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布局
河北博物院總建筑面積53128平方米,展覽面積22000余平方米,,分為南北兩區(qū):北區(qū)建于1968年,,原為“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外觀仿北京人民大會堂的廊柱式建筑,,總建筑面積20028平方米,;南區(qū)為新建區(qū),總建筑面積33100平方米,,總投資6.28億元,,新建筑周圍環(huán)以高大的廊柱,與北區(qū)建筑形制和主色調相呼應,。
從服務功能上大體劃分,,南區(qū)為基本陳列展區(qū),集中展示河北的古代文明,;北區(qū)(老展館)除《百年掠影——近代河北》陳列外,,其余場館為臨時展覽展區(qū),以舉辦當代文化藝術,、社會熱點透視,、國內外文物交流及其它各類臨時展覽為主;連接南北區(qū)的陽光大廳為觀眾休閑服務區(qū),。
館藏精品
代表館藏
長信宮燈: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長信宮燈通高48厘米,,1968年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通體鎏金,作宮女跪坐執(zhí)燈形象,。宮女梳髻覆幗,,著深衣,跣足,。由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燈罩等部分組成,。各部分可拆卸,,燈盤可轉動,,燈罩可開合,。宮女體臂中空,右臂為煙道,,可將燈煙導入器內,,以保持室內清潔。燈上刻銘文九處,,內容包括燈的重量,、容量、鑄造時間和所有者等,。因刻有“長信尚浴”字樣,,故名長信宮燈。
銅羊尊燈: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銅羊尊燈通高18.6厘米,、長23厘米,,1968年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燈作臥羊形,。羊昂首,,雙角卷曲,身軀渾圓,,短尾,。羊背和身軀分鑄,頸后置活紐,,可將羊背向上翻開,,平放于羊頭上作為燈盤。燈盤為橢圓形,,子口,,一端有小流嘴。羊腹中空,用以儲油,,出土時腹腔內殘留有含油脂成分的白色沉積物,。
錯金博山爐: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錯金博山爐是一種熏香用具,通高26厘米,,1968年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通體用金絲和金片錯出舒展的云氣紋。爐盤上部和爐蓋鑄出高低起伏的山巒,。爐蓋上因山勢鏤孔,,雕塑出生動的山間景色,神獸出沒,,虎豹奔走,,輕捷的小猴或蹲踞在巒峰高處、或騎坐在獸背上嬉戲玩耍,,獵人手持弓箭巡獵山間,。爐柄透雕成三龍出水狀,以龍頭擎托爐盤,。
鐵足大銅鼎:戰(zhàn)國時期
鐵足大銅鼎是一種禮器,,高51.5厘米,1977年平山縣三汲村戰(zhàn)國中山王墓出土,。鐵足大銅鼎是戰(zhàn)國中山王墓出土九鼎中的首鼎,。銅身,鐵足,。外壁刻有銘文77行469字,,是目前(截止至2014年)所見銘文最長的一件戰(zhàn)國銅器。銘文記載了中山國相邦司馬赒率師伐燕,、擴大疆土的功績,,告誡后代吸取歷史教訓,警惕周邊諸國的進攻。
劉勝金縷玉衣:西漢時期
劉勝金縷玉衣長1.88米,,1968年滿城縣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劉勝金縷玉衣是中國首次發(fā)現,、規(guī)格最高,、最完整的玉制葬衣。按人體結構比例制作,,分為頭罩、上衣,、手套、褲筒和鞋等五部分。全套玉衣由各種形狀的玉片組成,,玉片四角有孔,,用金絲加以編綴,,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與玉衣同時出土的有鑲玉鎏金銅枕、玉眼蓋,、玉鼻塞、玉口琀,、玉耳塞,、生殖器罩,、肛門塞,組成一套完整的葬玉。
鄭燮竹石圖軸:清(公元1693年-1765年)
鄭燮竹石圖軸縱102,、橫59厘米,,由原張家口專署收藏,,是一副水墨畫,。該畫在構圖上打破前人陳規(guī),,采用柱石居中,,左竹右詩的章法,。題款“一塊石,兩竿竹,,小窗前,,清趣足,,伴讀書,,寒玉,夜燈紅,,窗紙綠,。板橋鄭燮”?!翱巳帷薄ⅰ八c氏之官”二朱文印,。
展覽陳列
常設陳列
河北博物院共9個常設陳列:《石器時代的河北》,、《河北商代文明》、《慷慨悲歌——燕趙故事》,、《戰(zhàn)國雄風——古中山國》,、《大漢絕唱——滿城漢墓》,、《百年掠影——近代河北》、《北朝壁畫》,、《曲陽石雕》,、《名窯名瓷》。
常設陳列
《石器時代的河北》展現河北石器時代的歷史,,展示面積873平方米,,展出文物300余件(套)。展覽分為“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和“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兩部分,,“舊石器時代的泥河灣” 圍繞著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展開,,分為舊石器時代早期、舊石器時代中期和舊石器時代晚期3個單元,,重點展現馬圈溝,、小長梁、侯家窯和于家溝等著名遺址,;“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從河北上百處新石器遺址中選取了3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遺址加以展示,,分為南莊頭文化遺址、北福地文化遺址和磁山文化遺址3個單元,。展覽通過大量實物,、照片、模型及復原景觀,,再現了史前時期河北先民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生活場景,展示了人類祖先由蒙昧落后走向文明開化的歷程,。
展覽地點:南區(qū)三層東北展廳
《河北商代文明》展示面積972平方米,,展出文物203件(套)。展覽分為銅鑄文明,、中國最早的鐵器,、木盤水井、先民用陶,、厚葬習俗,、最早的平紋縐絲織物、古老的醫(yī)療器具,、原始瓷的出現,、高超的漆器工藝、臺西先民的房屋建筑和中國最早的實物酒曲11個單元,,展示河北商代先民創(chuàng)造的燦爛的青銅文明,,展現了商代河北的社會風貌。
展覽地點:南區(qū)三層東南展廳
《慷慨悲歌——燕趙故事》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710余件(套),。展覽分為兩個展廳?!堆鄧适隆贩譃檠鄧识肌嘞露?、禮樂之邦、金戈鐵馬,、鐵器時代,、王者余輝5個單元,通過眾多文物,、圖表,、大型繪畫等全面展示燕國概況。其中燕下都出土的透雕龍鳳紋銅鋪首,、大型陶禮器,、成組鐵范、金銀飾品等,?!囤w國故事》除展出趙國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和陶器外,,還運用多媒體展示手段,,演示“胡服騎射”、“完璧歸趙”等歷史故事,,表現趙國的歷史文化,。
展覽地點:南區(qū)三層西側展廳
《戰(zhàn)國雄風——古中山國》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占用兩個展廳,。第一展廳“古國風貌”分為國史、國都,、經濟,、文化、征戰(zhàn),、王陵6個單元,,展示了中山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第二展廳“王室寶藏”分為青銅器,、陶器、玉石器3個單元,,展出了戰(zhàn)國中山國帶有鮮明游牧民族風格的禮器,、武器、日用器具、裝飾品,、明器等眾多文物精品,。其中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錯金銀虎噬鹿屏風底座,、銀首人俑銅燈,、錯銀雙翼神獸等文物是展出中的精品。
展覽地點:南區(qū)二層西側展廳
《大漢絕唱——滿城漢墓》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605件(套),,共21個單元,占用兩個展廳,。第一展廳分為驚天發(fā)現,、陵山古墓、劉勝其人,、棺具,、金縷玉衣、玉器,、玻璃器,、人俑、車馬,、幄帳10 個單元,;第二展廳分為燈具、爐具,、日用雜器,、文具文玩、醫(yī)療,、錢幣,、兵器、鐵工具,、烹飪飲食,、石磨和陶器11 個單元。其中劉勝和竇綰的金縷玉衣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的完整玉衣,。鎏金長信宮燈,、錯金博山爐、鎏金銀蟠龍紋銅壺,、透雕雙龍高鈕谷紋白玉壁等都是舉有代表性的精品,。
展覽地點:南區(qū)二層東側展廳
《北朝壁畫》展示面積850平方米,展出這些墓葬中出土的壁畫原件6塊,、陶俑158件和按原件繪制的壁畫摹本400余平方米,。其中按原件繪制的長37米,、最高點達8.2米的北齊文宣帝高洋墓墓道臨摹壁畫,表現了53人組成的儀仗隊列護送引導墓主人升天成仙的出行場景,。
展覽地點:南區(qū)一層西南展廳
《曲陽石雕》展示面積729平方米,,按時代分為西漢、北魏,、東魏,、北齊、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現代8個部分,,展示了從漢代到元代的曲陽石雕精品132件,大部分為佛教造像,,還有石像生,、石雕藝術品等。其中北齊釋迦牟尼說法像,、北齊鏤雕彌勒七尊像,、唐脅侍菩薩立像、五代彩繪散樂浮雕,、奉侍浮雕等更是精品,。
展覽地點:南區(qū)一層東北展廳
《名窯名瓷》展示面積873平方米,分為北朝瓷器,、邢窯瓷器,、定窯瓷器、磁州窯瓷器,、井陘窯瓷器,、元瓷遺珍、明清官窯精品7個部分,,展出瓷器精品276件,。
展覽地點:南區(qū)一層西北展廳
臨時展覽
2015年 9月1日,河北博物院推出“抗日烽火——英雄河北”和“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河北檔案文獻展”等紅色主題展覽,。該展覽以文物史料講述抗戰(zhàn)歷史,,以大量真實的歷史圖片再現當年的史實,展示了1937年至1945年的八年抗戰(zhàn)期間河北軍民的斗爭史實,,內容包括烽火狼煙,、日軍暴行、河北敵后抗戰(zhàn)和偉大勝利等四個單元,。陳列面積1300平方米,,展出文物240余件,歷史圖片350余幅。
所獲榮譽
1994年,,河北博物院(前身河北省博物館)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河北博物院的期刊《文物春秋》曾榮獲第二,、三,、五屆河北省社科期刊優(yōu)秀期刊獎,1992年獲河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河北省新聞出版局共同頒發(fā)的用字規(guī)范獎,,2000-2001年獲河北省期刊優(yōu)秀編校質量獎,。
2001年,河北博物院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二批“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交通信息
河北博物院位于石家莊市文化廣場,北起中山路,,南到范西路,,東臨東大街,西至西大街,,交通便利,。
1、5,、10,、12、28,、30,、36、41,、42,、45、60,、68,、116、130,、518,、519、快1,、旅游11,、夜觀光1、夜觀光3路等多條公交線路設有“省博物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