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喬木,,樹皮灰黑色,,鱗片狀開裂,;冬芽圓柱形,銀白色,。葉針形,,二針一束,粗硬,,深綠色,,長6~12厘米,葉鞘宿存,。枝條橫展,,樹姿古雅。
黑松喜干燥,,澆水不可過多,,宜干透再澆,但經(jīng)常在葉面上噴水,,對生長有利,。春、夏季適當(dāng)扣水,,可使新枝低矮,,針葉短小。
黑松不喜肥,,每年春季生長旺盛期可施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秋季再施一次經(jīng)過發(fā)酵的餅屑即可。
黑松的修剪以摘芽為主,,每年3~4月間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進行。一般摘掉每根頂芽長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盆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此外,,對于影響樹木姿態(tài)美觀的枝葉,,可在冬季休眠期剪除。
黑松的翻盆,,可每隔3~5年進行一次,,時期以2~3月間為宜,秋后亦可,。翻盆時剔除舊土1/2左右,,剪去枯根、爛根,,剪短部分長根,,最好同時進行枝葉的修剪,。
黑松多用種子育苗繁殖,發(fā)芽率高,,可達85%,,苗期生長旺盛。種子在10月中,、下旬采收球果,,曝曬脫粒,風(fēng)選凈種,,袋藏過冬,。春播宜早,苗圃地以土質(zhì)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為好,,結(jié)合整地,施足基肥,,并進行土壤消毒,。播前用0.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小時,再用60℃溫水浸泡一晝夜(自然冷卻),,撈出后攤放溫暖處,,每天淋水1~2次,一星期后即可播種,。4月中,、下旬開始發(fā)芽出土,10天即可出齊,,當(dāng)年苗木可高達10~15厘米,。盆栽可選用2~3年生粗壯的樹苗,再進行加工造型,。
黑松的病害主要有葉銹病,、落針病、曲枝病和松瘤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介殼蟲、紅蜘蛛和松梢螟等,。松針銹病乃松瘤病可噴灑65%可濕性福美鐵或福美鋅的300倍液,進行防治,;落針病可噴灑波美0.5度石硫合劑,。松梢螟及紅蜘蛛等蟲害可用50%殺螟乳油1000~1500倍液或用40%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
黑松盆景對環(huán)境適應(yīng)能力強,,庭院,、陽臺均可培養(yǎng),。其枝干橫展,樹冠如傘蓋,,針葉濃綠,,四季常青,樹姿古雅,,可終年欣賞,。在生長期間,宜陳放于室外陽光充足,、空氣流之處,,不宜長時間放置于室內(nèi)。多年培養(yǎng)的黑松樁景,,老干蒼勁虬曲,,盤根錯節(jié),表現(xiàn)龍蟋風(fēng)翥的奇姿和堅韌不拔的生機,,是家庭培養(yǎng)觀賞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