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布頭》是中國傳統(tǒng)相聲的代表作品,屬于對(duì)口相聲,,原由民國初年藝人口頭創(chuàng)作,。戴少甫與于俊波,、侯寶林與郭啟儒、王世臣與趙玉貴,、郭德綱與于謙、苗阜與王聲等均表演過這一曲目,。該相聲作品反映了舊社會(huì)的商業(yè)市場(chǎng)及個(gè)體小商販,,在介紹所銷售的商品時(shí),自賣自夸,,高聲叫賣,,以招攬顧客的情景。一開始以仿學(xué)北京具有特殊風(fēng)味的賣糖葫蘆,、聞香果,、牛筋兒豌豆的叫賣聲作為鋪墊,,接著,,摹擬各種賣布頭生意的套話及弄虛作假極盡夸張和弄巧成拙,最后把賤賣變成了白送而收底,。展示了舊中國市場(chǎng)生活生動(dòng)風(fēng)趣的一個(gè)側(cè)面,。作品變化多姿,,韻律和諧,層次分明,。
敘舊社會(huì)的商業(yè)市場(chǎng)及個(gè)體小商販,,在介紹所銷售的商品時(shí),,自賣自夸,,高聲叫賣,以招攬顧客的情景,。一開始以仿學(xué)北京具有特殊風(fēng)味的賣糖葫蘆,、聞香果、牛筋兒豌豆的叫賣聲作為鋪墊,,接著,,摹擬各種賣布頭生意的套話及弄虛作假極盡夸張和弄巧成拙,最后把賤賣變成了白送而收底,。
該相聲作品展示了舊中國市場(chǎng)生活生動(dòng)風(fēng)趣的一個(gè)側(cè)面,,是極具欣賞價(jià)值和具有一定表演難度的傳統(tǒng)相聲段子。
侯寶林與郭啟儒版本
以下為侯寶林與郭啟儒表演的臺(tái)詞文本,。
甲:做買賣都得講宣傳,。
乙:是啊。
甲:大買賣講究做廣告,,小買賣講(究)吆喝,。
乙:是,過去小買賣最講究吆喝了,。
甲:您說做小買賣為什么吆喝,?
乙:為什么?
甲:就等于給大商業(yè)做廣告一樣,。
乙:是啊
甲:過去大商業(yè),,他能把那全部資金40%抽出來做廣告費(fèi)。
乙:他干嘛拿那么些廣告費(fèi)呢,?
甲:好騙人啊,。
乙:騙人?
甲:您看過去賣藥的就有騙人的,,您就拿治胃病的藥來說吧,。胃病一般分為2種,一種是胃寒,,一種是胃熱,。治胃寒的不治胃熱,治胃熱的不治胃寒,。
乙:當(dāng)然了,。
甲:可是他那廣告全治,。
乙:全治?
甲:您聽那廣告詞:“您有胃病嗎,?如果您要有胃病的話,,您就請(qǐng)用最好的胃藥,注意注冊(cè)商標(biāo),,盾牌120號(hào),。”
乙:怎么,,乒乓球是怎么的,?
甲:這是商標(biāo),,“這種胃藥叫做畏吾霖”,。
乙:怎么里面還有小提琴啊,?
甲:什么小提琴,?
乙:畏吾霖嗎?
甲:畏吾霖,,就是說您的胃,,如同遇到了甘霖。
乙:嚯,。
甲:如果要是有胃病的話,,有胃病嗎?
乙:我沒有,。
甲:每天吃飯嗎,?
乙:廢話,我要不吃飯我早就餓死了,。
甲:吃飯香嗎,?
乙:香啊。
甲:要是肚子生悶氣,,不想吃東西,,胃口疼總沒治好,就吃畏吾霖,,專治:胃酸,、胃疼、胃寒,、胃炎,、胃熱、打飽嗝,、吐酸水,、嘔吐,。就用胃吾霖。此藥是本店主人,,祖?zhèn)靼溯呂?,秘方精制??偟暝诘脛贅蛏蠘蛲鶘|,。
乙:好嘛,掉河里了,。
甲:在本市各大煤鋪均有代售,。
乙:煤鋪代售舒肝丸啊,?
甲:分為2種,,一種是大個(gè)的,一種是小個(gè)的,。
乙:這是煤球啊,。
甲:反正這藥跟煤球也差不了多少,什么病都不治,,專治疑心病,。
乙:什么叫疑心病,?
甲:有一個(gè)人,,疑神疑鬼,什么病都沒有,,沒事報(bào)病號(hào)
乙:你瞧瞧,。
甲:就上醫(yī)院檢查,醫(yī)生說你沒病啊,。
乙:是啊,。
甲:他連醫(yī)生都不信任。
乙:你看,。
甲:這種病甭吃藥,,就給他來點(diǎn)這個(gè),盾牌畏吾霖,?;蛘邅韨z煤球喝就行了。
乙:煤球能治病嗎,?
甲:是啊,,還有一種人有這樣的思想。
乙:什么,?
甲:本來沒病啊,,好好的,。總想大小有點(diǎn)病,,千萬別要了命,。
乙:這也是套病號(hào)嗎,?
甲:是啊,,上醫(yī)院呆會(huì)總比上班合適啊。
乙:可不是嗎,?
甲:這種病就叫做疑心病。
乙:就是思想上有問題,。
甲:這個(gè)賣藥的專蒙這種人,。
乙:是啊。
甲:好些賣藥的,。
乙:還有什么買賣?
甲:百貨店,,嚯,鬧得最兇了,。這一趟街上有2家百貨店,,您聽吧,能吵個(gè)四鄰不安,。
乙:干什么呀,?
甲:商戰(zhàn)。
乙:商戰(zhàn),。
甲:商業(yè)競(jìng)爭(zhēng)啊,,上廣告。電影廣告,,電視廣告,、流行廣告、電臺(tái)廣告,。門口寫個(gè)亂七八糟,。
乙:寫什么呀,?
甲:聘請(qǐng)樂隊(duì),兩邊吹,,這邊寫著“新張開幕,點(diǎn)價(jià)八扣,。”
乙:哦,。
甲:那邊一看,也寫了,。
乙:什么呀?
甲:“周年紀(jì)念,,買一送一”,那邊一看,,不行了。
乙:還怎么樣啊
甲:“新張開幕,,點(diǎn)價(jià)八扣以外,,再掛彩?!?/p>
乙:還掛彩,?
甲:掛彩,那邊又貼上了,。
乙:又寫了什么,?
甲:”周年紀(jì)念,,清除貨底大犧牲,?!?/p>
乙:犧牲,?
甲:是呀,。那邊都掛彩了,,這還不犧牲嗎?
乙:好嘛,,這哪是做買賣,,簡(jiǎn)直是胡鬧嘛,。
甲:您再聽樂隊(duì),,那邊是”嗒嘟啦嗒嘀嗒啦嘀嗒嘀嗒,啦嗒啦嘟嘟啦嘀嗒啦嘀嗒,?!斑@邊是”嘟鏘鏘鏘,,嘟鏘鏘鏘,嘟鏘,?!?/p>
乙:好嘛。
甲:比出殯的還熱鬧呢,。
乙:這哪是做買賣呢,。
甲:這還是經(jīng)典,、大字的買賣。要是街面上的那些買賣,,更是五花八門了,。
乙:街面上可都是小買賣啊,。
甲:是啊,一般的小買賣,,不騙人,,就講究吆喝。
乙:誒,。
甲:吆喝有幾種。
乙:怎么幾種,?
甲:一種吆喝就為是兜攬生意,,走到您門口吧,他這么一吆喝,,賣的什么東西,,多少錢,。您坐在屋里就知道了,您要是需要,,您就出去賣,。
乙:賣什么的,?
甲:賣菜的,。
乙:青菜。
甲:吆喝地簡(jiǎn)單,。
乙:怎么吆喝,?
甲:”賣土豆,,一毛錢二斤“
乙:吆喝地挺清楚啊,。
甲:您坐在屋里全都知道了,。
乙:是啊。
甲:還有一種做小買賣的吆喝,,賣什么的告訴您,,價(jià)錢不告訴您。要買,出來講,。
乙:賣什么的?
甲:賣柿子的,。
乙:柿子?
甲:您聽吧:”高樁來柿子來誒,,誒不澀的咧,,澀了又管換來誒呀,?!百u柿子的。,、
乙:對(duì),。
甲:還有一種買賣,他賣的東西不值錢,,他對(duì)比一樣?xùn)|西,,比他那個(gè)貴得多。那意思就是抬高他賣的東西的價(jià)錢,。
乙:賣什么的?
甲:賣老倭瓜的,。
乙:那怎么吆喝,?
甲:這么吆喝:”栗子味的面老倭瓜來“
乙:哦,栗子味的老倭瓜,。
甲:栗子味的面老倭瓜,,栗子多少錢一斤?3毛6。
乙:是啊,。
甲:老倭瓜一斤4分,。
乙:還是的。
甲:栗子味的面老倭瓜,。
乙:就是夸人家的倭瓜好吃,。
甲:賣栗子的可沒那么吆喝的,”吃栗子吧,,老倭瓜味的,。“
乙:???這誰還買啊。也沒那么吆喝的啊,。
甲:有些做小買賣的吆喝出來非常好聽,,可誰也沒學(xué)(xiao)過。人家怎么吆喝他也怎么吆喝,。
乙:那可不是嗎,?
甲:做小買賣吆喝沒有訓(xùn)練班,您多會(huì)哪成立一個(gè)”小販叫賣聲訓(xùn)練班“,。
乙:沒有,。那分賣什么的?
甲:比如說,,賣糖葫蘆的,。
乙:糖葫蘆?
甲:北京城東西南北城吆喝都不同,。
乙:分那么四種,。
甲:那要到北城,吆喝地麻煩,。
乙:怎么吆喝,?
甲:兩個(gè)圓籠,挑了一挑,。前面有個(gè)方盤,,有個(gè)竹板,,上面燙好些小窟窿,,上面都嵌著糖葫蘆,。吆喝出來這個(gè)味的,。
乙:您學(xué)(xiao)一學(xué)(xiao),。
甲:”蜜來~~~誒,,冰糖葫蘆兒來喲,?!?/p>
乙:對(duì),這是到了北城了,。
甲:到西城,,提了木頭花籃的那個(gè)。吆喝簡(jiǎn)單一點(diǎn),。
乙:怎么吆喝,?
甲:”葫蘆兒,冰糖的,?!?/p>
乙:西城全那么吆喝。
甲:到東安市場(chǎng)又不一樣了,。
乙:那怎么吆喝,?
甲:”葫蘆兒剛蘸得?!?/p>
乙:您說的是擺攤的,。
甲:到南城那邊吆喝簡(jiǎn)單
乙:怎么吆喝?
甲:就倆字:”葫蘆兒~~“
乙:葫蘆,。
甲:北京叫糖葫蘆,,天津叫糖墩。
乙:對(duì),。
甲:天津吆喝最簡(jiǎn)單,。
乙:怎么吆喝?
甲:就一個(gè)字”墩兒~~~“
乙:就這么一”墩“啊,。是這么吆喝,。
甲:還有一種好聽的。
乙:賣什么呀,。
甲:賣花的,。
乙:什么花?
甲:晚香玉,。
乙:哦,。晚香玉。
甲:吆喝地好聽,。
乙:那吆喝好聽,。吆喝出來是這個(gè)味的。
甲:那味兒,?
乙:”晚~~~~~~~~香~~~玉,。哎哎呀~~~~“
甲:對(duì),是這味兒,。
乙:就這么吆喝啊。
甲:還有賣玉蘭花的。
乙:玉蘭
甲:吆喝比這還好聽
乙:怎么吆喝,?
甲:”玉蘭花~~~~誒,,茉莉花~~~~“
乙:好聽
甲:到天津不叫玉蘭花。
乙:那叫什么,?
甲:叫瓣兒蘭花,。
乙:瓣兒蘭。
甲:吆喝地簡(jiǎn)單,。
乙:那怎么吆喝,?
甲:這味兒的:”瓣蘭花兒~晚香玉兒~“
乙:這怎么全都帶這個(gè)味兒呢?
甲:最講究吆喝的,。
乙:賣什么的,?
甲:賣布頭的。
乙:賣布頭的,?
甲:賣布頭也分幾種,,串胡同賣布頭的,不蒙人,。北京推車子的,,耍著撥浪鼓。天津的背著大包裹,,拿著尺,,吆喝這味兒。
乙:您學(xué)(xiao)一學(xué)(xiao),。
甲:”買呀誒花條布誒,,做底兒的,做面兒的,,十錦白(bo)的,,做褲褂去唄?!?/p>
乙:對(duì)啊,,到天津都那么吆喝。
甲:天津也有擺攤的,。擺攤的吆喝,,那個(gè)…您得留神。
乙:怎么,?
甲:不留神走那嚇一跳,。拿起那布,咔嚓一摔:”瞧瞧這一塊誒,,真正細(xì)毛月色,,色(shai)不掉,,買家去做褲褂去唄?!?/p>
乙:好嘛,,這走道不留神是嚇一跳。
甲:他們吆喝的德國青,,黑色(shai)的,。
乙:黑的。
甲:那真叫黑,,吆喝這味兒,。
乙:您學(xué)一學(xué)。
甲:”(拍了一下)哎,,這塊吆喝,,吆喝賤了就是不打價(jià)啊?!?/p>
乙:是嘍,。
甲:“說這塊德國青,這塊怎么那么黑,,您說怎么那么黑,?”
乙:還是…我知道怎么那么黑啊,?
甲:“氣死張飛,,還不讓李逵,氣死了唐朝的黑敬德(dei)呀”
乙:不錯(cuò),。
甲:“怎么那么黑,,在東山送過碳,西山挖過煤呀,,又當(dāng)過兩天的煤鋪的二掌柜的吧,。還真正是德國青啊,真正的德國染兒,,真正是德國人制造這塊布兒的”,。
乙:是嘍。
甲:“外號(hào)‘三不怕’,,什么叫‘三不怕’”
乙:說一說,。
甲:“它不怕洗,不怕淋啊,,不怕曬啊,。”
乙:是嘍,。
甲:“任憑怎么洗(吹了一下),,不掉色(shai)啊”,。
乙:青的。
甲:白布,!
乙:白布哇,?
甲:“白布不掉色哎,!”
乙:廢話哎,!白布有掉色的嗎?
甲:北京還有一路賣布頭的,。
乙:那怎么吆喝,?
甲:有軟調(diào)的有硬調(diào)的。
乙:還分軟硬調(diào),?
甲:吆喝那(nei)塊白布,,吆喝地花俏極了。
乙:白的,,怎么吆喝,?
甲:“這塊吆喝,吆喝賤了就是不打價(jià)啊,?!?/p>
乙:是嘍。
甲:“這塊本色(shai)白,,氣死頭場(chǎng)雪,,還不讓二場(chǎng)霜,氣死了頭號(hào)的洋白面啊,?!?/p>
乙:是嘍。
甲:“要買到您老家就做被里兒去吧,,是經(jīng)洗又經(jīng)曬,,還經(jīng)鋪又經(jīng)蓋。經(jīng)拉又經(jīng)拽,,是經(jīng)蹬又經(jīng)踹,。”
乙:這…干嘛呀,?
甲:誰睡覺都不老實(shí),。
乙:說的可是呢。
甲:是啊,,這是軟調(diào)的,。
乙:那要是硬調(diào)的呢?
甲:那種硬調(diào)的,,專門騙人,。
乙:這也騙人,?
甲:趕廟會(huì),今兒在那買,,明兒在那買,。
乙:沒有準(zhǔn)地點(diǎn)。
甲:誒,,不能讓人家認(rèn)出來什么模樣,,蒙人啊。賣布的不帶尺,。
乙:那使什么量?。?/p>
甲:庹,。
乙:庹,?
甲:倆胳膊一伸。
乙:多少尺,?
甲:五尺,。
乙:這就算五尺?
甲:誒,,不管個(gè)高個(gè)矮全五尺,。您要趕上個(gè)高的,那您走點(diǎn)運(yùn),。
乙:那行了,。
甲:小矮個(gè)的那您算倒霉。
乙:尺寸不夠啊,,都算五尺,。
甲:他那布啊,沒好的,。買來布啊得上膠,,上漿。
乙:漿漿,。
甲:誒,,您看那布啊挺瓷實(shí),挺厚實(shí)啊,。您買吧,,買就上當(dāng)。買家去做衣服還能穿幾天,。
乙:哦,。
甲:您想下去水,洗完了再做啊。糊窗戶合適了,。
乙:成冷布了,?
甲:是啊,漿性滿洗下去了,。
乙:好嘛,。
甲:專門騙人。
乙:那可不是騙人嗎,?
甲:吆喝地花俏,。
乙:哦,是啊,。
甲:比如說這塊布要3塊錢,,3塊錢沒人買啊。
乙:怎么,?
甲:落價(jià)。
乙:往里落價(jià),。
甲:一邊拍手,,一邊只跺腳。落幾毛推出去,,讓大伙瞧,。
乙:是嘍。
甲:還沒人買,。
乙:還怎么樣,。
甲:拉回來還落價(jià)。
乙:還落價(jià),?
甲:總沒人買總落價(jià),,那吆喝地一大套。
乙:哦
甲:您得當(dāng)個(gè)伙計(jì),。
乙:您學(xué)(xiao)一學(xué)(xiao),。
甲:您抻著點(diǎn)。
乙:我給您抻著,,來來來
甲:咱們學(xué)學(xué),。(拍了一下)哎(大聲地)。
乙:哎,?
甲:那什么,,帶小孩的可抱住了。
乙:什么意思,?
甲:不然讓我給嚇著了,。
乙:好嘛,聲兒太大,。
甲:“哎,,這塊吆喝賤了吧,,
乙:是嘍。
甲:你不要那么一塊,,卻又來這么一塊,,
乙:怎么樣?
甲:這塊那塊就大不相同不一樣兒的,,
乙:不錯(cuò),。
甲:剛才那么一塊兒,那個(gè)叫德國青,,
乙:德國青,。
甲:才要那現(xiàn)大洋一塊六哇。
乙:是嘍,。
甲:又來這么一塊,,這塊那就叫那晴雨的商標(biāo)陰丹士林布兒的,
乙:不錯(cuò),。
甲:這塊士林布要買到你老家就您做大褂兒去吧,,
乙:是嘍。
甲:穿在身上,,走在街上,,
乙:怎么樣?
甲:大伙兒那么一瞧,,真不知道你老是哪號(hào)的大掌柜的吧,。
乙:是嘍。
甲:這塊布頭,,
乙:怎么樣,?
甲:您要做大褂,又寬又長(zhǎng),,
乙:是嘍,。
甲:還得大高個(gè),還得是三摟粗的大個(gè)胖子,,這塊士林布,,你到了大布店,說是你老都得點(diǎn)著名兒把它要哇,。
乙:是嘍,。
甲:到了北京城,講究八大祥,,到了瑞蚨祥,、瑞林祥、廣盛祥、益和祥,、祥義號(hào),,廊房頭條坐北朝南還有個(gè)謙祥益呀
乙:是嘍。
甲:到了八大祥,,你要買一尺,,
乙:多少錢?
甲:就得一毛八,,沒有一毛八你就買不著那這么細(xì)膚這么寬,,這么密實(shí)這么厚的這么好的。
乙:不錯(cuò),。
甲:來到我們這攤兒,,一個(gè)樣兒的貨,一個(gè)樣兒的價(jià)兒,,一個(gè)樣兒的行市,,誰那也不買小布攤兒那碎布頭兒零布?jí)K兒啊,!來到我們這攤兒,,
乙:怎么樣?
甲:眾位有工夫,,(拍了一下)聽我們庹庹尺寸讓讓價(jià)吧,一庹五尺,,
乙:五尺,。
甲:二庹一丈
乙:一丈…怎么連我也一起賣啊,?,,
甲:三庹一丈五,四庹兩丈,,兩丈零一尺這個(gè)大尺量就算你打兩丈啊,。要到了大布店,買了一尺一毛八,,十尺一塊八,,二八一十六就得三塊六哇。
乙:不錯(cuò),。
甲:來到我們這攤兒,,三塊六不要,
乙:怎么樣,?
甲:把六毛去了它,,你是三塊大洋兩就兩不找哇,
乙:三塊錢。
甲:三塊錢不要,,
乙:怎么樣,?
甲:不要不要緊,額外的生枝還得讓讓它,。
乙:讓讓,?
甲:去兩毛,讓兩毛,,你給兩塊六,;去一毛,讓一毛你給兩塊四,,去兩毛,,讓兩毛你給兩塊錢。
乙:兩塊錢
甲:您要再不要,,
乙:還怎么樣,?
甲:不要不要緊,舍了那個(gè)本的,,我是哪個(gè)有叫賺,。我是賠本賺吆喝,
乙:是嘍,。
甲:小徒弟知道沒打手工錢,,這布兩塊錢,
乙:還怎么樣,。
甲:急了嘎登,,兩塊大洋打破了它。去兩毛,,讓兩毛,,你給一塊六
乙:一塊六;
甲:去一毛,,讓一毛你給一塊四,;再去兩毛,讓兩毛您給一塊錢
乙:一塊錢,;
甲:這不一塊錢,,
乙:還怎么樣?
甲:再去五毛讓五毛……”
乙:這…白拿去了,!
郭榮起與張振圻版本
以下為郭榮起與張振圻表演的臺(tái)詞文本,。
甲:剛才花五寶同志,
乙:唱了一段梅花大鼓,。
甲:最末饒的這小段兒是《王二姐思夫》,。
乙:好哇,。
甲:實(shí)際上這個(gè)張廷秀不回來,因?yàn)檫@個(gè)王二姐不好看,。
乙:怎么,?
甲:張廷秀才不回來。
乙:哦,,就是為這個(gè),?
甲:那唱詞里頭代表出來了。
乙:哪一點(diǎn)兒???
甲:你看這個(gè)王二姐想張廷秀想的,前心貼在后腔,,拄著拐棍兒走道兒,。這一句,據(jù)我一想啊,,王二姐是個(gè)羅圈兒腿兒,。
乙:王二姐兒,羅圈兒腿兒,?
甲:哎,。
乙:哼,您是醉雷公——胡批,!
甲:他那詞兒代出來了,。
乙:怎么唱的?
甲:“紅緞子繡花鞋,,鞋底兒當(dāng)鞋幫”,,
乙:嗯。
甲:你琢磨這,,鞋底兒當(dāng)鞋幫了,您瞧,,拄著拐棍兒,,這樣兒就出來了……
乙:嗨!
甲:這不是羅圈兒腿兒么,?這不是,?
乙:不不不,那是想張庭秀想的,。
甲:哦,,瘦的?
乙:身體軟弱,。
甲:就是要的那個(gè)意思,?
乙:哎,,腿軟了。
甲:有好多年沒有上臺(tái)唱了,。
乙:就是啊,。
甲:也是五十多歲、快六十的一個(gè)老演員了,。
乙:嗯,。
甲:今天所來的觀眾呢,全是愛好曲藝的,。
乙:大部分都是老觀眾,。
甲:可是老觀眾占一大部分。
乙:是啊,。
甲:可是臺(tái)上的演員呢,,說起來,這一場(chǎng)的演員年齡全不小了,。
乙:最小的也超過五十……
甲:也有六十邊兒的,,六十往外,七十歲那兒溜達(dá)的,。
乙:有,。
甲:也別說,就是我們小哥倆兒還年輕一點(diǎn),。
乙:就是啊,。
甲:啊,像那些演員,,全是秋風(fēng)落葉,,殘燈末廟,臘月的菊花全落了瓣兒了,。
乙:殘枝敗葉,。
甲:我們小哥倆兒真是春天的花朵呀。
乙:嘿,!
甲:美麗鮮艷,!
乙:就是。
甲:真是四月的海棠,,一朵鮮花兒還沒開啦,。
乙:含苞待放。我……我還沒開啦,。
甲:這花兒也開不了了,。
乙:為嘛?
甲:根兒全爛了,。
乙:?jiǎn)?!那還怎么開?。?/p>
甲:今天說的節(jié)目也是一個(gè)老段子,。
乙:嗯,,叫《賣布頭》。
甲:說一些個(gè)做買賣的吆喝,。
乙:對(duì),。
甲:這個(gè)節(jié)目有二十多年沒有說了。
乙:看怎么了,。
甲:也許說到半道就忘了詞兒,。
乙:保不齊。
甲:老觀眾也有個(gè)原諒,。
乙:哎,!都有原諒。
甲:尤其這個(gè)做小買賣的吆喝,,在三十年代那個(gè)時(shí)期——
乙:講究吆喝,。
甲:北京、天津,,帶水音兒,,有花腔兒。
乙:是啊,。
甲:就拿天津賣河螃蟹來說吧,。
乙:哦,螃蟹,。
甲:別的地方?jīng)]有這樣吆喝的,。
乙:噢,特殊是天津,。
甲:海下人多,。
乙:噢,塘沽,、大沽,、鄧漢沽。
甲:一斤約倆,,二斤約仨。
乙:個(gè)大,。
甲:吆喝出來特別的好聽,。
乙:是嘛。
甲:優(yōu)優(yōu)雅雅的那嗓音,。
乙:你能學(xué)一學(xué)嗎,?
甲:挑著挑進(jìn)胡同,,全這味的。
乙:您來來,?
甲:“賣螃蟹哎——約河螃蓋哎——這都是團(tuán)臍的了哎——約河螃蓋哎——呀哎——”
乙:“螃蓋哎——”好,。
甲:帶著水音兒的。
乙:是好聽,。
甲:是這樣吧,?
乙:哎,可是北京也講究吆喝,。
甲:北京的,?
乙:啊,吆喝出來也是特別的好聽,。
甲:是嗎,?
乙:嗯。
甲:有什么,?
乙:就拿賣柿子來說,。
甲:嗯。
乙:北京吆喝出來,,賣的是柿子,,吆喝不帶柿子。
甲:這個(gè)月份正有,。
乙:哎,,五咧:咧字起,咧字落,。
甲:就代表柿子了,。
乙:吆喝好聽?!斑职ァ瞎洗蟮倪职?,不澀的咧哎,澀咧還有換的咧——(喲)”
甲:對(duì),,就這個(gè)味,。
乙:是不是?
甲:天津也有啊,。
乙:天津也有賣柿子的,。
甲:沒有五咧。
乙:光吆喝“柿子”,。
甲:也沒有“柿子”,。
乙:那他吆喝嘛啊,?
甲:吆喝“糖罐”,。
乙:糖罐,?
甲:天津吆喝。
乙:怎么吆喝呢,?
甲:“喝了吧,,喝了吧,蜜了——糖罐??!”
乙:這就表示柿子甜。
甲:拿著吃去吧,。
乙:嗯,。哎,北京還有賣菜的,。
甲:賣菜的,。
乙:那可講究吆喝。
甲:棕繩翹扁擔(dān),。
乙:哎,,擔(dān)著八根繩兒嘛。
甲:進(jìn)胡同兒吆喝,。
乙:菜可不多,。
甲:嗯。
乙:您看分量輕,。
甲:吆喝好聽,?
乙:吆喝好聽。
甲:什么味的,?
乙:我給您學(xué)啊,。
甲:嗯。
乙:“白菜,、回窖菜,、溝蔥、辣青椒,、蒜兒,、好韭菜——喲?!?/p>
甲:噢,,北京這樣吆喝。
乙:嗯,。
甲:天津不是這樣,。
乙:天津呢?
甲:分兩種。
乙:哪兩種?。?/p>
甲:有推小車,,有擔(dān)挑的,。
乙:推排子車。
甲:不是排子車,。
乙:什么車呢,?
甲:一個(gè)轱轆的小車。
乙:哦,,單輪車,。
甲:對(duì)。
乙:不好推,。
甲:光賣白菜,。
乙:哦。
甲:一聲白菜后邊跟著四個(gè)“咧咧”,。
乙:還有咧咧,?
甲:您在頭里走,他這一嗓子,,能嚇您一跳,。
乙:是嗎?
甲:走著丹田,,就這一嗓子,。
乙:您來來?
甲:推著小車,,“喲買咧——白菜咧咧哎——”
乙:是夠嚇人的,。
甲:這味呢。
乙:嗯,。
甲:擔(dān)挑進(jìn)胡同兒,,這是現(xiàn)找現(xiàn)吆喝。
乙:現(xiàn)找,。
甲:哎,,挑著這挑現(xiàn)踅了。
乙:噢,,看見嘛——
甲:賣什么,。
乙:嗯。
甲:這要看不見準(zhǔn)剩下,。
乙:是啊,。
甲:“賣大蔥嘛、賣白菜咧咧——喲,還有兩捆韭菜,,包了兒去,!”
乙:是這樣。
甲:過去在我胡同有一賣菜的,。
乙:嗯,。
甲:那天我想吃燒茄子。
乙:好啊,。
甲:這賣菜的認(rèn)識(shí)我,。
乙:熟人。
甲:他把我給擱菜當(dāng)間兒了,。
乙:是?。?/p>
甲:他吆喝半截兒叫我的名字,。
乙:嗯,。
甲:我聽著這個(gè)別扭啊。
乙:他怎么吆喝來著,?
甲:“賣大蔥嘛,,賣白菜咧咧?!薄斑汉?,榮起,在這住啊,,哈哈,。”“山藥豆子,、賣茄子啊,。”
乙:你買了,?
甲:我扭臉兒就進(jìn)去了,。
乙:你怎么不買啊,?
甲:買完了我成茄子了,。
乙:?jiǎn)恪?/p>
甲:還有賣包子的。
乙:嗯,,賣包子么,,北京吆喝最好聽了。
甲:是???
乙:你要是一聽他吆喝啊。
甲:嗯。
乙:即便你不餓,,你也想買幾個(gè)嘗嘗,。
甲:噢。
乙:一吆喝,,好聽,。
甲:好聽。
乙:“新哎屜兒的咧哎——包兒得咧熱的咧,,發(fā)了面的包兒又得咧,哎——包兒咧哎——喲,?!?/p>
甲:噢,北京的,。
乙:嗯,。
甲:天津也有。
乙:天津也這樣吆喝,?
甲:啊,,天津是“肉包”倆字兒。
乙:就是倆字兒,。
甲:那“肉”字兒這么大個(gè),。
乙:干嘛啊,?
甲:顯得包子肥,。
乙:“包”呢?
甲:“包”字兒這么一點(diǎn)兒,,跟著氣兒就出去了,。
乙:怎么吆喝?
甲:“肉——包兒,?!?/p>
乙:?jiǎn)选?/p>
甲:順氣兒就走了。
乙:您說天津吆喝的還不算肥,。
甲:嗯,。
乙:到了農(nóng)村趕集、上廟會(huì)的,。
甲:哦,。
乙:那賣包子的一吆喝出來啊,呵,,把那餡兒捧的,!
甲:嗯。
乙:特肥。
甲:趕廟會(huì)的,?
乙:嗯,。
甲:那怎么吆喝?
乙:包子一出屜,。
甲:嗯,。
乙:熱氣騰騰,往木頭案子上一放,,這一吆喝,,你聽著啊。
甲:嗯,。
乙:“吃包子,,吃包子,一口咬出個(gè)牛犢子來啊,?!?/p>
甲:把小牛包里頭了。
乙:肥不肥,?
甲:太肥了這個(gè),。
乙:哎。
甲:這是串胡同挑八根繩的,。
乙:哎,,還有金漆牌匾買賣,也有吆喝的,。
甲:哦,,帶門面的。
乙:那是啊,。
甲:哦,,帶門面的什么買賣吆喝?
乙:估衣,。
甲:估衣講究吆喝,。
乙:噢。
甲:北京的估衣,、上海的估衣,、山東的估衣……
乙:對(duì)啊。
甲:天津的估衣,。
乙:嗯,。
甲:要到北京吆喝好聽。
乙:北京怎么吆喝,?
甲:死物件擱在他嘴里能吆喝活了,。
乙:哦,?
甲:邊上有個(gè)學(xué)徒在給接著下腔兒。
乙:接什么下腔兒,?
甲:“不錯(cuò)啊——”
乙:您學(xué)學(xué)吆喝,。
甲:嗯。
乙:我給您吶接下腔兒,,怎么樣,?
甲:四季的衣服什么全有。
乙:?jiǎn)螉A皮棉,。
甲:對(duì),,這個(gè)月份吆喝皮襖。
乙:哎,,正合適,。
甲:擱他嘴里能給吆喝活了啊。
乙:您來來,。
甲:您給接下腔兒啊。
乙:可以,。
甲:“誰買這件皮襖,,原來個(gè)當(dāng)兒的啊——”
乙:“不錯(cuò)——”
甲:嗯,就這味兒,。
乙:行嗎,?
甲:“黢的溜兒黑呀,湖縐的面子吧——”
乙:“不錯(cuò)——”
甲:“瞧完了面兒,,翻過來,,再瞧這個(gè)筒子吧——”
乙:“不錯(cuò)——”
甲:“您瞧這個(gè)毛兒頭兒,九道彎兒,,亞賽過螺絲轉(zhuǎn)兒吧——”
乙:“不錯(cuò)——”
甲:“三九的天,,外邊刮多大風(fēng),下多大雪,,您穿上我這件皮襖,冰地里睡覺,,那雪地里去沖盹兒去吧——”
乙:“不錯(cuò)——”
甲:“可怎么您就忘了冷啦——”
乙:皮襖好,。
甲:“把你給凍挺啦——”
乙:成冰棍兒啦。
甲:哈,。
乙:再凍呢,?
甲:“那就死啦——”
乙:那還不死啊。
甲:給凍死了,。
乙:嗯,。
甲:這是北京的。
乙:噢,。
甲:還有上海估衣,。
乙:上海也有賣估衣的?
甲:有啊,。
乙:上海賣估衣的怎么吆喝,?
甲:皮襖不叫皮襖。
乙:他吆喝什么,?
甲:吆喝皮袍子,。
乙:皮袍子。
甲:吆喝出來快,。
乙:怎么吆喝,,您學(xué)學(xué)?
甲:(上??谝簦耙患藗€(gè)皮袍子啊,,吆喝了賣啊,三十六塊一角嗯,?!?/p>
乙:什么亂七八糟的,一句都沒聽見,。
甲:沒聽明白?。?/p>
乙:沒聽清楚,。
甲:一件皮襖吆喝了賣,,三十六塊一毛五。
乙:您,,您先等等,,我沒聽出有“五”字兒。
甲:這“五”字兒走鼻音,。
乙:鼻音,。
甲:哎,上海那“五”字兒走鼻音,。
乙:“五”呢?
甲:“嗯”,,在這兒呢,。
乙:“嗯”就是“五”。
甲:(上??谝簦耙患藗€(gè)皮袍子啊,,吆喝了賣啊,三十六塊一角嗯,?!贝蜻@出去,。
乙:擤出來。
甲:三九的天兒,,多冷的天氣不敢擤鼻涕,。
乙:那為嘛?
甲:一擤鼻涕,,這錢零兒就許沒了,。
乙:是嗎?
甲:(上??谝簦耙患藗€(gè)皮袍子啊,,吆喝了賣啊,三十六塊一角……”(擤鼻涕),,哎呀,,錢零兒完了。
乙:五分錢甩出去了,。
甲:甩出去了,。
乙:嗯。
甲:還有山東的估衣呢,。
乙:山東也有賣估衣的,?
甲:有哇,老掌柜的吆喝濁聲濁韻的,。
乙:他怎么吆喝呢,?
甲:“該買它了該買它,,瞧瞧吧,來個(gè)瞧瞧吧,,哈,。”這味兒的,。
乙:噢,。
甲:吆喝一天累了。
乙:怎么辦呢,?
甲:叫學(xué)徒的吆喝,。
乙:噢,學(xué)徒的,。
甲:山東話徒弟不叫“徒弟”,。
乙:叫什么?
甲:叫“小力本兒”,。
乙:小力本兒,?
甲:哎,就是學(xué)徒的,。
乙:嗯,。
甲:剛來了十幾天,還不會(huì)吆喝呢,。
乙:是啊,。
甲:小孩才十一、二歲,。
乙:小,。
甲:掌柜的也是好意讓他學(xué)著吆喝。
乙:噢,,練習(xí)練習(xí),。
甲:“哎,我說,,小力本兒,,你給我吆喝吆喝?!?/p>
“哎,,是,三掌柜,,來了十來天兒,,不會(huì)吆喝,。”
“這不是廢話,,見天凈逮飯不吆喝,,吆喝,不吆喝,,揍,!”
乙:嚯!
甲:掌柜的要打,,學(xué)徒的害怕,。
乙:那是。
甲:拿起這件衣裳,,哆了哆嗦的,,委了委屈的。
乙:嗯,。
甲:“哼,,咱來了十來天兒就叫咱吆喝?!?/p>
乙:本來嘛,。
甲:(哭音)“說不吆喝就揍,早知道這個(gè)相兒我不來,?!?/p>
乙:哼。
甲:“哎,,三掌柜,,我吆喝這件?!?/p>
“不問,哪件全行,?!?/p>
“哎,是,。問明白了好吆喝,,錯(cuò)不也是打嘛?!?/p>
乙:哼,。
甲:“哎,三掌柜,,這件是夾袍,?!?/p>
“好了,好了,,就吆喝它吧,。”
“哎,,是,,三掌柜,這件夾袍有里兒,?!?/p>
“這不是廢話,夾袍能沒里兒,?沒里兒是大褂,。”
“我知道,,當(dāng)然夾袍有里兒沒里兒是大褂,,夾襖拆開倆大褂兒?!?/p>
乙:窮對(duì)付,。
甲:“我說你不窮對(duì)付行吧,你吆喝,!”“是,,這不是吆喝嘛你?!?/p>
乙:也難怪他,,他不知道賣多少錢怎么吆喝?
甲:有暗號(hào),。
乙:有暗號(hào),?
甲:這個(gè)地方有個(gè)小布條。
乙:紐襻兒上,。
甲:有的時(shí)候擱一點(diǎn)兒毛頭紙,。
乙:噢。
甲:那兒寫著多少錢,。
乙:他一看呢,?
甲:哎,就知道了,。
乙:嗯,。
甲:拿起這個(gè)衣裳來,委了委屈的,奶黃子味全出來了,。
乙:是啊,。
甲:(哭音,下同)“才來了些了天兒,,咱不會(huì)吆喝就叫咱吆喝,,嗯,早知這個(gè)相兒我就不來了,?!?/p>
乙:哼。
甲:“瞧瞧吧,,來個(gè)瞧瞧吧,,呀!”
乙:多委屈,。
甲:“瞧瞧了這件夾袍子,,這件夾袍子啊,呀,!夾袍子呀,,原當(dāng)?shù)模?!?/p>
乙:嗯,。
甲:“做得沒穿他就當(dāng)了,呀,!”
乙:他全知道,。
甲:“沒等贖那個(gè)當(dāng)票他就賣了,吆喝了這件要多錢,,我說要多錢,,呀,要多錢,,我說要多錢,,呀,嗯,,嗯,,要多錢?”
乙:到底要多錢呢,?
甲:“我找不著號(hào)頭兒了,!”
乙:你抖楞唄,,抖楞丟了不是,。
甲:號(hào)頭找不著了。
乙:?jiǎn)悖?/p>
甲:還有啦。
乙:還有什么,?
甲:天津的估衣,。
乙:哎,天津估衣有對(duì)口的估衣,。
甲:是啊,。
乙:嗯。
甲:對(duì)口的,。
乙:兩個(gè)人吆喝,。
甲:嗯。
乙:都得有二三十年的經(jīng)驗(yàn),。
甲:噢,。
乙:賣這個(gè)估衣是有上下句。
甲:我也知道,。
乙:有的時(shí)候臨時(shí)現(xiàn)編,。
甲:就在北馬路、西馬路,。
乙:哎,,最多。
甲:上下句的,。
乙:嗯,。
甲:一人一句。
乙:對(duì),。
甲:有的時(shí)候急了就許沒了詞兒,。
乙:就是啊,!
甲:咱倆來來,?
乙:你行嗎?
甲:你來上句兒,,我來下句兒,。
乙:這可你說的。
甲:讓你撅不了,。
乙:行嘞,。
甲:嗯。
乙:對(duì)口兒的估衣,,啊,。
甲:來來,來來,。
乙:這就好比是估衣,。
甲:嗯。
乙:大了馬的褂兒啊。
甲:大了馬的褂兒呀,。
乙:倆馬褂兒碰一塊兒了,。
甲:哎,你不是吆喝大馬褂兒了嗎,。
乙:我吆喝大馬褂,,你別吆喝大馬褂兒。
甲:我吆喝別的,。
乙:嗯,,你吆喝別的。
甲:可以,,可以,,來來,來來,。
乙:大了馬的褂兒啊,。
甲:小了馬的褂兒啊。
乙:這倒不錯(cuò),,大馬褂兒下個(gè)小馬褂兒,。
甲:你不是告訴我吆喝別的嗎?
乙:你別吆喝小馬褂兒??!
甲:我吆喝呢?
乙:我吆喝大馬褂兒,,你吆喝別的,,還得跟我這個(gè)馬褂兒挨著。
甲:跟你這個(gè)挨著,。
乙:得挨的上,。
甲:再來。
乙:大了馬的褂兒啊,。
甲:二了馬的褂兒啊,。
乙:三了馬的褂兒啊。
甲:四了馬的褂兒啊,。
乙:馬褂兒大聚會(huì),。你吆喝別的,跟我這大褂兒挨著,,我吆喝大馬褂兒,,你不能吆喝二馬褂兒。
甲:哦,。
乙:你得說這馬褂兒啊,,怎么美觀,,怎么穿。
甲:嗯嗯,。那可以。
乙:嗯,?
甲:換一個(gè)兒,,我來上句,你來下句,。
乙:你來上句,,我來下句?
甲:興許你就沒了詞,。
乙:沒那個(gè)事,,咱來吧。
甲:來,,大了馬的褂兒啊,。
乙:套在外邊噢。
甲:那多新鮮吶,,套里邊那襯衣那是,。
乙:你那有上句,我就有下句,。
甲:大了馬的褂兒啊,。
乙:套在外邊兒噢。
甲:沒有袖子嘍,。
乙:那是坎肩兒啊,。
甲:買袍兒的呀。
乙:有了領(lǐng)子噢,。
甲:買了我的襖兒啊,。
乙:絮著棉花喲。
甲:怎么這么厚哇,?
乙:親娘絮的啊,。
甲:后娘當(dāng)?shù)陌 ?/p>
乙:賣多錢啊,?
甲:五,、六毛啊。
乙:一了塊一啊,。
甲:爺倆兒趕集嘍,。
乙:一大一小啊。
甲:買褲兒的啊,。
乙:兩條腿兒噢,。
甲:三條腿兒啊,。
乙:沒法兒穿哪。
甲:四條腿兒啊,。
乙:褲子兩條哇,。
甲:五條腿兒啊。
乙:是大手套兒哇,。有五條腿兒的褲子嘛,!
甲:大手套兒全出來了。
乙:哪國的褲子五條腿兒啊,。
甲:你沒詞了你,。
乙:胡來啊。
甲:倒退三,、四十年還有一種賣布頭的,。
乙:賣布頭的我知道。
甲:啊,。
乙:背著包裹,,串胡同兒。
甲:嗯,,您說那布頭兒啊,。
乙:啊,,白布頭兒啊,。
甲:二三尺,。
乙:是啊,?
甲:那全是布頭兒,。
乙:嗯。
甲:“?,F(xiàn)面兒,,賣布頭啊”,這個(gè),。
乙:對(duì)啊,。
甲:我說這不是。我說這布頭兒是一丈三四,,大褂兒夠一件,,褲褂兒夠一身,被里兒,、被面兒全夠,。
乙:哦,不耽誤材料,。
甲:它是整體地截下來的,。
乙:哦,。
甲:高陽人多。
乙:不錯(cuò),。
甲:天津這兒有一個(gè)著名的,。
乙:誰啊,?
甲:在南市有個(gè)白傻子,。
乙:哦,就在東興市場(chǎng)北邊一點(diǎn)兒,。
甲:這個(gè)人賣布滿帶折跟頭的。
乙:折跟頭,?
甲:啊,,有時(shí)學(xué)個(gè)花臉,哇呀怪叫,。
乙:這為嘛呢,?
甲:他就為招人兒。
乙:招主顧,。
甲:在貨架子把布抻起來,,“啪”地這么一摔,一甩這布:“眾位老鄉(xiāng)們啊,,來買我這塊布呀——哇呀呀——”
乙:怎么了這是,!
甲:抽瘋了這是。他這賣布這個(gè)樣子,。
乙:要是高陽人賣布呢,?
甲:吆喝得好聽。
乙:是嗎,?
甲:一吆喝就一大串,。
乙:哦?
甲:比這個(gè)賽那個(gè)的,。
乙:行,。
甲:我來來,你聽聽,。
乙:你來來,。
甲:吆喝這種白的。
乙:哦,。
甲:一吆喝先“哎”這么一聲,。
乙:哎?
甲:跟叫板是的,?!鞍?,這是個(gè)什么色,啊這種是個(gè)白呀,,
它怎么這么白,,它氣死頭場(chǎng)雪,說不讓二路霜,,亞賽這頭了號(hào)的機(jī)器面來吧,。
你買到家里去,那做褲褂兒啊,,做被單兒啊,,做褥里子吧,
它經(jīng)洗又經(jīng)曬,,它經(jīng)拉又經(jīng)拽呀,,(得兒)它經(jīng)鋪又經(jīng)蓋,那是經(jīng)蹬又經(jīng)踹,?!?/p>
這被窩有臭蟲是怎么的?
乙:不是睡覺,,他折騰,!
甲:你老踹它干嗎?
乙:就是嘛,。
甲:表示他這東西結(jié)實(shí),。
乙:哦。
甲:“哎,,十年八年蓋不壞呀,。它刮風(fēng)也不透,那下雨也不漏,,你那多么快的剪子也絞不動(dòng)來吧,。”
乙:這塊布,?
甲:鋼板,!
乙:鋼板?
甲:對(duì)了,,對(duì)了,。
乙:剪子絞不動(dòng)了怎么裁啊,?
甲:拿機(jī)器軋,。
乙:軋?
甲:拿鉚釘鉚,,拿電焊焊,,穿出來您再瞧吧,。
乙:大褂?
甲:鍋爐,!
乙:廢話,!有滿馬路跑鍋爐的嗎?
甲:這塊吆喝完了,,換過頭藍(lán)的,、毛月兒的、青的,。
乙:帶色的,。
甲:這青的吆喝黑的。
乙:哦,,黑,。
甲:一吆喝價(jià)錢大,慢慢往下讓,。
乙:自己讓價(jià)兒,。
甲:讓到家來少給一分錢也不賣了,。
乙:是?。?/p>
甲:他讓價(jià)的時(shí)候邊上有個(gè)學(xué)徒的,。
乙:他干嘛呢,?
甲:攔著。
乙:怎么攔呢,?
甲:假模假式的那意思啊,。
乙:嗯。
甲:過去這么一攔,,“掌柜的,,別讓了,賠了,?!本瓦@意思。
乙:這次我給您來那個(gè)學(xué)買賣的,。
甲:啊,,你去那攔著啦。
乙:嗯,。
甲:我吆喝啊,。
乙:您吆喝吧。
甲:這換了啊,,“哎,,不要那一樁——”
乙:“別讓了,!賠了!”
甲:哪兒就賠了,?
乙:你說叫我攔著,。
甲:剛吆喝就給攔回去了。
乙:噢,,沒到時(shí)候,。
甲:到價(jià)錢那兒再攔著。
乙:讓價(jià)兒的時(shí)候我再攔,。
甲:對(duì)嘍,。
乙:您吆喝。
甲:“哎,,不要那一樁,,是又來這么一塊兒,那樁樁顏色大不相同不一樣兒噠,,哎,,這種是個(gè)黑——”
乙:黑。
甲:“——怎么這么黑啊,,那氣死了莽張飛啊,,說不讓黑李逵了,
這個(gè)唐朝里有一位黑敬德來吧,,那不提這種黑啊——”
乙:哦,?
甲:“——我單提這種布啊,
那甭往遠(yuǎn)處說啊,,那到了估衣街,,
您是進(jìn)了八大祥,要點(diǎn)了名的要啊,,
要買這種布啊,,那總得四毛八。
沒有四毛八啊,,您也買不來這么寬啊,,這么好的,這么夾密,,這么細(xì)伏的?。 ?/p>
乙:對(duì),!
甲:“哦來到我這攤啊——”
乙:怎么樣,?
甲:“——要賣四毛八,
除去您得想,誰還買這零布頭啊,,小字號(hào)眼兒的碎布?jí)K來吧,。”
乙:賣多少錢,?
甲:“那位先生說,,是要賣多少錢吶?
你站穩(wěn)了腳步,,庹一庹那個(gè)尺寸,,我扒拉扒拉算盤,合合價(jià)啊,?!?/p>
乙:嗯。
甲:“一庹五尺,,兩庹一丈,,三庹一丈五,我算您一丈四,?!?/p>
乙:一丈四。
甲:“這要合洋錢——”
乙:多少錢,?
甲:“——您得兩塊八,。”
乙:多少錢一尺呢,?
甲:“兩毛錢一尺,。您合一合那個(gè)有本兒呢沒本兒吶,,有賺兒沒有賺兒噠,。
哎,那位先生說,,這布兩塊八,,你給我包上吧,你給我裹上吧,,
這個(gè)兩塊八毛預(yù)備好啦,,這陣兒要買還不賣啊——”
乙:不賣。
甲:“——怎么檔子事,,額了外的生枝還得讓吶,。
這布兩塊八,我讓去兩毛,,算您得兩塊六,,我再去兩毛,您給兩塊四,
我讓兩毛去兩毛,,您給兩塊錢,。”
乙:別讓了,。
甲:兩塊啊,。
乙:兩塊大洋。
甲:“哎,,這布兩塊錢,。”
乙:嗯,。
甲:“還是不要,,嘰噔噔咯噔噔,兩塊大錢我打破了它,?!眴燕溃⌒查_綻了啊,。
乙:你跺它干嘛,?
甲:“哎,您這一塊九,,是您這一塊八,,
一塊七啊,一塊六,,再要不要這大洋一塊四?。?/p>
哎,,這布一塊四,,我讓去兩毛,您給一塊二,,
還是不要,,我讓一毛,去一毛,,您給一塊錢,。
這布一塊錢,還是不要,,我讓五毛,、去五毛,您……”
乙:白拿去了,!
作品變化多姿,,韻律和諧,,層次分明。擅長(zhǎng)演出此曲目的演員多根據(jù)個(gè)人的條件有所發(fā)揮,,以致風(fēng)格迥異,、各有特色。
戴少甫與于俊波,、侯寶林與郭啟儒,、王世臣與趙玉貴、郭德綱與于謙等均表演過這一曲目,。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tái)存有六十年代初侯寶林與郭啟儒,、馬季與郭全寶表演的《賣布頭》錄音。曲本收入198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傳統(tǒng)相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