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南云臺山中麓,,先后榮獲“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示范點”,、“中國特色生態(tài)文化旅游勝地”、“美麗中國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金獎”,、“中國最美文化休閑旅游目的地”等多項榮譽稱號。2014年被授予國家地質公園 的命名的資格,,2019年9月正式批復和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
花果山景區(qū)面積75.39平方公里,層巒疊嶂136峰,,其中花果山玉女峰是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4.4米,峭壁懸崖,,巍峨壯觀,。
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記》所描述的“孫大圣老家”而著稱于世,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和“海內四大靈山之一”美譽,,集山石,、海景、古跡,、神話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觀賞、游覽和歷史科學研究價值,,它豐富的人文景觀和秀美的自然景觀令游人贊嘆不已,。
花果山的人文景觀源遠流長,文化底蘊十分厚重,,千百年來的古建筑,、古遺址、古石刻,、以及歷代文人墨客的游蹤手跡遍步山中,,種種神話和民間傳說,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風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讓人遐想,。
花果山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記有植物種類1700余種,其中藥物資源就有1190種,,金鑲玉竹,、古銀杏等都是省內罕見、國內少有的樹種和水簾洞,,棲身之,、唐僧崖、古樹名木,,是江蘇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庫,,每年吸引了國內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究,。
游覽花果山四季皆宜,春來鳥語花香,、夏日飛瀑急湍,、秋季風景如畫、冬日銀裝素裹,。晴游花果山,,登山遠望、日出海上,、大海茫茫、風帆點點,、身臨其境,、使人頓覺“恍疑身世出塵寰”;雨登花果山,、云山霧海,、如入畫圖,如臨仙境,。濃郁的自然風光與燦爛的歷史文化,,奇異的山水特色與多彩的神話傳說,加上古典名著《西游記》的精彩描繪,,使花果山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買購網(wǎng)原創(chuàng)圖片,未經(jīng)許可不能轉載,,版權聲明
反饋
花果山山門是由四只石雕雄獅把守,,正門上首為孫悟空的頭像,北門上首為唐僧師徒四人西方取經(jīng)的浮雕。廣場四周有石猴,,是花果山的迎賓猴,,原數(shù)108只,暗寓36天罡,、72地煞之數(shù),,誰知完工一數(shù),卻多出了一只,,共有109只,。山門背面的匾額上書寫的“東勝神州”這四個字,是由中國書法協(xié)會代主席沈鵬先生題寫,。
水簾洞是花果山上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景點。這是《西游記》中孫悟空的老家水簾洞的原型,。早在《西游記》成書之前,,水簾洞已名聞遐邇。在明顧乾的《云臺三十六景》以及張朝瑞等人的游記和各類方志文獻中已有詳盡生動的描述,。洞門前,,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海州知州王同的“高山流水”題刻,還有“神泉普潤”,、“靈泉”等勒石,。正如《西游記》所寫:“一派白虹起,千尋雷浪飛,?!ぁぁぁぁぁや郎俨迹w似掛簾帷”,。
三元宮處于花果山三元宮建筑群的中心,,雕梁畫棟,殿宇森羅,。據(jù)載,,它發(fā)跡于唐,重建于宋,,敕賜和擴建于明,,香火兩萬家,后又多次修葺于清,。1938年遭日軍轟炸,,翌年日寇搜山時被焚?!拔母铩焙?,依明朝的建筑風格逐步修復,,現(xiàn)已形成以海寧禪寺為主體的廟宇群。當今的山門和“敕賜護國三元宮”門額,,是明代遺物,。三元宮正門右面那棵古柏,是宋代留存,,而院內的兩棵銀杏樹,,都過一千一百年了。清康熙大帝,,對云臺山鎮(zhèn)淮入海的氣度,,大為贊嘆。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下江南返京途中,,特地派他的貼身太監(jiān)五哥來云臺山進廟上香,,并將他手書的匾額“遙鎮(zhèn)洪流”賜給三元宮。當時云臺山尚未與大陸相連,,還屹立于碧海之中,,后因黃河改道造成的淤積,漸與陸地相接,。
玉皇閣原為玉皇宮,,道教宮觀,石匾仍在,。明萬歷十五年(1587年)之前,,已是三元宮建筑群中最高的廟宇建筑。它與前殿,、大殿,、團圓宮一樣,皆依山而建,,在一條子午線上,。1992年在原址建玉皇閣,是一座接近花果山極頂,、高24米的三層六角亭閣,常被霞光云霧纏繞,。立于玉皇宮上,,可俯視水簾洞、三元宮,、南天門,、孔雀溝。
據(jù)《云臺補遺》記載,,唐建“望日樓”,,后倒塌。明萬歷年間,在原址建“海曙樓”,。道光十三年(1833年),,陶澍捐資重修,親題“海曙樓”于門額,,撰.并書聯(lián)于門側:“曙色正平分,,聽萬籟無聲,已覺人來天上,;樓光開四面,,看一輪初上,始知身在日邊”,。公元1986年,,在海曙樓遺址,修建了“迎曙亭”,,這是罕見的大型全石結構的亭子,。
從怪石園東部唐僧崖向南有一條石板路,通往眺望“神”字王的最佳方位——觀神臺,,路旁邊的崖壁上有若干名家書寫的字體不一,、大小各異、風韻不同的“神”字摩崖石刻,,一路“神”味十足,,叫做“神路”。大石崖上有一個很大的“神”字,,叫做神字王,。字長39.4米,寬15.8米,,深0.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漢字摩崖石刻。1996年入選吉尼斯世界記錄,?!吧瘛弊滞蹩蛇h眺也可近觀。
海清寺阿育王塔,,是蘇北地區(qū)現(xiàn)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寶塔,。據(jù)建塔時嵌在塔內壁上的碑文記載,此地原先曾建過一座塔,,在唐代時號稱全國第二,。阿育王塔自古就是云臺山的一個主要景點,明代叫“古塔穿云”,,清代叫“塔影團圓”,。它的特點有五:一是歷史古老,;二是根深蒂固,經(jīng)歷過郯城1668年8.5級大地震的洗禮,,至今不歪不斜,;三是塔形壯麗,再經(jīng)山光水色的映衫,,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參與的機會,;五是有動人的神話傳說,,倍增游興。
花果山上洞穴特多,,總稱“七十二洞”,,乃是若干萬年前的一次造山運動形成的奇觀。除了海天洞,,著名的還有二仙洞,、萬佛洞、朝陽洞,、嘯云洞,、華嚴洞、蓮花洞等,?!段饔斡洝返谌兀鑼懟ü介g的七十二洞妖魔,,盡皆歸順猴王,,并在花果山保衛(wèi)戰(zhàn)中充當先鋒。
天然碑是花果山中最大的一塊古代摩崖石刻,,石刻上的內容是明朝海州知州唐伯元寫的一篇《游青峰記》,。因他率領邀覽花果山的貢生中有一位名叫顧乾的,是《云臺山志》,、《云臺三十六景詩》的作者,,他恰好要赴京,唐伯元便寫好了這篇游記送給他,,并刻于“朝陽庵右”,,即現(xiàn)今的天然碑上。
大圣佛是在自然石的基礎上,,鑿刻而成的孫大圣頭像,供孫大圣的信仰者祭祀,。孫悟空保護唐僧西天取回真經(jīng),,功德圓滿,,被如來封為斗戰(zhàn)勝佛,地位已遠遠高于觀音菩薩,。斗戰(zhàn)勝佛,,顧名思義是好斗善斗,而且是凡斗必勝,。在人們心目中,,孫悟空就是正義的象征,智慧的象征,。每年臺灣地區(qū)和東南亞各國,,都有很多進香團到花果山來朝拜孫大圣。
千萬年前,,花果山經(jīng)歷了一次大的地殼運動,,許多山峰崩裂,亂石滾到了山坡上,。經(jīng)過日曬夜露風霜雨雪的磨練,,終于形成了許許多多的怪石,而令人稱奇的是,,這許多怪石又能和《西游記》神奇地聯(lián)系起來,。例如,頭上打三下的猴子拜師,,翻掌壓住猴王的佛手,,斗變試禪心的四圣佛像,伏渡通天河的千年老黿,,還有哮天犬,、上山虎、白骨精,、拜月兔等等,。
花果山玉女峰,海拔624.4米,,江蘇省最高峰,。《云臺補遺》云:“雙峰聳立,,東曰‘清風’,,西曰‘玉女’,為云臺主峰,?!庇衽恰段饔斡洝匪枥L的天宮里的人物,曾為情愛下凡,;第三十回還說花果山“上連玉女洗頭盆”。如今在山南東磊,可看到關于玉女洗頭盆的遺跡和石刻,。傳說,云霧縹緲之際,,花果山巓顯現(xiàn)出玉女身姿,娉婷婀娜,,妙曼神奇,。
九龍橋是因為山上有九條山澗像九條舞動著的龍,從四面八方匯集于橋下而得名,。那時候百姓都相信龍是神,,一些香客就在此橋小憩一刻,來沾一點龍的壽氣,,再進山求佛,,保全家萬事平安,因此九龍橋又叫萬壽橋,。傳說花果山上原來有十條龍,,九條龍在山里面住著,為了防止外族侵犯,,便派了一條本事最大的禿龍到東面的山頭守衛(wèi)?,F(xiàn)今山東莊還有禿龍山,那龍山上還有兩個對穿的山泉就是傳說中的龍耳,。我們可以在橋上往南望,,那遠處的村莊便是山東莊。九龍橋畔有一棵千年老銀杏,,粗大的枝椏已經(jīng)擠進了橋身,,橋上橋下布滿樹蔭,給游客提供了休息納涼的理想場所,。
墨香小徑是一處天然的藝術碑廊,,融自然美與藝術美于一體,別具一格,,堪為國內一絕,。在一塊塊自然山石上,鐫刻著當代書法名家的作品,,因名“墨香小徑”,。踏入這條小徑,便會為104塊天然石上的書法瑰寶所陶醉,。字因石愈顯其秀,,石因字更顯其神。真草隸篆,形體各異,;顏肌柳骨,,風韻不同。啟功,、沈鵬、李苦禪,、沙孟海,、林散之、武中奇,、范曾,、舒同、李淑一,、蕭嫻,、李一氓、郭化若等位大師的真跡,,為勝境錦上添花,。
毛澤東在1953年、1955年和1956年,,曾經(jīng)三次與江蘇省,、市領導人談及花果山在江蘇新海連市(1961年改稱連云港市)。1958年,,時任團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來江蘇視察,,臨行前,毛主席特意囑咐他:“孫猴子的老家在新海連市云臺山”,,要他到花果山看看,。后人便用毛主席的原話從其手跡集字,鐫刻成如此氣勢雄偉的摩崖石刻,。
瑤池是古老神話中西王母的仙宮,,孫悟空就是在這里大鬧蟠桃宴,由此施展起他的渾身解數(shù),,演繹出驚天動地的《西游記》故事?,幊嘏嫌畜刺覉@、金瑪瑙板栗園,、天宮酒會諸景,。
花果山玉女峰茂盛的樹林中,生活著300多只活潑可愛的獼猴,。具有野性的獼猴在夏日的花果山上繁衍生息,,與慕名前來的游客和諧共處,過著無憂無慮地生活,,自行覓食,、繁衍,。它們成為一道有趣的景觀,也為花果山增添了靈氣,,尤其重要的是,,這里存在一個健全的猴王國,您只要仔細的觀察,,一定能體悟到其間的等級尊卑和家庭親緣,,甚至迷離復雜的動物世界里的社會關聯(lián)。
據(jù)史書記載,,多寶佛塔建于明代,,但是,塔建成不久后倒塌,。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原塔基平臺才重見天日。經(jīng)開掘塔心石室,,發(fā)現(xiàn)有鎏金銅像及大批古錢幣,。
現(xiàn)今的塔仿南唐風格,于1995年重建,。塔體石雕,,實心,長柄鈴型,,高12.77米,,九級八面。塔身周圍有石雕佛像64尊,,玲瓏精致,,栩栩如生,風韻各異,,神采紛呈,,是步游者必賞之景。
飛來石又叫觀日峰,,傳說是孫悟空出生時炸裂的那一半石卵飛落于此,。遠處閃閃發(fā)光的是一方方鹽田,越過鹽田便是萬頃碧海,。在這里,,還能看到兩個極致的景觀:云臺鋪海、海上日出,。
禪院的門前有一口惠心泉,,惠心泉一井兩眼,有珠聯(lián)璧合、心心相印的意思,。泉水甘甜,,用惠心泉的泉水來沖泡花果山云霧茶,色汁綠潤,,清新味美,,是花果山茶道中的雙絕。
花果山金鑲玉竹為竹中珍品,,其珍奇處在那嫩黃色的竹竿上,,于每節(jié)生枝葉處都天生成一道碧綠色的淺溝,位置節(jié)節(jié)交錯,。一眼望去,如根根金條上鑲嵌著塊塊碧玉,,清雅可愛,,故古海州志中稱其為“金鑲碧嵌竹”。
花果山上的金鑲玉竹分布較廣,,生長旺盛,,以花果山最多,而緊靠三元宮的屏竹禪院一帶尤為繁茂,。因此,,1993年6月,中國發(fā)行一套《竹子》特種郵票時,,特將云臺山金鑲玉竹列于4枚中的第2枚,。金鑲玉竹郵票碑便也豎到了去屏竹禪院的路口,成了花果山特有一景,。
陽光下大片云海如飄蕩的棉絮,,上下翻涌,山巒被浩渺的云海淹沒,,汪洋一片,,似海非海,把花果山的景色裹得忽隱忽現(xiàn),,宛若仙境,,云海將這座《西游記》中描寫的“仙山”裝扮得格外迷人,讓游客驚嘆不已,。
屏竹禪院因竹如屏而得名,,是三元宮建筑群中最為清幽的處所。明代萬歷年間山陽人謝淳舍家開山時建造,,為僧侶修行的地方,。1938年日軍搜山時被焚毀。1984年在原址上復建。整個禪院空間不大,,卻隱現(xiàn)出較多的古代園藝的營造法式,,諸如房舍、亭臺,、月門,、回廊、魚池,、古木和珍稀的金鑲玉竹呼應,,步換景移??勺?,品香茶,看美景,,令心神一清,。
唐僧崖,又叫“大佛崖”,,是由片麻巖石風化而成的一堵高達數(shù)十米的峭壁陡崖,。站在三元宮停車場東望,即可見唐僧和孫悟空師徒倆立在崖上的形象:唐僧兩耳垂肩,,佛眼微閉,,背稍躬,好像正在肅目修行,;右旁一天然石猴,,似乎在與唐僧耳語。神采逼真,,栩栩如生,。走到近前,由于崖壁紋理復雜多彩,,還可以看到許多奇景點綴其間,,有師徒對話、舍身飼虎,、獨角鬼王等,,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萬佛崖”。
八戒石是由一組巨石組成的,,像是老豬頭戴僧帽,,一只大耳朵緊貼腮邊垂掛著,嘴巴伸得長長的噘在樹叢里,,不知是在啃樹葉還是在偷吃果子,。它鼻子微翹,,眼睛瞇縫著,又像似在睡覺,。雖然八戒石是天然形成,,但神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把老豬那貪吃好睡的性格描繪無遺,,這很有可能就是吳承恩描寫豬八戒的模特兒。
八戒石的出口也就是耳朵縫,,是花果山又一景點叫一線天,。它由兩塊巨石交其首而離其身,可容十幾人站立,。在一線天中,,仰首上望,天成一線,。氣勢之大,,石壁之峭,都是國內其他景區(qū)的一線天無法比擬的,。人行其間,可看到上面露出的一線藍天,,白云匆匆流過,,奇險奇趣。在一線天里鉆洞,,道路回環(huán),,處處相通,忽上忽下,,忽隱忽現(xiàn),,只聽人語聲,不見人蹤跡,,盛夏如秋,,涼風自來,暑氣全消,。
吳承恩紀念館原為茶庵,,后改為吳承恩紀念館。館內藏有吳承恩的一些生平資料,,還有當今世界各地保存下來的《西游記》的各種版本,,以及《西游記》研究專家和學者的著述,將幾百年來一直沒有定性的《西游記》中花果山的原型究竟在哪里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計劃要將這里建成全國《西游記》研究應用中心,,定期召開國際性研討會。
秋韻裝點下的花果山,,就是一幅紅黃綠相間的豐碩秋景天然圖,,使人頓覺神清氣爽。秋韻濃濃,,氣象萬千,。蜿蜒曲折的游道兩側長滿郁郁蔥蔥的植物,高大的楠樹,、挺拔秀麗的美人松樹,、柔中帶剛的金鑲玉竹等,以不同的神話故事展現(xiàn)著各自的風姿,。
袖海苑位于景區(qū)海寧禪寺附近,,該苑通過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連云港特色文化的研究探索,不斷增強連云港文化發(fā)展活力,。袖海苑接待中心是景區(qū)重要接待場所和游客休閑游覽點,,曾接待過國家領導人及重要貴賓。
旺季(3月1日-11月30日):07:00-18:00
淡季(12月1日-2月底):08:00-17:00
花果山景區(qū)門票價格執(zhí)行淡旺季標準,,具體為旺季100元/人次,,淡季50元/人次。
花果山景區(qū)漂流票價為140元/人次,。
全程往返車票:50元/人次(每個站點限乘一次)
單程票:仙人湖-玉女峰25元/人次,,仙人湖-三元宮20元/人次,仙人湖-九龍橋15元/人次
訂票優(yōu)惠政策
1,、兒童票:身高1.4米(含)以下免費,,1.4米-18周歲之間購兒童票, 全日制學校學生(本科以內,,不含成人院校學生)及低保對象均享受掛牌價五折優(yōu)惠(需憑有效證件,,景區(qū)交通另付費)
2、老年票: 60-69周歲老人憑有效身份證件享受半價優(yōu)惠,;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憑有效身份證件免費進入景區(qū),。
3、現(xiàn)役軍人,、傷殘軍人,、殘疾人憑有效證件免費進入景區(qū)。
上山:
A.全程徒步,,不推薦,,因為路途估計要3-4小時,而且前半程與公路交織在一起,,景色不佳,。若有時間和體力,,可以嘗試。
B.坐游覽車到九龍橋,,徒步上山,,九龍橋以上是景點集中區(qū),體力較好,,喜歡爬山的人可以選擇此方式,。
C.坐游覽車直接到頂峰,此方式比較輕松,,節(jié)省時間,,下山時就不要再坐車和索道走馬觀花了。
下山:
1.如果A,、B兩種方式上山,,在峰頂游覽后,建議可坐游覽車或索道(索道只能到九龍橋,,可轉游覽車)下山,。
2.選擇B方式,又希望游覽全程的,,自九龍橋以下可以步行,。
3.選擇C方式上山,一定要步行下山,,否則會錯過一部分不錯的景致,。至九龍橋后,沒時間或者走不動的,,可以坐游覽車下山,。
連云港白塔埠機場:
方案一:乘機場大巴到蘇欣快客站站下,,在蘇欣快客站乘坐公交游1路車到終點站即可,。
方案二:乘坐機場大巴到蒼梧小區(qū)站下,乘公交游1路車道終點站即可,。
連云港站,,汽車總站下:
方案一:乘BRT——B11路到終點站即可。
方案二:乘坐 游2路 公交車到終點站即可,。
連云港東站下:
方案一:乘坐B12路到圣湖路下車,,再乘坐游B11路即可。
方案二:在火車東站,,向東步行600米至 五羊路公交站臺 乘坐游6路公交到底站即可
連云港蘇欣快客站下,、客運南站下:
乘坐公交游1路車到終點站即可。
特別注明:10路公交車只是路過花果山街道辦事處的駐地,,離花果山景區(qū)售票處尚有兩公里遠,,請大家勿乘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