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祖寺,,又名無相寺,,位于中華禪宗第一山——安徽岳西司空山,它是中華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傳衣法予三祖僧璨的道場,,是千古禪宗祖庭,,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二祖寺,,位于安徽省岳西縣司空山,,司空山方圓約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鎮(zhèn),,安慶形勝,,稱之“司空扼蘄黃,天柱蔽英霍”,。
二祖寺,,上有平坦之地數(shù)里,世稱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據(jù)明代《廣輿圖》所載“其間產(chǎn)恒春藤,,崖深谷邃,,別有洞天,稱東吳第一峰,?!?/p>
自南北朝以來,司空山就是名僧開悟說法和文人雅士尋幽攬勝地,。其以“二祖禪剎,、太白書堂、玄妙古松”等八景構(gòu)成的八景文化是唐宋以來吳頭楚尾宗教,、文化和旅游景觀之集大成,。古詩云:“司空斜插一枝峰,壓倒群山千萬重,。欲問仙家何處有,,佛道司空白云中?!?/p>
二祖禪剎:位于司空山主峰仰天窩,,背倚峰頂懸崖,,面對講經(jīng)臺,左有翠崗拱抱,,右有香泉潺流,,天造道場,超塵絕世,。二祖禪剎由二祖寺和祖師洞,、祖師殿三部分組成。門額上刻“祖剎重輝”四大字,。二祖佛龕楹聯(lián)為:天塹長流,,望河上,魚躍鳶飛,、沖開皓月,;地維卓立,看山間,,蛟騰鳳起,,頂戴蒼穹。
祖師洞稱“二祖石窟”是慧可初來司空山卓錫之處,。后在石洞前建寺,,稱“二祖寺”。昔時殿宇輝煌,,巍然侖奐,,為禪宗名剎。唐宋古楹聯(lián)為:窺天柱而踞司空,,山中獅子,。繼達(dá)摩以傳僧璨,佛界神光,。
三祖洞:在二祖寺后,,亦稱“三祖石廟”。三祖僧璨常住司空山時修禪之所,。駐錫天柱山山谷寺后,,嘗往來于天柱、司空之間,,三祖大師亦居于此,。石洞東南面為巨石,中間裂縫如刀削,,每天可于石縫中見太陽升起。相傳此石縫為三祖僧璨大師信念所辟開,,僧璨大師在司空山苦修數(shù)十年,,參悟得證《信心銘》,。住持蘿庵曾作《禮三祖洞》詩云:真言一道眾花凋,口款供通不打招,。解脫固求誰縛汝,,賺他道信小兒曹。
講經(jīng)臺:在二祖寺前,,為二祖講經(jīng)說法之處,。清康熙貢生祝大忠撰聯(lián)云:趺坐談經(jīng),鸚鵡傳音通梵語,。居尊說法,,松筠流翠滴高臺。
傳衣石:在三祖洞后,,上有“二祖大師傳衣之臺”,、“傳衣石”、“空觀”等石刻,。一塊大石前伸,,僅可容納兩人打坐。此石是二祖慧可傳衣缽給三祖僧璨之處,,后稱二祖大師傳衣石,。“傳衣石”斗大三字為明代著名詩人,、刑部尚書時太湖縣知事翁溥所書,。傳衣石上有一口如茶杯大,深3寸之石洞,,為達(dá)摩“空觀”塔基,。旁有斗大“空觀”二字,為著名思想家,、明初南京左參政時太湖縣令羅汝芳所書,。打座傳衣石,如御座大鵬,,青龍白虎,,雙翅翱翔;寺前供案,,似瑞鳥昂首,;后有千尋玉壘,為萬丈屏風(fēng),。
“二祖禪剎”及當(dāng)年“祖師洞”,、“三祖洞”、“講經(jīng)臺”、“傳衣石”(當(dāng)年二祖把木棉袈裟傳給三祖之處)依然如舊,,二祖秘籍珍藏地“葫蘆石”至今還是一個謎,。
自南北朝以來,司空山就是名僧開悟說法和文人雅士尋幽攬勝地,。其以“二祖禪剎,、太白書堂、玄妙古松”等八景構(gòu)成的八景文化是唐宋以來吳頭楚尾宗教,、文化和旅游景觀之集大成,。古詩云:“司空斜插一枝峰,壓倒群山千萬重,。欲問仙家何處有,,佛道司空白云中?!?/p>
二祖禪剎:位于司空山主峰仰天窩,,背倚峰頂懸崖,面對講經(jīng)臺,,左有翠崗拱抱,,右有香泉潺流,天造道場,,超塵絕世,。二祖禪剎由二祖寺和祖師洞、祖師殿三部分組成,。門額上刻“祖剎重輝”四大字,。二祖佛龕楹聯(lián)為:天塹長流,望河上,,魚躍鳶飛,、沖開皓月;地維卓立,,看山間,,蛟騰鳳起,頂戴蒼穹,。
祖師洞稱“二祖石窟”是慧可初來司空山卓錫之處,。后在石洞前建寺,稱“二祖寺”,。昔時殿宇輝煌,,巍然侖奐,,為禪宗名剎。唐宋古楹聯(lián)為:窺天柱而踞司空,,山中獅子,。繼達(dá)摩以傳僧璨,佛界神光,。
三祖洞:在二祖寺后,亦稱“三祖石廟”,。三祖僧璨常住司空山時修禪之所,。駐錫天柱山山谷寺后,嘗往來于天柱,、司空之間,,三祖大師亦居于此。石洞東南面為巨石,,中間裂縫如刀削,,每天可于石縫中見太陽升起。相傳此石縫為三祖僧璨大師信念所辟開,,僧璨大師在司空山苦修數(shù)十年,,參悟得證《信心銘》。住持蘿庵曾作《禮三祖洞》詩云:真言一道眾花凋,,口款供通不打招,。解脫固求誰縛汝,賺他道信小兒曹,。
講經(jīng)臺:在二祖寺前,,為二祖講經(jīng)說法之處。清康熙貢生祝大忠撰聯(lián)云:趺坐談經(jīng),,鸚鵡傳音通梵語,。居尊說法,松筠流翠滴高臺,。
傳衣石:在三祖洞后,,上有“二祖大師傳衣之臺”、“傳衣石”,、“空觀”等石刻,。一塊大石前伸,僅可容納兩人打坐,。此石是二祖慧可傳衣缽給三祖僧璨之處,,后稱二祖大師傳衣石?!皞饕率倍反笕譃槊鞔娙?、刑部尚書時太湖縣知事翁溥所書。傳衣石上有一口如茶杯大,深3寸之石洞,,為達(dá)摩“空觀”塔基,。旁有斗大“空觀”二字,為著名思想家,、明初南京左參政時太湖縣令羅汝芳所書,。打座傳衣石,如御座大鵬,,青龍白虎,,雙翅翱翔;寺前供案,,似瑞鳥昂首,;后有千尋玉壘,為萬丈屏風(fēng),。
“二祖禪剎”及當(dāng)年“祖師洞”,、“三祖洞”、“講經(jīng)臺”,、“傳衣石”(當(dāng)年二祖把木棉袈裟傳給三祖之處)依然如舊,,二祖秘籍珍藏地“葫蘆石”至今還是一個謎。
司空山二祖道場是中華禪宗發(fā)祥地,,是全世界幾千萬佛門弟子和數(shù)億佛教信徒的宗教圣地,,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二祖慧可道場,,位于安徽省岳西縣司空山,,司空山方圓約6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7.8米,,拔地而起,,如擎天一柱。是皖西重鎮(zhèn),,安慶形勝,,稱之“司空扼蘄黃,天柱蔽英霍”,。
二祖寺,,上有平坦之地數(shù)里,世稱周朝“淳于司空居此,,而得名”,,又名“四空山”和“思空山”。據(jù)明代《廣輿圖》所載“其間產(chǎn)恒春藤,,崖深谷邃,,別有洞天,,稱東吳第一峰?!?/p>
達(dá)摩西來,,將禪宗傳入東土,為中華禪宗初祖,。神光慧可承繼達(dá)摩衣缽,,為中華佛教禪宗二祖,實(shí)乃中華禪宗第一人,。 慧可(公元487-593年),,俗姓姬,名神光,,又名僧可。洛陽武牢人,,依龍門香山寺寶靜禪師出家,,“博涉詩書,遍學(xué)大小乘義,,并能默觀時尚,,獨(dú)蘊(yùn)大照,解悟絕群”,。對當(dāng)時流行的義學(xué)造詣頗深,。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至嵩山少林寺訪菩提達(dá)摩,從學(xué)六年,,立雪斷臂,,求道至誠,達(dá)摩許之,,付衣缽,,賜號慧可,為中華禪宗二祖,。
東魏天平年間(公元535-537年),,慧可在少林寺承繼達(dá)摩衣缽后,北至新鄴,,盛開秘苑,,傳授禪學(xué)。從學(xué)如流,,來者不舍,。時有道恒法師亦在鄴都說法,弟子千余人,。因所傳禪學(xué)與慧可不同恐奪其門徒,,極為忌恨,,遂“貨賕俗府,非理屠害”,。 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即公元540年),,二祖慧可為逃避法性宗、法相宗,、律宗的迫害,,攜衣缽南下南朝舒州,隱居有緣之地――司空山,。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年在二祖洞后的一塊大石上替一白衣(向)居士落發(fā),,曰:“汝乃吾僧人之寶貝也”,取名“僧璨”,。公元551年3月18日僧璨在河南光福寺受戒后再回司空山,。僧璨隨伺慧可大師二年后,得佛心印可,。
天保三年(即公元552年),,慧可在此石上將衣法傳授給僧璨,僧璨成為繼承中國禪宗的三祖,?!吨袊U宗三祖寺志》載:“司空圣地傳衣,神光心印授璨”,。又據(jù)《五燈會元》記載“祖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處深山,,未可行化,,當(dāng)有國難.」璨曰:「師既預(yù)知,愿垂示誨.」祖曰:「非吾知也,。
斯乃達(dá)摩傳般若多羅蜜記云心中雖吉外頭兇」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汝,。汝當(dāng)諦思前言,,勿罹世難.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時傳付?!棺娓秶诟酪?,即往鄴都,隨宜說法,?!保ㄗⅲ哼@里的國難即后來的北周武帝滅佛),。后慧可獨(dú)自離開司空山,北返鄴都成安縣(在今河北省臨漳北,、磁縣東北)繼續(xù)弘法,,償還孽債。隋開皇十三年(593)三月十六日,,不幸遇難,,時年107歲。
二祖慧可之徒僧璨經(jīng)過長期的流離失所的艱苦生活,,最后選擇了當(dāng)時宗教勢力較為薄弱的陳晉熙郡境內(nèi)的司空山為其卓錫之地,,是為了避免當(dāng)時激烈的宗教對抗及尖銳的宗教派別門爭。這一舉措保存了佛教的實(shí)力,,為禪宗今后的發(fā)揚(yáng)光大奠定了堅實(shí)的基礎(chǔ),。司空山處于大別山腹地,背倚華北,,面對江南,。連接天柱,遠(yuǎn)望匡廬,,毗鄰蘄黃,獨(dú)處中樞,。僧璨大師嚴(yán)遵師囑,,在司空山三祖洞安心修禪數(shù)十年,保存了禪宗一脈,。后相繼傳至道信,、弘忍、惠能,,使禪宗扎根于南方,,“一花五葉”,發(fā)展日盛,?;菽苤螅瑤捉?jīng)分化,,使禪宗弘揚(yáng)八荒,,流傳四海。唐武宗會昌滅佛之后,,禪宗一枝獨(dú)秀,,成為佛教主流?;劭墒芩逦牡圪n“正宗善覺大師”,,唐德宗賜謚“大祖大師”,。這兩朝君主對慧可繼承佛教、創(chuàng)立中國禪宗的歷史地位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劭稍诙U宗史上的作用,正如趙樸老所說的那樣:“沒有慧可,,就沒有中國的禪宗,。”
二祖慧可在此傳衣缽與三祖僧璨,,璨于皖公山傳四祖道信,,道信于黃梅雙峰傳與五祖弘忍,弘忍又在黃梅傳六祖惠能,,一百余年禪宗衣缽傳五代,,皆未出大別山西南麓,這種穩(wěn)定的地理格局,,與北方隨宜行化,、四處流浪的情況形成強(qiáng)烈對比,使得禪宗能在平靜,、安寧的環(huán)境中發(fā)育成熟,,成為對世界哲學(xué)思想有一定影響力的教派,也應(yīng)驗了達(dá)摩祖師“一花開五葉,,五葉結(jié)正果”的預(yù)言,,所以在中國佛教史上若沒有司空山,就沒有中國佛教禪宗,。
它不愧為中國禪宗第一山的稱號,。慧可大師圓寂后,,隋文帝賜謚“正宗普覺大師”,;唐德宗賜謚“大祖禪師”,確定了慧可禪師的歷史地位和他對中國禪宗的重大貢獻(xiàn),。
司空山二祖寺佛法的輝煌當(dāng)歸功于本凈禪師,。開元初年(713),禪宗法嗣,、六祖惠能的弟子本凈(677-761),,號“司空本凈”住持二祖寺。天寶三年(744)唐玄宗遣中使(太監(jiān))楊光庭入山采藥,,與本凈禪師相遇,,談經(jīng)論道,光庭倍受教益,,回朝奏報,,本凈奉詔入京,。與京都名僧碩學(xué),闡揚(yáng)法理,,聽皆稱善,。
得玄宗賞識,賜號大曉,,拜國師還山,。奉敕重建“無相寺”、“二祖寺”,、“崇報寺”等九庵五寺,,僧房5048間,擁有僧尼7000余人,,是中國最鼎盛時期最恢弘道場,。鐘鼓之聲滿司空,香客云集,,游人躋踵,,一時名譽(yù)海宇。司空山至今還有普陀洞本凈石像,、金輪院,、僧本凈肉身塔院、本凈坐禪巖等遺跡,。
五代至宋,,有正德清寂、德止真際,、圓通清曉等高僧擔(dān)任住持,、并拜國師,。德止真際禪師舍利塔尚存于司空山塔林,。宋代二祖禪剎,幾經(jīng)興廢,,而且屢廢屢建,。據(jù)新近發(fā)現(xiàn)《建剎碑記》記載:“其剎原建于唐,原寺規(guī)模,,前后殿宇,、樓閣無不備極崢嶸,奈因山高霧重,,難以奈久,,屢建屢廢。唯二祖禪剎,,天造佳境,。殿接石龕即二祖洞更易崩析,。”
明代天啟元年(1621),,司空山的佛事又開始復(fù)興,。太空如浩禪師為恢復(fù)“二祖寺”四處奔波,得到明太守阮自華和柱史顏遠(yuǎn)大力相助,,建造了祖師殿,、大雄寶殿等,并建立了一石坊,,由店前河程姓家族將整個殿宇改為“全用石造,,以希永久”。所有梁,、柱,、椽、瓦,、墻全系花崗石精鑿砌成,。
至明天啟元年(1662年)明末和太平天國時期,又幾遭兵燹,。到了“文革”后期,,司空山僅存的近六十尊佛像和一座大雄寶殿也被破壞。
清代康熙二十五年(1689)禪宗法嗣目唐戒可禪師,,來此中興石室,,復(fù)建二祖寺,并造大雄寶殿,、觀音樓,、大士閣、祖師殿及兩廊橫樓僧舍,、香廚靜室,,金容玉像,祖剎重光,。目唐戒可禪師,性敏決,,博覽群書,,通佛典。其悟心在語言文字之外,。清代司空山二祖禪剎,,香火鼎盛,來此敬香朝圣者,絡(luò)繹不絕,。題詩作賦者甚多,。
清末民初,動亂頻繁,,殿宇年久失修,,佛事蕭條,香火冷落,。至“十年文革”期間,,僅存佛殿二幢、佛像五十余尊,,又遭浩劫,,蕩然無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佛教政策得以落實(shí),,司空山二祖道場,得到佛教界和社會的重視和關(guān)注,。
1989年9月,,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yù)的高僧,在九華山召開佛教中華禪宗二祖道場論證會,,確認(rèn)二祖道場在司空山,,成立“司空山二祖道場修復(fù)委員會”。此舉得到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老的支持與贊助,,并親自擔(dān)任修復(fù)委員會的顧問,。他老人家親筆書寫“司空山”山名、和“二祖寺”寺名,。興賦《江城子》詞一首:
久縈魂夢故鄉(xiāng)山,,赤崖懸,彩云間,。太白書聲,,流水聽潺潺。欲問可公消息在,,空谷石,,與心安,。
1990年4月,,香港寶蓮寺圣一法師由九華山仁德方丈、深圳弘法寺本煥長老陪同朝拜司空祖庭,,感慨萬千,,稱司空山為“天下禪宗第一道場”,留下了“司空名山,二祖道場,,衣缽單傳,,佛法遠(yuǎn)揚(yáng)”的墨寶。
1990年10月1日,,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專程來朝拜二祖道場并題吟“早聞太白讀書堂,夢想登觀恨未嘗,。不意耄年行腳到,,謫仙不見見空王。名號司空實(shí)不空,,分明妙相現(xiàn)高峰,。鄉(xiāng)人指道如來臥,哪識安禪制毒龍,。無相真成無相寺,,觀空觀壞得安心。愿于空后能成住,,不負(fù)當(dāng)年立雪人,。”等三首詩,。
1991年9月,,二祖寺上院祖師殿修葺一新。2001年9月,,上院大雄寶殿竣工,。2002年3月,下院五觀齋堂竣工,。2003年5月,,下院大殿、六和堂竣工,。2009年4月,,造價500多萬元的上院禪堂、齋堂,、僧房竣工,,即將開光使用,上院初具規(guī)模,。
2007年7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中華禪宗初祖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師到司空山朝禮二祖祖庭,。
2008年11月,,全國政協(xié)委員、香港旭日集團(tuán)董事長楊釗先生考察司空山二祖寺,,發(fā)心捐巨資修復(fù)禪宗二祖寺,,下院一期工程將于2009年7月份動工。
2006年4月,,安徽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妙安長老三次禮請紹云長老修復(fù)司空山二祖祖庭,,年屆70高齡的紹云長老于2006年6月正式擔(dān)當(dāng)起修復(fù)二祖道場的重任。紹云長老是禪宗泰斗虛云老和尚關(guān)門弟子,,溈仰宗第九代傳人?,F(xiàn)為禪林典范江西云居山真如禪寺首座、江蘇兜率寺首座,、寶峰寺首座,、高旻寺首座,香港寶蓮寺、寶林寺首座,。2006年3月以嵩山少林寺首座身份接待俄羅斯總統(tǒng)普金來訪,,曾先后應(yīng)邀到印度、緬甸,、泰國,、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講經(jīng)說法,,是海內(nèi)外著名的老禪師。2008年12,,經(jīng)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師同意,,紹云法師聘請少林寺當(dāng)家?guī)煛⑸倭炙挛幕退厥持行呢?fù)責(zé)人,、少林武僧團(tuán)教練,、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碩士釋行渡為二祖寺監(jiān)院,協(xié)助管理二祖寺上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