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十里桃花渡,,須從黛峰游,。”桃花源長廊風景區(qū),,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世界文化遺產地—黟縣,,是指黟縣漳河流域石山至漁亭10公里段。因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此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桃花源記》,,描述出一個美麗而寧靜的世外桃源而得名。
漂流起點就設在景色秀美的石山岱峰腳下,。終點設在漁亭鎮(zhèn)上游的石門鴛鴦灣。漂流全長六公里,,漂完全程約1.5小時。漂流起點至西遞4公里,、宏村15公里,、 齊云山18公里,、黃山風景區(qū)42公里、屯溪老街(黃山市)50公里,、徽州棠樾牌坊群70公里,、祁門牯牛降96公里。漳河為新安江最大支流自西向南流經漁亭鎮(zhèn),,主流長50余公里,其中桃花源長廊漂流段沿河兩岸兩岸丹崖絕壁,,秀峰巧巖,,千姿百態(tài),有的似金鐘倒掛,,獅象守 門,有的似生龜問天,,海豚戲水無不栩栩如生,;不僅有桃源洞、潯陽臺,、石門,、鐘潭、紅廟,、古棧道,、岱峰等名勝,還有許宣平隱居處,、漁郎問津,、李白垂釣、師姑 帽等歷史掌故,,真是美不勝收,,在歷史上就有風景長廊之美譽!桃花源長廊雖然因歷史的變遷有了一些變故,,這里沿河古道雖然因修建入黟公路而變故了,,而環(huán)繞著 入黟古道的漳河卻依然在靜靜地流淌,時而低吟著古老的歌謠,。
桃源洞由漁亭沿漳水而上,,距黟縣城8公里的石墨嶺南麓,山骨突出,,巖石削立,,古樹蔥郁,,桃花夾岸。山腰鑿有洞,,即桃源洞,。穿沿而過,支木以行,,故又稱棧 閣嶺,,下臨鐘潭,南北壁立百余米,,漳水奪澗西瀉,,山形險峻,風光綺麗,。過洞豁然開朗,,屋舍儼然,的確酷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桃源洞是古時縣內交通的要塞,,洞口鑿有“桃源古洞”四字。原建有茶庵,?!凹成饺灾筌庑腥酥卓省?。沿后嶺上,,明代建有桃源書院,又名時習堂,,巖 壁上還建有觀音閣,,供奉觀音白玉雕像。清道光二十九年(1846),,易“桃源古沿”為“桃花源”洞門額,,由邑人汪聯(lián)松題書,并刻有石聯(lián):“白云芳草疑無 路,,流水桃花別有天”和“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