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雀又稱芙蓉鳥,、白燕、玉鳥,。雀形目,,雀科,金翅屬,。著名觀賞籠鳥,。原產(chǎn)大西洋加那利群島。體長12~14cm,。原種體羽多為黃色,,變種羽色多種,培育的品種或系有英國系,,比利時系,、德國系,日本系等,。中國主要為德國蘿娜品種,、山東品種和揚州品種。蘿娜品種身體細(xì)長,,毛色變化多,,有橘紅、黃,、白,、古銅、桂皮,、銀灰等色,,頭頂有羽毛外翻的蓬頭,翅膀有羽毛異色、兩側(cè)對稱的對花,。鳴聲長而婉轉(zhuǎn),,音調(diào)輕而悠和,閉口鳴叫,,喉部鼓起而顫動,。山東品種體較粗壯,毛色多為淡黃和白色,、鳴聲響亮宛轉(zhuǎn),。揚州品種體型較山東品種小,羽毛淡黃,、白色和雜色,,對花蓬頭,鳴聲婉轉(zhuǎn),。以喙,、腳均為肉色的白色金絲雀,白羽紅眼睛的金絲雀,,辣椒紅羽色金絲雀等為名貴品種,。9~11月齡性成熟,3~5月份繁殖為好,??蛇B續(xù)繁殖3~4窩,每窩產(chǎn)蛋4~6個,,孵化期13天。雛鳥25日齡前后離窩訓(xùn)練自食,,1月齡可獨立生活,。宜盡早單籠調(diào)教,不論鳴唱或雜技,,均以雄性為好,。6月齡雛鳥開始鳴叫。飼料主要為谷子,、稗子,、玉米窩頭、菜籽,、蘇子,、蘋果、青菜等,。
中國雖然自19世紀(jì)40年代起就從外國引進,,但并未注意品種品系的保持,純種的不多。中國的金絲雀主要由“山東種”,、“揚州種”和德國“羅娜種”3個品種,。上海以養(yǎng)“羅娜種”為主,此種鳥身體細(xì)長,、羽色變化較多,,由黃白、橙紅,、古銅,、銀灰等色。頭頸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鳳頭,,翅膀由羽毛異色,、兩側(cè)對稱的對花,鳴聲長而婉轉(zhuǎn),、聲調(diào)輕而柔,,鳴唱時上下喙閉合,如果開后鳴叫說明品種不純,。
遺傳性比較穩(wěn)定的金絲雀有如下幾種:
1,、顫音金絲雀:由德國培育而成。雄鳥鳴叫聲似搖鈴,,羽毛黃綠色接近原種,。
2、桔紅金絲雀:由顫音金絲雀變異而來,,由于只追求羽色,,叫聲比顫音金絲雀略遜色。
3,、紅金絲雀:美國用桔紅金絲雀與本國的緋雀雜交培養(yǎng)而成,,全身紅色。
4,、卷毛金絲雀: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叫聲粗啞,。
5,、月牙金絲雀:英國育成。身體細(xì)長呈月牙狀,。
6,、山東金絲雀:由中國山東、揚州等地育成,。體型粗短,、羽毛淡黃綠色,鳴聲響亮。
7,、白色金絲雀:可能由山東金絲雀變異而成,,體型與山東金絲雀相似。全身羽毛潔白,,講究紅嘴,、紅腳、紅眼睛,。
8,、還有荷蘭的卷毛金絲雀、英國的胖金絲雀和蛇形金絲雀,,日本的細(xì)金絲雀等,。
非洲西北部附近,加那利群島,,佛得角群島和馬德拉島等地,。
金絲雀的原種產(chǎn)于亞桑尼士及馬打尼亞島(Azores,MaderiaIslands),亦產(chǎn)于俗稱金絲雀島(CanaryIslands),;位于葡萄牙占有的大西洋島嶼(AtlanticOcean ),,直至1580年由西班牙菲臘二世(PhilipIofSpain)所攫取。當(dāng)時葡萄牙人捕捉很多金絲雀轉(zhuǎn)售歐洲各國,,因其唱功了得及非常適合作家燕飼養(yǎng),,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及荷蘭人都對之趨之若鶩歐洲繁殖場很快已能取代西班牙人的培殖地位,發(fā)展至今已有超過30個不同羽色及外型的新品種了,。早在1800年,,由英國培殖的金絲雀已可在寵物店購得。這是由于英國過去幾百年所受戰(zhàn)亂較其他歐洲各國為少之故,,對培殖不同品種canaries占著先機。
金絲雀體長12~14厘米,,體型較麻雀細(xì)瘦但較麻雀細(xì)長,。身體的羽毛,原種似我國的鷴類,,黃綠色配上暗色縱紋,,叫聲不甚美,,經(jīng)人工培育出現(xiàn)了黃色、白色,、綠色,、橘紅色、古銅色等羽色,,叫聲也比原種好聽,。
剛出窩的金絲雀幼鳥,兩性與實務(wù)相同,,單從外觀難以鑒別雌雄。但經(jīng)過2~3個月后,,雄鳥的肛門突起(泄殖腔突)呈錐形,而雌性的則較平,,呈饅頭狀,。鑒別時由手將鳥捉住,吹起肛門周圍的羽毛就可看清,。另外,,幼金絲雀出生35~45天就開始鳴囀,這時從它們的鳴囀姿態(tài)上可區(qū)分雌雄,。鳴囀時喉部鼓起,上下波動,,聲音連續(xù)不斷者是雄鳥,。金絲雀成鳥的雌雄鑒別比較容易,因雄鳥的鳴聲悠揚動聽,,雌鳥的鳴聲單調(diào),。
野生金絲雀和寵物金絲雀長得并不一樣。野生金絲雀通常是綠色或橄欖色,,寵物金絲雀通常是嫩黃色,。兩個種類都能長到8英寸長(20厘米)。
野生金絲雀主要吃植物種子,,夏季兼吃昆蟲,。營杯狀巢,每窩產(chǎn)卵4~5枚,,每年1~7月繁殖,,孵卵主要由雌鳥擔(dān)任,孵化期14~16天,?;\養(yǎng)金絲雀為食谷鳥類,,國產(chǎn)耐粗飼?!傲_娜種”的鳴聲為緊密的“JiJi--JiJi--”,、“Ju……Ju……”和“Jie、Ju……”,;“山東種”的鳴叫聲為響亮曲折的“JiJi……”和“JiaJia……”,。幼鳥還可模仿百靈鳥和畫眉鳥的鳴聲,并富有表演天份,,經(jīng)過訓(xùn)練后演“接物”,、“戴面具”等雜耍。
金絲雀的身體比較較弱,,平時應(yīng)讓它們多運動,,因此,飼養(yǎng)籠必須寬大,,最好用特制的金絲雀飼養(yǎng)籠,。雌雄鳥在平時分籠飼養(yǎng),每籠只養(yǎng)1只,。8,、9月間轉(zhuǎn)到繁殖籠中并籠飼養(yǎng),讓它們營巢繁殖,。繁殖籠多為木制,,46厘米*30厘米*35厘米。用草或竹絲編織成外形像碗,、上口直徑11厘米,、深5厘米的人工巢,掛在繁殖籠上方,?;\內(nèi)設(shè)置的食罐、水罐的口要大,,棲杠最好是扁圓形的,,籠底鋪上細(xì)砂。
金絲雀日常的飼料是谷子,、稗子,、玉米面窩頭、菜籽,、蘋果、青菜等,??捎脦追N料混合飼喂,,如谷子2份、稗子7份,、菜籽1份,。稗子來源困難時,可用谷子或小米代替,。蘋果須切成小片,,青菜須切碎。冬季或換羽時期,,飼料的配比為谷子2份,、稗子6份、菜籽(蘇子)2份,。親鳥配對前開始飼喂雞蛋小米,,合籠后繼續(xù)供給發(fā)情飼料和骨粉。開始孵蛋后停用上述飼料,,另增加20%菜籽及白蘇籽,。雛鳥出殼后,供給蛋黃面(熟蛋黃一個,,小米或玉米面120克攪拌而成),、青菜和蠣殼粉等。
在管理上比普通籠養(yǎng)觀賞鳥要求更高,。每周清除籠底糞便2~3次,,食罐和水罐每天刷洗一次并換新食、新水,,棲杠每3天洗一次,,每周至少水浴一次,適時修剪爪甲,。金絲雀如果長時間受到陽光直射,,會使羽毛退色,羅娜金絲雀還會高聲鳴叫,,致使鳴聲變得粗硬,,所以每天在柔和的陽光下曬一個小時就夠了。夏季的夜間,,最好用籠套罩住鳥籠,,防止蚊蟲叮咬。
每年7~8月份是金絲雀換羽時期,,體弱者往往死去,,健康者也易感疾病。因此,,除在飼料種增加10%菜籽和墨魚骨粉外,,還要避免風(fēng)吹,,盡量少接觸外界。
為了繁殖,,在配對以前,,金絲雀要雌雄分開飼養(yǎng),等它們隔籠用嘴互相交吻的時候,,再把它們一起放進繁殖籠內(nèi),。當(dāng)雌雄鳥和好生活以后,可以把人工巢掛在繁殖籠上方,??吹酱气B嘴刁羽毛在巢上徘徊或在巢上打旋時,表示筑巢開始了,,應(yīng)把清潔的棉花掛在籠柱上,,鳥很快就會銜去筑巢。巢建好后3~4天,,雌鳥開始產(chǎn)卵,,每窩產(chǎn)2~6枚。
金絲雀孵卵由雌鳥擔(dān)任,。由于雌鳥每天產(chǎn)1枚卵,,所以雛鳥時間不一致。為克服這個不足,,有的地方在雌鳥產(chǎn)卵后,,用石膏制成的假卵換出真卵保存起來,等產(chǎn)下4枚卵時才取出假卵,,再把前3個真卵放回巢內(nèi),,讓鳥孵化,使4只雛鳥在同一天出殼,。入孵第六天要在燈光下驗卵,,取出未受精卵,10天以后再復(fù)驗一次,。孵化14~16天,。
雛鳥出殼口自己不會覓食,要靠親鳥喂養(yǎng),。小金絲雀余姚是蛋黃面,、白菜等既有營養(yǎng)又易消化的食物和水。育雛期應(yīng)每天加喂一塊新鮮蛋黃,,要注意觀察親鳥是否哺喂雛鳥,。一般來說,雛鳥出殼24小時內(nèi)不吃食物不會餓死,,如果第二天親鳥仍不喂養(yǎng),,必須人工飼喂,,即吧蛋黃和青菜汁調(diào)成糊狀,用一根小竹簽挑蛋黃糊送到雛鳥嘴上,,直到雛鳥吃飽為止。1~2天后,,如親鳥開始喂雛,,則可停止人工飼喂,否則一直堅持到雛鳥能自己啄食為止,。
雛鳥從出殼到羽毛張齊大約需要25天,,蛋黃面要每天加飼。1個月后,,雛鳥就可以脫離親鳥單獨飼養(yǎng),。這時的飼料仍以蛋黃面為主,到雛鳥滿2月齡后才可逐漸改為日常飼料,。大部分雌鳥在雛鳥出殼12~21天后又開始交配,、產(chǎn)卵,這時雌鳥就要把幼鳥趕出鳥巢,,如果小鳥不肯離開,,就會又破頭之厄。此時為保護幼鳥安全,,在籠內(nèi)應(yīng)再增設(shè)一個人工鳥巢,,巢內(nèi)放上棉花或細(xì)竹衣,讓成鳥自己把窩整理好,,就可以避免驅(qū)趕雛鳥,。雛鳥經(jīng)過6個月的飼養(yǎng)后開始鳴叫,9~10個月達(dá)到性成熟,。小金絲雀必須由善鳴的老鳥帶領(lǐng)才能學(xué)會好聽的鳴叫,,老金絲雀、百靈鳥,、大山雀等都是小金絲雀很好的歌唱教師,,也可用善歌鳥的唱片或錄音帶來教小金絲雀鳴叫。一定要在幼時教會小金絲雀鳴叫,,一般認(rèn)為,,第一次換羽后就不再“上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