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是相聲傳統(tǒng)曲目。對口,。短段,。又名《八大改行》。原由清末鐘子良創(chuàng)作,。
甲:現(xiàn)在演的這個節(jié)目啊,,有很多都是演員自己創(chuàng)作的。
乙:是??!
甲:能寫。
乙:哦。
甲:過去呀,,藝人哪,,像相聲這一行啊。多是街頭藝人,。
乙:可不是嘛,。
甲:撂土地。
乙:哎,,沒有上舞臺的,。
甲:沒有多大學問。
乙:是嗎,?
甲:不會寫字兒,。解放以后,學文化,、學政治,。
乙:哎。
甲:不但人翻身,,藝術(shù)也翻身啦,!
乙:是嘛。
甲:現(xiàn)在曲藝界里邊,,也有作家,。
乙:作家?
甲:不簡單哪,。
乙:沒有。我們這里頭哪有作家呀,?
甲:有,!
乙:誰呀?
甲:我,。
乙:你,?
甲:啊。
乙:你不就是一個演員嗎,!
甲:不僅是演員,,還是作家。
乙:這我倒沒注意,。
甲:沒注意,?
乙:啊,!
甲:我凈在家里坐著,。
乙:噢,家里坐著呀!你就這么個“坐家”呀,?
甲:正在家里作著呢,。
乙:您得說呀,正在家里頭寫著呢,。
甲:哎,,寫著呢,寫作嘛,。
乙:哎,,寫作。
甲:今天是有這個條件,。
乙:是嘛,。
甲:你要過去哪行?過去藝人,,天橋撂土地,。
乙:可不是嘛。
甲:累一天,,掙這倆錢兒,,也不夠買兩棵白菜的。
乙:收入啊,,就那么少,。
甲:就是啊,后來有些人上劇場了,,劇場也分不了多少錢,。
乙:那一定是生意不太好。
甲:生意不錯,??蜐M!總是滿座,。
乙:既然要是客滿,,我們的收入就多呀。
甲:收入不多呀,!
乙:怎么呢,!
甲:買票的主兒少。
乙:買票的主兒少,?
甲:哎,,規(guī)矩人,老實人買票,。是那有錢,、有勢力的那都不買票,竟是搖頭票。
乙:什么叫“搖頭票”,?
甲:那會兒劇場里不查票嗎,?
乙:是啊。
甲:到時候下去查票去,,“先生,,您這兒有票嗎?”你看他這勁兒,,翻眼,、一搖頭。完啦,!
乙:這個是怎么意思呢,?
甲:這個說明他有勢力,不買票,。
乙:怎么連句話他都不說呀,?
甲:他不說還好啊,他一說你更倒霉啦,!
乙:怎么,?
甲:他說話?“先生,,您這是,?有票嗎?”“哼,!全是我?guī)淼?!?/p>
乙:全是他帶來的。
甲:就拿手這么一指啊,,這一大片都不買票啦,!
乙:那就全白聽啦?
甲:那年頭就這樣,。
乙:嘿,您說那個年月,,沒有窮人的活路,。
甲:這還是說我們這一代。比我們更老的那一代,,更倒霉啦,!
乙:怎么?
甲:你像劉寶全,、白云鵬啊,,金萬昌啊,那些老前輩,他們趕上帝制,。
乙:帝制時代是有皇上時候,。
甲:那年頭兒,名演員進宮當皇差,。
乙:對呀,。
甲:給皇上家唱去。
乙:是啊,。
甲:特別是那個西太后,,給她唱去。今兒要是瞧你不高興,,一句話就把你發(fā)了,。
乙:發(fā)啦?
甲:發(fā)啦,!
乙:那么演員犯什么罪啦,?
甲:什么叫犯什么罪呀?瞧你長得別扭,。
乙:噢,,這就給發(fā)啦!
甲:哎,,什么樣兒?。亢诹斯緡\的,,發(fā)啦,!
乙:這玩藝兒,發(fā)啦,!
甲:你還甭說皇上家,,你就說做大官兒的家里頭,他家有喜壽事叫堂會,,把藝人叫到家里去唱,。進門先得問什么字兒,有不許說的,,可別說,。
乙:這叫忌字兒。
甲:哎,,忌諱,。哎,老爺?shù)拿纸泄僦M,。
乙:那能說嗎,?
甲:不能說,。忌諱嘛。什么“死啊,、亡啊,、殺呀、剮呀”,,這個字都不吉祥,,不許說!
乙:噢,,這也不能說,。
甲:哎!
乙:你瞧,,說相聲的就難啦,!
甲:難啦,說相聲拿誰逗哏呢,?拿自己開玩笑吧,!
乙:也就那樣啦!
甲:“這回咱們倆說段相聲,,說不好啊,,咱們反正賣賣力氣?!?/p>
乙:對,。
甲:“誰不賣力氣誰是小狗子啊,?!?/p>
乙:這話沒錯啦!
甲:老爺生氣啦,!
乙:這他生什么氣呀,?
甲:老爺小名兒叫“狗子”,。
乙:這誰能知道啊,?
甲:就說是啊,。在那年頭做藝更難啦!
乙:是嗎,?
甲:一般相聲演員呢,,都是在道邊上畫個圈兒,這就說起來,。
乙:噢,,道邊兒上,。
甲:說半天,,快要錢了,,那邊兒官來了??唇值囊缓埃骸伴e人散開,,大老爺過來嘍!”“稀里呼?!薄芾?!
乙:噢,這人都散啦,!
甲:官來了,,誰不怕?
乙:那么,,沒有給錢的啦,?
甲:誰能跑出八里地給你送錢來呀?
乙:這話對呀,。
甲:就是這樣的生活,,平常還不能天天演。
乙:怎么,?
甲:皇上家有祭日,。齋祭辰,禁止娛樂,。
乙:禁止娛樂,,怎么樣?
甲:歇工,。
乙:他有他的祭日,,咱們說咱們的、唱咱們的,,歇工干嗎,?
甲:那年頭專制,就這個制度,。
乙:就得歇工,。
甲:哎,皇上要死啦,,你就更倒霉啦,!皇上死啦,有國服啊,。
乙:就是皇上死啦,。死啦倒好啦!
甲:???
乙:死了就死了吧,?
甲:啊,你倒蠻大方,?!八懒司退懒税桑 蹦悄觐^說這么句話,,有罪啦,!殺頭!
乙:這怎么有罪啦,?
甲:輕君之罪,。
乙:怎么啦?
甲:皇上死啦,,不能說死,。
乙:說什么?
甲:專有好的字眼形容他的死,。
乙:那“死”說什么,?
甲:死了叫“駕崩”。
乙:駕崩,?
甲:哎,!
乙:這倆字怎么講啊,?
甲:“駕崩”?。看蟾啪褪恰榜{出去把他崩啦,!”
乙:“架出去崩啦,?”
甲:反正是好字眼兒吧!
乙:哎,,是好字眼兒,。
甲: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上死了,,一百天國服,。
乙:噢,就禁止娛樂,。
甲:人人都得穿孝,。
乙:那是啊。
甲:男人不準剃頭,,婦女不準搽紅粉,。
乙:掛孝嗎!
甲:不能穿紅衣服,。
乙:那是??!
甲:梳頭的頭繩,紅的都得換藍的,。
乙:干什么?
甲:穿孝嘛,。
乙:掛孝,。
甲:家里房子那柱子是紅的?拿藍顏色把它涂了,。
乙:這房子也給他穿孝?。?/p>
甲:那年頭就那么專制,。
乙:太厲害啦,!
甲:賣菜都限制嘛。
乙:賣菜受什么限制???
甲:賣茄子、黃瓜,、韭菜這都行,。賣胡蘿卜不行。
乙:胡蘿卜怎么不行呢,?
甲:紅東西不準見,。
乙:那它就那么長來的。
甲:你要賣也行啊,,得做藍套兒把它套起來,。
乙:套上?我還沒見過套上賣的呢,?
甲:那年頭兒吃辣椒都是青的,。
乙:沒有紅的?
甲:誰家種了辣椒一看是紅了,,摘下來,,刨坑埋了,不要了,。
乙:別埋呀,,賣去呀!
甲:不夠套兒錢,!
乙:對了,,那得多少套啊。
甲:商店掛牌子,,底下有個紅布條,,紅的,,換藍的。
乙:也得換藍的,?
甲:簡直這么說吧,,連酒糟鼻子、赤紅臉兒都不許出門兒,。
乙:那可沒辦法,!這是皮膚的顏色!
甲:出門不行,。我聽我大爺說過,,我大爺就是酒糟鼻子。
乙:鼻子是紅的,?
甲:出去買東西去啦,。看街的過來,,“啪”,!就給一鞭子。趕緊站住了,,“請大人安,!”“你怎么回事兒?”
乙:打完人問人怎么回事兒,?
甲:“沒事呀,,我買東西?!薄安恢绹??”“知道!您看,,沒剃頭哇,。”“沒問你那個,,這鼻子什么色兒,?”“鼻子是紅了點兒,天生長的,,不是現(xiàn)弄的,。”“不讓出門兒,?!薄安蛔尦鲩T兒不行啊!我媽病著,,沒人買東西?。 薄耙鲩T來也行啊,,把鼻子染藍了,!”
乙:染了?
甲:那怎么染哪,?
乙:那沒法染,。
甲:就是啊,弄藍顏色把臉涂上,,更不敢出去啦!
乙:怎么,?
甲:成竇爾墩啦,!
乙:好嘛!
甲:那年頭吃開口飯的全歇工了,。
乙:全歇了,?
甲:很多藝人、有名的藝術(shù)家改行啦,!做小買賣,,維持生活。
乙:改行啦,?那么您說說都什么人改行啦,?
甲:唱大鼓的劉寶全,唱的好不好,?
乙:好啊,。
甲:那年頭,不讓唱啦,!
乙:改行啦,?
甲:改行啦。
乙:干嗎去啦,?
甲:賣粥,。
乙:賣粥?
甲:北京的早點啊,,粳米粥,,沙鍋熬的粳米粥。燒餅,、麻花,、煎餅馃子。
乙:下街賣粥。
甲:哎,,就在口上擺攤兒,。
乙:瞧瞧,那玩藝兒得會吆喝,。
甲:就是?。?/p>
乙:還得……填難,。
甲:你說這吆喝就不容易,,藝術(shù)家他哪會吆喝呀?
乙:不會呀,?
甲:一想這些日子,,因為禁止娛樂,嗓子都不敢遛,,借這機會遛遛嗓子,。
乙:唱什么呀?
甲:自己會編詞兒,,把所賣的東西看了一下,,編了幾句詞兒,合轍押韻,。吆喝出來,,跟唱大鼓完全一樣。
乙:是啊,,唱大鼓得有鼓啊,。
甲:他不有那沙鍋嘛。
乙:噢,,沙鍋就當鼓,。
甲:哎。
乙:打鼓這個鼓楗子呢,?
甲:沒有啊,,有勺。
乙:那么這個鼓板哪,?
甲:沒板,,拿套燒餅馃子。
乙:嘿,,他倒會對付,。
甲:一和弄這粥。(學過門兒,,唱)“吊爐燒餅扁又圓,,那油炸的麻花脆又甜,,粳米粥賤賣倆子兒一碗,煎餅大小你老看看,,賤賣三天不為把錢賺,,所為是傳名啊,我的名字叫劉
寶全,?!恕瓏W啦!”
乙:怎么啦,?
甲:沙鍋碎啦,。
乙:沙鍋碎啦!
甲:要怎么說外行干什么都不行,。
乙:他被生活擠兌的嘛,。
甲:唱京戲的也有改行的。
乙:哪位呀,?
甲:唱老旦的龔云甫,。
乙:哦,龔云甫,。
甲:老旦唱的最好,。拿手戲呀,,是《遇后》,、《龍袍》。
乙:不錯呀,!
甲:后臺一叫板——“苦?。 ?/p>
乙:就這句,。
甲:是可堂的彩聲,。
乙:真好聽啊。
甲:那年頭不讓唱啦,!
乙:也改行啦,?
甲:賣菜去啦。
乙:賣青菜去啦,?哎喲,!那可不容易。
甲:是嗎,?
乙:頭一樣說,,你得有那么大力氣。
甲:過去北京賣菜的都講擔挑,。擔這一副挑啊,,二三百斤菜,走起來這人得精神,不但人精神,,連菜都得精神,。
乙:菜怎么還精神呢?
甲:內(nèi)行賣菜嘛,,先到水井那兒上足了水,,泥土沖下去。上足了水,,你看那菜看著就精神,。那韭菜多細呀,一捆兒,,啪,!往那一戳,你看韭菜那樣,。
乙:倍兒挺,!
甲:你不信曬它倆鐘頭,全趴下啦,。
乙:那可不,。鮮魚水菜嘛。
甲:賣菜的還得會吆喝,。
乙:那是啊,。
甲:北京的這個賣菜的,那吆喝出來跟唱歌的一樣,。嘿,那個好聽。
乙:是啊,。
甲:十幾樣、二十幾樣一口氣兒吆喝出來,。
乙:您學一學怎么吆喝,。
甲:吆喝出來這味兒,,(學叫賣聲)“香菜辣蓁椒哇,,溝蔥嫩芹菜來,扁豆茄子黃瓜、架冬瓜買大海茄,、買蘿卜,、紅蘿卜、卞蘿卜,、嫩芽的香椿啊、蒜來好韭菜呀。”
乙:吆喝的好聽,。
甲:這外行哪干得了???
乙:是啊。
甲:龔云甫是位藝術(shù)家,。
乙:對呀,,
甲:老旦唱的好,干這不行,。
乙:外行,。
甲:沒辦法,。弄份挑子,,買了幾樣菜,,走在街上邁著臺步,。
乙:怎么還帶著身段呢,?
甲:習慣啦,!遛了半天沒開張。
乙:怎么會沒人買呢,?
甲:人家不知道他給誰送去,。
乙:原因是什么呢,?
甲:他不吆喝。
乙:那哪開得了張啊,。
甲:他一想,,我得吆喝吆喝,。
乙:那是啊,!
甲:自己也會編詞兒,,一看所賣的菜,編了幾句,,吆唱出來跟他唱戲一樣,。
乙:您學一學。
甲:(學)“唉,!臺臺臺令臺今臺……”(小鑼鳳點頭)
乙:還帶著家伙呢,!
甲:走道兒的都奇怪啦!賣菜的怎么要開戲呢!
乙:是嗎,?
甲:吆喝出來好聽,!
乙:怎么吆喝的?
甲:(唱二簧散板)“香菜,、芹菜辣蓁椒,、茄子扁豆嫩蒜苗、好大的黃瓜你們誰要,,一個銅子兒拿兩條,!”
乙:還真沒有這么吆喝的呢。
甲:真出來一個買主,。
乙:哦,,開張啦。
甲:出來一個老太太買黃瓜,,“賣黃瓜的過來,,買兩條?!彼幌胭u兩條黃瓜能賺多少錢呢,?
乙:那也得賣給人家呀!
甲:總算開了張吧,!
乙:對呀,!
甲:北京的老太太買黃瓜麻煩,不是給完錢拿起就走,,她得嘗嘗,,掐一塊擱嘴里頭。
乙:她干嗎嘗嘗???
甲:不甜她不要,“過來買兩條??!”把挑兒挑過來,往這兒一放,,他一扶肩膀這個疼啊,。
乙:壓的嘛。
甲:他想起那叫板來啦,,
乙:哪句呀,?
甲:“唉!苦??!”老太太誤會啦,!
乙:怎么?
甲:黃瓜苦的,?不要啦,!
乙:嗨!好容易出了個買主,,這下子又吹啦,!
甲:還有一位唱花臉的也改行啦,。
乙:哪位呀,?
甲:金少山。
乙:嗬,,那花臉可好,!
甲:唱的好!嗓筒也好,,架子也好,!
乙:是啊。
甲:那年頭兒,,不讓唱,,改行啦!
乙:他干什么去啦,?
甲:賣西瓜,。
乙:賣整個的?
甲:門口擺攤兒,。
乙:擺攤兒是賣零塊兒,。
甲:哎。人家常年做小買賣的,,有這套家具:手推車往這兒一頂,,上面搭好板子,鋪塊藍布,,拿涼水把它潲濕了,。
乙:瞅著那么干凈。
甲:用草圈把西瓜碼起來,,你看著就涼快,。切西瓜刀,一尺多長,、二寸多寬,,切開這個西瓜一看:脆沙瓤。先賣半個,,上面擱半個做廣告,。讓你走這兒一瞧:嗬,,西瓜好啊,!吃兩
塊,。切開這西瓜一瞧:生的?塞了邊兒,。
乙:那就不要啦,?
甲:天黑以后才賣那個呢!
乙:噢,,蒙人呢,?
甲:拿把扇子總得轟著蒼蠅。(學叫賣聲)“吃來唄鬧塊咧,,哎殺著你的口兒甜咧,,兩個大子兒咧,吃來唄鬧塊嘗啊,。”
乙:哎,,就這么吆喝,。
甲:這是內(nèi)行。這位唱花臉的,,外行啊,。
乙:就這位金少山先生?
甲:做小買賣不行啊,,門口買八個西瓜,,把家里鋪板搬出來擺攤兒。
乙:刀哪,?
甲:就是家里用的切菜刀,。
乙:切菜刀切西瓜?
甲:切出來有塊兒大,、有塊兒小,。
乙:他不會切呀。
甲:應(yīng)該賣完一個再切一個呀,。
乙:是啊,。
甲:他一塊兒八個全宰啦!
乙:他倒急性子,。
甲:唱花臉的架子,,攥著切菜刀,,往那兒一站,看著西瓜,,這樣,!走路的人都不敢過去啦!
乙:是瘆人,。
甲:走他跟前兒嚇一跳,。
乙:這位愣住啦!
甲:怎么回事,?賣西瓜的要跟誰玩兒命,?攥刀直瞪眼,繞著點兒走吧,!
乙:怎么繞著走啦,?
甲:沒事的人老遠就看著他,。這怎么回事,?他跟誰呀?
乙:不知道,。
甲:他跟前兒沒人,。
乙:是啊。
甲:大概是對門兒的,。
乙:這位還胡琢磨,。
甲:他站這兒這么一看:老遠好幾十人,怎么不過來吃???
乙:過來吃?
甲:你那樣,,誰敢過去呀,?
乙:說的是呢。
甲:他想啊,,他們愛聽我的唱,。我給他們唱幾句,他們就吃啦,!
乙:唱,?
甲:可是賣西瓜的詞兒,一叫板就這樣,?!昂摺 ?/p>
乙:叫板呢,。
甲:往后點兒吧,!
乙:躲開吧,。
甲:(學京劇搖板)“我的西瓜賽砂糖!真正是旱秧脆沙瓤,。一子兒一塊不要謊,,你們要不信請嘗嘗!(白)你們吃??!”
乙:吃!
甲:全給嚇跑啦,!
乙:那還不跑,!
敘咸豐皇帝駕崩后,“國喪”百日,,禁止諸般彩扮及動響器之演唱,。一些貧苦的戲曲、曲藝藝人,,被迫改行做小買賣謀生,,由于不熟悉經(jīng)營之道,鬧出種種笑話,。
作品列舉了八位藝人,,即:唱花臉的賣餛飩、賣西瓜,;唱老生的賣饅頭,,賣硬面餑餑,賣豆汁,;唱武生的賣包子,,拉人力車;唱青衣的賣晚香玉,;唱老旦的賣青菜,;唱大鼓的賣粳米粥;唱蓮花落的賣切糕,;唱梆子老生的賣酸梅湯等,。
表演這個曲目時,藝人們常將所說人物說成當時觀眾所熟悉的藝人姓名,,如三十年代初仿學的是老旦龔云甫,、花臉金少山等,四十年代則改成了學老旦李多奎,、花臉侯喜瑞等,。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侯寶林整理的演出本,,刪除了一些脫離生活實際,,單純逗笑,、趣味不高的內(nèi)容,突出揭示了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壓迫藝人這一主題,,提高了曲目的思想性,,成為侯寶林、郭啟儒合說的代表性曲目,。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于1956年錄音播放,。
曲本選入198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侯寶林相聲選》。另有張杰堯與緒德貴,、陳子貞與廣闊泉,、孫寶才與王文祿等擅長說演這一節(ji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