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余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一〕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
旌旗十萬斬閻羅。
〔二〕
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
捷報飛來當紙錢,。
〔三〕
投身革命即為家,,
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
旋:不久。
泉臺: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陰間,。
舊部:從前的部下。這里指犧牲了的戰(zhàn)友,。
旌旗:這里借指部隊,。旌,古代用于指揮或開道的一種旗幟,。
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高臺上點燃起來作報警用的煙火,,后泛指戰(zhàn)火。這里指當時的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
諸君:這里是各位同志的意思,。諸,許多,、各位,。君,對人的尊稱,。
涯:邊際,,止境。
取義成仁:為真理或正義事業(yè)而獻身,。這里指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而英勇犧牲,。取,求取,。義,,正義。成,,成全,,達到。仁,,現(xiàn)在借指崇高的道德,。
1936年冬天,梅山游擊隊根據(jù)地遭敵圍困,當時我受傷又生病,,在樹叢草莽中隱伏了20多天,,心想這次大概不能突圍了,就寫了三首詩留藏在衣底,??墒遣痪茫覀冇钟行业耐黄屏藬橙说陌鼑?。
〔一〕
今即將兵敗身死我該寫些什么,?身經(jīng)百戰(zhàn)才創(chuàng)立了這番革命事業(yè),多么的不易??!這次我要到陰間去召集已經(jīng)犧牲過的同志。帶領十萬英靈擊敗國民黨反動派,!
〔二〕
南方已經(jīng)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頭顱要掛在城門上,,那些還活著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勝利的消息來祭奠我。
〔三〕
革命者四海為家,,含有血腥味的風雨應當有止境,,今天為正義的事業(yè)犧牲生命,反動派必將失敗,,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將實現(xiàn),。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后,,留在蘇區(qū)堅持斗爭的紅24師和地方武裝共16328人,,遭到敵人殘酷圍剿,大部損失,。何叔衡,、毛澤覃等黨和紅軍的高級干部在突圍中犧牲。
瞿秋白和劉伯堅被俘后遇害,。敵人占領中央蘇區(qū)后,,殘酷殺戮革命干部和群眾。據(jù)有的材料說,,瑞金被殺達12萬人,寧都被殺絕的有8300多戶,,閩西被殺絕的有4萬多戶,。
突圍出來的少數(shù)部隊會同地方武裝和敵人打起了游擊,項英、陳毅經(jīng)過轉戰(zhàn),,于1935年2月來到了位于贛南的油山地區(qū)和梅嶺,,開始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
青山巍巍,,綠水長流,;古道悠悠,雄關屹立
梅關,,位于大庾嶺(今江西大余與廣東南雄)海拔七八百米高處的巔峰,。唐開元四年,左拾遺張九齡奉詔開鑿嶺南驛道,,以連結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推進嶺南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3年功成后,,兩側植梅,梅關因此得名,。當年古驛道上“商賈如云,,貨物如雨,萬足踐履,,冬無寒土”,,因此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美稱。唐代詩人杜牧《過華清宮絕句》詩中有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那嶺南的荔枝就是通過這條驛道,由飛騎日夜兼程至長安,,而色味不變,。
1934年10月31日,8萬多參加長征的紅軍大部隊突破封鎖后,,經(jīng)由此關,,折而向西,直逼湘粵邊境,。陳毅因為在興國老營盤戰(zhàn)斗中負重傷,,未能參加長征,于是在粵贛邊堅持了三年艱苦卓絕的游擊戰(zhàn),,其中多次往返穿越梅嶺,。
這里號稱“千峰轉不盡,十里萬重山”,,樹木遮天蔽日,,漫山遍野,,山中有洞,洞洞相連,,便于部隊隱蔽,,保存實力。項英,、陳毅確定了“依靠群眾,,堅持斗爭,積蓄力量,,創(chuàng)造條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行動方針,開始了在贛粵邊界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游擊生活,。
“天將曉,,隊員醒來早。露侵衣被夏猶寒,,樹間唧唧鳴知了,。滿身沾野草。天將午,,饑腸響如鼓,。糧食封鎖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數(shù),。野菜和水煮,。……”陳毅元帥一篇《贛南游擊詞》,,生動,、形象地記錄了當年紅軍在艱苦環(huán)境下的斗爭生活。
敵人因搜捕不到,,惱羞成怒放火燒山,。因擔心不能脫險,陳毅危急時刻寫下豪氣沖天的《梅嶺三章》藏于棉衣內(nèi)層,。
在以后的崢嶸歲月里,,陳毅與《梅嶺三章》詩詞為伴,將革命進行到底,。但《梅嶺三章》詩詞能有幸與后人見面,,其夫人張茜當記一功。
1940年,,盤踞蘇北的國民黨頑固派制造摩擦,,同年十月,蔣介石發(fā)動第二次反共高潮,,妄圖消滅新四軍,。此時,,著名的黃橋戰(zhàn)役開始了。國民黨二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江蘇省政府主席韓德勤和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調(diào)兵三萬,,齊頭進攻黃橋,。新四軍為了生存和抗日,只好被迫應戰(zhàn),,在陳毅,、粟裕的指揮下,我軍頑強反擊,,予敵軍以重大殺傷,。正當前線決戰(zhàn)時,敵方配合八十九軍作戰(zhàn)的保安四旅一部百余人,,在戰(zhàn)場上潰退下來,,不辨方向,一直沖到距陳毅指揮部200米處,,而新四軍當時全軍出擊,,總部已無保衛(wèi)部隊。得到好消息的李守維,,叫囂要“活捉陳毅”,。面對窘境,陳毅一面從容自若地立即組織機關工勤人員迎擊敵軍,,一面命令其新婚妻子張茜,,把所有文件立即燒掉,以防落入敵軍手中,。做機要秘書的張茜,,一邊燒文件一邊看文件的內(nèi)容。當看到《梅嶺三章》詩稿時,,張茜猶豫了,,她浮想聯(lián)翩陳毅在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的烽火歲月,深諳陳毅一生與詩歌結下不解之緣,,于心不忍,,便問:“老總,詩稿也要燒掉嗎,?”陳毅說統(tǒng)統(tǒng)燒掉,。張茜對《梅嶺三章》愛不釋手,又問: “老總,,我替您保存詩稿吧,!”陳毅不作聲了,。《梅嶺三章》就這樣被張茜“救”了下來,。由于陳,、粟反復謀劃,部署周密,,相機反擊,,結果,新四軍以五千人戰(zhàn)勝了敵人三萬兵,,創(chuàng)造了軍史上的一個奇跡,。
陳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詩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chuàng)建人和領導人之一,。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紅軍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第六軍政委,、第二十二軍軍長,,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副書記、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員,、代軍長,、軍長,第三野戰(zhàn)軍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后,,曾任華東軍區(qū)司令員、上海市市長,、中共中央華東局第二書記兼上海市委第一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央第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分別收入《陳毅軍事文選》,、《陳毅詩詞選集》,。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因“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而導致失敗,,紅軍主力不得已被迫作戰(zhàn)略轉移。陳毅因傷奉命留下,,擔負起領導江西革命根據(jù)地的工農(nóng)紅軍進行游擊戰(zhàn)爭的重任,。當時形勢如黑云壓頂,敵強我弱,,贛南游擊隊在敵人重兵圍攻中,斗爭萬分艱苦,?!睹穾X三章》便是陳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難免犧牲的情況下寫成的一組帶有絕筆性質(zhì)的詩篇,。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用倒接法,。照理說詩意順序應是先寫革命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自然是備極艱難,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再談如今自己面臨即將來到的犧牲的心情,。但做詩要是順著這個意思去寫,就顯得太平實,。詩人把“斷頭今日意如何”一提前,,恰似晴空中的一聲驚雷,把一個革命者面對犧牲的情景一下子推到了讀者面前,,給整個組詩造成了一種蒼茫悲壯的基調(diào),。對讀者來說,則能產(chǎn)生一種凝精聚神,,急欲一讀的強烈效果,。再說這一組詩主要在于抒寫一個革命者面對犧牲的胸懷,而不在于述說革命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所以這一提前又有側重意義,。而更重要的是,這個開頭對整個組詩起到了大氣包舉,,籠照全篇的作用,。所以這是一個發(fā)端突兀,豪氣凌云的極好的起句,。后兩句以“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作結,是對前面自問式起句的呼應,,也可以說是自答之詞,。但這里絲毫沒有議論式的敘說,,而是以一種奇特的懸想,形象地表明了陳毅對革命事業(yè)無限忠誠,,至死不渝的心跡,,即使化作鬼魂,也要在九泉之下帶領雄兵十萬,,將反動的統(tǒng)治者徹底埋葬,!這個結句猶如空谷中一聲驚天動地的長鳴,壯懷激烈,,使人拍案叫絕,,具有極大的藝術感染力。一個視死如歸,,正氣凜然的共產(chǎn)黨人的光輝形象,,昂然挺立在讀者的面前。
第二首“南國烽煙正十年”,,是抒寫壯志未酬,,死難瞑目的情懷,以及對戰(zhàn)友滿懷激情的鼓勵,?!按祟^須向國門懸”句,化用春秋時期吳越爭霸中伍子胥的故事,,使人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悲壯之感,。接下來兩句文氣漸緩。結句“捷報飛來當紙錢”尤為精絕,,不僅與上首詩緊密呼應,,而且從這一出人意表的想象中,透露著一個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在臨危之際,,對革命事業(yè)仍然充滿樂觀主義的堅定信念,。宋人陸游放翁在臨終之際,給他的子女留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絕筆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比缫源伺c陳毅的這首詩相比,則陸游雖對國家的統(tǒng)一表示堅信不移,,但細味詩意卻悲而不壯,。陳毅此詩則于抑揚跌宕中尤顯其悲壯,感人至深。
第三首“投身革命即為家”,,表達了詩人面對死亡的坦蕩胸懷和共產(chǎn)主義必定勝利的堅定信念,。陳毅早年投身革命,從此就成了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急先鋒,,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英勇奮進,,義無反顧。艱苦的斗爭生活錘煉出堅定的革命意志,,從戰(zhàn)友們前仆后繼的斗爭精神中看到了勝利的曙光,。“血雨腥風應有涯”,,反動派對人民的血腥屠殺總有一天要結束,,人民終究會得到解放,光明的社會總歸會到來,,共產(chǎn)主義的理想必定會實現(xiàn),!為了革命的勝利,個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就是對第一首自問式起句的最后回答,。這是何等博大的胸懷,何等壯烈的氣概,!
在陳毅光輝的一生中,,有20多年的時間是在鐵馬金戈的槍林彈雨中度過的,而贛南的三年游擊戰(zhàn),,正如陳毅自己說的那樣,“是我在革命斗爭中所經(jīng)歷的最艱苦最困難的階段”,,《梅嶺三章》可以說是反映這一歷史階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詩人以其崇高的革命情操,臨危而斗志彌堅的豪邁胸懷,,譜寫成這一不朽的壯烈詩篇,。三章比秋月,一字偕華星,。它猶如掛在夜空中的皎潔明亮的秋月,,它的一字一句猶如黑夜燦爛的明星,將永遠激勵人們?yōu)榱藟邀惖墓伯a(chǎn)主義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