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鐵道兵紀念館,坐落于北京市中國鐵建大廈B座5,、6層,由裝飾分公司和清華大學聯(lián)合設計,,中鐵建設集團承建,,建筑面積4400平方米。全館分為鐵道兵時期展廳,、中國鐵建時期展廳,,采用了雕塑壁畫、珍貴歷史實物,、歷史圖片,、大型聲光電沙盤模型、真實場景復原及先進的聲光影視系統(tǒng)等多種展覽方式,。該館以大量的歷史圖片和實物及現(xiàn)代電子技術,,展示鐵道兵的歷程和業(yè)績。
鐵道兵紀念館暨中國鐵建展覽館于2014年1月16日上午開館,。李東東為鐵道兵作《鐵道兵賦》存于該紀念館,。
工程建設
該工程由中鐵建設集團裝飾分公司負責精裝修及展覽展示的工程——鐵道兵紀念館暨中國鐵建展覽館竣工。這是裝飾分公司承接的第一個設計施工一體化博物館類建設項目,。公司克服了難度高,、工期短等諸多困難,,完成了雕塑施工、小型影院施工,、燈光及體驗式互動影視系統(tǒng)施工,,制作了青藏線、成昆線大型鐵路沙盤,,隴海線8號橋場景復原,,京滬高鐵及中鋼大廈等模型,配合大量翔實生動的圖片史料及實物,,全面展示了鐵道兵的豐功偉績及現(xiàn)代鐵建人30余年拼搏進取歷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5層展廳“告別軍旗”部分,項目部人員制作了宣傳短片,,配合定向音箱和投影系統(tǒng),,參觀者走入主題范圍后,音樂和短片自動播放,,帶領參觀者再次重溫鐵軍業(yè)績,,再環(huán)視場景內(nèi)矗立著的軍禮銅像。
兵種介紹
鐵道兵,,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專業(yè)技術兵種,。1948年誕生于東北戰(zhàn)場,總兵力最多時達41萬人,。1984年元旦集體轉業(yè),。1989年夏,改制為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2007年冬,,總公司獨家發(fā)起設立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次年春,,中國鐵建A股,、H股掛牌上市。值此鐵道兵組建65周年,、兵改工30周年,,鐵道兵紀念館開館,繼承傳統(tǒng),,弘揚英烈,,創(chuàng)新事業(yè),開拓未來,。追昔撫今,,爰綴斯文,謹報春暉,,同襄盛舉,。
鐵兵文化
鐵道兵賦
造物無言,,天地有情,千紅萬紫綻放處,,鐵色一枝挺秀,;篳路藍縷,陷堅挫銳,,四海五湖云起時,,奇兵百戰(zhàn)揚烈。烽火春秋,,桴鼓鳴號,,響窮高山峻嶺;建設潮頭,,風馳電掣,,聲振天涯海陬。
鐵軍千秋,,昂霄聳壑,,旌旗指處,所向披靡,。時序丙戌,,東北硝煙方熾,護路軍一幟高擎,,白山黑水,;歲次戊子,遼沈轉戰(zhàn)正酣,,鐵道兵萬眾集結,,攻堅克難。臨峰壑,,披荊棘,驅虎豹,,斬熊羆,,負民族大義不辭蹈危,求人民解放不避履險,。揮師入關,,鞭指中原,飲馬長江,,轉戰(zhàn)西南,,大軍鋒鏑所向,鐵路驅馳綿延,。神州方靖,,狼煙復燃,,東鄰鼙鼓,志愿軍興,。雄赳赳,,氣昂昂,搴旗列陣,,仗鉞誓師,,鐵軍浩浩出征。辭母別妻,,壯士衣不解甲,;跋山涉水,英雄戰(zhàn)不旋踵,。打不爛,,炸不斷,巍巍鋼鐵運輸線,;挺千仞,,凌百川,錚錚男兒勝鋼鐵,。破絞殺,,保后勤,馬革裹尸,,生榮死哀,;人在橋在,人在路在,,國在家在山河在,。
鐵魂百煉,壯志凌云,,建設征程,,無往不勝。潮涌東海隅,,鷹廈路鞏固前線海防,;飛雪興安嶺,嫩林路開發(fā)千年老林,。辟云遮蜀道,,成昆線一公里一忠魂;穿霧障峰巒,,襄渝線百丈峽百尺幢,。哈達迎巨龍,青藏鐵路雄踞世界屋脊,;手鼓奏通途,,南疆鐵路造福各族兒女,。神州第一條,北京地鐵銀線貫古都,;沽上又一春,,引灤工程清泉匯津門。搶險救災,,請纓用命,,山崩地裂于前,赴湯蹈火于后,。國防戰(zhàn)備,,戮力同心,寧鑿五丁間道,,不假邯鄲野馬,。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舍小家,為大家,,艱苦卓絕,,志在四方;走小路,,修大路,,山長水遠,胸有三榮,。主席揮毫,,總理領唱,開國元勛情系子弟兵,;山河煥然,,人民笑靨,父老鄉(xiāng)親感恩幸福路,。
鐵流萬里,勢不可當,,云帆直掛,,氣吞河海。改革開放,,和平崛起,,裁軍百萬,,經(jīng)略轘轅。顧大局,,守紀律,,官兵揮淚別軍旗;謀發(fā)展,,闖市場,,戰(zhàn)友執(zhí)手問前路。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共和國長子歷千磨萬擊,眾志成城,。國之動脈,,鐵路建設砥柱中流。通衢捷徑,,城市軌道騰蛟起鳳,。陸地飛行,高速鐵路占半壁河山,。四通八達,,高速公路擁三分天下。隧道逶迤,,赫赫乎累貫南北極,;橋梁巍峨,煌煌矣積跨太平洋,。越阡陌,,耕山海,不墜鴻鵠志,,永駐奮斗心,。舉主業(yè),興多元,,品牌企業(yè)播名赤縣,;走出去,拓海外,,建筑艨艟破浪五洲,。心系民生,鐵肩擔責,,誠信與創(chuàng)新永恒,,精品共人品同在。風云卅載,奮進三尋,,折桂國企改革,;斷岸千尺,心雄萬丈,,問鼎世界百強,。
瀚海蒼茫,其涌湯湯,,不辭涓滴,,遂成汪洋;鐵路縱橫,,其勢莽莽,,不棄尺寸,織就輝煌,。敢忘熱血澆枕木,,筋骨鍛鋼軌,死生以之,,長歌當哭,;競看鉦鼓催鳴鏑,兜鍪沖矢石,,前仆后繼,,遠望當歸。殊勛寄青史,,撐天拄地,,軍旗,軍歌,,軍魂,;宏愿向未來,步月登云,,大志,,大勇,大道,。有紫電青霜之凜凜,,有前波后浪之滔滔,風雨九重,,丹心一生,,雄師勁旅,是我鐵道兵,。
作者介紹:李東東,,1951年8月生于北京,,河北徐水縣人,中國作協(xié)會員,,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會長。1971年入伍,,曾在鐵道兵學院宣傳處工作,。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