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筆名胡遷)執(zhí)導的劇情片,由彭昱暢,、王玉雯,、章宇、李從喜主演,,于2018年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jié)放映,。
該片以胡波的同名短篇小說為藍本,講述在一座并不發(fā)達的河北小城中,,四個陷入人生困境的底層小人物尋求救贖的故事,。
該片獲得第68屆柏林電影節(jié)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一切從一個陰沉的早晨開始,,在河北一個小地方,,高中生韋布被家人呵斥,老爺爺王金被兒女催去養(yǎng)老院,,混混于成跟好朋友的女人睡了,,黃玲在家因廁所的衛(wèi)生問題跟媽媽爭執(zhí)。這四個人沒有一個是快樂的,。韋布失手把于成的弟弟推下樓梯,,看到喜歡的女孩黃玲與教導主任有染,,在車站買票逃去滿洲里看大象的時候被黃牛騙了錢,在與黃牛產生爭執(zhí)之后,,卻落到了混混頭目于成手里,。于成的朋友撞見于成與自己妻子鬼混,受刺激跳樓了,,于成想去滿洲里避避風頭,。當知道韋布跟他一樣都想去滿洲里看大象之后,于成就準備放了他,,卻被突然攪局,。教導主任原配找上門來尋釁,黃玲操起家伙給了這對夫婦兩棍子,,甩門而去,。隨后,她想到了跟隨好友韋布去滿洲里,。王金機緣巧合下卷入韋布與于成的爭端,,再加上對子女失望,便擅自作主帶小孫女前往滿洲里——那個他當年當兵的地方,。每個人都夢想逃離現(xiàn)在的生活,,去往滿洲里,那里有一只大象,,席地而坐,。
彭昱暢 飾 韋布
王玉雯 飾 黃玲
章宇 飾 于城
李從喜 飾 王金
凌正輝 飾 黎凱
張小龍 飾 于帥
李丹翼 飾 王金的女兒
孔威 飾 王金的女婿
孔藝馨 飾 王金的孫女
王超北 飾 于城的朋友
王雪洋 飾 于城朋友的妻子
朱顏曼滋 飾 于城喜歡的人
董向榮 飾 教導處副主任
王檸 飾 黃玲媽媽
趙燕國彰 飾 韋布爸爸
李素云 飾 韋布母親
黃曦漫 飾 找狗的女人
李慶 飾 找狗的男人
何淼淼 飾 于城朋友的媽媽
厲檳源 飾 黃牛
制作人 劉璇、高一天,、王培沖
監(jiān)制 王小帥
原著 胡波
導演 胡波
編劇 胡波
攝影 范超
配樂 花倫
剪輯 胡波
美術設計 謝麗佳
錄音 白瑞舟
聲音指導 婁堃
韋布
演員 彭昱暢
為了幫好友擺脫校園霸凌,,失手將霸凌男孩推下了樓梯,。男孩哥哥便是小混混于城,,他害怕于城來報復,,便到處躲藏,想去滿洲里看傳說中的大象,。
黃玲
演員 王玉雯
韋布的同學,。她和母親關系惡劣,,卻漸漸和學校副主任產生了不正當?shù)母星?,二人的緋聞傳遍了學校。在瀕臨崩潰之際,,她同意跟隨好友韋布一起去滿洲里,。
于城
演員 章宇
混混頭子他睡了朋友的老婆,被回家的朋友撞見,,朋友一時受刺激跳樓了,。他覺得不是自己的責任,,隱瞞事實的同時想去滿洲里避避風頭。
王金
演員 李從喜
韋布的鄰居,。子女以學區(qū)房太小住不下為由,,想送他去敬老院。老人機緣巧合被卷進了韋布與于城的爭端,,再加上對子女的失望,,便擅自帶著小孫女前往滿洲里,去追憶他當年當兵的地方,。
獲獎時間 獲獎獎項 獲獎方 備注
2018年 第68屆柏林電影節(jié)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論壇單元) 《大象席地而坐》 獲獎
最佳處女作獎特別提及 《大象席地而坐》 獲獎
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 最佳劇情長片 《大象席地而坐》 獲獎
最佳新導演 胡波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彭昱暢 提名
最佳原創(chuàng)電影音樂 花倫 提名
最佳攝影 范超 提名
最佳改編劇本 胡波 獲獎
觀眾票選最受歡迎影片 《大象席地而坐》 獲獎
上映國家/地區(qū) 上映時間
德國 2018年2月16日(柏林電影節(jié))
中國香港 2018年3月24日(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
美國 2018年4月1日(“新導演/新電影”電影節(jié))
阿根廷 2018年4月17日(布宜諾斯艾利斯國際獨立電影節(jié))
葡萄牙 2018年5月1日(里斯本獨立電影節(jié))
韓國 2018年5月5日(全州國際電影節(jié))
澳大利亞 2018年6月9日(悉尼電影節(jié))
英國 2018年6月26日(愛丁堡國際電影節(jié))
捷克 2018年6月29日(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
中國 2018年7月21日(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
英國 2018年12月14日
法國 2019年1月9日
中國臺灣 2019年1月11日
美國 2019年3月8日
該片刻畫了眾多底層小人物,,故事以一座并不發(fā)達的河北小城為背景,再加上非常粗糙的制作,,在技術層面就營造了一種十分壓抑的氛圍,。就內容而言,實在太沮喪了,,太悲觀了,,每個人物身上都縈繞著一股厭世情緒。但作為一部影像作品而言,,它又時不時閃現(xiàn)出作者才華的一面,。(新浪娛樂評)
近四小時的放映時間超過了傳統(tǒng)的影院格式,但沒有一分鐘厭倦,。電影讓觀眾深入沉浸在一個外部情感世界中,,因為這個外部世界提供了使觀眾產生自我認同的接觸點。導演以極大的同情心追蹤角色所遭遇的冷漠,、忽視,、拒絕和暴力,似乎這幾個角色是他自我的幾個分身,,用電影對環(huán)境進行悲觀的盤點,。故事的嚴肅性和悲劇性融于利落而不矯情的對白中。攝像機輪流緊貼每個角色,,靜態(tài)地捕捉動態(tài),。該片是導演留下的非凡遺作。(柏林電影節(jié)評審Teresa Vena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