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宮
位于孝泉鎮(zhèn)核心保護區(qū),,是古鎮(zhèn)“九宮十八廟”遺存的古跡之一,,是“湖廣填四川”時湖南商人修建的同鄉(xiāng)會館。武圣宮的復式四合院和走馬轉角建筑風格是四川典型傳統(tǒng)公共建筑的優(yōu)秀范例,。2019年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鄰姑泉
省級水利風景區(qū),位于鄰姑街,是紀念“安安送米”故事中善良的鄰姑婆婆而得名,。鄰姑泉涓涓細流如同鄰姑婆婆的善良潤澤著每一個孝泉人,,使孝泉民風純樸,安寧祥和,。
龍護舍利寶塔
始建于漢代,,至隋、唐,、宋皆為木塔,,后被焚毀,元代始建磚塔,,塔高34.75米,,外十三級,內五層,,為密檐式紡錘形,塔內仿木斗拱建筑特色更是國內罕見,,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元代磚塔,。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半邊街
位于第四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正陽街社區(qū),,是一條以清真特色為賣點的旅游餐飲街區(qū),。
中國德孝城
位于陽安大道中段,是我國歷史上“涌泉躍鯉”“安安送米”系列故事的發(fā)生地,,內有姜公殿,、姜公墳、二十四孝館等古跡勝景,。在這里,,您可以接受德孝文化熏陶,以孝正品行,,以孝敬父母,,以孝育后人。
姜公墳
建于明代,,占地約2900平方米,,四周有三合土墻圍護,墓門上方石碣豎書“姜公墳”三字,。墓園內有姜詩,、龐氏、安安及姜詩父母合葬墓,,后經歷代維護相沿至今,。2002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姜孝祠
始建于漢永平年間,,又有姜詩廟,、姜公廟,、孝感廟、孝子祠,、孝感祠等多種稱呼,。舊時為祭祀孝子姜詩及其父、母,、妻,、子以及鄰姑六人之所,是孝文化“活化石”,。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濕地公園
堅持生態(tài)優(yōu)先,因地制宜原則,,力求凸顯自然地貌,,延展地域特色,是集休閑娛樂,、體育運動,、生態(tài)科普宣傳于一體的園林景觀公園。
孝泉鎮(zhèn)體育公園
地處古鎮(zhèn)核心區(qū),,占地3萬余平方米,,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配套齊全,。該體育公園是在德陽市體育局,、旌陽區(qū)旅體局、旌陽區(qū)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德孝文化,,立足‘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認真落實國家體育局進一步引導地方建設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構建覆蓋城鄉(xiāng),、布局合理,、種類多樣的全民健身設施網(wǎng)絡。孝泉鎮(zhèn)體育公園高標準燈光籃球場,、標準五人制足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健身步道,、健身路徑、室內健身設施以及綠色、停車,、休閑等配套設施,。孝泉鎮(zhèn)體育公園將始終堅持為廣大群眾服務的理念,不斷推進我鎮(zhèn)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讓孝泉百姓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文體愛好者就近參與問題活動,,共享公共文化服務成果。
二十四孝館
以元代郭居敬編著的《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館內有“孝感動天”“涌泉躍鯉”“親嘗湯藥”等歷代孝行故事的雕塑,。
交通路線:游客可乘坐109路公交車到德孝城路口站步行前往。
大孝故里指的是古代二十四孝姜詩孝親涌泉躍鯉魚系列故事的發(fā)生地,,其文明足跡可以追溯至秦漢時期,。
孝泉鎮(zhèn)歷史悠久,東漢時期稱汎鄉(xiāng),,屬廣漢郡雒縣,。“一門三孝”,、感天動地”的故事廣為流傳,當朝史書《東觀漢記》和后代的《華陽國志·蜀志》等史料均有記載,。蜀漢昭烈帝章武二年(222)汎鄉(xiāng)設縣,,名曰陽泉。隋開皇十八年(598)改為孝水縣,。隋仁壽二年(602)廢孝水縣,。大業(yè)2年,改孝水縣為綿竹縣,,治所遷至今綿竹市治地,。唐置姜詩鎮(zhèn),武德三年(620)隸德陽縣,。北宋英宗年間改名孝泉鎮(zhèn),。至此以后,不再在孝泉設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孝泉鎮(zhèn)分為孝泉和躍鯉兩鄉(xiāng)?!败S鯉”,,來源于《后漢書·烈女傳》姜詩妻龐氏傳中“泉躍雙鯉”。1951年土改建鎮(zhèn)時,分置孝泉鎮(zhèn),、躍鯉鄉(xiāng),、孝泉鄉(xiāng)(后為孝揚鄉(xiāng))。1958年9月,,孝泉鎮(zhèn),、躍鯉鄉(xiāng)、孝揚鄉(xiāng)合并為孝泉人民公社,。1965年政社分置為孝泉鎮(zhèn),、孝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xiāng)村建置,,孝泉人民公社恢復設置為孝泉鄉(xiāng),、躍鯉鄉(xiāng)。1986年10月,,撤孝泉鄉(xiāng),、躍鯉鄉(xiāng)并入孝泉鎮(zhèn),實行鎮(zhèn)管村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