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
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
姑娘好象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
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 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
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完《上甘嶺》之后,導演沙蒙找到喬羽要其為主題曲作詞,,喬羽接到邀請當夜,,登車由南昌趕往上海,由上影廠廠長袁文殊安排車次趕到長春,。沙蒙,、喬羽會面后,沙蒙便把情況和盤擺給了喬羽:《上甘嶺》影片已經拍完,,樣片也剪出來了,。只留下安排插曲的那幾分鐘戲,等歌出來后補拍,。全劇組每天的花銷巨大。因此,,沙蒙要喬羽快速創(chuàng)作,,并要求這首歌能夠經久不衰。喬羽在作詞時想走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寫作路子,,可又想不出來,,而沙蒙幾乎每天都到他屋子里來催稿,喬羽也沒辦法,。直到他想起他在江西看到長江時的場景,,才把歌詞寫了出來。沙蒙拿著稿子看了半個小時后,,詢問第一句為何不用萬里長江或長江萬里,,喬羽認為這樣寫可能會讓那些不在長江邊上的人從心理上產生距離,失去親切感,,最終沙蒙認可了喬羽的想法,。
1956年,沙蒙請劉熾為《我的祖國》作曲,。劉熾為了讓人們喜愛這首歌,,調查研究了1949年至1955年人們喜歡唱的歌曲,從中選出十首歌曲反復傾聽,,最后從其中一首《盧溝問答》中的第一句找到了《我的祖國》開始的半句,。劉熾在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小白樓創(chuàng)作時,為了避免外界的干擾,,在門上貼了“劉熾死了”的條子,。
為找適合演唱《我的祖國》的歌手,長影請了一批中國內地擅唱民歌的歌唱家試唱,,結果都不太滿意,。后來,,喬羽提出請郭蘭英來唱,郭蘭英試唱后,,長影便選定她作為歌曲的演唱者,。歌曲的錄音是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進行的,錄制完成后的第二天電臺便向全中國播放了這支歌,。
時間 獎方 獎項 獲獎者 結果
1989年 第一屆金唱片獎 創(chuàng)作特別獎(歌詞獎) 喬羽 獲獎
作曲獎 劉幟 獲獎
演唱獎 郭蘭英 獲獎
1986年 白金唱片獎 奚秀蘭 獲獎
《我的祖國》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唱出了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歌詞真摯樸實,,親切生動。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三段歌是三幅美麗的圖畫,,引人入勝。歌曲雖然不同于很多紅歌那般曲風硬朗有力,,但前半部曲調委婉動聽,,后半部副歌,混聲合唱與前面形成鮮明對比,,仿佛山洪噴涌而一瀉千里,,盡情地抒發(fā)戰(zhàn)士們的激情,唱出志愿軍戰(zhàn)士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無限熱愛之情和英雄主義的氣概,。
《我的祖國》是一首優(yōu)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達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種波涌而來的思鄉(xiāng)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聲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國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飄香的美麗景色。后一部分用混聲合唱形式,,與前段形成鮮明的對比,,唱出了“這是美麗的祖國”的主題,激情澎湃,,氣勢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