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是前蘇聯(lián)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人生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余兩部為《童年》,、《在人間》,該書首次出版于1923年,。
該書中作者描寫了他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青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小市民習氣的深惡痛絕,,對自由的熱烈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強烈向往。
阿廖沙:書中的主人公,,是個堅強勇敢,、正直、有愛心的人,,也是善于觀察和非常敏感的青年,,能辨別好壞。
外祖母:外祖母是一個果敢,、剛強的婦女,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人物:她喜歡唱歌,,跳舞,,講各種各樣的故事,,她很善良慈愛,善于忍讓,,胸懷廣大,,外祖母是阿廖沙終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是他最了解和珍愛的人,。
外祖父:年輕時曾在伏爾加河上做過纖夫,后來開了一個染坊,,當他還有錢時,,對人作威作福,對一切獨斷專行,。隨著家業(yè)的衰落,,他變得愈來愈吝嗇、貪婪,、專橫,、殘暴、冷酷無情,。最后他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變得一無所有,,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乞丐。
安德烈·捷連科夫:面包店老板,,雇傭阿廖沙的人,,有進步思想,他的居所經常作為有進步思想的大學生的集會地,。
羅馬西:進步大學生,,綽號“霍霍爾”,后來在伏爾加河邊的小村莊開雜貨店,,住所被富農燒毀后與阿廖沙分別,。
尼基弗雷奇:反動警察,他抓捕進步學生,,偽善,,對沙皇的監(jiān)視網絡一清二楚,甘于做奴才,。
《我的大學》描寫阿廖沙在喀山時期的活動與成長經歷,。阿廖沙16歲抱著上大學的愿望來到喀山,但理想無法實現(xiàn),,喀山的貧民窟與碼頭成了他的社會大學,。阿廖沙無處棲身,與他人共用一張床板。在碼頭,、面包房,、雜貨店到處打工。后來,,因接觸大,、中學生、秘密團體的成員及西伯利亞流放回來的革命者,,思想發(fā)生變化,。阿廖沙閱讀革命民主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著作,直至參加革命活動,。在革命者的引導之下,,擺脫了自殺的精神危機。
在阿廖沙所生活的時代,,俄國正處于19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的時期,,此時俄國正處于大革命前夕,社會處于黑暗的統(tǒng)治之下,。在大革命發(fā)生之前,,俄國處于封建思想與沙皇的統(tǒng)治之下,人們的生活十分貧苦,,特別是那些處于社會底層的勞苦人民,,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流離失所,痛苦不堪,。由于人們生活的拮據,,偷竊已經在農村成為一種風氣,人們?yōu)榱颂铒柖亲右呀洸粨袷侄?,完全不在意道德與倫理的約束,。這時期兒童的生活更加困難,他們沒有錢去接受教育,,只能靠拾荒為生,,淪落街頭。正是這樣的社會生活現(xiàn)狀,,使得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完全敗在了生計上,人們變得自私自利,,親情,、愛情與友情在它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
《我的大學》是高爾基1923年在國外療養(yǎng)期間完成的自傳體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寫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蘇聯(lián)文學的奠基人,。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出生于伏爾加河畔的一個木匠家中,,幼年父母雙亡,,寄居在開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來外祖父破產,,十歲的阿列克謝就在社會上流浪,當過各種雜工,。雖然他只上過兩年小學,,卻一直堅持勤奮自學,讀了許多書,。加上他本人曾廣泛地接觸過社會生活,,積累了豐富的素材,終于使他成為作家,。
高爾基的處女作是發(fā)表于1892年的短篇小說《馬卡爾·楚德拉》,。《福馬·高爾杰耶夫》(1899)是高爾基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我的大學》將農民的愚蠢,、落后、無知,、卑鄙,、野蠻、殘暴,、勢利等丑惡形象活生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為之憤怒、哀嘆,、惋惜,。在當時俄國社會不怕農民沉默,就怕農民從眾,,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美德,,缺乏自己的價值判斷。一個農民是善良的,,但是一群農民就可能變成群氓,,好人一心一意想幫著他們改變現(xiàn)狀,他們去反過來傷害好人,。在當時想要觸動農民根深蒂固的封建觀念,、想要改變他們的奴性是難之又難的,對于思想觀念的改變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使用休克療法,,必須要先改變他們的經濟基礎,改變他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這樣才不會做無用功,。對于當時俄國社會知識分子的慘痛遭遇,,也讓讀者潸然淚下,革命者不能讓人們餓著肚子去正義明道,,必須要給予人民以看得見的物質利益,,知識分子的力量太過薄弱,他們沒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沒有群眾基礎,,最后慘遭工人迫害,連自己都無法保護自己,,這樣的自相殘殺讓讀者為之悲痛,。《我的大學》以阿廖沙在社會這個大學的所見所聞所感為線索,,給讀者生動地展現(xiàn)了俄羅斯舊社會的腐朽之勢和當時人性的丑惡,,血淋淋的歷史告訴讀者知識才是力量。
在《我的大學》這部作品中,,阿廖沙以及周圍人的生活都很不幸,,如果非要給這種不幸找一個原因,那大概就是那個社會的生活環(huán)境了,。在這部作品中,,高爾基著重于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市民進行描寫,通過對這些小市民人物的描寫,,將社會與人性的病態(tài)表現(xiàn)了出來,,因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正是作者表達思想與觀點的重要切入點,。在這部作品中,阿廖沙是童年高爾基的化身,,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因病去逝了,母親一個人帶著阿廖沙回到了娘家,。但當他們回到外公外婆家之后,,他們的生活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阿廖沙的兩個舅舅開始吵著要分家,,他們生怕母親來分奪他們的財產,。在這之后,作品圍繞著外公外婆家里的這些人展開了小說的敘述,,充分地將小市民的自私自利,、人情冷漠表現(xiàn)了出來,。
在《我的大學》里,高爾基用自己的筆觸反映了當時俄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統(tǒng)治的活動,,展示了這一時期俄國知識分子的思想狀況,。在高爾基的自傳小說中,我們看到青少年時期的高爾基就已經對俄國的丑惡現(xiàn)實十分憎惡,一直努力探索生活的道路,。他曾經幻想自己做一個強盜,,劫富濟貧或者用祈禱上帝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生活,但當時他還很年輕,,當然這只是天真幼稚的幻想,。在大量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品中,,他也未能找到曾苦苦思索的“我該怎么辦”的問題的解答,。接觸了許多具有革命情緒的知識分子,高爾基又想從他們那里找到新的生活道路,。
在喀山的四年,,阿廖沙雖然沒能進大學的門,但在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里,,他接觸到社會各個階層,,尤其是結識了一些民粹派革命者,了解了農民的生活現(xiàn)狀,,逐步提高了覺悟,,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正如高爾基自己回顧時所說的:“我雖然出生在下諾夫哥羅德,,但精神上使我獲得生命,,卻是在喀山??ι绞俏易钕矚g的一所‘大學’,。”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所描寫的人物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外公為代表的自私自利的人,,這包括阿廖沙的兩個舅舅,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媪H不認,,根本沒親情而言,;另一類則是以外婆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這包括阿廖沙的好朋友“好事兒”,,他們都是阿廖沙喜歡的人,是與外公這一類形成鮮明對比的人,。這兩類人物形象的塑造,,將這部作品的故事情節(jié)不斷向前發(fā)展,,從而將高爾基想要揭示的黑暗社會現(xiàn)狀揭示出來。
《我的大學》這部作品,,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于作者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說里,作者并沒有對阿廖沙這個人物進行正面的描寫,,反而是把他當作當時社會的旁觀者進行敘述,,因而,對于阿廖沙這個人物形象的刻畫并不是很多,。但是,,在對阿廖沙周圍人物進行描寫時,作者明顯的把自己(即作品中的阿廖沙)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表現(xiàn)了出來,,特別是在對待外公這樣自私自利的人物形象描寫時,,他明顯的運用了諷刺的手法,以表示對市民庸俗,、自私的厭惡,,從而也將阿廖沙的形象從側面樹立了起來。
《我的大學》這部作品既描寫了19世紀末俄國社會生活的風貌,,又反映了當時俄國知識分子的生活和思想狀況以及民粹派反抗沙皇專制的活動,,是一部教育意義深遠的作品。
1941年,,《我的大學》被改編成同名電影上映,,該片由馬克·頓斯闊依執(zhí)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