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介紹
密山市,,以境內蜂蜜山得名,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密山市是北大荒的發(fā)源地,,文化底蘊厚,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在興凱湖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漁獵文明。 大興凱湖由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造成地殼陷落而形成,。小興凱湖在大湖20萬年以后變遷過程中湖水退縮形成,。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后,,變成了中俄界湖,。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遼金代有“北琴?!敝Q,,清代改為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shù)睾照苷Z肯卡的偕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芭d凱”是滿語,,“興凱”的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興凱湖北面有小興凱湖,,又名達巴庫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往低處流”。興凱湖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陸續(xù)有墾荒者來到這里,。興凱湖水域遼闊,,濕地廣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東北亞最大的鳥類遷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986年,,黑龍江省政府批準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 在許多魚類志中均有興凱大白魚這一品種的記載,。興凱大白魚生活在興凱湖獨特的水域環(huán)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狀上形成一個獨特的種群,興凱湖水質清新,、無污染,、餌料資源豐富,使得所產大白魚體色銀白,、肉質潔白細嫩,、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興凱大白魚歷來是皇室貢品,,也是酒宴上一道佳肴、親朋好友禮尚往來的貴重禮品,,被譽為我國北方四大淡水名魚之首,,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名貴綠色經(jīng)濟魚類。
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歷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況:密山市屬于低山丘陵平原區(qū),,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由于地質時期受新構造運動和湖泊沉積影響,使本市呈高低相間型地貌特征,,形成低山丘陵,、山前漫崗、沖積平原,、湖積低平原四種地貌類型,。中南部是穆棱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而開闊,土地肥沃,,支流河汊,、泡沼眾多,海拔在90至200米之間,。南部是興凱湖積低平原,,由于地質時期湖泊沉積影響,在這一地區(qū)形成碟形洼地和帶狀沙崗等多種微型地貌,,海拔65至80米,,是本市海拔最低的地區(qū),地勢寬廣平坦,,河流縱橫,,泡沼和淺水洼地密布。
(2)水文情況:密山市水域遼闊,、魚類富饒,,歷來漁業(yè)發(fā)達。全市總水面為265萬畝,,占全縣總面積23%,。有自西而東橫貫全市中部平原的干流穆棱河,流經(jīng)兩岸12個鄉(xiāng)鎮(zhèn),,支流溝壑縱橫交錯,,泡沼水庫星羅棋布,盛產鯉魚,、鯽魚,、鯰魚、狗魚等20多種魚類,。穆棱河兩岸,,地勢低洼、泡沼眾多,,是密山水域的一個主要特點,,且雜草叢生,富含營養(yǎng)物質,,浮游生物繁殖量大,,天然餌料豐富。是魚類攝食洄游,、繁衍生息的良好場所,。這富饒的水產資源、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發(fā)展水產事業(yè),,可謂得天獨厚,。 興凱湖是世界上少數(shù)無污染的大型湖泊之一,湖區(qū)水質清新,、PH值7.5左右,,呈微堿性,總硬度3°-4°德國度,,總堿度1.09-1.81mg當量/L,,耗氧量9.2~10.2mg/L,餌料生物豐富(浮游植物生物量為2.34ml/L,,高峰時為3.11ml/L,,浮游動物生物量為1.13ml/L,高峰時為1.58ml/L),,屬營養(yǎng)型水域,,湖中生活的魚類有28種,盛產翹嘴紅鲌(興凱湖大白魚),、紅鰭鲌(麻連),、花魚骨、擬尖頭紅鲌(紅尾),、興凱青梢紅鲌(羅鍋),、鯉魚、鯽魚,、鰲花,、鳊花、哲羅,、胡羅、黑魚,、狗魚,、鯰魚、黃顙魚等多種魚類,,其中興凱湖大白魚被譽為我國北方四大淡水名魚之首,。
(3)氣候情況:密山市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長夏短,、冬季嚴寒,、干燥;春季多大風,、降雨少,;夏季降雨集中,、溫熱,、濕潤、日照長,;秋季短促,、降溫急劇,常有早霜,。氣溫,、降雨、無霜期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年平均氣溫2.5至3.1℃,。年降水量510至600毫米。無霜期106至151天,。全年日照時數(shù)為2,,467至2,576小時,,太陽總輻射年總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全年盛行西北風和西風,興凱湖區(qū)域盛行西南風,,全年平均風速3.9至4.6米/秒,。年蒸發(fā)量1,200毫米左右,。
(4)人文歷史情況:密山市,,以境內蜂蜜山得名,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密山市是北大荒的發(fā)源地,,文化底蘊厚,6000多年前,,滿族祖先肅慎人在興凱湖繁衍生息,,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漁獵文明。大興凱湖由6500萬年前的火山噴發(fā)造成地殼陷落而形成,。小興凱湖在大湖20萬年以后變遷過程中湖水退縮形成,。興凱湖原為我國內湖,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定后,,變成了中俄界湖,。史書記載,興凱湖在唐代稱為湄沱湖,,以盛產“湄沱之鯽”馳譽,。又因湖形如“月琴”,故遼金代有“北琴?!敝Q,,清代改為興凱湖,。又稱興開湖,是當?shù)睾照苷Z肯卡的偕音,,意為水從高處向低處流,。“興凱”是滿語,,“興凱”的意思為“水耗子”,,說明當時興凱湖中水鼠很多。興凱湖北面有小興凱湖,,又名達巴庫湖,,滿語意為“水從高處往低處流”。興凱湖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陸續(xù)有墾荒者來到這里,。20世紀50年代,,王震將軍率領十萬官兵在此開發(fā)北大荒。時至今日,,因為地處邊境,,人煙稀少,加之保護力度的不斷提高,,興凱湖保持了較為原始的自然生態(tài),。興凱湖水域遼闊,濕地廣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東北亞最大的鳥類遷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1986年,黑龍江省政府批準在興凱湖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1994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 興凱湖大白魚為地產名魚,,歷來是皇室貢品,被譽為我國北方四大淡水名魚之首,,常與烏蘇里江的大馬哈魚,、綏芬河的灘頭魚并稱“邊塞三珍”。興凱湖大白魚肉嫩味香,,并有補腎益腦,、開竅利尿藥用價值,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名貴綠色經(jīng)濟魚類,。在許多魚類志中均有興凱湖大白魚這一品種的記載,。 興凱湖大白魚生活在興凱湖獨特的水域環(huán)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狀上形成一個獨特的種群,,興凱湖水質清新,、無污染、餌料資源豐富,,使得所產大白魚體色銀白、肉質潔白細嫩,、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特別在清蒸后品嘗有一種蟹香味,,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興凱湖大白魚歷來為興凱湖水域的捕撈魚類,,但由于近20年來過度捕撈,自然產量下降,,已難于滿足消費者需求,自上世紀90年代,,密山市開展了興凱湖大白魚人工繁育攻關試驗,,2003年獲得成功,2005年獲得了人工馴化養(yǎng)殖試驗并進行了推廣養(yǎng)殖,并在2006年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向興凱湖放流10萬尾興凱湖大白魚苗的歷史突破,。在2008年密山市委市政府決定加大興凱湖大白魚綜合開發(fā),,加速興凱湖大白魚產業(yè)化進程。目前養(yǎng)殖面積29萬畝,。
三.地域范圍
密山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位于北緯45°01′至45°55′,東經(jīng)131°14′至133°08′之間,。東北與虎林縣相鄰,;北與寶清縣接壤;西北與七臺河市毗連,;西南與雞東縣為鄰,;東南與俄羅斯水陸相接,國境邊界線長265千米,,其中:水界235千米,。密山市總面積7843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占25%,、水面占23%,、耕地占50%,故密山素有“三山二水五分田”之稱,。興凱湖位于密山市東南,,距密山市35公里,屬中俄界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屬于中國,,南部屬于俄羅斯。興凱湖南北長達100多公里,,東西寬達60多公里,,面積438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米,,最深處10米,。興凱湖大白魚地域保護范圍包括我國境內大、小興凱湖,,地理位置介于北緯44°44′至45°24′,,東經(jīng)130°59′至132°51′,面積122700公頃,,年產量780噸,。
四.產品品質特性特征
(1)形態(tài)特征:體長25.5—72厘米的興凱湖大白魚,背鰭Ⅲ7,,臀鰭Ⅲ21—27,側線鱗83—94,鰓耙24—28,,下咽齒三行,,2·4·4 —5·4·2(2·4·4—5·3·2)。頭長為體長的19-22.6%,,體高為體 長的21-24.7%,,尾柄長為體長的14.8-18%,尾柄高為體長的7.8-9%,, 吻長為頭長的29.5-36%,,眼徑較大,下頜厚大,,眼徑為體長的14.1-25.3%,。側線略居中軸線。鱗片較小,,易脫落,。背鰭條小于頭長。胸鰭不及腹鰭基部,。尾鰭分叉較深,。腹棱自腹鰭基部至肛門。背部和兩側淺棕色或青灰色,,腹部銀白色,,各鰭灰色或灰黑色。腹腔膜銀白色,,鰾三室,,中室最大,后室小,。
(2)外在感官:體色銀白,,體長側扁,翹嘴,,大眼,,背部和兩側淺棕色或青灰色,肉質潔白細嫩,,味美而不腥,,味道鮮美,特別在清蒸后品嘗有一種蟹香味,。
(3)內在品質:興凱湖大白魚位列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首,,是水產品市場中最受歡迎的魚類之一,一貫被視為上等經(jīng)濟魚類,。其營養(yǎng)成分為:可食部分含蛋白質≥18%,,粗脂肪≥3%,不飽和脂肪酸≥70%,鎂≥220㎎/㎏,,鋅≥9㎎/㎏,,鈣≥1000㎎/㎏,鐵≥10㎎/㎏,,磷≥1600㎎/㎏,。
(4)產品質量安全嚴格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標 準執(zhí)行(NY5053-2005)。
五.特定生產方式
技術路線:在興凱湖采捕興凱湖大白魚自然原種,,依托已有的興 凱湖大白魚人工繁育養(yǎng)殖試驗科研成果,,采取人工產孵、馴化飼養(yǎng)等 綜合技術措施,,按照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技術規(guī)程進行興凱湖大白魚的人工繁育與養(yǎng)殖生產,,采取人工增殖措施和生物措施保持興凱湖大白 魚種質和種群。興凱湖大白魚大中水面增殖技術: 湖泊,、水庫等大中型水域中小型野雜魚十分豐富,,適合放養(yǎng)興凱湖大白魚,可將低值的野雜魚轉化為經(jīng)濟價值高的興凱湖大白魚,,優(yōu)化水域魚類品種結構,。根據(jù)黑龍江省大中型水域的特點,每畝投放規(guī)格8-10cm的興凱湖大白魚魚種5-30尾,。這樣從第三年開始即可形成產量,,捕撈規(guī)格一般在800-1500g,可根據(jù)市場需求來確定捕撈的規(guī)格,,北方地區(qū)消費者喜歡大規(guī)格的興凱湖大白魚,。興凱湖大白魚在大中型水域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回捕率一般在30%-60%,。水域面積越小,,回捕率越高。另外,,由于興凱湖大白魚在靜水中不能自然產卵,,因此在除大興凱湖以外的湖泊、泡沼等大中水面可人為控制其種群數(shù)量,,不至于形成敵害種群,。
六.包裝標識相關規(guī)定
(1)包裝:鮮活商品根據(jù)規(guī)格不同采用尼龍塑料袋充氣包裝,外 包裝為硬紙板箱,。注意避免硬物刺破尼龍袋,。冷藏及凍藏商品內包裝 為塑料包裝,外包裝為硬紙板箱,。
(2)標志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tǒng)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興凱湖大白魚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注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