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重建是1932年,可惜1938年毀于日寇炮火,。1962年,劉國鈞回故里憑吊岳廟廢墟,,提出再建,并決定將廟址由鎮(zhèn)東思岳橋畔遷至現(xiàn)址,。再建之岳廟“文化大革命”中卻首當其難。1978年春回大地,,已屆耄耋之年的劉國鈞臨終前對子女說:一定要把家鄉(xiāng)的岳廟修好,!其子女劉漢棟,、劉碧如遵其遺囑,于1985年捐資三建岳廟,。
2006年12月24日,靖江生祠鎮(zhèn)岳王廟和劉國鈞故居被評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qū),,這是該市首個A級旅游景區(qū)(點),。
岳王廟及劉國鈞故居位于靖江市生祠鎮(zhèn)中街,,東為岳王廟,西為劉國鈞故居,。生祠岳王廟建于南宋紹興初年(公元1131年),,占地2800平方米,整體莊重雄偉,,廟內有雙龍璧,、石獅、岳飛手書石刻等文物,。劉國鈞故居占地5000平方米,,由舊居,、敬修堂、善狳廳等部分組成,,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岳王廟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民族英雄“精忠報國”的衛(wèi)國精神,,劉國鈞故居體現(xiàn)了中國現(xiàn)代民族工商業(yè)者自強自立的傳統(tǒng)美德,、愛國愛黨回報社會的愛國之志,,歷史遺存豐厚,自1986年以來,,兩處每年合計接待游客6萬人次。
據(jù)《宋史》載:“詔飛還守通,、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于沙洲保護百姓,,伺機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zhàn)于南霸橋,,金大敗。渡百姓于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金兵不敢近,?!蓖ǎ茨贤?;泰,即泰州,;沙洲、沙上,,即馬馱沙;百姓是指江淮難民,。這些難民,就是當今許多靖江人的祖先,。
至于民間傳說,則更為感人,。據(jù)說南宋皇帝趙構與宰相秦檜狼狽為奸,欲與金兵請和,,把精忠報國的岳飛視為眼中釘,一日連發(fā)12道金牌,,急詔岳飛回京(杭州),。中原百姓依依不舍,擔心金兵再犯,,重入水火,,意欲跟隨岳飛撤離。岳飛愛民如子,,豈忍拒絕,?于是帶難民一同南下。當他們千里迢迢來到揚子江邊的馬馱沙時,,岳飛徹夜難眠,,便起身踱出帳篷,借一彎冷月察看四方,。他見此處負江阻海,,襟越銜吳,確是一方要地,;雖然荒草萎妻,,卻有山有水,宜糧宜桑,,分明是大江懷中的一顆明珠,!一時欣喜,不覺曉露已濕須眉,。
翌日,岳飛召集百姓說:“你們不要隨我渡江南下了,,就在這里落腳謀生吧!別看它眼下荒蕪,,將來定是魚米之鄉(xiāng)!我愿這里八百年無水災,,八百年無旱災,八百年無兵災,?!痹涝獛浀脑捸M能不聽?從此,,百姓們便在這里安家落戶,,繁衍生息。岳飛一走,,百姓感恩戴德,,祈望他長命百歲,遂造祠堂,,這塊地方后來成了集鎮(zhèn),,便叫生祠堂或生祠鎮(zhèn)。
傳說雖然與史實不盡相合,,但卻為史實寫意傳神,。無論史實還是傳說,都表明靖江與岳飛血肉相連。而千百年來,,岳廟之屢建,,更表達了我們祖先對岳飛恩德之感念,如揚子江水,,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