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花園是一處比較典型的中西式結合,集書法,、石刻,、建筑藝術于一體的園林式建筑,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正屋,、傭人房、地下石屋三部分,,總建筑面積1912平方米,。正屋建筑面積1162平方米,是一中西合壁式樓房,,兩樓一底,磚木結構,。屋頂是中國古典式的大屋頂,,文革期間,由于大屋頂維修不便被拆除,。房屋建筑的主體外觀為典型的西式洋房,。屋內房間高大寬敞,四面開窗,,房內有通頂壁爐,,門窗采用彩色雕花玻璃裝飾。
屋前的大院約600平方米,院的北邊有一人造假山,,全用鐘乳石拼砌而成,,東西長14米,南北寬3米,,高3米,,假山頂上種植有三棵黃桷樹,黃桷樹的根須與鐘乳石纏繞在一塊,,緊緊的抱往假山,,使假山數(shù)十年后的今天都未見裂隙。假山里有個人工鐘乳石洞,,洞口在中央,,面南而開。洞內有圓形石桌,、石凳,,左右洞內各有一張石床,門的兩側各有一圓形窗口,,洞內采光良好,,游人入內可直立行走。距洞口2米處是一長約7米,,寬約2.5米的大型鐘乳石雕塑盆景池,,雕有石雕長龍和《白蛇傳》中《水漫金山寺》的全景場面。
地下石屋建筑面積130平方米,,建在院壩底下,,供藏書作畫之用。石家花園的精髓正是在地下的石屋,。
從正屋一樓內通道左側有二十四級石梯通往地下石屋,,通道的石壁上有《別是人間一洞天》(曾吉芝題)、《深廊》,。通過通道進入平房,,頂有通風采光口以及通光小石窗。平房有三間,,第一間石床正中刻《福地洞天》,、兩邊《曲徑通幽處、石室藏古篇》,、石床右《舊書不厭百回讀,、佳客來時一莊傾》左《此處正安吟塌》(張靜濤題)。
中間一間的正中石壁上方刻有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和總理遺囑,。下面有一石案長2米多,,雕刻精美、不俗??块T左右各一半圓雕花石桌,。屋頂?shù)鯚艏绊攭菈斶吘性煨透鳟惖牡袼堋iT柱,、門額上均刻有名人詩詞題刻,。
正門聯(lián)為張靜濤先生所題,石床2幅和正門聯(lián)均張老題,。張靜濤(1900~1974),,號石猗外史、古癡翁,,齋名海冰樓,。曾為吳昌碩門人,原西南美專教授,,著名金石家,、書畫家。三十年代西冷印社即為其出版二本柯羅版畫譜《靜濤畫譜》,、《張問雪墨妙》,,名載當時的《名古書畫錄》與譚組云,任伯年等同錄其中,。
門頭上有五蝙蝠雕刻,,寓意五福(諧音)臨門(五福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整個石屋高雅脫俗,,我只在這個雕工絕美的門頭看到了一絲石翁的商人氣息。
雕花石風窗圖案各異絕無雷同,,但卻協(xié)調不失對稱之美,。石屋沿設計精美巧妙。門外左右各一壁,,均刻字聯(lián),。
1931年,石榮廷在石門地區(qū)買下了江家堰(即盤溪河)及周圍的田土,,開始修建一幢中西合璧的樓房和庭院,,取名“培園”或“盤石書屋”,。但當?shù)厝硕剂暦Q為石家別墅,。鼎盛時期的石家花園占地很廣,現(xiàn)在的東方港灣、石門小學至嘉陵江畔一帶,,當年都是花園的范圍,。石榮廷交際甚廣,性格直爽,。庭院建成后,,常常是賓客滿座。很多社會名流,,文人墨客都曾光顧過他的花園,。如齊白石、于右任,、翁文灝,、郭沫若、張大千,、徐悲鴻夫婦等都曾是這里的??汀?/p>
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徐悲鴻隨南京中央大學遷到了重慶沙坪壩的松林坡校舍,,出任藝術系教授。在1942年到1946年間,,徐悲鴻受到石榮廷的邀請,,借住在石家花園內的一棟磚房內。在石家花園里,,徐悲鴻創(chuàng)辦了中國美術學院,,《巴人汲水圖》、《巴人貧婦》,、《壯士圖》,、《庭院》、《群馬》,、《六馬圖》等佳作均創(chuàng)作于此,。
解放后為石門派出所。1986年5月,,被列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