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真寺、凈慧寺,、安福寺是文成三大古寺,,歷來遐邇聞名。本寺于唐元和七年(812)始建佛院,。會昌二年(842)張堯仁公擴建完成,。經(jīng)殘?zhí)莆宕倌陸?zhàn)火,,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而頹廢,。宋天圣九年,嚴朗公遷居黃坦于寺址建房,,后因人口不利,,空中法樂自鳴,鐘鼓自響,,為“佛地居家不利”,,于宋治平二年將房屋改建寺院,送水田235石,,子孫分別外遷,。明正統(tǒng)年間(1436-1450)又毀于閩寇禍?,,明正德九年(1515)再由羅,、張氏等重建,明,、清歷代幾經(jīng)修葺,,至“文革”全部拆毀,僅存大門臺和張堯仁公建僧房三間,,四周的圍墻,。
棲真禪寺位于油車港鎮(zhèn),建于北宋開寶二年(969),,據(jù)清末《聞川志稿》記載,,當(dāng)時寶月大師云游到麟瑞鄉(xiāng)丁安蕩畔,棲真寺舊址時,,他認為此地“地廣境幽,,絕絕無塵跡,足可棲真養(yǎng)道”,,于是筑庵以弘揚佛法,,寶月也成為棲真寺的開山祖師。
棲真寺歷經(jīng)明,、清,、民國年代,至今已有1000余年歷史,。特別是明代天啟年間擴修殿閣后,規(guī)模盛大,,寺院面積約32畝,。鼎盛時期尚有和尚100余人,有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閻王殿、純陽殿,、千佛殿等大小殿10余只,。棲真寺于1952年改為糧倉,在有關(guān)方面的支持下,,進行著重修工作,,如今大雄寶殿已基本竣工,即將建造伽藍殿,、星宿殿,、千佛閣等殿閣。今尚存明代所值銀杏,,雙樹并峙,,高二十余米,須兩三人圍抱,。
本寺三建三毀,,令得四次重建,地人張仲品等二十多人于1993年共議組會集資復(fù)修,,蒙臺張植,,嚴侃、張漢光等,,僑胞程煒,、胡永杬等,溫州大嶨,、本地施主大力資助,,今已建成金剛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三圣殿,、右僧樓,、左廚房。寺內(nèi)占地3050 m2,,,,建筑面積1012 m2,寺周占地3200 m2,,本寺建筑精美,,宏偉壯觀,仿唐宋古貌,,布局合理,,對古剎保護,,今后還須作出不懈努力。1997年列為文成縣第五批文物保護管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