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挑戰(zhàn)的子彈蟻戰(zhàn)斗力十足,,竟將比它們體型要大的昆蟲和小型蛙類視為撲食對象。讓人意外的是,,令不少大型動物聞風(fēng)喪膽的子彈蟻,,唯一的克星卻是比它們小很多的駝背蠅—蜜蜂的一種寄生蟲,樣子很像小螞蟻,,成蟲的體長只有三,、四毫米。
子彈蟻可以以小型蛙類為食,,但它們的克星卻是體型小得可憐的駝背蠅,。成蟲體長3—4mm,很像小螞蟻,,對蟻群危害很大,,應(yīng)加強防治。當(dāng)子彈蟻揮舞著大鉗子招搖過市時只要碰到駝背蠅它們就會直接面臨死亡的威脅,,即使身上帶有劇毒也束手無策:因為微小的駝背蠅有一種專門對付子彈蟻的解毒藥,,而子彈蟻的鉗子太大太重,根本不能給對手造成任何威脅,。最后,,這些蒼蠅達(dá)成了目標(biāo):它們把卵產(chǎn)在這個龐然大物的身上。子彈蟻的體型要比它們大上100倍,。它們的蛆蟲注定可以大吃一頓了,。
"讓子彈蟻咬你一口,你不會死,,但你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子彈蟻也正是由此得名,,被它叮咬后像子彈穿過一般疼痛,。是一種最疼痛的叮咬。在施密特叮咬疼痛指數(shù)中,,子彈蟻被描述為“帶給人一浪高過一浪的炙烤,、抽搐和令人忘記一切的痛楚,一煎熬可以持續(xù)24小時而不會有任何減弱,?!?/p>
人們遇到子彈蟻應(yīng)該避之不及,但在亞馬孫雨林土著部落的成人儀式中,,男孩必須忍受子彈蟻叮咬的劇痛,,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怎么會有如此殘忍的成人禮呢?相傳在很久以前,,土著部落遭遇敵人追殺,,部落的最后一名男子在逃亡時不慎落入子彈蟻的巢穴,為了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他紋絲不動地忍著被子彈蟻叮咬的劇痛,,才躲過一劫。后來,,土著部落里便有了這樣奇異的成人禮傳統(tǒng),。
在成人禮儀式開始前,部落的長者會將被迷暈的子彈蟻裝入特制的手套,,子彈蟻清醒后會變得異常躁動,,攻擊力更強。這時,,參加成人禮的男孩要將手套戴上,,至少忍受子彈蟻10分鐘的叮咬,一秒都不能少,。如果其間男孩因無法忍受疼痛而哭泣,,或者把手從手套中抽出,那么儀式便會被宣告無效,。他將再次經(jīng)歷這種儀式,,直到通過子彈蟻的“疼痛考驗”后,才算禮成,。
1983年,,昆蟲學(xué)家賈斯廷·施密特(美國)發(fā)表了他的施密特刺痛指數(shù)第一版。該指數(shù)把子彈蟻(Paraponeraclavata)——生活在自尼加拉瓜以南的中美洲地區(qū),,直至巴拉圭——是昆蟲中叮咬最疼的一種,,疼痛程度4.0+,在施密特的四分制績點量表中被記錄為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