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母河特大橋位于水城區(qū)董地鄉(xiāng)東北約2公里處的抵母河峽谷,是杭瑞高速貴州省畢節(jié)至都格(黔滇界)公路的三座特大橋之一,,抵母河特大橋全長881.5m,,主橋采用538m單跨鋼桁梁懸索橋,,其橋跨布置為4×40m+538m+4×40m。2012年9月開工建設,。
2012年12月19日下午,隨著最后一塊面網牽拉到位,,抵母河大橋兩岸臨時貓道順利合龍,標志著中交二公局貴州畢都高速T9標項目經過半個月的緊張施工后,,臨時貓道架設工作順利完成,。該臨時貓道采用6根Ф54鋼芯鍍鋅鋼絲繩,單根繩長約507米,,由一套單線式往復系統牽引架設,。待臨時貓道扶手繩和其他安全防護措施安裝完成正式投入使用后,施工人員可通過貓道在兩岸工區(qū)通行,,部分材料和設備可方便,、快捷地進行傳遞。該臨時貓道的架設為加快大橋建設步伐奠定了一定基礎。
抵母河特大橋主橋采用538m單跨鋼桁梁懸索橋,。
主梁采用鋼桁加勁梁,寬27m,,由鋼桁架和鋼橋面系等組成,。鋼桁梁共計77個節(jié)段,,鋼橋面板共156片,。加勁梁由主桁、橫梁和上,、下平面縱向連接系等組成,通過吊索與主纜相連,,錨固于主桁上弦節(jié)點錨箱上。橋面板為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由橋面板,、U型加勁肋,、球扁鋼縱肋,、橫梁和縱梁組成,橋面設置1.2%對稱縱坡,,2%雙向橫坡。
主纜采用預制平行鋼絲索股,,常用索股為89*2=198根,,BS為2*2*2=8根。主纜計算跨度為:136+538+136m,,垂跨比為1/10,。兩根主纜的中心間距為27m,,主纜鋼絲選用極限抗拉強度為1670MPa的高強度鍍鋅鋼絲,。索夾采用銷接式,,選用上,、下兩半對合的形式,,吊索采用標準抗拉強度為1670MPa的低松弛鍍鋅平行鋼絲束,主索鞍采用全鑄型結構形式,,散索鞍采用鑄焊結合的結構形式,鞍罩為鋼結構焊件,。
兩岸索塔均采用由塔柱,、橫梁組成的門式框架結構,,塔柱為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橫梁為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其中畢節(jié)岸索塔塔高147m,,由兩個塔柱,三道橫梁組成,;都格岸索塔塔高為63.35m,,由由兩個塔柱,,一道橫梁組成。索塔均采用矩形整體式承臺+群樁基礎,,畢節(jié)岸承臺平面尺寸為11.5m×17m×5m,,每個承臺下設6根Φ2.8m的挖孔灌注樁,都格岸承臺平面尺寸為11.5m×16.6m×5m,,每個承臺下設6根Φ2.6m的挖孔灌注樁,。承臺之間采用地系梁連接成整體,。
兩岸錨碇均為重力式錨碇,,錨碇采用淺基礎,,以中風化基巖為基礎持力層,主要結構由散索鞍支墩,、錨體,、前錨室,、基礎等幾部分組成,采用預應力錨固體系連接主纜索股,。
抵母河大橋的建設是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fā)的需要,,也是完善國家及地方高速公路網以促進貴州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需要,同時也對地區(qū)國土資源,、西電東送工程以及旅游和扶貧開發(fā)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