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
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
茅茨疏易濕,,云霧密難開。
竟日蛟龍喜,,盤渦與岸回,。
南京:明皇幸蜀還,改成都為南京,。犀浦道:屬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縣犀浦鎮(zhèn),。安史之亂,,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為南京,,實未進駐,。犀浦道:一作“西浦道”。
湛湛:水深而清,。湛湛:一作“黤黤”,。
冥冥:昏暗。
盤渦:急水漩渦,。
成都有個犀浦鎮(zhèn),,只是一個十分繁榮,富強的大鎮(zhèn),。我正巧在四月路經(jīng)此地,,看到了這里美麗的景色。滿樹的黃梅已經(jīng)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長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打濕了茅草蓋的屋頂,,山間云霧彌漫,,田間有春水澆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龍在嬉戲,,形成一個個漩渦達到河岸又返回來,。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fù)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jīng)》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良文學傳統(tǒng),,成為古代詩歌藝術(shù)的又一高峰,,對后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詩中的“南京”是指現(xiàn)今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縣,,現(xiàn)今四川郫縣的犀浦鎮(zhèn)就是當年犀浦縣治所,。
需要指出的是,成都沒有梅雨季節(jié),,以下是范成大《吳船錄》中的證明:
原文
未至縣二十里,,有犀浦鎮(zhèn),故犀浦縣,,今廢屬郫,,猶為壯鎮(zhèn)。杜子美詩:“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笔駸o梅雨,子美熟梅時經(jīng)行,,偶值雨耳,。恐后人便指為梅雨,,故辯之,。
譯文
到郫縣城區(qū)還差20多里的地方,有個犀浦鎮(zhèn),,就是原來的犀浦縣的治所,。最然現(xiàn)已經(jīng)廢縣為鎮(zhèn),歸郫縣管轄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至今還是一個繁榮,富強。在經(jīng)濟,,文化,,教育,交通,,投資,。等各方面都很不錯的大鎮(zhèn)。杜甫詩說:“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黃梅,,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眲e人就以為犀浦也有梅雨季節(jié),錯,,大錯特錯,!四川是沒有梅雨的,只不過杜甫出門的時候是梅子熟的季節(jié),,又剛好遇到下雨罷了,。我怕以后的人以這為依據(jù)就說四川,特別是犀浦有梅雨季節(jié),,那就好笑了,,所以才拿出來專門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