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竹生筍》講述了三國時孝子孟宗的孝行。此為《二十四孝》中的第十七則故事,,講述了孟宗的母親生病想吃嫩筍,,寒冬無筍,小孟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于是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的故事。
孟宗,,字恭武,,少喪父。母老病篤,,冬月思筍煮羹食,。宗無計可得,乃往竹林,,抱竹而哭,。孝感天地,須臾地裂,,出筍數(shù)莖,,持歸作羹奉母。食畢,,病愈,。
淚滴朔風寒,蕭蕭竹數(shù)竿,。
須臾冬筍出,,天意報平安。
孟宗,,三國時期江夏人,,年少的時候父親就早早地去世了,只有年老體衰的母親和他相依為命,。
一日母親深感不適,,經(jīng)過求醫(yī)問藥,得知用新鮮的竹筍做湯就可以醫(yī)好母親,。因為正值凜凜寒冬,,所以根本就沒有鮮筍,小孟宗非常希望母親的身體好起來,,可是又無計可施,。擔心憂愁中,小孟宗獨自一人跑到竹林,扶竹而哭,。他的哭聲打動了身邊的竹子,,于是奇跡發(fā)生了,,只聽呼的一聲,地上就瞬間長出了許多的嫩筍,。小孟宗看到時心里特別高興,,他小心地摘取了竹筍,歡歡喜喜地回到了家里,?;氐郊抑螅R上用竹筍為母親熬好了筍湯,。母親喝了筍湯之后身體果然大有好轉(zhuǎn),。孟宗后來大有作為,官至司空,。
《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吳志·孫皓傳》:“右大司馬丁奉,、司空孟仁卒,。”裴注:《楚國先賢傳》曰:“宗(按:孟仁本名宗,,因避孫權(quán)之孫皓字元宗之諱,,改為孟仁)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為至孝之所致感?!薄墩f郛》卷五八載《楚國先賢傳》與此同,。元郭居敬《二十四孝》輯入此事,,故稱“哭竹生筍”,。
哭筍、孝筍,、孟宗泣筍,、孟宗哭竹、孟宗之筍
此事涉荒誕,,意在宣揚孝道,。北周庚信《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忠泉出井,孝筍生庭,?!敝x靈運《孝感賦》:“孟積雪而抽筍,,王斷冰以鲙鯉?!鼻熬溆闷涫?。魯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圖》:“‘哭竹生筍’就很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上帝,?!?/p>
孟宗幼年喪父,生活雖然困苦,,但他的寡母盡力設法讓他念詩書,,學禮儀。
孟宗的母親,,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讓孩子讀書,讓他與讀書人結(jié)識,,以便將來成為大學令,,出人頭地。到了縣試的時候(在縣內(nèi)舉行的考試),,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來參加考試,。有些考生貧困,,無力住客棧(旅館),,孟媽媽就請他們到她家里住宿。她縫了一條特大的被子,,能夠覆蓋很多考生,。她說:"我的孩子仰慕你們眾位的品德和學問,可又沒有能力好好招待你們,,僅就這點意思,,表示他對你們的敬意。"于是,,孟媽媽的名聲,,傳遍了各地。
孟宗對母親非常孝順,,他感到欠母親的地方太多了,。因為他媽媽費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
一年冬天,,孟媽媽突然病倒,病了許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對孟宗說:"孩子,真奇怪,,我現(xiàn)在真想喝點筍尖湯!"
孟宗聽說媽媽想喝點湯,,心中十分高興,因為她幾天沒吃東西,,身體已越來越衰弱了,。不過他又想,現(xiàn)在正是嚴冬時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發(fā)芽,,我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筍呢?"
孟宗想著想著,不覺皺起眉來,。孟媽媽見到了,,就說:"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說:"別這么說,,媽。"很久以前孟宗就對天發(fā)誓,,無論媽媽跟他要什么,,他都不能說"不"!現(xiàn)在他得實現(xiàn)他的諾言,所以接著說:"媽,,您別著急,,我會盡量設法找點筍尖回來燉湯給您喝。":可是他心中又想,,我這么輕易就答應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這兩天,天氣冷得厲害,,冷風呼嘯不停,,動物全在冬眠,花草樹木離茁芽生長還有一段時間,,我怎能找到筍尖呢?"
可是媽媽要喝筍尖湯,,他必須出去找尋竹筍。于是他扛著鏟子,、斧頭,,冒著風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風雪中辛苦掙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個竹林,。當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鋪了一地,,令他更加心驚,。"天哪!幾乎連青綠的竹葉都看不見,上哪兒去找新筍尖呢?這實在是辦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憐可憐吧!媽媽病得那么厲害,,若是我找不到筍尖燉湯給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輩子也不能心安呀!"
他一想到母親正在病床上苦苦等待這筍尖湯,,就鼓足勇氣,自己對自己說:"我為何不試試挖一挖呢?我可以一寸一寸地挖土,,到挖著筍尖為止,。"土硬得像鐵一般,他用力地一鏟一鏟挖下去,,一直累得他筋疲力盡,,仍然看不到半點綠色的筍尖。孟宗既挖不出竹筍,,又想著病床上的母親,,不由得對著土坑哭了起來,他越哭越傷心,,忘了自己,,也忘了附近的一切。他這樣哭著哭著,,哭了好一陣子,。當他張開淚眼往地上一看時,不禁吃了一驚,。原來,,他面前的冰融化了,竹根四周的冰土都和成了軟泥,,軟泥中居然有幾個綠尖頂冒了出來!
"啊!筍尖!筍尖!"
孟宗心想:這不會是做夢吧?他連忙彎腰去拔,,拔出一個,摸了摸,,"嘿,,可不真的是活筍尖么?是真的,哦,,我知道媽可以活命了,,我好高興吶!"他簡直不相信筍尖真的長出來了??墒悄遣豢赡荛L出的筍尖,,竟能這么快發(fā)芽長出,莫非是上天的賞賜?"一定是的!"孟宗對著上天叩首說:"哦!天神吶,,謝謝你的萬慈萬恩,。"
他挖出土坑中的筍尖,,趕程回家去作筍湯。媽媽看見兒子拿了竹筍回來也驚訝不已,,心中一高興,,病好像已好了一半。她喝了筍湯之后,,病果然痊愈了,。
后來,孟宗更加努力讀書,,努力學習,,終于成為一位學者,并且當朝中的大臣,,替國家做了許多有益的事情,,受到了人民的愛戴。
孟宗(,?~271年),,字恭武,一字子恭,,三國時吳國江夏人(今湖北陽新縣陽辛村人),。曾為吳鹽池司馬、豫章太守,、司空,。
孟宗年少時就失去了父親,母親年老且“病篤”,?!安『V”就是病重的意思。冬月,,其母想用竹筍來煮羹湯之飲食,。今人也知道,竹筍煮羹湯之類,,特別有鮮味,,可以改善胃口。
孟宗無計可施,,因為當時的季節(jié)得不到竹筍,,于是前往竹林,抱竹而哭,??奁脑颍褪且粋€孝子不能滿足老母的心愿而難過。然而,,“孝感天地”,,孝子的純孝感動天地,,不久地面裂開,,長出數(shù)支竹筍。孟宗即捧持竹筍回家,,做了羹湯奉獻給老母,。“孝心”又一次生效,,其母親吃完竹筍煮的羹湯,,竟然重病得以痊愈了。
《三國志》于孟宗其人其事,,也有記載:孟宗“事母至孝,。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生,得以供母”,。南朝宋裴松所注《三國志?吳書?孫皓傳》引《楚國先賢傳》:“(孟)宗母嗜筍,,冬節(jié)將至,時筍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為至孝之所致感,。”
此故事的要旨:其一,,就是樹立一個孝子對年老且病重的母親的盡孝的典型,。俗話說:“長病無孝子?!泵献趨s盡了孝,,對老母哪怕是不太合理的要求也盡量去辦妥。其二,,再次強化了《孝經(jīng)》“感應”之理念,。當然這里面也含有了古諺所說的義理,“皇天不負苦心人”,。
孟宗哭竹生筍的故事,,想象豐富,當然在流傳中也被不斷加工了。今天在孝感市孝昌縣周巷鎮(zhèn)還留有孟宗遺址,、孟宗書屋,、孟宗哭竹港、泣筍臺及雙峰山滴翠園等等,。
當?shù)氐拿耖g傳說很生動,。孟宗讀書勤奮,夙夜不懈,,奉母至孝,。孟宗少時,母病思食竹筍,,時值隆冬,,竹不生筍。孟宗入竹林哭泣,,得竹筍以奉母,。今孝感“哭竹港”遂以得名。后來,,孟宗在外做官時,,凡有好吃的食物必先寄給其母,然后才自己吃,。吳永安五年(262年),,孟宗自光祿勛任右御史大夫,寶鼎三年(268年)拜司空,。
“哭竹港”,,是因孟宗而得名的,位于孝昌縣東20公里處的周巷鎮(zhèn)青山村,。此地為大別山的尾部,。“哭竹港”旁的墩坡遺址,,坐落于水支流之一的青山河一塊小平原上,。墩坡遺址地處群山環(huán)抱之中,山清水秀,,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繁衍生息之地,,也是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漢江夏大司馬孟宗的故鄉(xiāng)。
孟宗,,就出生在青山口孟家栗林的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少時讀書十分用功,每天學習至夜深,,且侍奉母親無微不至,。據(jù)說,,孟母十分善良,非常疼愛兒子,。一年冬天,,天寒地凍,孟母特地縫制了又厚又大的被褥給兒子送去,。人們看到這么大的一床被子,,都感到十分奇怪。孟母卻深情地說:“我兒子的學友大多很貧寒,,拿不出什么好東西來結(jié)交朋友,,這床大被子正好可以讓他們一起蓋用,,共同御寒,,增進他們學友之間的感情?!泵献谠谀赣H的言行感召下,,品學兼優(yōu),尊敬老師,,與同學們打成一片,,做出了許多學習上幫助同學、生活上照顧學友的感人事跡,,這些事跡在學堂廣為傳頌,。
二十四孝中的《臥冰求鯉》
晉王祥,字休征,。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shù)譖之,,由是失愛于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并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shù)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于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xiāng)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