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軍窯洞群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斯俄鄉(xiāng)布絨朗山上,距甘孜縣城4公里,,窯洞群始建于1951年春,,為十八軍與兄弟部隊搶修甘孜飛機場時部隊駐地。窯洞群占地8萬4千余平方米,,其依山而建,,層次分明,,現(xiàn)存窯洞1000余個,均有不同程度的損毀,。窯洞群頂部為十八軍九位女烈士墓地,,九位女英烈長眠于此,與窯洞群一道展示了甘孜縣和平解放后的一段歷史,。
1951年春,,十八軍先遣部隊已勝利結束昌都戰(zhàn)役,這時部隊給養(yǎng)和就地籌糧困難,。于是,,上級決定搶修甘孜機場,建立空中通道,。從1951年4月至11月至1951年11月10日,費時不到一年,,修筑跑道一條長320米,寬120米,,全系碎石鋪成的甘孜機場,,四千公尺長的跑道像一條玉帶鋪在藍天白云下。當時部隊首長還對跑道還進行了負重檢查驗收,,重達二十噸的飛機多次在跑道上安全降落,、起飛,已達到當時機場的驗收標準,,驗收期間還邀請了整個藏區(qū)的各方代表,讓他們輪流乘機繞甘孜飛了三圈,,共同驗證重要的歷史時刻,。
當時修建機場的軍工近3萬人,后勤供給一要靠川藏公路運輸,,二要靠飛機空投,。遇到天氣惡劣,飛機無法空投,,川藏線路況很差,,經(jīng)常塌方和堵車,在沒有給養(yǎng)的情況下,,大多數(shù)時候官兵們只能到草地上去挖老鼠和草根來充饑,。甘孜縣氣候寒冷,在不驚擾當?shù)乩习傩盏那闆r下,,為了保障部隊官兵更好的生存,,根據(jù)甘孜縣土壤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特點,,部隊領導指示在在機場跑道南側,、西側修建窯洞,,窯洞沿山坡兩邊挖掘坑洞,架上橫梁,,搭起樹枝,,糊上黃泥,從遠處看,窯洞一層層,、一排排,,如蜂巢一般,工整美觀,。為美化環(huán)境,,找來白粉,涂抹墻壁,,尋來各種顏色的鵝卵石嵌成各種圖案和標語,,如:“解放西藏,保衛(wèi)國防”,、“修建機場,,支援前方”等等,形成了川藏線特有的窯洞群樣式,,窯洞群中包含指揮塔,、辦公室、食堂,、招待所等附屬建筑,,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當年搶修機場的時間緊,、任務重,、條件艱苦,雖然“窯洞式”的住處建起來了,,但并不是很牢固,,有一天晚上突降大雨,被雨水嚴重侵蝕的窯洞突然垮塌,,睡在窯洞內的6名女戰(zhàn)士全部犧牲,,還有3名女戰(zhàn)士因為其他原因也長眠在這里。9名年僅20歲左右女戰(zhàn)士,,她們?yōu)榱嗣褡宓慕夥?,藏族同胞的利益,長眠在這里了,,她們的事跡是可歌可泣的,。當時修建甘孜機場時的條件和環(huán)境是非常艱苦的,但他們卻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艱苦奮斗的作風,創(chuàng)造了一個偉大的革命歷史工程奇跡。
甘孜縣窯洞群已被列入縣級重點紅色旅游景點和縣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前往此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師生,、干部群眾上千人,,正逐步擴大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力。近年來,,甘孜縣窯洞群作為康北紅色旅游重點景區(qū)之一來,,吸引來此觀光的游客正逐年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