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介紹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黃梅縣城北16公里的東山,又稱東山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的道場,也是六祖慧能得法受衣缽之圣地,,被御賜為“天下祖庭”,。唐宣宗敕建五祖祖師寺院,并改賜寺額為“大中東山寺”,。元文宗賜弘忍大師法號為“妙圓普覺禪師”,,并改賜寺額為“東山五祖寺”,簡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五祖寺風景秀麗,名勝古跡甚多,。千百年來,,五祖寺歷經滄桑,最后一次毀于清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僅存十幾棟殿堂樓閣和一些名勝古跡,。解放后,寺廟和名勝古跡得到妥善保護,,1985年,,五祖寺經國務院批準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歷史沿革
五祖寺,,建于唐永徽五年(654年),,是中國佛教禪宗第五代禪師弘忍大師的弘法道場,。
弘忍大師在東山開辟道場后,廣開法門,,接引群品,。吸引四方學者,常住門徒多達千余人,。武則天立周即位后,,提倡佛教。久視元年(700年),,請弘忍授法弟子神秀,、玄約、慧安等赴內道場供養(yǎng),,并賜為國師,。此后,弘忍的聲譽愈高,,五祖寺的聲望也越大。唐大中二年(848年),,宣宗敕建五祖祖師寺院,,并改賜寺額為大中東山寺,亦曰五祖寺,。后來,,五祖寺在李唐諸帝的支持下,持續(xù)興盛,,從未衰敗,。
北宋真宗至南宋高宗期間,師戒,、法演,、表自、宗拔等名師任五祖寺方丈,,相繼大興寶剎,,修建殿宇佛塔。特別是法演住山時,,大興祖庭,,大振宗風。其法裔弟子中,,佛果克勤,、佛鑒慧勤、佛眼清遠三人,,時稱“三杰”,,亦稱“三佛”,,精勵自持,廣揚佛法,,禪風大盛,,使五祖寺的名聲更加震動天下。宋景德中(1004-1007年),,真宗改賜寺額為“真慧禪寺”,。英宗于治平年間(1064-1067年)御書“天下祖庭”,徽宗于崇寧元年(1102年)御書“天下禪林”賜給五祖寺,。
宋亡后,,東山毀于戰(zhàn)火,一時冷落蕭條,。直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了行禪師再入東山,,掃寺故基,重興土木,?;蕬c二年(1313年)三韓萬奇上人從瀋王請,奉弘忍肉身還東山,。至治二年(1322年),,法式禪師精勵自持,作大殿,,奉祖師,;作經閣,藏經卷,;梵剎佛像儼然一新,,金碧輝煌。后來五祖寺幾經劫火,,又多次重修,。 元至順二年(1331年)文宗改賜寺額曰“東山五祖寺”,簡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建筑布局
東山五祖寺,整個佛寺建筑群,,依山勢由上,、中、下三部分組成,,整體像古代宮殿建筑,,為中軸線平等布局,層次分明,,寺院建筑面積近5萬平方米,。四大主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真身殿,,依山勢高低建于中軸線上。殿宇建筑,,斗拱交錯,。據記載,五祖寺最盛時有殿宇,、庵堂和亭臺,、樓、閣共一千余間,。
主要建筑
五祖寺,,主要殿宇還有麻城殿、圣母殿,、千佛殿以及方丈,、禪堂、寮房,、客堂,、戒堂等。其中,,四大宮殿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和真身殿,。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為近年新修重建之殿宇,古樸而有氣勢,。
一天門
一天門,,為四足落地式青石門樓,高3.3米,,寬2米的,,橫跨東西南麓古驛道,北邊通往五祖寺的三叉路口,。
釋迦多寶如來佛塔
一天門后面的小岡上,,有釋迦多寶如來佛塔,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募化修建,。塔體八角五級,,高6米余,雕刻秀雅玲瓏,。
天王殿
天王殿,,是寺院主要殿堂,,坐北朝南。始建于唐大中年間,,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門上方刻有宋真宗賜封“真慧禪寺”匾額。殿中供奉的是彌勒佛,,后座新塑韋陀佛像,,東西兩旁塑有四大天王,分別執(zhí)杵,、琵琶,、傘、蛇,,身披鎧甲,。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于天王殿后,,始建于唐朝大中年間,。該殿最后一次焚毀于清咸豐四年,僅存四面基石和大佛須彌座,。1986年開始修復,,歷時七年竣工。建筑面積865.7平方米,,是中南地區(qū)最大的一座大雄寶殿,,在全國佛教叢林中堪稱“一枝獨秀”。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佛協(xié)會長趙樸初先生親筆題寫了“大雄寶殿”匾額,。大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三尊佛像,。兩旁的立柱上分別刻有“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千處祈求千處應,,千手如來隨處化身苦海常作渡人舟”、“心生禪意千般象,性本慈悲九曲回” ,、“袈裟月夜經勤誦,早悟虛無菩鏡臺”等對聯(lián),。大殿東西還塑有十八羅漢。
毗盧殿
毗盧殿,,始建于唐大中年間(847-859),,殿堂是后來麻城人募捐修建的,故又名麻城殿,,1985年維修,,更名毗盧殿。這里陳列著黃梅縣出土的歷代文物兩百余件,,其中以清乾隆年問綠松石磨制的編鐘最為珍貴,。
真身殿
真身殿,,又名祖師殿,乃是供奉五祖弘忍真身的殿堂,,是全寺的主體建筑,,是古寺僅存的清代磚木結構宮殿式建筑。原來在講經臺下,,唐咸亨五年(674年),,弘忍圓寂前令弟子玄賾修建的,北宋元右二年(1087年)移至今址重修,。此殿建筑匠心獨運,,造型巍峨宏麗,前部左為鐘亭,,右為鼓亭,。兩亭造型一致,相互對稱,,內與正殿相通,,飛檐斗拱,撐角鐫有鳥像,。中部為正殿,,正面門上方掛有“真身殿”匾額。門前兩旁大柱上塑有金色巨龍,,門頭上橫梁雕成空心二龍戲珠,,屋頂上有九龍蓋頂,兩側均用雕花磚砌,。正殿后部正中為“法雨塔”,,五祖真身即藏于此。塔壁四周上層,,有數以百計的石刻小佛像和鐫刻匾額。
七重偏殿
主殿東側有關圣殿,,松柏堂,,延壽庵,及第庵,,華嚴庵,,佛殿,客堂,,齋堂,,大寮等;主殿西側有長春庵,,娘娘殿,,方丈,,監(jiān)院室,庫房,,小寮等,。
圣母殿
圣母殿,是五祖寺方丈瑞公及門人了徽等人,,為紀念五祖弘忍之母周夫人所建,。圣母殿西側,有白蓮溪從山澗流過,,聲響如琴,。這里有蘇東坡書寫的“流響”和清鐘谷書寫的“法泉”石刻手跡。
五祖大寶塔
建于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五祖舍利(骨灰)下葬處,。(五祖真身毀于民國16年),。
文物遺存
講經臺
講經臺,相傳五祖弘忍及引后歷代住持僧俱于此講經說法,。此臺系用砂巖條石筑成的,,正面朝南,背連山脊,,臺西懸崖千丈,,登上講臺,視野開闊,,猶如廁身天境,。
白蓮池
白蓮池,為五祖弘忍手建,。池中白蓮亦為弘忍手桿至今白蓮生長旺盛,,亭亭玉立,綠葉如蓋,,色白香清,。
缽孟石
缽孟石,系一塊高6米,,徑9米的天然巖石,,平地突兀,形如望月,,相傳是弘忍所用之缽變成,。
洗手池
洗手池,是弘忍初建寺時,,在白蓮峰上的一塊自然巖石上鑿的,,形如腳盆。無論晴天雨天,,池中始終只有半池水,。既不干涸,也不滿溢,,堪稱一絕,。
六祖墜腰石
六祖墜腰石,為長方形,,約14公斤,,上刻有“六祖墜腰石”五個大字和清朝著名詩僧晦山所題“塊石繩穿祖跡留,曹溪血汗此中收”的詩偈,。
五祖寺玉印
五祖寺玉印,,以漢白玉雕刻而成,,印身為正方體,長,、寬各121厘米,,重2.45公斤。印文為篆體,,刻有“天下祖庭大滿真身寶印”,。
飛虹橋
飛虹橋,始建于元代,。此橋橫跨于兩山澗谷之上,,單孔發(fā)券,長33.65米,,高8.45米,雄偉壯觀,,狀如飛虹,。兩端砌有牌坊式門樓,橋下流泉飛濺,,瀑布飛崖掛壁。
六株古稀青檀
青檀,,俗稱油樸樹,,一共六株,其中最大的一株,粗四圍,,高28米,,覆蓋面積近1畝。
著名高僧
高僧弘忍
高僧弘忍(601-675),,唐代僧人,,俗姓周,原蘄州府黃梅(今湖北黃梅縣濯港鎮(zhèn))人,,七歲出家,,受具足戒。弘忍被認為是禪宗的實際創(chuàng)始人,,門下出神秀,、慧能兩大弟子,分成南北兩宗,。北宗神秀一系不久衰落,,南宗慧能一系成為禪宗主流,后發(fā)展成臨濟,、溈仰,、曹洞、云門,、法眼五家,,合稱禪門五宗。禪宗是中國支派最多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國佛教史上流傳最久遠,、對中國文化思想影響最廣泛的宗派。弘忍所倡導的這種禪風影響深遠,,波及東南亞和日本,。
昌明法師
昌明法師,俗姓曹,,名字秀,,生于1917年8月,祖籍湖北枝江縣瑤華鄉(xiāng)柏楊村,,他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武漢市佛教協(xié)會會長,,湖北省人大常委,,漢陽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漢陽歸元寺方丈,,同時還并兼任湖北省殘疾人基金協(xié)會名譽理事,,在海內外佛教界具有很大的影響,,被譽為中國著名的十大高僧之一。
正慈法師
湖北大冶人,,出生于1971年,,12歲出家于黃石市東方山弘化禪寺。系北京中國佛學院1980年恢復以來最早培養(yǎng)的19名碩士研究生之一,。1997年11月14日承接東方山弘化禪寺衣缽,,升
座方丈,為該寺第七十三代傳人,。2013年10月10日進駐五祖寺,,全面主持五祖寺日常事務。
正慈法師現(xiàn)為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湖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青聯(lián)委員,、湖北省青聯(lián)副主席,。出版有《茶禪的味道》《出家人的樣子》《心安住的地方》《禪就是這樣》《慈悲的溫暖》五本文集,在國內外發(fā)表論文多篇,,被稱為“學者和尚”,。
開發(fā)保護
建國后,寺廟和名勝古跡得到妥善保護,,國家對殿堂,、碑刻、古跡等加以妥善保護,,先后撥款徹底翻修真身殿,、祖師堂、天王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黃梅縣政府對寺院建設十分重視,撥付???,成立專班,進行修復,。在前任已故住持昌明法師的主持下,,得以恢復,在方丈見忍(悟祥)法師主持以來,,聚引群品,,廣結善緣,對祖庭進行了全面修建,。
1985年,,五祖寺經國務院批準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開放寺院,。
1994年11月,在黃梅縣召開首屆禪宗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上,,確定五祖寺為中國禪宗發(fā)源地,弘忍大師為中國禪宗創(chuàng)始人,。
2006年05月25日,,五祖寺作為唐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①從武:昌傅家坡長途汽車站坐車可直達黃梅縣,,兩個半小時,全程高速,;
②到黃梅縣城后坐小巴到五祖鎮(zhèn)東山,;也可從江西九江到黃梅,九江到黃梅縣車程僅20分鐘,;
③黃岡黃州客運站每天早上6:00-15:40有車發(fā)往黃梅縣,,票價34元。