焦黃,面粉加一斤水和勻,,烙實(shí)面餅,,如果牙口不好可以和面時(shí)少放一點(diǎn)酵母,。
第六步:找口足夠大的能盛下高壓鍋里那些東西的炒鍋或者其它鍋,倒一點(diǎn)油煸一點(diǎn)郫縣豆瓣和豆豉煸透,,這樣鹵煮出來的味道更香濃,。
第七步:然后把高壓鍋里的所有東西趁熱倒在這口鍋時(shí),噴出香氣來,,順勢(shì)把炸豆腐和面餅丟進(jìn)去,,盡量讓下水壓住面餅,然后蓋蓋兒小火煮二十分鐘就可以吃了,,吃的過程中可以一直開著小火,。
主料
豬小腸500g、豬肺500g,、豆腐200g,、五花肉500g、面粉300g
輔料
鹽適量,、八角適量,、香葉適量、肉蔻適量,、花椒適量,、蔥適量、桂皮適量,、姜適量辣椒適量,、豆瓣黃醬適量、腐乳適量,、醬油適量,、冰糖適量
步驟
1.將豬小腸和豬肺清洗干凈。
2.洗凈的小腸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燒開,,再煮20分鐘后撈出。
3.再將豬肺煮至10分鐘,,邊煮邊撇出血沫,。
4.將面加入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tuán),餳至1小時(shí),。
5.面團(tuán)分成小面團(tuán)后按扁,,將面餅放入煎鍋中,烙成兩面結(jié)痂即可,。
6.豆腐切成大三角,,下入油鍋,炸至金黃后撈出瀝油。
7.準(zhǔn)備好鹵煮所用的材料:將大蒜剁成蒜蓉加入涼開水調(diào)成蒜汁,,香菜洗凈切成段備用,。
8.豬腸、豬肺,、五花肉,、蔥、姜,、八角,、桂皮、肉蔻,、花椒,、辣椒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大火燒開,,再次撇去血沫。
9.加入豆瓣黃醬,、腐乳,、醬油,、冰糖攪拌均勻后
10.再加入炸豆腐,,煮至30分鐘,。
11.將火燒放入鍋中,,繼續(xù)小火煮30分鐘,煮至豬腸軟爛,。
12.把煮爛的腸子 切成小段,,豬肺切成片,,火燒切井字刀,, 炸豆腐切成片,。
13.全部切好后放入大碗中,澆上蒜汁,,再澆上原湯,,放上香菜,喜歡吃辣的淋上辣椒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