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此詩描繪了中秋夜月的美景,,寫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內(nèi)涵,。全詩氣象萬千,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毫無塵俗氣息,。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1,。
暑退九霄凈2,,秋澄萬景清3。
星辰讓光彩,,風(fēng)露發(fā)晶英4,。
能變?nèi)碎g世5,翛然是玉京6,。
寰瀛(huán yíng):天下,;全世界。晉崔棁《晉朝饗樂章·三舉酒》:“朝野無事,,寰瀛大康,。”
九霄:中國的一種傳統(tǒng)說法,,即天有九霄,,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瑯霄、紫霄,、太霄,。晉葛洪《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北硎咎炜盏淖罡咛帲扔鳂O高或極遠(yuǎn)的地方,。
秋澄:謂秋日天空清澈明亮,。
晶英:耀人的光芒。
翛(xiāo)然:無拘無束貌,;超脫貌,。《莊子·大宗師》:“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背尚⑹瑁骸傲浫唬瑹o系貌也,。”
玉京:原指天外仙境,,這里指月亮,。
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
暑氣已退,,天空明凈,;而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滿天繁星的光彩都讓給月色占了先,,連金風(fēng)玉露都透發(fā)出耀人的光芒。
經(jīng)常變換的是人間,,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jìn)士第,,登博學(xué)宏辭科。授監(jiān)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tuán),,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jù)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nèi)容,?!吨裰υ~》,、《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這首詩題為“玩月”,主要描繪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賞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時寫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內(nèi)涵,。
首聯(lián)二句緊扣中秋月,描寫中秋的月光如水一般一次就浣洗了整個塵世,。所謂今夜月,,即點(diǎn)名題目中的八月十五日夜月;第二句將中秋月的朗照天下,,輝映寰宇的境界展現(xiàn)而出,,手法形象。
中間四句具體描寫中秋月的皓潔明麗。頷聯(lián)兩句點(diǎn)出了酷暑初退涼秋即至,,九霄清凈,,萬景澄明,一派開闊之象,。頸聯(lián)中的“讓”字可謂神來之筆,,點(diǎn)出明月的光彩遠(yuǎn)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讓,。這四句雖是寫月,,卻不正面提中秋月,而全是烘云托月的寫法,,卻同樣見出中秋月的晶瑩光耀,,顯得格外巧妙。
尾聯(lián)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間,,對比之中似寓感慨,。人間塵世變遷往復(fù)不斷,然而天上玉京依然是這般閑適從容,?!坝窬痹谶@里代指明月,。
全詩氣象萬千,,將玩月之情洗煉而出,飄飄然毫無俗塵氣,,讀來令人神往,。雖是詠月這種詩人們常常歌詠的主題,,但此詩之詠卻別有妙處,,寫得滿卷月華,,天上人間,,心搖神蕩,,足可見詞人運(yùn)思的匠心,,頗得前人的稱賞好評,。
宋代胡仔:杜子美,、劉夢得皆有八月十五夜詩,,只是詠月,,然亦佳句也。(《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三)
元代方回:絕妙無敵,。(《瀛奎律髓》)
明末清初馮舒:首二句壓倒一世,。馮班:破無跡,妙,。首句冠古,,第二日用不得,卻不說出中秋。查慎行:與少陵別是一調(diào),,亦見精彩,。(《瀛奎律髓匯評》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