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簡介
李叔同(1880-1942),幼名成蹊,,學名文濤,,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他學貫中西,藝專多科,,1905年留學日本,,歸國后執(zhí)教于杭州等地,,在眾多領域都有著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是我國著名的書畫篆刻家,、音樂家,、戲劇家,、教育家,、詩人,、學者,,在諸多文化領域中都有較高的建樹,是中國新文化運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驅(qū),,并先后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藝術(shù)人才,,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zhì)平等文化名人皆出其門下。1918年8月19日,,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號弘一,。1942年10月13日圓寂于福建泉州。他是中國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李叔同紀念館介紹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坐落于東湖景區(qū)的大瀛洲內(nèi),,大瀛洲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舊有九水相匯互繞其間,,宛若九龍戲珠于滄溟瀛海間,,故有九龍戲珠之美稱,,紀念館就建于洲畔湖上,,其建筑造型為一高雅、潔白之蓮花,,是東湖風景區(qū)的標志性建筑,。二OO七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為了紀念李叔同這位鄉(xiāng)賢、這位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平湖市人民政府出資2700萬元,,歷時3年,于2004年建成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紀念館占地面積16.5畝,,總建筑面積1615平方米,主體建筑高24米,,2/3寬度立于東湖中,,整座建筑猶如一朵高雅潔白的蓮花,綻放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體現(xiàn)了李叔同濯清漣而不妖的寬廣胸懷和高潔品格,。園內(nèi)林木茂盛,、郁郁蔥蔥,環(huán)境優(yōu)美、曲徑通幽,,李叔同和他的弟子豐子愷、潘天壽,、劉質(zhì)平的人物全身銅像群雕,,高雅端莊,為公園添得許多文化氛圍,。
紀念館主體建筑分上下兩層,。二樓設有七個陳列室和一個能展示上百件書畫作品的環(huán)型展廳。中間是一尊用九寨溝漢白玉石雕琢的李叔同——弘一大師塑像,,重達20噸,。陳列室通過李叔同各個時期的生活照片和歷史資料的運用,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詩詞,、教育,、佛學成就及社會影響等方面展示李叔同卓越不凡的人生軌跡,展現(xiàn)出李叔同從世俗到佛門的心路歷程,,供世人瞻仰緬懷和學習研究,。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是東湖之畔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平湖人民為緬懷鄉(xiāng)賢——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先驅(qū)、愛國高僧李叔同樹立起的一塊永久豐碑,。
開放時間
平湖市李叔同紀念館自2008年3月1日起向社會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每日8:30-16:45(16:30停止入場)
參觀須知
一、為確保安全,,保持良好的參觀環(huán)境,,維持良好的參觀秩序,李叔同紀念館將對觀眾流量實施限量,、有序控制,,實行參觀人數(shù)動態(tài)管理,即時最大參觀人數(shù)控制在100人次以內(nèi),,依次排隊入館參觀,。
二、本館舉辦的特別展覽將視情況另定參觀方法,,屆時將預先通告,。
三、為保障文物安全,營造文明環(huán)境,李叔同紀念館希望觀眾自覺遵守如下規(guī)定:
1,、 謝絕衣冠不整者入內(nèi);
2、 謝絕推銷各類小商品者,、散發(fā)廣告者入內(nèi),;
3,、 請勿在展館內(nèi)進食食品;
4、 請勿在展館內(nèi)喧嘩,影響他人參觀;
5,、 嚴禁展館內(nèi)吸煙或使用明火;
6,、 身高1米以下的兒童,、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須由家人或親友陪同參觀,。
四、本館備有拐杖、醫(yī)藥箱、針線包,、紀念郵戳等,為觀眾提供方便和個性化服務,。
五,、遇有重大活動、特殊接待任務或設備設施維修保養(yǎng)時,,本館可根據(jù)需要臨時閉館,。
六、本館備有中,、英,、日多語種語音導覽設備,相關情況可向工作人員咨詢;學校,、團體等集體參觀講解請?zhí)崆邦A約,,聯(lián)系電話0573-85010030;投訴電話0573—850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