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鵝(學名:Cygnus cygnus)是一種候鳥,,沒有亞種分化,體型高大,,體長120-160cm,,翼展218-243cm,體重8-12kg,,壽命20-25年,。嘴黑,嘴基有大片黃色,,黃色延至上喙側緣成尖,。游水時頸較疣鼻天鵝為直。
棲息于開闊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淺水水域,。除繁殖期外成群生活,晝夜均有活動,,性機警,、膽怯,善游泳,。候鳥,,遷徙時以小家族為單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隊伍,。飛行時較疣鼻天鵝靜聲得多,。 它是世界上飛得高的鳥類之一(能和它比高的還有高山兀鷲),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最高飛行高度可達9000米以上,。為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在繁殖期喜歡棲息在開闊的、食物豐富的淺水水域中,,如富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水塘和流速緩慢的河流,特別是在針葉林帶,,最喜樺樹林帶和無林的高原湖泊與水塘,,冬季則主要棲息在多草的大型湖泊、水庫,、水塘,、河流、海灘和開闊的農(nóng)田地帶,。
大天鵝全身的羽毛均為雪白的顏色,雌雄同色,,雌略較雄小,,全身潔白,僅頭稍沾棕黃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上嘴基部黃色,,此黃斑沿兩側向前延伸至鼻孔之下,,形成一喇叭形。嘴端黑色,。跗蹠,、蹼、爪亦為黑色,。幼鳥全身灰褐色,,頭和頸部較暗,下體,、尾和飛羽較淡,,嘴基部粉紅色,嘴端黑色,。
大天鵝的喙部有豐富的觸覺感受器,,叫做赫伯小體,主要生于上,、下嘴尖端的里面,,僅在上嘴邊緣每平方毫米就有27個,,比人類手指上的還要多,它就是靠嘴緣靈敏的觸覺在水中尋覓水菊,、莎草等水生植物,,有時也捕捉昆蟲和蚯蚓等小型動物為食。
幼鳥身上是灰棕色羽毛,,嘴呈暗肉色,。一年后它們才完全長出和成鳥的羽毛相同的白羽毛,。
候鳥,,每年的9月中下旬開始離開繁殖地往越冬地遷徙,10月下旬至11月初到達越冬地,。翌年2月末3月初又離開越冬地往繁殖地遷徙,,3月末4月初到達繁殖地。遷徙時常成6-20多只的小群或家族群遷飛,。飛行高度較高,,隊列整齊,常成“一”字形,、“人”字形和“V”字形,。通常邊飛邊鳴,鳴聲響亮而單調,,有似“ho-ho-”或“hour-”的喇叭聲音,。遷徙多沿湖泊、河流等水域地區(qū)進行,,沿途不斷停息和覓食,,因此遷徙持續(xù)時間較長。
主要以水生植物葉,、莖,、種子和根莖為食,如蓮藕,、胡頹子和水草,。嘴的掘食能力很強,它甚至能挖掘埋藏于淤泥下0.5米處的食物,。冬季有時也到農(nóng)田覓食谷物和幼苗,。除植物性食物外,也吃少量動物性食物,,如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主要在早晨和黃昏覓食,。覓食地和棲息地常常在一起或相距不遠,。如無干擾,,它們通常不換地方,棲息地較為固定,。
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特別是冬季,,常呈家族群活動,,有時也多至數(shù)十至數(shù)百只的大群棲息在一起。性膽小,,警惕性極高,,活動和棲息時遠離岸邊,游泳亦多在開闊的水域,,甚至晚上亦棲息在離岸較遠的水中,。視力亦很好,很遠即能發(fā)現(xiàn)危險而游走,。通常多在水上活動,。善游泳,一般不潛水,。游泳時頸向上伸直,,與水面成垂直姿勢。游泳緩慢從容,,姿勢優(yōu)美,。除非迫不得已,一般很少起飛,。由于體軀大而笨重,,起飛不甚靈活,需兩翅急劇拍打水面,,兩腳在水面奔跑一定距離才能飛起,。有時邊飛邊鳴和邊游邊叫,叫聲單調而粗啞,,有似喇叭聲,。
大天鵝保持著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產(chǎn)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wèi)著,遇到敵害時,,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斗。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確能為之“守節(jié)”,終生單獨生活,。
每年4月,,當北方的水面剛剛冰消解凍的時候,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經(jīng)過長途遷飛的大天鵝便成群結隊地來到繁殖地,。它們成雙成對地降落在恬靜的湖面上,有的結伴嘻戲,,天真活潑,;有的交頸摩挲,溫情脈脈,;有的以嘴理羽,,悠閑自得;有的扎入水中,,翩翩起舞,千姿百態(tài),。
4齡時性成熟,。對的形成通常在開始繁殖的前一年冬天或在春季遷徙的路上形成,對的結合較為固定,,如無配偶死亡,,一般可維持整個一生。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后不久,,最多在2周內(nèi)即開始營巢,。時間多在4月末至5月初。繁殖期5-6月,。營巢在大的湖泊,、水塘和小島等水域岸邊干燥地上或水邊淺水處大量堆集的干蘆葦上。巢極為龐大,,主要由干蘆葦,、三棱草和苔蘚構成,內(nèi)放以細軟的干草莖,、苔蘚,、羽毛和雌鳥從自己胸部和腹部拔下的絨羽。巢呈圓帽狀,,底部直徑1米左右,,巢高0.6-0.8m。雌鳥獨自營巢,。每窩產(chǎn)卵4-7枚,,通常4-5枚,,產(chǎn)卵時間多在5月初至5月中旬。卵為白色或微具黃灰色,,大小平均為113×73mm,,重330g。孵卵由雌鳥單獨承擔,,雄鳥在巢附近警戒,。當有危險時,雄鳥發(fā)出高聲鳴叫,,雌鳥立刻用絨羽和巢邊植物將卵蓋住,,然后飛走。雌鳥在孵卵期間通常僅在每天最暖和的時候才離巢很短時間去覓食,,孵化期31天或35-40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跟隨雙親覓食,,如遇危險,,雙親先將它們藏入草叢中,然后自己飛走,,直到危險過去才又飛回來,。
10月上旬,成鳥和幼鳥都已經(jīng)全部換好了羽毛,,具備了長途遷徙到越冬地的能力,,大天鵝便開始分成小批陸續(xù)向南方飛去。最早遷離的是不繁殖的亞成鳥,,攜帶幼鳥的成鳥稍晚離開,,遷飛多在夜間進行,以免遭到猛禽等天敵的襲擊,,到11月底全部遷離繁殖地,。可以飛越海拔8000多米的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