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曲靖麒麟?yún)^(qū)城邊的寥廓山頂,,動工興建了一座仿明清古建筑風格的樓閣式塔,名曰“靖寧寶塔”,。2010年9月16日,寶塔竣工開放,,成為當?shù)鼐哂袠酥拘缘木坝^,。此塔高81.6米,在國內(nèi)仿古塔建筑中,,其高度名列全國第三,,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區(qū),則可算是較高一座仿古塔,。
靖寧寶塔歷時16個月建成,,靖寧寶塔一座彰顯曲靖秀美山川和人文景觀的地標性建筑,成為廣大市民觀景,、望,、休閑娛樂的一個好去處。靖寧寶塔位于原曲靖電視臺發(fā)射塔位置,,項目占地15畝,,分為主塔建設和室外環(huán)境配套建設兩部分,主塔層數(shù)為9層,,總高81米,,建筑立面為明清仿古式樓閣造型,建筑面積7427平方米,,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寶塔配套設施建設包括入口廣場,、綠化、牌坊,、大踏步,、擋墻、附屬功能用房等內(nèi)容,總投資7000萬元,,主塔工程建設費由社會募捐,。
寶塔并不是中國的“原產(chǎn)”,而是起源于印度,。漢代,,隨著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寶塔也進入到了中國,?!八笔怯《辱笳Z的譯音,本義是墳墓,,是古代印度高僧圓寂后用來埋放骨灰的地方,。我們所見到的中國寶塔,是中印建筑藝術相結合的產(chǎn)物,。中國的古塔建筑多種多樣,,從外形上看,由最早的方形發(fā)展成了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多種形狀。從建塔的材料分,,有木塔,、磚塔、石塔,、鐵塔,、銅塔、琉璃塔,,甚至還有金塔,、銀塔、珍珠塔,。中國寶塔的層數(shù)一般是單數(shù),,通常有五層到十三層。
在云南,,著名的古塔當數(shù)大理崇圣寺三塔,,它是大理“文獻名邦”的象征,是云南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國南方古老雄偉的建筑之一,,1961年3月被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圣寺三塔似三支巨筆,,把古城點綴得更加壯麗,為蒼山洱海間的勝景之一。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高69.13米,,為方形16層密檐式塔,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相似,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大致建于晚唐時期,。塔的基座呈方形,,分為二層。下層邊長33.5米,,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邊長21米,,其東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國公沐英后裔沐世階題的“永鎮(zhèn)山川”四個大字,莊重雄奇,,頗有氣魄。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組成,。大塔名為“千尋塔”,,千尋塔與南北兩個小塔的距離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狀,。千尋塔為典型的唐代建筑風格,。塔身內(nèi)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zhì)樓梯,,可以登上塔頂從了望小孔中欣賞大理古城的全貌,。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平定南中地區(qū)后,,為了加強對南中地區(qū)的統(tǒng)治,,諸葛丞相采取了一系列調(diào)整南中地區(qū)統(tǒng)治機構的措施。首先,,是廢除益州郡的名稱,,改稱為“建寧郡”,并將建寧郡的郡治所設置在今曲靖,,且調(diào)整了其管轄區(qū)域,。
公元271年,晉王朝中央政權為了加強對南中地區(qū)的控制,,把建寧郡,、興古郡、云南郡、永昌郡,、這四個郡從益州(西漢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興平中期,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分劃出來,,歸屬給新建立的寧州管轄,,此舉使南中地區(qū)成為晉王朝中央政權統(tǒng)治的一個大行政區(qū),寧州府的治所也是設置在今曲靖,。
公元279年,,晉滅吳統(tǒng)一全國后,分全中國為十九州,,州設刺史,,寧州為當時全中國十九州之一。
公元282年,,晉王朝中央政權罷除寧州之設制,,又把劃分出去的四個郡劃歸益州管轄,但同時設置了一個軍事性的統(tǒng)治機構——南夷校尉管理南中地區(qū),,南夷校尉府的府地仍然是設置在今曲靖,。曲靖又名“南夷”。
公元303年,,晉王朝中央政權為了改變當時南中地區(qū)“七郡斗絕,,晉弱夷強”的形勢,決定復置寧州,,并將牂牁郡,、越巂郡、朱提郡這三個郡也劃歸寧州管轄,,至此,,原“南中七郡”又完全歸屬于復置的寧州的統(tǒng)轄之下。重新復置后的寧州,,不在隸屬益州,,這是中央王朝第一次把南中地區(qū)的寧州作為一個與益州正式平行的大行政區(qū),這是云南歷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曲靖歷史上值得用濃墨重彩大書特寫這光彩耀眼和閃亮奪目的一筆,,因復置的寧州府的治所還是設置在今曲靖。故而使曲靖成為當時是整個古代南中地區(qū)暨:云南全境,、貴州全境和四川西南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的統(tǒng)治中心,。
公元580年,,南北朝改寧州為“南寧州”,,治所仍然是設置在曲靖,曲靖又名“南寧”(唐代時的廣西邕州,,將曲靖當時的“南寧”名稱借去用后,,“南寧”一名就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現(xiàn)今的首府名稱至今了)。曲靖市現(xiàn)在還有以“南寧”為名稱的“南寧街道”和“南寧社區(qū)居民委員會”等“南寧”名稱的地名和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