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文廟占地16354平方米,有殿堂配廡64間,,由3米高圍墻環(huán)繞,,周長為596米,坐北朝南構(gòu)成三進院落,,其主體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依次是照壁(長40米,高5米),、狀元橋,、泮池、欞星門(3楹),、大成門(5間),、大成殿(高19.46米,闊36米,,深25米),、崇圣殿(7間)。左右兩邊的輔助建筑呈對稱狀排列,,有名宦祠,、鄉(xiāng)賢祠、省牲廳,、祭樂器庫,、先賢祠,、先儒祠。文廟的一進院落東西兩側(cè)有東西轅門,。大成門兩側(cè)為金聲玉振門,。
吉林市文廟博物館是地方歷史文化藝術(shù)性質(zhì)的博物館。主要陳列有《孔子生平事跡展覽》,、《漢白玉石刻圣跡圖》和《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展覽》,,東西配廡為舉辦臨時展覽的展廳,經(jīng)常舉辦美術(shù),、書法,、攝影等各種文化藝術(shù)展覽。院內(nèi)場地還可舉辦各類大型民間,、民俗等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 該館以收藏吉林地區(qū)歷代文化藝術(shù)方面的名人繪畫、書法,、民間工藝,、碑刻等為主要內(nèi)容。 曾出版《吉林市文廟博物館簡介》,。
吉林在清朝初年稱雞陵烏拉,,滿語為靠近江邊之意。吉林是由此簡化音轉(zhuǎn)而來,,又名船廠,。 雍正五年(1727年)設永吉州,乾隆十二年(1747年)撤永吉州,,建立吉林廳,,光緒八年(1882年)改為吉林府。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皇帝欽命修建永吉州文廟,,地址在城內(nèi)東南隅(即今市實驗小學院內(nèi))。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文廟落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城內(nèi)大火,,文廟被焚,由吉林將軍奏請用官銀重新修葺,,殿廡門堂煥然一新,。嘉慶十一年(1806年),廟內(nèi)齋房被焚,,十四年(1809年)經(jīng)奏請用官銀在齋房故址修建起尊經(jīng)閣,。至道光初年,永吉州文廟的建筑有圣殿三間、東西廡各三間,、啟圣祠三間,,在圣殿后有大成門三間,在廡前有泮水池,,泮水池北有東西兩角門,,東曰圣域,西曰賢關(guān),。泮水池南為欞星門,。門墻外有左右下馬坊各一,其南為照壁,。廟之西為明倫堂三間,,堂西的尊經(jīng)閣三間,堂后為學正廨所,。 文廟建成之初,在正殿懸有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嘉慶年間又懸有嘉慶皇帝御書“圣集大成”匾額,。
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吉林士紳捐款維修,。 咸豐九年(1859年),,由舉人慶福、貢生侯鎮(zhèn)藩倡捐重修泮池,,改為石橋,。 同治十年(1871年),另建明倫堂三楹,,磚儀門一座,,并修大門。 光緒九年(1883年)由署府教授解延慶改修兩廡為各五楹,。 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巡道訥欽重修,,添建祭器樂器二庫,加大泮池,,加高照壁,,并于廟內(nèi)建名宦祠、鄉(xiāng)賢祠,、節(jié)孝祠各三楹,。在大成殿后,建崇圣殿三楹,。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為國家大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改設行省,巡撫朱家寶和提學使吳魯認為文廟簡陋,不足崇禮,,特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關(guān)內(nèi)考察各地孔廟,,決定在東萊門外(即今址)拓建新廟,就是現(xiàn)吉林文廟,。
吉林文廟南北長221米,,東西寬74米。大成門,、大成殿,、崇圣殿、東西轅門,、照壁(萬仞宮墻)和圍墻均采用黃琉璃瓦覆頂,。大成殿為重檐歇山式殿頂,黃琉璃瓦高浮雕龍鳳脊,,正面九龍,,背面九鳳,脊的兩端為九尺高的龍型鴟吻,,吻頭突兀凌空,,九踩斗拱,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繪,。大成殿月臺(露臺)1.5米高,,漢白玉圍欄的欄板雕刻精細。月臺的臺階上鑲嵌著漢白玉雕刻的“團龍”,,刻工細膩,,神態(tài)逼真。大成門是祭祀孔子的正門,。歇山式殿頂,,高浮雕龍鳳脊,正面五龍,,背面五鳳,,斗拱交錯,突出了宮殿建筑的特點,。大成門內(nèi)東置晨鐘,,西置暮鼓。門前立有同治十年修廟記事碑,。兩側(cè)為“金聲”,、“玉振”邊門。 崇圣殿為孔子的家廟,,大式建筑,,單檐歇山式,,鏤空龍脊,七開間,。 文廟正門兩側(cè)是東西轅門,,門為木柱、錫頂,。東門懸“德配天地”,,西門懸“道冠古今”匾額,為清代進士曹廣禎所書,。 欞星門是一座石質(zhì)牌坊,,四柱三楹。每柱頂端蹲踞著的神獸形象怪異,,形成吉林文廟欞星門的獨有特點,。 大成殿內(nèi)孔子、四配,、十二哲人塑像表情端莊,,神態(tài)溫恭。塑像上方懸有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御書匾額。殿內(nèi)陳列的425件祭器,、樂器,,增添了大殿的莊嚴肅穆的氣氛。東西山墻上分別繪有長13米,、寬7米巨幅壁畫“水龍圖”,、“火龍圖”,栩栩如生,,別具一格,。 東西配殿內(nèi)陳列著“孔子圣跡陳列”。 院內(nèi)整體環(huán)境幽雅,、綠化整齊,,名貴樹種繁多,且同文廟特有的古典氣氛相吻合,。各甬路均用方磚鋪設,,平坦舒展,整齊有序,。 吉林文廟主體建筑宏偉高大,,金碧輝煌,,附屬建筑與主體建筑和諧配套,并融于花草,、樹木之中,,既主次分明,又渾然一體,,充分展示了古典建筑和諧統(tǒng)一的美感,。
吉林文廟既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尊孔寵儒的禮制建筑,更是勞動人民智慧與汗水的結(jié)晶,。它在相當程度上保存了我國古典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顯示出儒教建筑的特殊風格,并以其金碧交輝的雄姿為美麗的江城增添了光輝,。
吉林文廟是一個以保護古建筑群而建立的專業(yè)性博物館,,以對公眾進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為已任,以舉辦展覽,、文化活動等為載體,,以激發(fā)公眾的愛國熱情、推動全民素質(zhì)提高為目的,,自1990年成立以來,,一直肩負著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播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重任,。1992年吉林文廟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5年,,吉林文廟被命名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