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艦“瑪麗·羅斯”號建造于1545年的英王亨利八世時期,。由它裝載的大量大炮證明:炮火在海戰(zhàn)中的重要性在該船上已有淋漓盡致的表示。 當時炮的射程大約有183米(600英尺),。但炮位相當高,,而首尾樓上炮尤甚,降低炮孔,,使其盡量保持靠近海面的重要性卻沒有被重視,。因此,,該艦于1545年剛從樸茨茅斯出航駛往索倫特海峽,,準備阻擋一支法國侵略軍,不期在斯皮特黑德遭到5艘法艦的攻擊,,不久它就翻倒,、進水、沉沒了,。此后的英國軍艦設計逐漸由高上層建筑到低上層建筑過渡,而炮位也大大降低了,。該艦在1982年打撈出水,。
于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瑪麗.羅斯號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齊射的船只,,并得到亨利八世國王的偏愛,,被形容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這艘船舶的誕生標志著英國海軍已由中世紀時“漂浮的城堡”轉(zhuǎn)變?yōu)橐聋惿滓皇?Elizabeth I)的海軍艦隊,。
英國考古專家、倫敦大學學院的休·蒙特戈麥利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征得“瑪麗·羅斯信托基金會”的同意后,獲準接觸到“瑪麗·羅斯”號上18名船員的遺骸,。
這些專家檢驗了遇難船員的頭骨后有了驚人的發(fā)現(xiàn):船上三分之二船員都不是英國人,,而是歐洲南部人,,其中以西班牙人居多,是他們聽不懂英國上司命令,,才導致“瑪麗·羅斯”號沉沒,。
蒙哥馬利教授介紹說,炮門敞開是因為西班牙船員未能理解下達的關閉炮門的命令,。
他說:“在混亂的戰(zhàn)斗中,,呼喊聲和槍炮聲混為一體,如果長官命令清晰,,船員訓練有素,,完全能夠及時關閉炮門,。但顯然‘瑪麗·羅斯’號上的外籍船員們沒有做到這一點,?!?/p>
這個新發(fā)現(xiàn)也解開了另外一艘英國軍艦艦長喬治·卡魯臨終留下的遺言之謎。在軍艦沉沒的最后時刻,,喬治·卡魯曾不斷地呼喊“我控制不住這些惡棍了”,。
1545年7月19日,國王亨利八世在英格蘭西南部的紹斯西海域檢閱他令人驕傲的艦隊出海迎擊法國入侵者,。然而,,他卻目睹了一場災難:滿載的“瑪麗·羅斯”號在一陣風浪中開始顛簸并迅速傾覆,海水灌進了甲板下面的炮門,,當時船上共有90多門炮,。最終,這艘英國王牌旗艦沉沒于英格蘭南部樸次茅斯港附近的索倫特海峽(英吉利海峽中的小海峽),。船上大約有700名船員,,據(jù)說只有不到40人得以幸存。
海底沉沒四個世紀后出水
據(jù)悉,,“瑪麗·羅斯”號被稱為“世界五大著名沉船”之一,。就在它沉沒的當年,船上的部分槍炮,、帆桁和船帆就被打撈了上來,,但是打撈工作于1550年中止了。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考古學家亞歷山大·麥祺帶領的一支隊伍發(fā)起了對沉船的調(diào)查工作,。經(jīng)過他的努力,這艘都鐸王朝的戰(zhàn)艦在沉入海底4個多世紀之后,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終于浮出了索倫特海峽的水面,。由于海底淤泥的天然保護,,它基本保存了歷史原貌。
1982年,,全球有6000萬人觀看了“瑪麗·羅斯”號打撈儀式的現(xiàn)場直播,。后來,科研人員利用聚乙二醇防腐劑不斷噴射這艘古船,,以防止船骨腐爛,。隨后它經(jīng)歷了一個緩慢的干燥過程。現(xiàn)在,,這條歷經(jīng)滄桑的戰(zhàn)艦被陳列在英格蘭樸次茅斯港“歷史造船廠”,,以供游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