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立煌將軍故居位于淝河鎮(zhèn)衛(wèi)鄉(xiāng)村。沿巢湖南路向南行,,過郎溪路口約六百米處,,有一條東西走向不知名的小路,沿小路東行五百米到達故居停車場,。遠遠地望見一處廣場,。
廣場的南面有一方小小的荷塘,時值初夏,,綠水如茵,,水面無波,宛如一面鏡子,,零星有嬌嫩的荷葉才出水面,。廣場中央有有一尊將軍的塑像,將軍手持望遠鏡,,二目圓睜,,佇立遠眺,似是偵察敵情,虎虎生威,。有兩棵樹分立在雕像左右,,西側樹下有一口古井,雕像身后就是將軍故居,。
故居整體坐北朝南,,青磚小瓦,典型的合肥古名居磚木建筑,,頗有徽派韻味,。工作人員告訴我,故居原本保存比較好,,1960年,,被一場大火焚燒殆盡,剩余房屋因年久失修相繼坍塌,,僅剩三間門樓,。故居墻外依舊能看出新舊不一的痕跡。
故居為三進兩院布局,,由西側門入內,,是一處庭院,布局緊湊,,兩株石榴,,綠葉蔥蘢,小花正紅,,立于門兩側,,穿過門來到廳堂、廳堂正中懸掛著一幅《松鶴延年圖》的中堂,,桌椅,、條案,擺件,,放得整整齊齊,,往里是內院,后面又有一廳兩房,,廳堂中懸掛的是一幅《花開富貴》的牡丹圖,,兩側是廂房,西邊廂房是將軍母親的臥室,,東邊是將軍的臥室,,兩間臥室陳設比較簡陋,可見將軍生活簡樸,,內院也有水井,,水井邊有一塑像,做取水狀,形態(tài)逼真,。東北角建有一座三層形如炮樓的青磚小樓,,稱為洋樓,樓內有將軍的生平事跡圖片和部分珍貴資料展出,。
將軍戎馬一生,,積極抗日,屢立戰(zhàn)功,。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將軍順應民意,全面抗日,,曾對同僚說:“我們是軍人,,保國衛(wèi)民是我們的天職。目前舉國人民一致要求聯合抗日,,我非常同情,。我們要作走上抗日前線的準備?!睂④娭笓]了著名的是忻口戰(zhàn)役,該戰(zhàn)役予日軍以沉重打擊,,殲敵數萬,,只是忻口戰(zhàn)役最終不戰(zhàn)而敗。1943年將軍任第二次遠征軍司令長官,,遠征緬甸,,消滅盤踞緬甸日軍,打通滇緬公路,,令敵聞風喪膽,、馳名中外。美國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稱其為"常勝將軍"“,,也令狂妄傲慢的日寇肅然起敬,。
將軍故居緊鄰南淝河,清凌凌的河水漾起了粼粼波紋,,低吟淺唱,,蜿蜒曲折的奔向巢湖,小河潺潺的流水與將軍的童年相伴,,目送他從這里懷揣夢想離開,,見證他步入軍旅生涯,踏上民主革命之路,,如今故居如新,,小河依舊,斯人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