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柱(Stanley)是中國香港南部的一個景色秀麗小鎮(zhèn),位于淺水灣的東方,,石澳的西方,,充滿異域風情。
赤柱是香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同時也是一個別具歷史的地方。曾是英軍軍事?lián)c,,也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
赤柱最大的特色莫過于那種充滿古色古香和中西文化融洽的風格,那里有陽光海灘,、獨特的建筑和購物飲食中心,,是一個觀光消閑的好去處。赤柱不單吸引游客來到此購物,,而且本地人也經(jīng)常到這里,。赤柱商鋪有大量的絲質(zhì)衣服、運動衣及牛仔褲,。那里還有很多酒吧和餐廳,,坐在海灘一邊喝酒一邊看風景,是十分愜意的,。赤柱過去曾是個人煙稀少的小村莊,,還有老虎出沒(在村里的Tin Hau Temple可以看到虎皮)!現(xiàn)今這里已成為香港富商的住處,無數(shù)豪華建筑不斷出現(xiàn)。
香港戒備最森嚴的監(jiān)獄也在這里,。
旅客來到赤柱,,首當其沖要去赤柱市場逛逛。除了閑逛購物,,赤柱的餐廳及酒吧區(qū)也是旅客留連的地方,。很多西式餐廳的菜式更是中西風格合璧。這里的酒吧大多是半露天型,,風和日麗的日子,,您可以與三五知己呷著冰啤閑話家常,欣賞美麗的赤柱灣海景,,共度悠閑愜意的時光,。
(Stanley Main Beach)
赤柱正灘就是指海灘的部分,那兒景色怡人,,遍地金黃的細沙,、蔚藍的天空和映照著天空的海水,是一個享受陽光海灘的好好處,。假日尤其熱鬧,,大部份人都愛在那里玩堆沙和進行各類水上活動。中午可以享受日光浴,,黃昏時段在沙灘漫步也很寫意,。而每年端午節(jié),更有龍舟競賽欣賞,,有一定的中國節(jié)日色彩,。
(Tin Hau Temple)
天后古廟位于赤柱大街,據(jù)考究,,已建有六百多年歷史,,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廟之一。天后廟就是供奉天后娘娘的廟宇,,最初是漁民為求海上風平浪靜而建的,,經(jīng)過多次修補,仍保留原貌,,更成為旅游景點之一,。各地旅客到赤柱也必到那里一回,為求心安平安,。
(Stanley Market)
赤柱市場是到赤柱旅游最不能錯過的地方,,因為那里有販賣各式各樣物品的檔攤和店鋪,而且有不少中國傳統(tǒng)的工藝品售賣,,還有古董,、藤器,、書畫、絲制衣物及布料,,較現(xiàn)代化的物品有運動服裝,、明信片等等,。絕對是一個買手信及買紀念品的好地方,。
赤柱廣場分別由購物中心,、美利樓及露天廣場閑情坊組成,。赤柱廣場是赤柱的交通總匯點,在此下車后會首先
抵達購物中心部分,,但絕不要以為這是大名鼎鼎的赤柱市場,,這是數(shù)層高的小型商場,,主要是港式餐廳及商店,,跟赤柱大街,、赤柱大集有很大分別。
赤柱購物中心位于赤柱廣場,,樓高五層,,是一個新落成的商場,商品集中,,是一個購買的好去處,。這個購買中心最特別之到處是采取全天候式的設計,旅客可以一邊購物一邊觀賞赤柱一帶的迷人景色,。
赤柱正灘燒烤區(qū),、食店和酒吧
赤柱正灘內(nèi)設有燒烤區(qū),旅客可在日落時分,,在迷人的景色下來一個燒烤晚餐聚會,,邊賞夜景邊品嘗美味的燒烤,別有一番寫意,。如不喜歡燒烤,,那兒附近也有各式各樣的食店,,有英式的,也有中式,、地中海式和越南式等,,每間都有一定的水平,保證令你大飽口福,。到了晚上,,你還可以到附近的酒吧品嘗美酒和玩樂呢。
赤柱大街聚集了很多酒吧和茶座,,那兒也有「酒吧街」之稱,,有不少酒吧并列在一起,到那里就彷佛是到了美國長島一樣,充滿了異國風情,,難怪吸引各地游客觀光了,,是一個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各國特色食肆云集,,西餐廳,、酒吧熱鬧非凡,座上客幾乎都是洋人,。餐館的招牌,、菜牌、酒牌,,大都用英文書寫,。赤柱在港島南區(qū),充滿小鎮(zhèn)風情,。
屹立在赤柱廣場的美利樓始建于1844年,,位于金鐘花園道,,1982年被拆除,,1999年香港政府投資在赤柱海邊重建美利樓,美利樓下觀是一座古歐陸式的建筑物,,內(nèi)有高級餐廳,,提供各款美食。進入餐廳,,你會感到一份懷舊及浪漫的氣氛,,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好去處,。
一.赤柱陽光猛烈,建議帶備防曬品,、太陽傘和帽子,以免曬傷,。二.赤柱人民主要用廣東語溝通,,一般人亦懂普通話,。
三.市集的店鋪在新年期間皆照常營業(yè)。四.在市集購物皆可以價議,,赤柱廣場購物中心不能價議,。
五.美利樓內(nèi)的餐廳需付加一附加費用,。
六.部份店鋪不接受人民幣,建議帶備一些港幣,。
港鐵香港站D出口或中環(huán)站A出口步行中環(huán)(交易廣場)巴士總站乘6,,6A,6X,,66,,260線巴士在赤柱廣場站下。從旺角等地出發(fā),,可坐港鐵到中環(huán)站下后轉(zhuǎn)乘6號巴士,。港鐵銅鑼灣站B出口,步行至登龍街轉(zhuǎn)乘40專線小巴,。
香港仔或海洋公園乘73線巴士,。
尖沙咀東巴士總站或於廣東道新港中心外乘973線巴士。
北角碼頭巴士總站乘63,、65線巴士
注:63線只在周一至六服務,65線只在周日及假日服務
在淺水灣可乘巴士6,、6A,、6X、63,、65,、66、73,、260,、973、小巴40都可以到赤柱,,基本上去赤柱的車都會經(jīng)過淺水灣,。
赤柱自古便是香港島主要聚居地之一。明代重要地方志《粵大記》已標有赤柱地名,。
1841年5月由英國人進行的首次人口統(tǒng)計,,在香港島的3650名原居民其中超過2000人就是住在赤柱一帶。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而維多利亞城又未落成時,,赤柱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后來雖然行政中心改為設于香港島中上環(huán)區(qū),,但赤柱仍然作為英國人為主的住宅區(qū)之一。
此外,,赤柱亦是軍事?lián)c,。清朝時期,,赤柱已有名為赤柱汛的營汛。香港于1930年代的英國殖民地時期,,英軍為防范日本侵略所以在黃麻角設立赤柱軍營,。興建軍營期間因為原址及附近一帶有客家農(nóng)民居住,香港政府于是在赤柱大街興筑了八間平房來安置原居民,,即八間屋,。香港保衛(wèi)戰(zhàn)期間,駐港英軍在赤柱受日軍攻擊,。香港日治時期是白種人的集中營,。二戰(zhàn)后香港重光,香港政府在赤柱處決最少22名日軍戰(zhàn)犯,。昔日的在赤柱的英軍軍營在香港主權(quán)移交后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使用,。
英治時期作為香港的印鑒和代表香港的香港徽章下半部份阿群帶路圖就發(fā)生于赤柱。阿群帶路圖大意講述英軍初抵香港島時于赤柱登陸,,獲女原居民陳群引路到港島中上環(huán)區(qū)一帶,,當英兵行經(jīng)香港村時從陳群以客家語回答中得知“Hong Kong”為記,因而成為全島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