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尾獅公園 (Merlion's Park),,坐落于浮爾頓一號隔鄰的填海地帶,,是新加坡面積小的公園。新的魚尾獅公園面積達0.25公頃,,比舊公園0.0071公頃擴大30多倍,。該公園建有一條露天看臺,游客可走上魚尾獅前面拍照,,看臺上可舉辦各種藝術(shù)表演和娛樂活動,,公園內(nèi)也備有購物商店和飲食店讓游人歇歇腳。
魚尾獅公園里的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志,,它坐落于浮爾頓一號隔鄰的填海地帶,,是新加坡面積小的公園。1972年,,當(dāng)?shù)氐乃囆g(shù)家巧妙的將獅子頭和魚的身體結(jié)合起來,,設(shè)計出魚尾獅的形象。
魚尾獅是一種虛構(gòu)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它在1964年由時任Van Kleef 水族館館長的Fraser Brunner先生所設(shè)計的,。兩年后被新加坡旅游局采用作為標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該塑像高8.6米,重70噸,,獅子口中噴出一股清水,,是由雕刻家,林浪新先生和他的兩個孩子于1972年共同雕塑的,,另一座高2米的小型魚尾獅雕像也在同一時期完成,。獅頭魚身坐立在水波上的魚尾獅,其設(shè)計概念是將現(xiàn)實和傳說合二為一: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至于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于層層海浪間,既代表新加坡從漁港變成商港的特性,,同時也象征著我們當(dāng)年飄洋過海,,南來謀生求存,刻苦耐勞的祖祖輩輩們,。
1972年9月15日,,當(dāng)時擔(dān)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為魚尾獅塑像主持開幕,,大小魚尾獅最初建立在離現(xiàn)址120米的安德遜橋邊的魚尾獅公園。他在致詞時表示,,希望魚尾獅能成為新加坡的象征,,就如艾菲爾塔是巴黎的象征一樣。為了紀念這項盛事,,制定了一塊銅匾,,銅匾上刻有獻詞:“魚尾獅是新加坡迎賓好客的象徵”。
一言九鼎,,隨后這數(shù)十年里,,魚尾獅成功打造出新加坡的國際形象。隨著國家政策大力鼓勵發(fā)展旅游業(yè),,以及旅游局雄心萬丈的促銷策略,,新加坡作為一個旅游勝地的知名度也打響起來,魚尾獅塑像更成為吸引外來游客拍攝“到此一游”照片的鏡頭,。由于具有顯著的表征性,,這個原屬商用性質(zhì)的標志,因而從旅游的層次,,逐漸擴大,,提升至無所不在的各個領(lǐng)域和層面,甚至最終被圖騰化和神圣化起來,。
這原本是美事一樁,,造型趣味而極富創(chuàng)意的魚尾獅,全身潔白,、雙眼含笑毛發(fā)豐美,、鱗片鮮活。白色水花日夜不停地從獅口噴灑而出,,流向河水,、奔向大海,為新加坡河畔一帶的景致營造了美好的氣氛,。
這件藝術(shù)作品凝注了多少藝術(shù)家的心血結(jié)晶,,當(dāng)年,林浪新在新加坡河口一角,,日以繼夜,,就地雕塑。在風(fēng)吹日曬雨淋下,,他全情投入,,甚至廢寢忘食。
他的八個子女有時還得輪流給他送飯,或一家大小聯(lián)手幫忙工作,。原以創(chuàng)作水牛雕塑著稱的林浪新,,在布侖納設(shè)計圖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一番藝術(shù)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功不可沒,。但他卻非常謙虛,對訪問他的媒體表示,,魚尾獅對他來說只是一件商品,,不是一件出自他創(chuàng)意的藝術(shù)品。盡管如此,,那并不影響魚尾獅在眾人眼中的魅力,。
新加坡人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勇氣和力量,。而傳說中的獅子,正是這種精神的象征,。新加坡著名的魚尾獅身雕像,,就是體現(xiàn)這種精神的標志物。在新加坡,,魚尾獅在國民中心目中早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也象征著新加坡已成為國際旅客首選的旅游目的地。
魚尾獅公園最初坐落于安德遜橋旁邊,,時光如流水般飛逝,,公園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開始陳舊了,。魚尾獅在1998年因抽水機故障而停止噴水,,身上的小磚片也開始脫色、剝落,。魚尾獅遼闊的海景也被濱海橋橋身擋住,,游人即使到魚尾獅公園近距離欣賞它,也只能看到它的背部,。此外,,魚尾獅公園面積狹小,,不能停放車輛和旅游巴士,。公園內(nèi)也沒有購物商店、飲食店以及其他休閑設(shè)施,。
2002年4月,,兩座魚尾獅雕像被遷移至120米外的填海地段,以求更接近填海后的新加坡河口,。此次搬遷及整修總共耗資750萬新元,。魚尾獅公園從舊址的伊麗莎白徑,,搬遷到福爾頓一號斜前面的河畔,小魚尾獅也遷到大魚尾獅的附近,。
這一次的搬遷行動中,,旅游局采納了風(fēng)水師的提議,把魚尾獅擺放在吉利的方位,,以設(shè)在東面為佳,,因此魚尾獅朝東,向著東面噴水,。旅游局也為魚尾獅做了整修,,還幫魚尾獅添加多一副抽水機,以備不時之需,。
2002年9月15日,,30年前建成的魚尾獅,被移到附近浮爾頓一號大廈前面新建的魚尾獅公園,,而躋身世界發(fā)達國家行列的新加坡,,十分珍惜已取得的成就,同時更加著力于未來的發(fā)展,。李光耀在主持新魚尾獅公園開幕儀式上說:魚尾獅的搬遷,,“象征了現(xiàn)代新加坡不斷跟隨時代變遷和持之以恒的精神?!?/p>
白天,,魚尾獅在極具現(xiàn)代特色的雄偉建筑物烘托下,展現(xiàn)迷人的噴水英姿,;到了夜間,,公園又能搖身一變,成為鬧市中人們尋找悠閑浪漫的寧靜公園,。與以往一樣,,新的魚尾獅公園是不收費的,國人與游客可以來這里自由自在欣賞魚尾獅的風(fēng)采和附近的怡人景色,。魚尾獅的新居以水為主題,,配上燈光效果,營造出魚尾獅浮立在碧波之上的生動壯觀的視覺效果,。四周空地可供各種戶外表演所用,。不遠處還有浮動舞臺,可以隨著潮汐變化而升降,。連接魚尾獅和看臺的階梯不僅可讓游人靠近水邊,,也可讓游人以階梯席地而坐。
看臺可承受300人,游人站在看臺上,,從正或側(cè)面與魚尾獅合照,,就能以浮爾頓酒店、新加坡金沙娛樂城,、濱海公園等市區(qū)金融中心建筑物輪廓線為背景,。此外,看臺也能變成可容納200名表演者的舞臺,,觀眾坐在
巴士:75,、131、167,、182,、196號等
地鐵:萊佛士坊地鐵站 (Raffles Place MRT)
古代新加坡曾一度是個重要的商業(yè)中心。但于公元1377年遭爪哇入侵被毀為廢墟,,1613年它又遭到葡萄牙人的劫掠和焚燒,;到了19世紀初,這里仍是個叢林密布野獸出沒的荒島,,這時它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819年1月,總督斯坦?!とR佛士爵士為為開拓海上貿(mào)易來到獅子城,,當(dāng)時這里只是一處人煙稀少的漁村,但他卻很快看出這是個天然良港,,含有無限商機,。萊佛士以極低微的代價租下這塊土地,插上英國國旗,、駐扎軍隊,,招募勞工開荒山填沼澤、筑路道修碼頭,,從事城市和港口建設(shè),。
1824年起,新加坡全境均歸屬英國管轄,,成為英國在遠東進行轉(zhuǎn)口貿(mào)易的商埠和在東南亞主要軍事基地,。在此期間,遠道而來的中國人和馬來半島及其他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共同為開發(fā)這片熱土進行著艱辛的勞動,,逐漸形成以華人占多數(shù),包括馬來族,、印度族,、巴基斯坦人等民族在內(nèi)的多民族移民社會。
1959年,,新加坡人民經(jīng)過奮爭獲得了獨立,,1965年正式建國。擺脫殖民統(tǒng)治后的新加坡,,走出一條獨立自主發(fā)展的新路,,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內(nèi),迅速從一個轉(zhuǎn)口商港變成具有資本和技術(shù)密集工業(yè),、發(fā)達的金融業(yè)和進出口貿(mào)易的現(xiàn)代化新興國家,,創(chuàng)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