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美國,始于北美大平原,,從堪薩斯州西部,,密蘇里河平原地區(qū),加拿大西北部苔原地區(qū)的馬尼托巴省,,薩斯喀徹溫省和阿爾伯塔省西南部,,甚至達阿拉斯加。
北美灰熊成年雌性灰熊體重為320千克,,雄性灰熊平均體重為180千克,。整個亞種的平均身長為250厘米,平均肩寬為102厘米,,后腳腳掌平均長度為28厘米,,雄性灰熊后肢站立高度可達2.5米。被毛粗密,,冬季可達10厘米,。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塊鼓起來的肌肉,當它們挖洞時,,那塊肌肉便給予棕熊前肢的力量,。熊掌粗壯有力,短尾巴。后肢的力量比前肢更大,。小腿的肌肉為北美灰熊提供了足夠的力量站立,,甚至可以用后肢短距離行走,使它更容易觀察四周的情況,。北美灰熊的長爪和與北極熊相似,。
相對棕熊的其他亞種,北美灰熊的體型要略小,,這種個頭的差異源于北美灰熊的陸地生活習性,,食物資源較少。北美灰熊的奔跑速度可達每小時40公里,。由于肩膀的大肌肉塊,,因此它們爬山的速度比下山快。
北美灰熊的毛色有灰色,、金色,、棕色和黑色;苔原地區(qū)的北美灰熊往往背部是褐色,,而胸腹部棕褐色并有白斑,。有些個體毛尖顏色偏淺,甚至近乎銀白,,遠看似披一層銀灰色,,所以這個棕熊的亞種故又稱“灰熊”。
北美灰熊一般獨居,。植物性食物占了相當比例,,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谷物及果實等,,動物性食物如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北美灰熊善于游泳和在湍急的河水中捕魚。也能爬樹和直立行走,,但動作不夠靈活,,走路的時候總是同一側(cè)的前后兩腿一起并進的緣故,但奔跑時的速度也相當快,,有時可以輕而易舉地追趕上獵物,。它并非是一種真正的食肉獸,不但食性很雜,,而且以野菜,、嫩草,、水果、堅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有時也偷食農(nóng)作物,,動物性食物有各種昆蟲和蜂蜜,鮭魚等魚類,,小型鳥類和野兔,、土撥鼠等小型獸類,也吃腐肉,,有的還對駝鹿,、馴鹿、野牛,、野豬等大型動物發(fā)動攻擊,。冬眠,在此期間,,不吃飯,,靠貯存于體內(nèi)的脂肪生活,直到來年春天,。跑快時時速可達40公里/時,,不僅快,而且很有耐力,。
雌棕熊5歲左右性成熟,,在冬眠的洞穴中產(chǎn)仔,一般是1~2月,,每胎1-4仔,,雙胞胎最多。初生的幼仔體重約有500克,,全身無毛,,眼睛緊閉,但會吮吸,,30-40天后才能睜開,,半歲以后開始以植物和小動物為食。幼仔的頸部有一道白色的圓環(huán)圍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幼仔特別喜歡直立行走,活潑可愛,,互相之間常常游戲,、打鬧。出蟄后雌熊經(jīng)常帶著幼熊活動,幼崽留在母親身旁,,直到2歲,,然后獨立生活。棕熊的雄獸并不承擔養(yǎng)育后代的任務,,有時甚至攻擊幼仔,,如果被雌獸發(fā)現(xiàn)了,就會沖上去與雄獸拼命,,保護幼仔,。幼仔4-5歲時性成熟,壽命是25歲左右,。
北美灰熊的自19世紀初開始下降,。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留在美國的只有約300只,。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將北美灰熊列為瀕危物種,。
提到灰熊這個名字就讓人想起北美灰熊的力量、雄壯和兇殘,,曾經(jīng),,北美灰熊在北美洲數(shù)量眾多,它們的足跡遍及美洲大陸,,從北冰洋到墨西哥中部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長期以來,北美灰熊是美國落磯山脈一望無際的曠野的象征,。威廉·豪納迪是著名的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和紐約動物園協(xié)會的創(chuàng)辦人,,他曾在1913年說過,“落磯山脈如果沒有一只北美灰熊,,或甚至連一頭熊都沒有,,那就只是半座山了,一切會顯得那么的稀松平常,、毫無野性,。
除了人類,北美灰熊在野生狀態(tài)下可以說沒有天敵,。由于北美灰熊需要較大空間覓食和生活,其活動范圍可以大到500平方英里(相當于1,300平方公里),。但是,,伴隨著人類定居點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延伸,北美灰熊的自然生境受到極大限制,,從而威脅到它們的生存,。隨著大批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北美灰熊的數(shù)量開始銳減。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里,,北美灰熊的數(shù)量從最初的100,000只減少到10,000只,。
出于商業(yè)開發(fā)、居住和休閑等目的,,人們把道路修進了森林地帶和平原地區(qū),,迫使北美灰熊不得不向山上遷移。由于北美灰熊的覓食空間縮小,,迫使它們進入人類居住的空間,,而在這里北美灰熊被認為威脅著家畜的安全。人們常常把北美灰熊當作戰(zhàn)利品加以獵殺,,偷獵者則相信熊掌和熊膽具有神奇的藥效,。
截止1975年,人類擴張活動造成北美灰熊自然生境的99%遭到破壞,,北美灰熊終于成為一種瀕危動物,。
有人曾嘗試讓北美灰熊重新回到野生狀態(tài),這一做法成功地增加了北美灰熊的數(shù)量,,但卻受到頗多批評,。最初進行以上嘗試是在美國,卻遭到了來自木材業(yè),、州政府及家畜協(xié)會和狩獵協(xié)會的阻力,。
為了保護人類生活的這個星球及地球上的動物,目前正在開展一項全球性行動,。為此,,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執(zhí)行了全世界涉及面最大的生物養(yǎng)護協(xié)議——《華盛頓公約》(亦稱《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這一政府間國際公約旨在確保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不會威脅到野生動植物的生存,。根據(jù)《華盛頓公約》,,棕熊受到嚴格保護,嚴禁為獵取熊掌,、熊膽或戰(zhàn)利品而非法偷獵棕熊,。
迄今為止(2012年),已有160個國家的政府通過了《華盛頓公約》,。該公約為35,000個動植物種提供程度不一的保護,。公約自1975年生效以來,尚未有一個受保護的物種絕種,。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