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紀念館以鄱陽城西區(qū)韭菜湖為中心,,占地1000余畝,,環(huán)湖而成,主要包含姜夔文化廣場,、姜夔紀念館,、魚浪吹香園、高柳晚蟬,、游樂碼頭等五大景觀,。
姜夔紀念館以姜夔生平故事為主體內(nèi)容,全面展示其少年孤貧,,屢試不第,,布衣青衫,轉徙江湖,,早有文名,,情深意切的人生歷程和工詩詞、精音樂,、善書法,、通金石的文學藝術成就,。
姜夔紀念館相距不遠處是姜夔文化廣場,廣場上矗立著姜夔雕塑,,漢白玉雕塑在郁郁蔥蔥的香樟襯托下,,更顯“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姜夔文化廣場四周鐫刻著姜夔的詩詞作品,,廣場正門由漢白玉牌樓構建,。沿路有碼頭游園景點,,那伸向湖面長長的木構欄桿碼頭,是親水的平臺,,是觀魚的佳地,,給人眼前一亮的驚喜。
姜夔紀念館景區(qū),,一年四季,,花木繁盛,湖邊垂柳依依,,岸上香樟處處,。在這里梧桐、銀杏,、紫薇,、木槿等點綴著傳統(tǒng)建筑式樣的亭、臺,、樓,、橋等,共同構成了一幅江南園林的畫圈,。游人可從縣城車站乘車經(jīng)濱洲路鄱陽二中門口,、馬鞍山麻廠路、芝山公園,、芝陽學校等進入姜夔紀念館景區(qū),。
生平廳
姜夔是我國南宋時期的著名詞人,以清剛雅正,、沖澹秀潔的風格,,為雅詞的創(chuàng)作樹立了典范,開拓了詞史上一種新的審美范式,,對其后的詞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生平廳以姜夔人生經(jīng)歷為主線,以其生于鄱陽,、輾轉江南,、合肥苦戀,、翰墨交誼為主體內(nèi)容,反映其詩詞創(chuàng)作成就和詞史上的重要地位,。
音樂廳
姜夔是南宋唯一詞調(diào)曲譜傳世的杰出音樂家,,其作品《白石道人歌曲》是歷史上注明作者的珍譜,也是流傳至今的唯一一部帶有曲譜的宋代歌集,,被視作“音樂史上的稀世珍寶”,。音樂廳以現(xiàn)場表演的形式,演出姜夔著名的音樂,,以供參觀者欣賞,。
書畫廳
在書法方面,姜夔把“人品高,、師法古”做為追求書法神韻氣格的首要條件,,反對唐人的千篇一律與刻意求工,力求靈活變化,,自然灑脫,。他所著的《續(xù)書譜》和《絳帖平》以及他保留下來的墨跡《跋王羲之蘭亭序》、《跋王獻之保母帖》等,,歷來為我國書法界和書法愛好者所看重,。
姜夔是中國南宋著名詞作家、音樂家,、書法家和金石家,,生于公元1155年秋的饒州鄱陽(今江西上饒鄱陽縣),幼時家境貧困,,一生漂泊江湖,,使他有機會廣交朋友,尋幽訪勝,。因其顛簸的生活經(jīng)歷,,造就了其獨特的文學造詣與藝術才華,為后世留下許多廣為傳誦的詩篇與樂章,,最后以“一琴一硯一蘭亭”相伴而逝留下佳話,。20世紀80年代,國際天文聯(lián)合會以世界文化名人命名水星環(huán)形山,,姜夔成為入選的15個中國文化名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