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航紀念館是在高志航故居的基礎上保持原貌建立的,該館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qū)龍泉路40號,,占地面積230平方米,,故居為40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1996年被通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列為通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為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被公布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
高志航紀念館由少年壯志,、東北飛鷹、空軍戰(zhàn)魂,、血灑碧空4部分組成,。館中展出大量的有關高志航生前的照片和實物資料,是通化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又一重要基地,。
懷英烈的豐功偉績,2010年通化市政府對高志航紀念館重新修繕,,展陳面積增至400平方米,,分為少年壯志、志在航空,、空軍戰(zhàn)魂,、血灑碧空、深切緬懷五個主題展室,,通過文物陳列,,場景復原等多種展列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空軍將領高志航短暫而光輝的人生歷程,,弘揚了以高志航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空軍英烈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和英勇無畏,奮勇殺敵的頑強戰(zhàn)斗作風,,教育并激勵中華兒女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漢族,原名高銘久,,字子恒,,遼寧通化(今屬吉林)人。 1924年考入東北陸軍軍官教育班,,后被選派赴法國學習兩年飛機駕駛,,繼而專修驅(qū)逐機專科,。畢業(yè)后又授軍士軍銜前往南錫的法國陸軍航空隊第23驅(qū)逐團見習,。1927年1月,高志航學成回國,,任張學良部東北航空處飛鷹隊少校隊員,再擔任東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1934年春,高志航晉升為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轄21,、22、23中隊,。1935年,,高志航被派至意大利考察航空1年。后在飛行表演中表現(xiàn)出眾,,墨索里尼看過后也說,,“這樣技術的飛行員在意大利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1935年五月歸國后,,高志航擔任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及第四大隊大隊長。,,協(xié)助總隊長毛邦初工作,,在南昌集訓驅(qū)逐機部隊所有飛行員。培養(yǎng)出如劉粹剛,、柳哲生,、董明德、李桂丹、鄭少愚,、樂以琴,、羅英德等優(yōu)秀飛行員。1937年8月14日,,他率領國民黨空軍第四大隊,,與日本王牌師英勇作戰(zhàn),一舉擊落擊傷敵機6架,,創(chuàng)造了6:0的戰(zhàn)績,,極大地鼓舞了民族士氣。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lián)援華的戰(zhàn)機,。根據(jù)命令他率援助的戰(zhàn)機飛至周家口。因天氣惡劣,,留原地待命,。11月21日,周家口機場接到報告,,有11架日機向該機場飛來,。他立即下令作戰(zhàn),然而此時日軍戰(zhàn)機已飛至機場上空,,在日機的俯沖轟炸下高志航登上座機,,剛進入機艙既被早有準備的日軍戰(zhàn)機投下的炮彈炸中而殉國,時年30歲,。同時殉國的還有第四航空大隊軍械長馮干卿,、到機場送飯的伙夫郭萬泰等六人。
高志航犧牲的噩耗傳到航委會,,國民政府和軍委會決定特追授其少將軍銜,,并由蔣介石主持,在漢口商務會大禮堂舉行追悼會,。蔣介石親自獻花圈致哀,,上書“高志航英雄殉國,死之偉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 高志航靈柩在湖北宜昌下葬,。 臺灣省空軍將位于臺灣臺東縣的空軍基地命名為“志航基地”。 1993年7月18日,,張學良為高志航題詞:“東北飛鷹,、空軍戰(zhàn)魂”。2002年8月14日,“八·一四”空戰(zhàn)大捷65周年紀念日,,高志航烈士紀念館(高志航故居)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通化市政府、北京航空聯(lián)誼會等單位主持下開幕,。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空軍中將張積慧,高志航的生前戰(zhàn)友,、原國民黨空軍少將徐華江分別從北京,、臺灣發(fā)來賀電。高志航的長女高麗良女士,、次女高友良女士親臨高志航紀念館參加開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