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臺景區(qū)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qū)境內(nèi)的秦嶺北麓,,海拔1688米,,是西安秦嶺終南山世界公園核心景區(qū),有著“終南神秀之區(qū)”的美譽,。
終南山南五臺古稱太乙山,,因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靈應(yīng)、舍身五個臺(也就是山上的五個山峰),,且景區(qū)位于長安城以南,,故名南五臺。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其始辟于隋,,盛于唐,;曾是帝王巡游、百姓朝山進香的圣地,。 南五臺以山岳峰體,、峭壁巖石、山泉流瀑,、朝霞夕陽,、云海佛光為景觀特色。山腰有勝寶泉,,泉水噴濺,,如珠似玉,清涼可口,。登上觀音臺,,秦嶺秀色盡收眼底。 山頂有觀音,、文殊,、清涼、靈應(yīng),、舍身五峰,,亦有彌陀寺、圣壽寺,、紫竹林,、圓光寺、西林寺等廟宇,、明清以來的大小湯房遺跡以及隋塔,、湘子洞,、西北局會議中心等文物古跡60多處,。 山上有寺廟四十多座,,分布在各個臺上,布局有序,。山的西面有西林寺大殿,、僧舍等。 景區(qū)內(nèi)林木茂盛,,古樹眾多,,其中的“唐槐”、“古玉蘭”,、“南山不老松”等更為珍奇稀有,。
2021年1月,南五臺景區(qū)確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2024年10月,,獲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靈應(yīng)臺
靈應(yīng)臺,,五臺之一,,海拔1668米,其險峻勝觀音臺一籌,。坐落在觀音臺東北,,西南界臨清涼臺,東北毗連舍身臺,。此臺高聳而險峻,,景色奇麗。
清涼臺
清涼臺位于觀音臺東北方向,,地處文殊臺與靈應(yīng)臺之間,,此處曾建有寺廟供奉文殊菩薩。據(jù)傳說該處文殊法像為:頂結(jié)五髻,,手執(zhí)寶劍,,坐蓮花寶座,騎獅子,。護法獅子為智慧,、辯才、銳利,、威猛的象征,。
紫竹林
紫竹林是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最早的皇家寺院之一,也是終南山最悠久的古剎之一,,位于海拔1500米處,,峻拔秀峭之巖壁間,西鄰竹谷峪,,東望靈應(yīng)臺,。寺內(nèi)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圣宗,、果初、常明,、?;鄣让麕煻荚〕衷撍隆?/p>
寺名紫竹林很有淵源,,日本臨濟宗名僧慧萼曾多次入唐,,他向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山請觀音像歸回,途徑普陀山,,為大風所阻,,他祈請觀音,得到不肯去日本,,愿留中國的靈示,,于是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紫竹林建“不肯去觀音院”,是為道場開基,,香火日盛,。故之,著名佛山佛寺,,多以紫竹林命之,,秦嶺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紫竹林亦如此。
觀音臺
觀音臺,,又稱大臺,、大頂,為終南山中段高峰之一,,海拔1688米,。觀音臺三面臨空,勢若刀劈斧砍,,登至峰頂,,南望終南如翠屏環(huán)列,芙蓉萬仞插入青冥,,重巒疊翠,,極目云天。
觀音臺之得名源于觀音菩薩降伏火龍之說:隋仁壽年間,,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山中有條火龍,,變化成道人在長安城賣藥,稱人服用后可以得道升天,其實是使用妖術(shù),,將服藥之人帶回山洞吞食,。觀音菩薩現(xiàn)比丘身,在峰頂搭建草廬,,用佛法降伏火龍,,使百姓免受危害,。為感念觀音的慈悲胸懷,,信眾在觀音臺建立圓光寺,供奉觀世音菩薩,。
文殊臺
文殊臺,,山頂平臺面積約400平方米,東西兩面懸崖峭壁,。其名曰文殊臺是與此供奉文殊菩薩有關(guān),。文殊,全稱文殊師利,,亦有譯音作“曼殊師利”,,意譯“妙德”、“妙吉祥”等,,由于他智慧辯才第一,,尊名亦稱“大智文殊”。
黑虎殿
黑虎殿位于獨松閣西南,,與紫竹林毗鄰,,為南五臺72湯房之一。古黑虎殿的殿內(nèi)供奉觀音菩薩,,菩薩旁邊有黑虎護法,,因此得名。院內(nèi)現(xiàn)存?zhèn)劝匾恢?,樹齡逾千年,,屬國家一級保護樹木。
圣壽寺
圣壽寺位于西安市長安區(qū)南五臺西北半山坡上,,距五臺鄉(xiāng)臺溝口村西南一公里,,因坐落于塔寺溝內(nèi),又叫塔爾寺,。 這里曾是隋文帝楊堅母親修行的地方,,也是終南山南五臺景區(qū)最早修建的寺廟。
傳說觀音大士在此顯化,,救度長安民眾,,隋文帝奉其母之命所建,以供奉觀音大士。這是歷史上最早為觀音大士建立的寶塔,,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觀音道場,,比普陀山觀音道場要早三百多年。目前國內(nèi)僅存的兩處觀音大士應(yīng)身塔(另一處是延安寶塔山的寶塔),。古塔高26米,,四面七級,欄額均為青磚枋木結(jié)構(gòu),,塔形簡潔,、氣勢雄偉。塔內(nèi)原有樓梯可以攀登,,現(xiàn)在為了保護文物,,樓梯已被拆除。西安大雁塔便是參照這座古塔放大修建的,。
圣壽寺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修,,而后又經(jīng)幾次翻修,寺院坐西向東,,有山門三間,,前殿三間,大雄寶殿一座,,另有法堂,、僧房、客房等建筑,。殿內(nèi)供有彌勒佛,、韋陀護法、伽藍菩薩等,。寺內(nèi)現(xiàn)存清道光二十九年所置《觀音大士伏龍賦并序》石碑,,字跡清晰,詳細記述了觀音大士顯化,,降伏毒龍,,救護百姓,以及皇帝敕令建寺之事,。塔內(nèi)還有一座印光法師影堂石塔,,為方形石砌三層結(jié)構(gòu),頂端為石雕寶瓶式,。塔底門額上有于右任先生題寫的“印光大師影堂”石銘,。
寺中有2株唐代種植的古槐,高約三十米,,時過千年依舊郁郁蔥蔥,、蒼翠茂盛,,與古樸典雅的圣壽寺塔交相輝映,形成“隋塔唐槐”的別致景觀,。
獨松閣
獨松閣,,又名西北局會議中心,為中式園林風格建筑,。獨松閣得名源于院內(nèi)孤聳一棵合抱粗的古勁蒼松而來,,此處依山面壑,風景秀麗,,可朝觀日出,,暮看夕照,鳥瞰秦川,,遙望長安,,遠離都市喧囂,,體驗悠然生活,,為南五臺覽勝之佳地。
彌陀寺
彌陀古寺,,是南五臺景區(qū)山下一較大的寺院,,距大頂圓光寺曲徑約25華里。兩側(cè)青山環(huán)抱,,山坡柏樹青翠,,寺西一條青青的小溪流過,當春深花落,,一溪胭脂水流香溢彩飄香山外,,其美不可言狀。寺內(nèi)有一摟多粗,,植株最大的兩株古紅白玉蘭,,堪稱一景。
連理枝
連理枝——從山門車行九千米之處,,遠觀右手側(cè)石階處旁,,有兩株緊緊連接在一起的銳齡櫟,我們遠觀其形酷似一對情人,,似在擁抱,,如親妮偎依,又宛若竊竊私語,,觀者無不驚嘆,。連理枝是戀人、情侶必去的地方,,借以表示愛情的純潔和堅貞,。
火龍洞
火龍洞,,位于南五臺山二天門處,民間相傳此洞為火龍穴盤之處,。據(jù)南五臺圣壽寺《觀音大士伏龍賦并序》石碑記載:隋仁壽年間,,有火龍穴于此山之窟,其能屈能伸,,能飛能伏,,并能幻化為人形,以丹術(shù)惑人借以食之,。觀音大士為普救眾生,,降服了火龍,降惠雨于南五臺,。觀音大士降服火龍的傳說,,乃以火龍比喻人之欲望,以降龍喻佛能制欲身,,教化民眾克欲向善,。
唐代詩人白居易登臨觀音臺并題賦《登觀音臺望城》:千百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薄对娊?jīng)·小雅·天?!?/p>
“如南山之壽”正是“壽比南山”一詞的出處?!叭缢砂刂闭恰安焕纤伞币辉~的出處,。“壽比南山不老松”正是由此而來,,南山古松也成為祝愿老人健康長壽的美好象征,。
2021年1月,南五臺景區(qū)確定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2024年10月,,獲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預(yù)訂須知
景區(qū)最大承載量為1.3萬人次,請大家提前在網(wǎng)上預(yù)訂門票,,合理規(guī)劃出行路線,。
進入文明出游,、請勿聚集、不亂扔垃圾,。
南五臺景區(qū)屬于山岳型景區(qū),,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不建議登山。
如遇惡劣天氣,,景區(qū)開放時間將適時調(diào)整,,為了您的出行方便,具體請咨詢景區(qū)服務(wù)電話:029-85949234.? ? 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wù),。
景區(qū)入園時間
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周六,、周日及法定節(jié)假日景區(qū)將根據(jù)當日情況隨時調(diào)整,景區(qū)屬于山岳型景區(qū),,氣候變化多端,,如遇惡劣天氣或受其他不可抗力影響會隨時調(diào)整營業(yè)狀態(tài),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景區(qū)門票信息
* 旺? ?季 (3月1日—11月30日)
成人票:45元
學生票:22元
* 淡? ?季 (12月1日—次年2月底)
成人票:25元
學生票:12元
半價優(yōu)惠政策
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下學生,,憑學生證享受半價優(yōu)惠。
景區(qū)免票政策
* 65歲以上老年人(含65周歲)憑本人有效證件,,在家人陪同下在游客中心換票入園,。
* 憑軍官證(離退休證),、士官證,、士兵證、對現(xiàn)役軍人(含軍隊離退休干部),、殘疾證,。
* 1.2米以下兒童(含1. 2米,須有監(jiān)護人陪同)或6周歲(含6周歲)以下兒童可憑有效證件,。
* 旅游景區(qū)內(nèi)宗教活動場所所屬的宗教教職人員及其工作人員,,以及與景區(qū)內(nèi)宗教活動場所所屬的宗教是同一宗教教職人員,或舉行過入教儀式并持有有效證件(如佛道教在家信徒的居士證,、皈依證等)的同一宗教信教群眾,。
* 現(xiàn)役軍人本人所攜的配偶和18歲以下未成年子女,游覽參觀實行政府定價管理的景區(qū),,憑結(jié)婚證,、戶口本等有效證件實行首道門票免費。
* ”三屬”人員游覽參觀政府定價管理的景區(qū),,憑優(yōu)待證實行首道門票免費,。
* 消防救援人員(含離退休),憑有效證件享受現(xiàn)役軍人的同等優(yōu)待政策,。
隋唐時期,,南五臺的古黑虎殿始建成,。
隋仁壽年間(601-604年),圣壽寺始建成,。
清代,,圣壽寺多次翻修重建。
1959年,,獨松閣始建成,。
1992年,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成立,,決定恢復重建各旅游點,。
1993年5月,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開放,,總投資規(guī)模為6000萬元,,年限按5—8年,分期實施,,逐步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